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讨还的事,必定得做。我们的方法,是先跟他们打口水仗,后面以大兵压境,对他们正面做直接威胁,则不可能讨不回。如果俄国还坚持崇厚这个卖国条约,则我就要传令南路西征军,从阿克苏、乌什两条路杀进伊犁。我已经有十足的把握,让俄国就范!

朝廷听了左宗棠这段气壮如牛的话,有底了。

左宗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朝廷内,清流派官员张之洞、黄体芳、张佩纶、宝廷,都站出来了。他们代表体制内的正能量,呼应左宗棠,要求朝廷“废除崇约、严惩崇厚”。

崇厚要为自己将严重的领土争端当成轻松的出国旅游,付出代价。

1880年1月,清廷迫于舆论压力,将崇厚革职议处,判为“斩监候”。这相当于今天被判“死缓”。

清廷按照左宗棠的建议,将《里瓦吉亚条约》再交各部,征求批评意见。

通过类似官员“公开投票表决”的方式,“官意”很快就出来了:要求再谈。

一个月后,清廷正式向俄国发出国书,否定并拒绝接受“崇厚版”的《里瓦吉亚条约》。

俄国接到国书后恼羞成怒,马上部署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中国进行包围。

左宗棠这边,早已做了各种可能的预见,做了周密的部署,动了大打的念头。他将“恪靖”大旗一挥,迅速兵分三路,向伊犁压过去:

中路军五千,由张曜率领,向伊犁发起正面进攻;

西路军一万,由刘锦棠统帅,直扑伊犁巢穴而去;

东路军一万,由金顺统帅,防止俄军东窜;

各后路也纷纷部署妥当,集结待命。

两国对垒,兵临城下,剑拔弩张,千钧一发。

中俄边境,战争乌云瞬间如同硝烟,遮天蔽日。

崇厚害怕谈话有火药味,弄得举国战场弥漫硝烟味。

一场关系到中俄边境范围重新划分与两国命运的历史大决战,一触即发。

现在是大炮轰打,还是桌前再谈?

决之战阵

1880年上半年,俄国兵力陆续增加了5倍,紧急调集一万人马赶往伊犁,严阵以待;同时,西伯利亚奔出9000多骑兵,费尔干纳派出4000多步兵,也正向伊犁赶来,大规模在西北边境集结。

中国从官方到民间,也响起一片喊打声。

对俄国挑衅看不下去的官员,血性喷涌,站了出来。陕西提督雷正绾(wǎn,控制),直接写信给左宗棠,主动申请自己冲到前线,与左大帅“并髻(jì,盘曲的头发)出关”。

左宗棠被中国人自发激起的爱国情绪鼓动,更加坚定了信心,认为一旦开战要“急战”。

左宗棠的必胜把握,源于一个重要情报: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刚刚结束,财政已经枯竭,赤字高达5千万卢布,国家无力支撑大战;英国也正在对俄国实行牵制政策,不许俄国向中国深入发展,俄国实力又无法抗衡英国,这决定俄罗斯不能想打就打。

俄国国内确实非常糟糕,灾情严重,粮食缺乏,农民在蠢蠢欲动,酝酿起义,沙皇正抽出力量,准备镇压。

左宗棠由此准确推断:俄罗斯无力发起全面的大规模的对中战争。伊犁一旦大打,西征军大部队可以顺势压过边境,俄国国土到底要沦丧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左宗棠的推测一点没错。俄罗斯正在提心吊胆,害怕左宗棠的西征军打进来,目前虚张声势,只是为了吓人壮胆。'3'

根据对实情的把握,左宗棠最终决定“缓进”。纯粹的武夫,才会单凭武力。左宗棠是政治家,文韬武略,他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资源,将军事与外交的手段结合起来运用。

俄方终于等不及了,愿意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1880年2月19日,清廷下发文件,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担任出使俄国钦差大臣。1880年7月,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代表中国,再次应邀到俄国谈判。

俄国明白,在战场自己优势已经丧失,只有谈判前加大军事威胁力度。为了吓倒曾纪泽,它调集一支20多艘军舰组成的舰队,从日本出发,逼近北京。

左宗棠听说了,鄙夷地一笑。楚军靠胆魄、气势打垮过多少敌人?俄国人也来玩这套,这叫班门弄斧!他决定给俄国佬一点颜色。

这天吃完早饭,左宗棠将部下、也是湘阴老乡的虞绍南叫来,说:你抓紧去办一件事,帮我造个“千年屋”。

“千年屋”是湘阴方言,就是棺材。虞绍南说:大军正要趁势出征,做个这样不吉利的东西做什么用?

左宗棠哈哈一笑,说:我要带兵亲征,移师哈密,带着它上路,随时准备躺进去,埋骨在西北。

左大帅要造口棺材抬去带兵收复伊犁的事情瞬间传开,国内国际同时炸了锅。一位相国高官,一个封疆大吏,居然要亲自披挂上阵,跟俄国军人赤膊拼命,士兵个个激动得血脉贲(bēn,激奋)张。'4'

有部下看不过去,劝说:大帅您手下多的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们对付俄军绰绰有余,您为什么还要拖着病痛之躯,亲临前线?

左宗棠回答:我要出关,考虑很久了。就算没有战事,我也想去看看,不然,怎么了却五十年来的心愿?为了收复新疆,别人都反对,我硬坚持挺着,不也过来了吗?这一关,我必须再闯过去,否则前功尽弃!

虞绍南马上去造棺材。他一开始准备选用胡杨。胡杨又叫胡桐、英雄树,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腐,但质地不够细。后换成了檀木。精心做好后,刷上黑漆,请左宗棠验收。

左宗棠躺进去试了试,爬起来说,蛮好!以后我就睡在这里面了。

没想到,爬出来后,左宗棠用手一摸,棺材很厚。再掂盖子,很沉。他转喜为怒,质问:什么木料?从哪里搞来的?

虞绍南如实相告。

左宗棠用湘阴话骂道:你是个混球!随便找点木料,轻一点就可以,为什么做这么重,用这么贵重的木材?!

虞绍南默不作声,三天内,再造了一口用白杨木做的棺材。做好后不辞而别,赶回湘阴老家。

左宗棠马上反省到,老乡虽然理解错了,但自己脾气发大了,态度过于粗暴,马上写封道歉信,并派人送去200两白银,追了过去。

虞绍南骡子倔强脾气,收信拒银,再没回来,在湘阴隐居了。

左宗棠怪虞绍南办事太实在,只知原则性,不懂灵活性,不会转弯:就算自己真死了,也不可能真用这口棺材。用棺材做道具,表明一种姿态,抬出国际政治影响来。道具真枪实弹,比生铁还沉,这戏不好演,但又不能事先跟虞绍南说透,只好靠他领悟。偏偏虞绍南一根筋,好心办了错事。

棺材造好后,老管家曾昆厚来了。他看后想了想,提了一个建议,抬口棺材上阵,应是吉祥之物,而不应是不祥之兆,所以黑漆应改成红漆。

左宗棠觉得有道理。三天后,棺材漆得红光透亮。

但给统帅造口棺材抬着去打仗,这实在过于惊世骇俗。棺材虽然造好,抬不抬得,部下还在争执。

掌管关内外粮运的史念祖认为,抬不得。道理摆在那里:现在伊犁有俄军大兵压境,俄军公开挑衅,大帅你抬口棺材去打,不是摆明打不赢,我们会全军覆没,所以您才要以死相拼,打死了我们就把您就地埋起来。您都死了,这不是等于告诉将士们,我们都有去无回了?

左宗棠解释说:我为什么要抬口棺材出关打仗?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西征大军,上下同心,抱定了必胜的信心。俄军在那里虚张声势,对我们搞恐吓,我们这边呢,不搞假的,我们全是真枪实弹。林公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抬棺打仗用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躲祸。现在曾纪泽正在俄罗斯谈判,我以必死的决心兵临城下,做他谈判成功的坚强后盾。万一没谈好,或者谈得不如意呢?我马上率领军队杀进伊犁,一天之内就可以拿下来。无论是哪种预计,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众将士恍然大悟,佩服左宗棠深谋高见。

左宗棠带棺上阵,主要是三个用意:

一是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

二是以极端的方式惊醒李鸿章那帮和事佬,事要成功,全在自己的决心与努力,不是求和与怕死可以得来的;

三是让俄国明白:我左宗棠可是铁心要收回伊犁的,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谈判桌上,俄国政府都得死心认输。

带棺上阵具体怎么做的?一直有两种说法,一是“舁榇出关”;二是“舆榇出关”。“舁”跟“舆”同音不同义。“舁榇”(yú chèn)是由人抬着棺材,“舆榇”则是由马车装着棺材。

左宗棠出关,军旗招展,烟尘飘扬。棺材开始由8个士兵抬着,左宗棠不忍心,抬了一阵,叫他们将棺材装上了马车。

西出玉门关,一路行军艰苦。

1880年8月,西征军抬着大红棺材,驻军于哈密。

左宗棠上相亲征的消息传进民间,沿路民众千里迎接,十里相送,端茶送水,擂鼓壮行,场面情深意重。

消息通过密探,迅速传到俄国,俄国上下全被这口大红棺材切切实实给镇住了!

这是什么打法呢?搞不懂。难道是要跟我们拼命了?

俄国政府有点害怕起来,毕竟国库空虚,底气不足。他们担心这个倔强得让人胆寒的湖南老头蛮干。

沙皇知道,战争一旦打开,一年半载刹不住阵脚,他担心持久战。

而经俄国事前挑衅,中国人的士气,已被这口棺材全激活了,后援军事还在接力跟来。

已经在家养病的鲍超,率领15000名“霆军”,在直隶乐亭封住俄军入侵警戒线。'5'

山西巡抚曾国荃,也早带领一万兵马抵达山海关,在中国东北划下一道高压警戒线。

外攻内守,在西征军兵临城下的高压态势下,几番针锋相对,折冲樽俎,寸土必争,曾纪泽在俄国打开了谈判的话头。

俄谈判官员格尔斯说:我们打算和谈,可你们总是固执己见,还在西域调兵遣将,听说你们那个左大帅还抬了口棺材,看样子准备跟我们拼命。可是我们并没有打算兵戎相见啊?

曾纪泽说:打不打,你们皇上决定。我们现在只是积极准备而已,你们不是也说还要出兵辽东湾吗?

格尔斯说:那是因为你们真想打仗,我们并不想。你们不想打,重兵包围伊犁干什么?

一个回合下来,格尔斯明显处到了下风。但就在曾纪泽谈判顺利逼进的节骨眼上,左宗棠突然接到一纸调令。

1880年11月初,朝廷命左宗棠马上回北京面见皇上(“入京陛见”)。

这又是李鸿章通过总理衙门给朝廷出的主意。眼看着新疆即将被收复,李鸿章纠结到极点:左宗棠一旦打赢了,自己以后在朝廷根本说不上话,会完全边缘化。

赢不得,输不起,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釜底抽薪,将左宗棠调离指挥前线。

朝廷命令不能违抗。左宗棠心感憋屈,惆怅赴京。俄军密探马上报告。

格尔斯完全被搞蒙了,搞不懂清廷葫芦里卖什么药。猜来猜去,只有一种可能,皇帝在这个关键时刻召见左宗棠,是要面授机宜,全面部署进攻俄罗斯的计划。这样一想,他心乱如麻,马上报告沙皇。

沙皇本想通过军事恐吓,用谈判解决,不想动武,也担心真动武。

第二天一早,格尔斯又赶紧约曾纪泽来谈。

格尔斯先试探地问:听说你们左宗棠已经奉朝廷之命进京,恐怕要挑起战事了,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曾纪泽说:这是谣言。

格尔斯一听,心里更加没底了。自己明明探听到了最新进展,为什么曾纪泽要掩盖?目的只有一个,麻痹自己。

格尔斯不知道,曾纪泽说了大实话,他确实不知道。

格尔斯说:俄中两国,和好两百多年了,如果为伊犁这点小事就打起来,怎么说都不合情理吧?

曾纪泽回答:是的,“中国不愿有打仗之事,但为了领土主权之事,中国百姓未必不愿与俄一战。中国人坚忍耐劳,纵使一战未必取胜,然中国地方广大,虽数十年亦能支持,想贵国不能无损。”

格尔斯倒抽了一口气。活该自己倒霉,碰到两个湖南蛮子。左宗棠抬着棺材统领重兵进驻哈密,直逼伊犁与自己对话,曾纪泽现在用“能打数十年仗”的口气与自己交锋。

打不得,谈不赢,无计可施,焦头烂额。

格尔斯回去想了一晚,怎么也扛不住了,只好又赶紧汇报沙皇。沙皇一听,寝食不安。沙皇倒不是很惧怕中国,关键是怕左宗棠。左宗棠兵临伊犁,现在打还是谈,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掌握主动权的人,可以放心将别人当猴子耍;被动接受挑战与挨打,提防的滋味可不好受。

左宗棠大兵压境,曾纪泽桌上顶牛,俄国并不想硬碰硬。怎么让兵去牛走?唯一的办法,是抓紧签约。

仅仅两天,沙皇下令格尔斯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