《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遭国人唾骂。1936年12月6日病逝于上海。 

蒋孝先(1899…1936) 国民党陆军少将。浙江奉化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排长、连长、营长、国民党宪兵第三团团长、北平宪兵副司令、蒋介石待从室第三组组长等职。1936年冬随蒋介石赴西安,12月12日在西安事变中被东北军击毙。

邵元冲(1888…1936) 国民党政要。浙江绍兴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反袁起义。1924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常委、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代理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党史编篡委员会主任等职。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事变中弹受重伤,12月16日逝世。

李 准(1863-1936)清末将领。四川人。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等。参与镇压1902年洪全福起义、1907年潮州黄冈起义、广西钦廉起义、1911年广州新军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被革命党人恨之入骨,先后发生过温生才、刘思复、陈敬岳和林冠慈的暗杀案,均未得手。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见大势已去,遂以兵谏两广总督张鸣歧宣布独立,迎胡汉民为广东军政府都督。后因畏惧革命党人报复,赴香港避居。后又到避居天津。1936年12月22日在天津逝世。 

吴 迈(1885…1936) 著名律师。江西余江人。清末秀才。曾致力于研究各国法律。1914年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律师业务。曾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当选为全国律师协和会宣传部部长。1929年后。积极从事反蒋活动及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曾两次面斥蒋介石,三次被捕入狱,被人称为〃火镖律师〃。1934年因参加〃福建事变〃而避走南洋。1936年12月,代表李济深回国帮助张、杨处理西安事变,后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刘佐龙(1874…1936) 北洋直系将领,将军府荩威将军。湖北沔阳人。早年入清军。武昌起义时,随黎元洪反正。历任禁卫军司令,湖北陆军旅长、师长、湖北省省长。1926年9月,北伐军攻至武汉时陈前倒戈,协助北伐占领汉阳、汉口,被委任为革命军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9月,因擅杀该军党代表耿丹,被逮捕。唐生智取湖北后获释。所部被桂军陶钧收编,从此结束军旅生涯,蛰居汉口日租界。1936年病逝。

王承斌(1873-1936)北洋将领、将军府匡武上将军。辽宁兴城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民国成立后,历任第三师第六旅第十一团团长、直隶第一混成旅旅长、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直隶军务帮办、直隶省长、讨逆军副总司令兼直军后方筹备总司令等。1924年参与北京政变;11月,在奉军逼迫下辞去本兼各职。后在天津租界作寓公。1936年病逝。

程天斗(1879-1936)国民党政要。广东香山(中山)人。早年赴美国檀香山半工半读。后考入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学士衔。毕业后怀实业救国之志回国。1912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广东都督府工务司司长,后升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后又兼人广东省立银行行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保卫财政厅,程化装逃往香港,离开政坛。后军政府发现程亏空巨款,孙中山批示〃必须全数交出方能免死〃,程如数退赔后得以特赦。后致力发展工商业,在中山县唐家兴建炼油厂。1932年被卷入政治旋涡,1936年在香港遇刺身亡。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837-1940)

王以哲(1896-1937) 国民党陆军中将。吉林宾县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奉军团长、师长、国民革命第六十七军军长等职。参加了长城抗战。西安事变后,代张学良主持东北军工作。因与东北军内少壮派意见不合,于1937年2月2日被少壮派刺杀于西安寓所。

蒋 斌(1890-1937)国民党陆军少将。福建长乐人。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历任二副、大副、舰长。后到东北,任无线电队队长、交通旅旅长等。1930年后,历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部秘书处处长、北平电信局局长、福建电信管理局局长、豫鄂皖〃剿总〃参谋处副处长、西北〃剿总〃交通处处长兼西安电信管理局局长。1937年2月2日在西安被东北军少壮派杀害。 

朱培德(1888-1937) 国民党陆军上将。云南监兴人。云南武备学堂毕业。1917年任滇粤军第四师师长兼广东警备司令。1921年被孙中山委任为滇军司令。1923年任广州军政府陆军部代部长、警备司令。1924年任建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27年后,历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一集团军总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参谋总长、军事训练总监部总监等职。1937年2月17日因注射抗贫血剂中毒死于南京。 

黄慕松(188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教官。辛亥广东光复后,任广东北伐军参谋长,参加会攻南京。民国成立后,历任国防考察委员、陆地测量总局局长、粤军总司令部编审委员长兼黄埔军校高级班副主任、陆军第三师师长、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参谋本部次长、陆军大学校长、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1937年3月在广州病逝。 

谢缵泰(1872-1937) 民主革命者。广东开平人。出身于澳大利亚,1887年随父回香港。1895年加入兴中会。负责对外交涉事务。1902年与洪全福等人预定在广州举义,事败后任《南华早报》编辑。著有《中华民国革命秘史》,对兴中会成立始未记录颇详。1937年4月1日病逝于香港。

陈章甫(1885-1937)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阳江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毕业。历任粤军第三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师师长、第二十五师师长、军事参议院参议等。1937年春在广州病逝。

王凤阁(1895-1937) 东北抗日将领。吉林通化人。早年入奉军,后辞去军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抗日。后组织辽东民众自卫军,历任第九路军司令、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少年铁血军副总司令兼第五路指挥。1935年在日军战斗中被俘。同年4月1日在通化玉皇山下就义。 

杨效欧(1894-1937)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随县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团长、晋军第十一师师长、陆军第三十五师师长、晋军第二军军长、陆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师长、第三十四军军长等。1937年5月31日遇刺身亡。

白坚武(1880-1937) 日伪汉奸。天津人。早年入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部服役。曾任吴佩孚军总部政务处处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日伪汉奸。1935年6月率其部在丰台暴动,企图建立伪华北国,后被国民党第九军粉碎。1937年夏在新乡被冯玉祥处决。

佟麟阁(1892-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河北高阳人。1912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代理哈尔省主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等职。1937年沪沟桥事变后,在北平南苑率部英勇抗击日军,7月28日壮烈牺牲,是我国为抗日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赵登禹(1898-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山东荷泽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旅长、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师长等职。1937年沪沟桥事变爆发后,与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指挥北平南苑驻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军,7月28日英勇殉国。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wave99/msgview。php'复制地址'上一主题:玩主 嘉靖皇帝传 1 王海江 下一主题:白屋遗词 (民国)刘大白著 '楼主'  '2楼'  作者:一步两搭桥  发表时间: 2011/04/15 16:10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2 


黄梅兴(190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11日率部开赴上海,在8月13日淞沪抗战中,率部英勇抗击日军,13日下午不幸中弹牺牲。  

蔡炳炎(1900-1937)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二零一旅旅长。1937年8月22日晚,奉命率二零一旅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全旅官兵奋勇抗击日军,伤亡惨重。8月26日下午,亲率全旅仅剩的一个特务排向敌指挥中心陆家庄突击,不幸中弹牺牲。  

张本禹(1899-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安徽巢县人,张治中胞弟。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四师第十二旅副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8月中旬参加了南口战役。8月下旬,在督运军火到达南口车站时,遇日军飞机轰炸,壮烈殉国。 

姚子青(1909-1937)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广东平远人。1937年时年仅二十八岁,任第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五三八团第三营营长。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在武汉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子女,率部开赴淞沪战场。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守卫宝山的姚子青营500余名官兵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9月7日,孤立无援的姚营官兵只余20多人,在东门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巷战,姚子青腹部中弹,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少将衔。 

尉迟凤岗(1903-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山西朔县人。早年入步兵专科学校,毕业后投身军旅,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任陆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少将副旅长第四十一团团长,奉命率部北上,与日军作战。同年9月22日,率军行至保定附近董村时,与日军遭遇,在激战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  

梁镜斋(1897-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河北-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在冯玉祥部服役,历任连长、营长、团长、陆军第六十九师第二零三旅少将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时,率部开赴晋北抗日,同年9月28日在茹越口阵地与日军激战时中弹牺牲。  

易培基(1880-1937) 民国政要,教育家。湖南长沙人。早年在湖南从事教育,后任湖南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湖南省立图书馆及省长公署秘书长。1924年任教育内阁总长。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古物馆馆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农矿部部长。1934年辞故宫博物院院长职,同年被诬告曾盗换故宫珠宝,遂匿名天津租界。1937年9月在上海病逝。  

陈三立(1853-1937) 清末官员,学者,诗人。江西修水人。光绪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江西南浔铁路公司总理等职。辛亥革命后,以遣老自居,长期过隐居生活。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时,曾于梦中大呼杀敌,并拒绝到伪满州国当汉奸,1937年七七事变后,拒绝日本侵略者的拉拢,与同年9月绝食而亡。  

李服膺(189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山东荷泽人。早年入晋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0年毕业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后任晋馁军第一军第一团团长、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第一九六旅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入抗战。同年10月奉命坚守山西省崞县原平镇,10月11日完成任务后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  

姜玉贞(1894-1937)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山东荷泽人。早年入晋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1930年毕业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后任晋绥军第一军第一团团长、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第一九六旅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入抗战。同年10月奉命坚守山西崞县原平镇。10月11日完成任务后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  

杨 杰(1896-1937) 国民党少将,河北容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第一师第一旅副旅长。1937年8月奉命坚守蕴藻滨附近西塘桥阵地。10月11日,在指挥部队抗击日军进攻时,不幸中弹牺牲。  

郝梦龄(1898-1937) 国民党陆军上将。河北蒿城人。早年入奉军。历任营长、团长。1926年任国民军旅长、师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第九军军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赴石家庄前线。1937年10月参加太原保卫战,任中央兵团兵团长、指挥四个军兵力坚守忻口北线阵地。10月15日亲监大白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牺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