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徐庶,亦是刘备起家时的重要谋士,刘备对他其实一向都是很信任和器重的,虽然因其坐镇陆口,多年来未能有表现立功的机会,但刘备仍不忘其劳苦之功,故封其为御使中丞。

    至于其后的魏延、吴懿、赵云、简雍之辈,有的是元老之辈,有的是功勋着著之人,有的则代表一方门阀代表,刘备权衡之下,便令他们担当前后左右四将军,以及九卿之职。

    可以说,这一封升赏的名单,充分照顾了四州门阀士族,以及元老功臣的利益,同时又体现了对关陇集团以及荆州集团士人的依重,其中荆州士人自然仍为朝廷文武的支柱,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刘备的这升赏名单,也并不出人意料,而且,刘备这一次的称帝,仍如上次进位汉中王时一样,并未立太子,也未立皇后,显然,当年的顾虑仍然是存在的。

    不过无论怎样,不管是黄初元年也好,还是章武元年,或者是建安二十二年也罢,这一年三分之二的天下都处在喜庆之中,同时诞生的两位皇帝,多少人要跟着加官?多少囚犯要在天下大赦中逃过一劫?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刘备、曹操称帝的消息很快传往江南,随同而来的,还有汉、魏两国派来的使者。

    汉国的使者声称,章武皇帝继承了汉室大统,既然东吴你孙仲谋一向自诩为汉臣,抱着兴复汉室的大旗,那么,如今你就该向新的汉帝臣服,并上贺表。

    而魏国的使者则宣称,魏帝曹操乃是受汉帝刘协的禅让,名正言顺合法的继皇帝位,我魏国才是正朔之朝,你孙权应该同退位的汉帝一样,将效忠的目标转移到新朝和新帝这里来。

    这个时候的孙权就郁闷了,心想你妹的,刘备你小子本来是跟老子平起平坐,后来不声不响的称王为罢了,现在又堂而皇之的称起了帝,还想让老子这个盟友反过来奉你为尊,你还真是厚脸皮啊。

    还有姓曹的,也不是个东西,你说你废了汉帝,帮着刘备称了帝,害得老子被他骑在了头上就罢了,还有脸派人来让老子承认你这个篡位之徒是合法的,这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啊。

    突然之间蹦出来的俩皇帝,着实令孙权有点不知所措,又或得说,让他有点羡慕。

    于是,在汉魏二国的使者抵达后不久,孙权便急召重臣前来建业军府商议应对之策。

    顾雍、张昭、吕岱、步骘,甚至是远在柴桑的鲁肃也风尘赴赴的赶了回来,东吴举足轻重的人物,难得聚齐了一次。

    “诸位,刘曹相继称帝的消息,想必你们早已耳闻,他们劝孤称臣的使者都已经到了,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顾雍先道:“曹操废汉而自立,刘备自立为帝,都名不正而言不顺,依雍之见,无论是汉国还是魏国,主公谁都不应该承认他们。”

    步骘也道:“元叹所言极是,曹操本为我们敌人,如今他废汉而立,我们更与他势如水火,又岂能上表臣服。至于刘备,与我们本为盟友,如今却不顾同盟之谊,擅自称帝,还想叫我们臣服于他,实在是过分。”

    孙权微微点头,“依两位之意,孤是应该谁都不承认。”

    这时,吕岱也道:“曹刘相继称帝,彼此间必为正朔之争而拼个你死我活,想来过不久中原烽烟又将燃起,主公正好坐山观虎斗,待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时,便可趁机取渔人之利。”

    东吴从孙权到众臣子,鲜有统一的大局观,要说有,只怕就剩下这一句“坐收渔人之利了”。

    孙权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之下,似乎又准备回到原来骑墙观望的外交状态。

    而这个时候,沉默许久的鲁肃却道:“主公切不可只看表面,如今虽然曹操与刘备都相继称帝,看起来是平起平坐,但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曹操而刘弱的局面仍然很明显。这样的话,只要曹操仍然强大到足以威胁我东吴的存亡,那么联刘抗曹的大方针就不应该变。”

    听罢鲁肃之词,孙权却是稍有不悦,“子敬固然言之有理,可是,莫非你要让孤向刘备俯首称臣不成?”

    曾经那个来东吴低声下气的求借荆州的刘备,十年之间却已一跃为帝,事实虽然如此,但要让孙权臣服于刘备,打心眼里他是受不了的。

    便在此时,众臣之中,有一双老眼看透了孙权的心思。

    大殿在陷入短暂的沉默之后,张昭从容的走出班来,朗声慨然道:“大王三分天下有其一,与其臣服于他人,何不南面而坐,一样来个自立为帝呢。”

    (nn…)记住我们域名“读读窝”网址“。duduwo。”,请大家支持我们!【Ctrl+D】收藏!!!

第一卷 高卧隆中人不知 第三百三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常来本站阅读有利于食欲大增,财运连连!)

    第三百三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张昭此言一出,在场诸人无不是为之一震。(读读窝duduwo。)

    说实话,此刻这些江东臣子,鲜有人想到过奉他们的吴侯为帝。

    如顾雍等辈,虽然受到了孙权一定程度上的重用,但吴会大族并未全面的受到重用,孙氏的利益也并没有与吴会大族完全的绑在一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顾雍等人当然不会急着扶孙权称帝。

    张昭等淮泗集团就不一样了,他们与孙权乃是完完全全的一个鼻孔出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张昭眼瞧着孙刘各自称帝,便想扶持孙权也称帝,自己也能混个开国元老当当。

    嘴角边,一丝欣慰一闪即逝,孙权心中暗叹:‘诸臣之中,还是张子布最能体察我的心意,嗯,看来也只有子布与我是最心连心的。’

    心中欣慰,嘴上却惊恐道:“子布何出此言啊,要知孤一向都是主张兴复汉室的,如今子布却让孤称帝,这不是让天下人笑孤违背誓言吗?”

    张昭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固然主张兴复汉室,但如今汉室正统已断,主公也算是为汉室尽了为臣的本份,至于刘玄德,根本就代表不了汉室正统。所以说,汉朝气数已尽,天下当有新朝崛起,主公坐拥半壁江山,户口百万,带甲之士数十万,正当担起上天赋予大王的一统天下,泽被苍生的重任,所以,主公称帝乃是顺天意应民心也。”

    这时,张昭向吕蒙使了个眼色,吕蒙忙道:“主公,近闻建业幕府山东,有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天降祥瑞,正是上天授意主公称帝建号,解救天下于倒悬的征兆啊,正所谓天意不可违,恳请主公允臣等之请。”

    如果刘备和曹操在场的话,听到吕蒙这一番话的时候,必定会忍不住笑的吧。

    这些凤凰啊,黄龙啊神马的,还真是闲得蛋疼啊,今天跑到邺城兴风作浪,明天转眼出现在长安卖弄风骚,后天又出现在了建业,还真是够忙够神速的。

    不过,这话孙权却心里听得美滋滋的。(读读窝duduwo。)对于吕蒙的“迷信”之词,孙权心中暗喜,但却暂不做表态,却将目光转向了顾雍等辈,希望这些江东大族的代表们能够站出来支持自己称帝。

    顾雍等人的低头不语,假作不知,却叫孙权失望了。

    正当孙权心寒之时,却见班末站出一位年轻人,朗声道:“张吕二公言之有理,主公此时称帝,正是时机也。”

    说话那人,年纪三十出头,身形修长,姿态美仪,虽着一身文士之装,但眉宇间却吐露着几分秀武之气,此人正是陆逊。

    陆家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祖父官至城门校尉,其父官至九江都尉,可以说,在以儒术见长的陆氏中,陆逊这一支并非显赫旁支。

    当年其父去世后,陆逊举家百余口依附了从祖庐江太守陆康,这位陆康乃是汉朝的忠实支持者,而当时正逢袁术想称帝,唆使孙策攻陷庐江,杀死了忠于汉朝的陆康。

    陆康之死,陆氏大受打击,陆逊成为了年轻一代中的最长者,年仅十二岁的他便一夜之间成为了陆氏家族的门户支撑者。

    孙策杀死陆康,与袁术为伍,这也成为了孙氏一生的污点,为江东大族所不耻,终孙策一世,都极力的抵抗孙氏对江东的统治。至孙权继位这后,虽然其颇为用心的化解孙氏与江东大族的冤仇,但陆绩因为其父陆康之死,始终都本着忠于汉朝的态度,时至如今已被贬至郁林太守,郁郁而终。

    可以说,陆家与孙氏,始终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而在今天,作为陆家在孙氏政权中的唯一代表,陆逊公开的支持孙权称帝,这显然令多数人都感到意外。

    孙权尤其欣喜,倒不是喜得自己又获得了称帝的一个支持者,而是因为陆逊的这般表态,代表着陆家对孙氏彻底的臣服,而能得到陆家的鼎力支持,这对自己孙氏统治的江东化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迈进。

    当然,杀祖之仇,陆逊岂能轻易忘记,他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

    如今陆绩已去,振兴家族的使命便落在了自己一人肩上,要维护门第不衰,就必须与当政者合作。而随着孙氏政权在江东统治的逐渐稳定,只有进入孙氏政权,陆氏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如今,顾氏已受重用,就连次等的会稽虞氏等姓,也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而作为江东头等大族的陆氏,在孙氏政权中的地位却逊色的多,所以,陆逊必须要有所行动,来迅速的恢复陆氏在江东的地位。

    在得到陆逊的支持之后,孙权顾虑重重的表情便缓和了许多,装作惊讶的问道:“怎么,难道伯言也觉得孤该当称帝吗?”

    陆逊郑重道:“孙氏立足于江东已历三世,民附而国强,此天赐于主公之资业,主公若不称帝,又如何能名正言顺的率领我江东儿郎争雄于天下,所以,逊以为主公非称帝不可。”

    陆逊的表态,令孙权更有了三分的底气,他便想该是做出点暗示的时候了。

    不过,这个时候,鲁肃却眉色凝重的说道:“主公进位为帝,乃士民所望,这一点,肃也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是,肃觉得现在还不是时机。”

    鲁肃的话让孙权又泄气三分,他微吐了口气,问道:“子敬此又是何意?”

    “方今天下,曹操与刘备皆以正统自居,主公若然此时称帝,就等于同时得罪了两国。魏国之实力远胜于我东吴,这自是不容置疑的,而眼下汉国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其实力也要胜我一筹。我东吴的方略,当在于周旋于强者之间从中获利,同时得罪两个强者,这显然并非弱国图存之道啊。”

    鲁肃的分析,明显要高于众人一筹,现下江东能有鲁肃这般眼光者,只怕已是寥寥无几了。

    孙权虽然贪利,但也并非是蠢到无以复加,眼中只看得见利,在听闻鲁肃的这一番分析之后,他那称帝的蠢蠢欲动之心便有所收敛。

    经过一番冷静的思索之后,孙权也意识到,草率的称帝,确实不是眼前最佳的选择。

    “子敬言之有理,那既不称帝,又不能称臣,孤当如何应对汉魏两国呢?”孙权显得有点为难。

    鲁肃抚须而笑,信然道:“此事其实也容易,对汉国也好,魏国也罢,咱们要做的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魏国方面,好吃好喝的打发走使者,置之不理就是了,汉国那边,主公大可派使者以盟友的身份前去表示祝贺,至于什么称臣的,假装不知,置若罔闻便是了。”

    孙权微微点头,却又道:“两国派使者前来,就是想要孤臣服,孤若置若罔闻的话,岂不还是得罪了两国。”

    鲁肃呵呵一笑,宽慰道:“主公大可放心了。刘玄德和他的汉国,主要针对目标是曹魏,所以他联吴抗曹的国策是不会变的,咱们派人去祝贺,已经算是给了他面子,为了顾全大局,刘玄德绝不会再做计较的。至于曹魏那边,咱们不声讨,也不臣服,算是变相的默认了曹操废汉自立之举,已经是给了曹操面子。”

    听得此一番分析,孙权是彻底的放心了,遂是笑道:“果然还是子敬眼光深远,那好吧,就依子敬之策而行吧。”

    商讨了半天,孙权还是折服于鲁肃的论调之下,那边的陆逊心想着自己刚才的一番献殷勤,岂不是白忙活了,心念一转,便忙道:“鲁都督的计策极妙,但逊以为,即使主公暂时不称帝,那也当进位一级为吴国公,以为将来称帝做准备才是。”

    当年的曹操,就是先称公,再称王,再称帝,一步一步踏上帝王的最顶峰。孙权被陆逊这么一提醒,便觉着自己也当效仿那人,称帝之前是该有所铺垫的,便假作为难道:“这个嘛……不知诸位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