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国运(1907-1967) 国民党空军将领。湖南衡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又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及陆军大学深造。历任国民党空军教官、科长、处长等。1949年后赴台湾,历任国民党空军副司令、空军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67年病逝。 

赵龙文(1901-1967) 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义乌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因受蒋介石赏识,1931年被派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历任浙江省警官学校校长、杭州市公安局局长、陕西省社会处处长、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第一战区办公厅秘书长。1947年协助胡宗南进攻革命根据地。1949年赴台湾,任海军政治部中将主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等。1967年病逝。 

张 弛(1891-1967)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九江人。早年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历任国民党军副师长、独立团团长、江西省保安处参谋长、江西省第十一区兼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第四路军第一五四师参谋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一五六师副师长、第一五五师师长、第六十四军副军长及军长、第三十五集团军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四兵团副司令等。1949年赴台湾。1967年在台湾病逝。 

方日英 (1894~1967)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中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农民出身,后从军,任孙中山卫士。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时,参加保卫总统府的战斗,得孙中山的赏识,后保送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先后任陆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军职,曾参加东征、北伐等战役。抗战时期,任第三战区第86军副军长,后任中将军长,驻守湖南。后调任第九战区中将高级参谋,参加第三次长沙大会战,抗击日军。1946年率军驻江西南昌,旋调南京,任中央训练团总队长。1949年,调任广东省保安第二师师长,驻广东肇庆、四邑。1949年10月战败,从广东台山逃往澳门。晚年侨居美国。1967年病逝于洛杉矶。 

钱卓伦(1890-1967)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宜兴人。陆军大学毕业。历任营长、参谋长、团长、要塞司令等。抗战时期,历任保定行营副参谋长、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参谋长、军委会铨叙厅厅长;抗战胜利后,历任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参谋总长办公厅主任。1949年11月去台湾。历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高参兼国防部驻台湾办事处主任、国防部高参室主任等。1967年在台北病逝。 

徐景唐( 1895- 1967)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东莞人。广东将弁学堂、保定军校及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粤军师参谋长、团长、第四军第十三师师长、第八路军第五军军长、陆军第二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潮汕受降长官;后出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49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后去香港。1967年在香港病逝。 

毕泽宇(?-1968)西北军将领。曾任第六十九军参议。1940年12月,与高树勋联合将准备投敌的石友三活埋。后升任第六十九军军长。1941年11月,率所部文大可教导师投敌,所部改编为汪伪暂编第三十一师,毕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参议。抗战胜利后,曾任哈尔滨市市长。1949年逃往台湾。1968年1月8日病逝。 

莫德惠(1881-1968) 民国政要。原籍吉林,生于新疆,满族。天津北洋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历任哈尔滨市警察局局长、北京政府临时众议院议员、吉林伊兰道尹、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咨议、内阁农商部次长、奉天省省长兼财政厅厅长、内阁农商部部长、中东铁路理事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委员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1968年4月17日在台北病逝。 

金问泗(1892-1968) 国民政府外交官员。浙江嘉兴人。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法学硕士学位。曾任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秘书,并参与关税特别会议和国联调查团工作。1933年后,历任驻荷兰、波兰、捷克、挪威、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公使、大使。1959年侨居美国。1968年4月21日在美国病逝。 

张道藩(1897-1968) 国民党政要。贵州盘县人。早年留学法国、英国。1926年回国后,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蒋介石私人秘书、交通部常务次长、内政部常务次长、教育部常务次长兼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立法院院长等。1968年6月12日在台北病逝。 

朱晖日(1891-1968)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台山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粤军中任职。1925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一独立旅第一团团长、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六团团长、国民党陆军第二十五师师长、第十一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军委会中将高参、第三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1949年任广州市警察局局长。后赴香港。1952年赴台湾。1968年7月在台北病逝。 

温应星(1877-1968)国民党将领。广东台山人。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历任广东讲武堂教官、广州大元帅府第二科科长、东三省税务处长、保定军警执法处处长;1928年曾奉系被派往北京清华大学任校长,两月后因奉系撤离而离职。1931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上海公安局局长、宪警教导总队总队长、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等。抗战胜利后,定居美国。1968年8月在华盛顿病逝。 

梅公任(1892-1968) 国民党政要。辽宁辽源人。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1931年参与组织东北民众救国会,任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及《华北日报》总编辑。1932年赴台湾。1968年8月31日在台北病逝。 

符昭骞(1901-1968)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文昌人。云南陆军讲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参谋处处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军代参谋长、第九军参谋长、第八十五师第二五五旅旅长、第一战区副参谋长、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第九十三军副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江西军管区参谋长、甘肃军管区参谋长、兵团副司令官兼武都警备司令。1949年去台湾。1968年9月20日病逝。 

陈德谋(1903-1968) 国民党陆军少将。湖北江陵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党政府军令部少将高参、国民党陆军第五军参谋长、第五军副军长、第七十军副军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省保安司令部高参室主任、联勤留守业务署署长。1968年9月23日在台湾病逝。 

朱怀冰(1881-1968)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黄冈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第九十四师师长、第九十七军军长、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多次与八路军制造磨擦,后所部第九十七军被八路军击溃。后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省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秘书长等。1968年11月在台北病逝。 

李志鹏(1908-1968)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于都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三十六师第一0六旅旅长、第三十六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四师师长、第二十三军军长。1949年任赣南师管区司令。1951年2月赴台湾。1968年12月病逝。 

唐 蟒(1886-1968) 国民党陆军中将。汉奸。湖南浏阳人。唐才常之子。自立军失败后避居日本,后入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后任岳州镇守使、湖南都督府参谋长、湖南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谋长。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顾问。抗日战争期间,任汪伪政权参军长。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保释出狱,在香港居住。1968年病逝。 

宋汉章(1872-1968) 银行家。浙江余姚人。1897年入上海通商银行。1906年任储蓄银行经理。1912年 任上海中国银行经理。1925年任上海总商会会长。1928年任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兼中国保险公司董事长。1935年改任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1948年2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晚年移居香港。1968年在香港病逝。 

何鲁之(1891-1968) 中国青年党首领。四川华阳人。早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留学法国,曾任巴黎华法教育会秘书长兼总干事。后发起组织中国青年党。回国后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教授。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1949年后赴香港,创办自由出版社,从事反共宣传,并出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1968年在香港病逝。 

毛以亨(1895-1968) 国民政府官员。大学教授。浙江江山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大学教授、冯玉祥秘书,曾促成蒋、冯合作。1927年后,历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1948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赴香港,曾任台湾大学教授。1968年在香港病逝。 

石敬亭(1886-1969) 国民党陆军上将。山东利津人。东北武备学堂毕业。参加了辛亥革命。历任团长、旅长、师长。1926年后,历任第五军军长、陕西省政府主席、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山东省政府主席、陇海路督办、国民政府军事参议会参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军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69年1月19日在台北病逝。 

欧 震(1899-1969)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曲江人。粤军讲武学堂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九十师师长、第四军军长、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集团军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三兵团司令、第四编练部司令官、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广东省保安司令、海南防卫副总司令。1950年赴台湾。1969年2月13日病逝。 

张君劢(1887-1969) 中国民主社会党首领。名嘉森,字君劢,江苏宝山(今上海)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1915年回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1924年任上海国立自治学院院长。1932年与张东荪等组织国家社会党,任中央总务委员会委员兼总秘书。1946年国社党与民主宪政党合并为民社党,张任民社党中央主席,后投靠国民党,参加南京政府召开的制宪、行宪国民大会。1949年移居澳门,多次赴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讲学。1969年2月23日在美国旧金山病逝。 

刘和鼎(1895-1969) 国民党陆军中将。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参谋长、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第十三师副师长、第三十九军军长兼第五十六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九绥靖区司令官、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十九军军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7年3月退役后赴台湾。1969年4月在台湾病逝。 

贺国光(1885-1969)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蒲圻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1921年任鄂军团长。1925年任陆军第十五军军长兼开封警备司令。1926年响应北伐,任新编第四军军长。1927年后,历任军委会陆军处处长兼武汉卫戍副司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南昌行营参谋长、训练总监部副监、委员长参谋团主任。抗战时期,任成都行营主任、重庆市市长、防空司令、宪兵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抗战胜利后,任西昌行营主任、西南军政副长官、西康省主席等。1949年后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1969年4月21日在台北病逝。 

陈岚峰(1904-1969) 国民党陆军少将。台湾人。早年在上海读书。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6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教官。后历任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国民党中央军校大队长、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九师少将旅长。1948年后,历任台湾农林公司董事长、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台湾航业公司及物资局常务监察等。1969年6月19日在台北病逝。 

刘 炜(1907-1969)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大埔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