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月2日在长沙病逝。  

褚民谊(1884-1946) 国民党要员,汉奸。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历任国民党中央侯补执行委员、侯补监察委员、监察委员、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等。1938年底随汪精伪投敌,历任伪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副部长、伪广东省省长等职。1945年8月23日在苏州监狱被枪决。  

缪 斌(1899-1946) 国民党陆军中将,汉奸。江苏无锡人。历任黄埔军校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党代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局中将局长、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国民党中央侯被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任汉奸组织“新民会”副会长。1940年初到南京投靠汪精卫,历任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伪立法院副院长、伪考试院副院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被逮捕关押。1946年夏被枪决。  

梅思平(1896-1946) 汪伪高官、汉奸。浙江温州人。曾任中央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1938年与高宗武潜入上海与日本代表商讨汪精卫投敌叛国的具体条件和办法。1939年8月后,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汪伪政权工商部部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等职。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9月14日被枪决。  

姜鹏飞(?- 1946 )汉奸将领。辽宁金县人。东北讲武堂及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黑龙江独立第三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本侵略军,历任伪满奉天训练学校教导总队长、佳木斯第七军管区参谋长、独立第二旅旅长、伪华北绥靖总司令部附员、华北行营主任兼冀东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等。1945年夏,见日本大势已去,改投蒋介石,被任命为冀东挺进军总指挥。日本投降后,所部被改编为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任军长;1946年,率其部进入哈尔滨,准备武装暴动。8月,被哈尔滨公安局逮捕,9月,经审讯枪决。 

林柏生(1902-1946) 汪伪高官、汉奸。广东信宜人。长期追赶随汪精卫。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1939年随汪精伪投敌,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汪伪政府行政院宣传部部长、安徽省省长兼保安司令等职。日本投降后逃往日本。1946年10月被引渡回国,10月8日在南京被国民政府处死。  

任可澄(1878-1946) 民国政要。贵州安顺人。清末曾任黔学会会长、贵州宪政预备会会长。民国成立后,历任贵州军政府参赞兼秘书长、云南巡按使、护国军政府军务院护军、云南省省长、贵州省省长、内阁教育总长、云贵监察使等职。1946年10月在昆明逝世。  

梁鸿志(1882-1946) 民国政要,汉奸。福建长乐人。民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法制局参事兼京机卫戍司令部秘书、参议院议员兼秘书长、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等职。1938年3月任汪伪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立法院院长等职。1946年以汉奸罪被判死刑,同年11月9日在上海监狱被枪决。  

谢文东(1887-1946)国民党陆军中将。辽宁宽甸人。早年种地,养蚕等;1932年参加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任骑兵旅团长;后曾任民众救国军总司令、东北反日联合军军事委员长、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1939年3月在日军残酷讨伐下投敌。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新编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军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1946年,所部被东北民主联军击溃;11月,被俘虏;12月3日,在勃利县经公审枪决。 

戴之奇(1904-1946) 国民党陆军中将。贵州兴义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参加了抗日战争。1946年任整编第六十九师中将师长。同年12月,率部向江苏沭阳地区的人民解放军进攻。12月19日被解放军击毙。  

叶 蓬(1894-1946) 国民党陆军少将,汪伪陆军上将。湖北黄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部兼警备旅旅长,国民党铁道部铁道队警察总局局长。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汪精卫,历任汪伪中央训练团教育长,汪伪武汉绥靖公署上将主任、伪陆军部长、伪湖北省政府主席等。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46年冬被枪决。  

齐燮元(1885-1946) 民国将领,汉奸。河北宁河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民国成立后,历任旅长、师长、江苏督军、苏皖赣巡阅使。参加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充当汉奸。历任伪华临时政府议政委员会常委、治安总长、华北绥靖总司令、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治安总署督办。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在南京被枪决。  

鲍文樾(1884-1946)民国将领、汉奸。辽宁辽城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安国军第三军团参谋长、第四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等。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参谋次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军委会办公厅主任等。抗战时期,任汪伪政府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代理军政部长等。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被处决。 

富双英(?-1946)民国将领、汉奸。辽宁人。早年投北洋军,为张作霖部属。曾人东北军第五师第六十四团团长、第五方面军第十一军军长。抗战开始后投汪伪政权,1945年任汪伪政府参军长。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被处决。 

杨心如 (1869~1946年) 兴中会员。广东香山(中山)翠亨村人。少时有大志,尝与孙中山谈论天下兴亡大事,加入兴中会,将自己产业十居其九捐助作起义费用,负责奔走中山、澳门、香港、台湾之间联络革命。1895年广州起义及1900年惠州起义,均积极参与。后在台湾协助陈少白建立兴中会分会,地点就设在其家中。惠州起义时,孙中山曾在台湾住在其家一段时间。1911年黄花岗之役,奉命到香港策应,失败后做善后工作。民国成立,孙中山认为台湾为海外联络要津,留他仍居台湾。后在反袁斗争中,也在其家接待不少同志。孙中山逝世时,悲愤抑郁。七七事变,更为沮丧。日本投降,台湾复归祖国才笑逐颜开。时人称他“爱国不求官”的人。1946年在台湾病逝。 

费 巩(1905-1946) 民主战士,学者。江苏吴江人。1923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曾任学校学生评委委员会主席。后留学法、英。回国后在中国公使、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任教。经常评击国民党独裁统治,赞成成立联合政府。1945年3月5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关进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的特别监狱。1946年被杀害。  

婉 容(1906-1946) “宣统皇后”。满洲正白旗人,生于天津。郭布罗氏。1922年被选定为清废帝溥仪的“皇后”。1923年与溥仪结婚,被正式册立为“宣统皇后”。1924年随溥仪被逐出紫禁城。1931年随溥仪到东北。1934年被立为伪满洲国“皇后”。后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流落民间。1946年在吉林病逝。  

陆 锦(1879-1946) 北洋陆军上将。祖籍浙江绍兴,生于直隶天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北洋军中任职。民国成立后,历任直棣督军公署参谋长兼天津镇守使、军事模范团副团长、将军府参事、陆军第九师师长、直鲁豫巡察使参谋长、陆军总长。1924年在北京政变后逃往日本。两年后回国在天津寓居。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1946年在天津病逝。  

张志谭(1878-1946)民国政要。河北丰润人。曾任陆军部候补郎中。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政府代表绥远道尹、内务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段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处长、陆军部次长、内务部总长、交通部总长等。1946年逝世。 

蔡成勋(1871-1946)民国将领。直隶天津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京畿督联处参议官。1911年后,历任协统、总统府侍从武官、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绥远都统、陆军部总长、江西督军等。1924年底,被方本仁驱逐,到天津当寓公。1946年在天津逝世。 

胡毓坤(1895-1946)民国将领、汉奸。辽宁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1924年任李景林部第四混成旅旅长;1925年任安国军第十六军军长;1928年后,历任东北边防军长官功署参议、北平军分会委员、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等。抗战时期,充任汪伪政府军委会委员、豫皖苏鲁边区绥靖总司令、河南省省长、参谋总长等。抗战胜利后之1946年,以汉奸罪在南京被处决。 

姚以价(1881-1947)国民党陆军上将、将军府晋威将军。山西河津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曾任清朝山西陆军步兵管带。1911年武昌首义后,被推为山西义军司令;太原光复后,任山西义军总司令,因与阎锡山不容,后到北京,在将军府任职。1913年到江西,任江西都督署参谋总长,参加“二次革命”;后入滇,参加护国战争。1924年后,历任国民军高级军事顾问、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等。1947年2月,授陆军上将衔。3月10日,在西安病逝。 

袁金铠(1869-1947) 民国政要,伪满汉奸。辽宁辽阳人。清未贡生。曾任辽阳巡警局局长、奉天咨议局副议长。民国成立后,历任奉天省省长、东北边防司令公署参议、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历任伪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委员长、伪满参议府议长、尚书府大臣等。1944年辞职。1947年3月病逝。 

彭施涤(1869-1947) 国民党政要。湖南永顺人,土家族。清末举人。1894年参加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后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当选湖南咨议局议员。民国成立后,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加入国民党后,从事反袁及反曹锟贿买议员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通志馆副馆长等职。1939年回家乡办学。1947年3月在家乡病逝。  

覃 振(1885-1947) 国民党元老、国民政要。湖南桃源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曾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1924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职。1947年4月18日在上海病逝。  

柏文蔚(1876-1947) 国民党元老、民国军政要员。安徽寿县人。安徽武备学堂毕业。早年从事反清斗争,后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策动新军第九光复南京。民国成立后,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1924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北路宣慰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1947年4月26日在上海病逝。  

郝鹏举(1903-1947) 国民党及汪伪将领。河南阌乡人。1922年入冯玉祥部。曾赴苏联学习军事。历任国民党炮兵团长、陆军第三十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汪伪政权,任汪伪军第一集团军参谋长、第七方面军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第十战区第六路指挥官。1946年1月率部起义,所部被改编为受中共领导的中国民主联盟军。1947年1月叛变投蒋。2月,率部进攻解放区,战败被俘。4月,在押解途中乘机潜逃,被击毙。  

韩增栋(1906-1947) 国民党陆军少将。陕西神木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陆军第二零零师第一五零团团长、炮兵第二十团团长、陆军第八十八师师长。1947年5月,率部在东北公主岭进攻人民解放军,后兵败身亡。  

太 虚(1890-1947) 佛教运动领袖。浙江崇德人。俗名吕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虚。16岁出家。1911年赴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任主持。因与革命党人来往招忌而潜返上海。1913年任《佛教月报》部编辑。1917年与蒋作宾、章太炎在上海成立觉社,先后主编《觉社丛书》、《海潮音》月刊,发表的论文影响很大,被众僧拥戴为新佛教领袖。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1927年在奉化雪宾寺为蒋介石讲《心经》,深得蒋器重。后赴欧洲、北美诸国宣讲佛学。抗战时期号召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1946年国民政府授予其宗教领袖胜利勋章。同年底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年5月在上海玉佛寺圆寂。  

张灵甫(1903-1947) 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连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