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称可抵得上万人,分由四位骠骑将军统领,程咬金就是其中一个。他勇猛善战,屡为李密立下大功,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员虎将。

归唐乃是上策(3)

话说他与叔宝二人虽然为世充所得,也受到礼遇,但是却清楚地知道王世充不是久侍之主。
这天,已是夜幕降临,咬金来到叔宝房中。
“叔宝,今日闲暇,我俩好久没有好好喝一杯了吧,来来,咱们不醉不算数啊。”程咬金拿着美酒,跨入房间,向叔宝使个眼色。
叔宝一边说“请进请进”,一边关上了房门。
二人坐定,咬金道:“可知今日我来所为何事?”叔宝点点头,说:“昔日在魏公帐下,虽说他与我等不是最亲,可是我也敬他是个君子,愿为之效力。今日王世充待我等是不比魏公差,可是此人狡猾多诈,乃是一小人,不可久与之共处啊!”
“叔宝所说正是我想的啊。”咬金马上答道,“而且这人气量狭小,又喜欢说大话,还爱搞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怎么看都像巫师,哪里会是拨乱的真主呢!”
“听说魏公已经归唐了,咱们不如也入关吧,咬金,你觉得怎么样?”
“是个好办法,看现在的形势,归唐乃是上策。只是我们要好好计划一下。”
两人于是边喝边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窗外,一轮明月静静挂在夜空。
机会终于来了。王世充要与唐朝大军在九曲(今河南宜阳附近)开战,命秦、程二人随军应战。
当双方列阵对峙,正要击鼓出战之时,秦叔宝和程咬金,还有数十个人突然从阵中奔了出来。只见他们策马向唐军方向猛跑,百余步后停了下来,勒转马头,向目瞪口呆的王世充拱了拱手,远远说道:“郑公待我们不薄,本来应当报此恩遇,可是郑公喜好猜忌,不是我等能托身的明主。今日就跟郑公告辞了,不烦相送。”说罢,径直往唐军阵中奔去。王世充回过神来,却也不敢阻挡,知道那都是以一敌百的勇将,只好叹息一声,赶忙叫人收兵。
唐朝得了这两员猛将,一班君臣可是喜出望外。尤其是秦叔宝,据说对李渊还有救命之恩。在演义小说和各种民间传说中,李渊一直呼叔宝为恩公。高祖李渊命他们跟随秦王世民,四处征战。李世民当然更是高兴,对他们万分看重。而两人得遇英主,也是如鱼得水,誓死效命。
秦叔宝从李世民破尉迟敬德,程咬金随李世民攻宋金刚,都是军中的核心大将,以功分别授以秦王右三统军和秦王左三统军。
其后,李世民攻王世充于洛阳城下,二人也相随同去。未及攻城,李世民令叔宝先去镇他们一镇。叔宝得令,跨上战马,拿起长枪,飞驰而去。到了城下,将长枪往门前一插,又转头而去。城中士兵都奇怪得不得了,有几个就来动叔宝的长枪,却不知怎么都拔不起来。这下大家都来劲了,前后叫来了数十人一起拔枪,哼哧哼哧了半天,那枪居然像钉住了一样,纹丝不动。这时叔宝又飞骑而来,在马上顺手拔起长枪,掉转马头,绝尘而去。城中士兵皆大骇,以为神人。
叔宝归来一报,大家都哈哈大笑,都说他的长枪太重,若不是他这样勇力非常的人,怎么可能拿得动,更别说舞了。咬金说:“也要谢谢你的好马呀!”
叔宝的马名叫“忽雷驳”,是难得的良驹。叔宝自己爱喝酒,也常常喂这马儿喝,奇怪的是马也喝得津津有味。这马与叔宝一样矫健异常,驮着主人还有他那长枪照样奔跑如飞,真是英雄配宝马。后来叔宝去世了,那马儿嘶鸣不已,竟然也绝食而死。
英雄的故事总是很多的。史载叔宝每回跟从李世民出征,世民看到对方营中有炫耀武功,策马来回奔驰者,就命叔宝取之。叔宝得令上马,必于万军之中刺中此人,且人马俱倒,无一次失手。世民因此更加器重叔宝,而他也常常以此为傲。
世民手下有如此多英勇善战的瓦岗大将,他的常胜将军称号怎么能没有他们的功劳呢?何况这些人不仅仅是帮世民打仗,更是在各方面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在玄武门事变之时,秦叔宝、程咬金为李世民与东宫和齐府的兵士力战,对李世民的夺权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李世民即位之后,魏徵辅佐他创造了贞观之治,成就了他一代圣君的美名;在安定边境,攻灭突厥的战争中,李世英勇无畏,屡战屡胜,帮助李世民平定了边患。这些英雄都为李世民贡献出了力量,同时也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归唐乃是上策(4)

其实,瓦岗这批山东豪杰当初选择归唐而非跟随王世充,固然是有王世充本人品格的一些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李渊父子的关陇集团背景。这点与当初他们接纳李密是一样的道理。山东豪杰中的一些人物也清楚地看出,只有联合关陇集团,才能最终取得反隋战争的胜利,建立新王朝。在时代大势中,有一些人是盲目的跟随者,他们未必不能获得善终,但终将默默无闻;而真正的英雄,却是在看清历史发展潮流后,才做出自我选择的,他们为创造功业而来,历史也以功成名就来回报他们正确的抉择。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英雄也都曾在李密帐下,为何李密最后却是与李世民完全不一样的结局?若仅仅说是李密个人的能力不够,那为何他又能得到众人的拥戴,而成为天下瞩目的人呢?原因之一是李密缺少一个重要的砝码,即在关中的支持力量不足。所以当初李密不敢入关,失去了建立稳固后方根据地的机会。正因为本身没有可靠的支持力量。李密不得不依赖山东豪杰。可李密明白双方不属于一个阵营,又不能放心大胆地去依靠他们。加上李密的猜忌之心又比李世民重,所以才会杀了翟让,令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而李世民接纳山东豪杰是在进据关中之后,一改两大集团配置中山东豪杰占优势的情况。他是立足于关陇集团去利用山东豪杰,自然更加游刃有余。另外,李世民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也有依靠力量和利用力量之别,却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他手下的山东豪杰以很大程度的信任,故人人愿为之效死力。所以说,李世民之所以成功而当初李密之所以失败,实是由于他们一个利用好了山东豪杰的力量,另一个则没有的缘故。

山东豪杰:锋利的双刃剑(1)

其实李世民在处理山东豪杰问题上能比李密棋高一招,也是磨练出来的。就如同驯服一匹烈马,控制得好能日行千里,控制不好就只能是人仰马翻。
早在武德三年(620)的时候,李世民就顺利收服了山东豪杰中的一员猛将——尉迟敬德。
当时李世民和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宋金刚、尉迟敬德战于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结果宋金刚大败,逃归突厥去了,而尉迟敬德则率兵来降。李世民听到尉迟敬德来投降,那可真是高兴。他早就听说尉迟敬德是员勇将,正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自己太需要这种人才了。所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恩遇有加,十分重视,亲自设宴为他接风洗尘,授右一府统军之职。
但后来没过多久,许多刘武周手下的降将又相继叛变。李世民的部下都怀疑尉迟这小子也迟早要叛变,于是把他抓了起来,关在囚车之中。
李世民知道了,不由得大吃一惊,责问手下的人:“尉迟敬德犯了什么错,为什么把他抓起来?”
屈突通、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才刚归附咱们,肯定没那么忠心。现在那么多人叛了,他难保不叛,先抓起来以防有变啊。”
李世民听了,连连摇头说:“你们这样做未免有失公道。难道有可能叛变的人都要关起来不成?”
两人又劝世民说:“尉迟敬德就是现在不叛,我们已经关起了他,此人也一定要生出埋怨之心,将来必叛。不如直接将他杀掉算了。”
李世民想了想说:“不然。我跟你们看法不同。他要是想叛,怎么还会等到现在呢?马上把人给我放了。”
释放之后,李世民将敬德召到自己卧室内,对他说:“大丈夫相交图的是意气相投,希望你不要把这小小的误会放在心上。我更不会因为一些流言就害你这等忠良之士,公应深知我心。要是你执意想走,我也不强留,这里有些金银珠宝,你带在路上用吧,也算咱们相识一场。”敬德伏身便拜,久不言语。
世民上前将他拉起,两人相视大笑。
当天下午,李世民带了一些随从在外打猎。行至密林深处的时候,却遭到王世充一伙的伏击。李世民身边的人本就不多,又没有准备,一下就乱了手脚,纷纷被对方打落马下。王世充手下的单雄信提枪就要来刺李世民,眼看伤了世民性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尉迟敬德大喝一声,冲杀过来,犹如猛虎下山,一枪将单雄信刺落马下,然后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之后更是率众去攻打王世充,与之大战数个回合,将对方击溃,并俘虏了一员大将。
归来营中,李世民望着尉迟敬德,感叹地说:“刚才众人还说你会叛变,我没有相信,力排众议,将公保了下来,真是天意!哎呀!我今天是虚惊一场,尉迟公真是勇猛无敌的忠义之士啊!”说罢,用力拍了拍敬德的肩膀,并下令重重有赏。
从此之后,尉迟敬德一直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几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李世民也十分器重敬德,将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之首。
成功的经验使李世民十分看重这批山东豪杰的力量,而失败的教训更是让他记忆深刻。
武德四年(621),李世民自虎牢(今河南荥阳)渡河,一举击溃窦建德。而正等待窦建德救援的王世充也不得不被迫投降,献出东都洛阳。唐朝得以平定最大的两个对立力量,控制山东、河北,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窦建德也属于山东豪杰的其中一支力量,在关东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与瓦岗军中走来的那一批山东豪杰相比,窦建德一方没有与关陇集团合作的背景,所以一直是李唐王朝的劲敌。当时窦建德虽然一战负于李世民,可是主要力量还在,之所以会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暴隋已亡,人心思定,手下将士都不想再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了。这种时候,如果唐廷能够采取恰当的政策,安抚山东一带,形势是可以很快稳定下来的。

山东豪杰:锋利的双刃剑(2)

但是唐朝在这一地区重建地方政权的时候,却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李渊当时派郑善果和崔民去安抚山东。而崔、卢、李、郑都是山东的高门士族,一来已经渐渐衰落,不了解山东的形势;二来在战争中受到山东豪杰的打击,对他们怀有深刻的仇恨,所以对窦建德集团的原有力量采取了残酷镇压的方式。这样一来,没有几天,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就重新起兵反叛了,山东又是大乱,各地纷纷起来响应。
刘黑闼是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与窦建德同乡。史书记载,他天生就不安分,“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与窦建德很有交情,生活困难时得到过窦建德的帮助。隋末动乱中,加入到当地的一支造反的队伍中。后来归于李密。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以后,刘黑闼被王世充留用为骑将。不久叛王世充,投奔窦建德。窦建德兵败被杀,唐朝严惩窦氏故将,引起窦氏遗存势力的愤慨、河北人民的不满。武德四年(621)七月,刘黑闼、高雅贤等窦氏故将统窦氏余众再起。这支再起的力量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不到半年,就完全恢复了窦建德故地。原来归附了唐朝的隋末割据力量之一、兖州(今山东兖州)人徐圆朗,也在今山东南部和河南东部等地响应刘黑闼,叛唐而起。整个河北山东之地,再次陷入到农民造反的汪洋大海之中。
原来窦建德所统之兵,由隋末河北诸武装力量如孙安祖、高士达、张金称及魏刀儿等部众共同构成。这些兵士在山东群雄中,最为骁勇善战,而且大都为北朝以来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胡化汉人或汉化胡人。他们在政治上自成系统,与唐朝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格格不入。窦建德被俘后,由于其本人及部下都难于为唐朝所用,所以大都被杀。刘黑闼的再起,与此有关。
武德五年(622)正月,刘黑闼在相州(今河南安阳)自称东汉王,改元天造。唐高祖派李世民、李元吉东来。李世民至获嘉(今河南获嘉),刘黑闼放弃相州,退保州(今河北邯郸东北)。在水一带,刘黑闼与李世民互有攻守,几次反复。
三月,刘黑闼又向唐军多次挑战,李世民坚壁不出,但暗中却派兵断绝刘黑闼的粮道。诚所谓用兵则粮草先行,粮草对于用兵至关重要。
相持六十多天,刘黑闼军粮缺乏,急于决战,于是袭击李世军营。李世民得报,带兵掩击袭兵。之后,刘黑闼率军南渡水与唐军决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