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咖喱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成功咖喱派-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亨利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个成功的道理,当你相信时,它就是真的。;”    
    暗示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当向上的信念指引我们一生的行动时,所向往的所有高度都能抵达。;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就象一块沃土,如果善于利用的话,其能量比意识要大3万倍。;但是和任何一片土地一样,如果什么都不种的话,它就会一片荒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意识的反映。;眼睛把看到的东西告诉意识,意识形成一个画面,然后转化为行动,把这个画面变成真的。;    
    设想自己正在迈向自己的目标,这尤为重要。;失败者常常预想失败的不良后果,成功者则设想成功的奖赏。;不要将全部精力用在获得和支配目标上,而应当集中于为实现更高的目标。;    
    成功有倍增效应,我们越成功,就会越自信,自信会使我们越容易成功,从这种角度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暗示。;”这话是有道理的。;    
    据《圣经》记载,马太曾说:这世界是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就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人生中也有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这是由人的大脑的特点千万伯。;人的大脑中既有意识,又有潜意识,后者不会对事物进行分辨和判断,而是直接接受那些一再重复的想法。;当我们不断的重复对自己的某种认识时,大脑就会接受它。;一旦接受一个画面,就会努力将它实质化。;    
    有人在听西藏的喇嘛念经时,发现他们体内的气脉能够随著音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部位呈现。;特别是当喇嘛在念六字真言的时候,六个音节六个部位,从头顶到下腹,特别明显。;有人把这种发现请教的喇嘛,他们都很惊讶,因为这同他们自身的感觉是完全一致的。;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潜意识的力量物质化的明确佐证。;要取得人生的成功,我们也必须学会念自己的“六字真言”。;    
    那么我们应如何念找到成功的六字真言呢?很简单,就是不断向大脑里灌输一种自信和成功的意念。;这些意念必须不断进行,在被大脑接受后,必须继续加强,不然就会像练健美一样,一个月不去练习,肌肉就会萎缩,心灵的肌肉也是如此。;    
    这种积小成多,积小成大的训练,使我们与生活融为一体,让能动性,创造性和应变力成为我们的习惯,从而变得更加有力,在有路的地方走得更快,而在没路的地方也闯出一条路来。;    
    下面这个故事能够告诉我们一些简单的原则。;    
    有一个人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既要在公司里打工赚钱供楼供车,又想开办自己的公司,还准备与朋友一起做贸易,同时还准备攻读一个博士学位。;    
    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报表、;计划书,以及自己正在复习的专业书,以致于他一坐到桌子前就开始头晕。;    
    他感到极度地焦灼不安,不能平静下来,结果公司里负责的业务频频出错,自己的公司也没有办起来,与朋友也因想法不一致而吵翻了,至于博士学位,也始终停留在计划书上。;    
    他来到了山上,找到了一位老和尚。;    
    老和尚留他吃了斋饭,然后找出一个漏斗、;一个瓶子和一把石子,放在他面前:“你把这些石子通过漏斗放进瓶子里。;”    
    这个人把漏斗放到瓶子口,然后抓起一把石子,放到了漏斗里。;可是石子全都挤在漏斗口上,一粒都没有漏下去。;    
    老和尚笑了笑,把石子从漏斗里倒出来,然后拣起一粒粒的石子投到漏斗里,石子一个接一个地轻轻滑进瓶子,发出有节奏的悦耳丁冬声。;    
    这个人豁然开悟: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人每次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会有一件事情的收获和成功,而如果想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工作做完,那么反而连其中任何一件也做不好。;    
    人生的目标很多,但必须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目标可以分成多种,又是兼容的,每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他同时可能拥有几个目标,比如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健康、;经济收入等多个领域。;把它们的轻重缓急分出来,我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而不会手忙脚乱。;    
    铁板烧博士指出――    
    成功者的力量来自远大的目标,更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的现在,每一个微小的成功。;在我们到达海边之前,目标可能是生存而不是钓鱼。;这时就要把目标定位于现实需求,而不是好高骛远。;    
    


第一部分 大道如青天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把斧头如果始终得不到使用,锐利的刃会生锈,因此趁着刀锋锐利之时赶快使用。;    
    但另一方面,如果只顾着趁热打铁地前进,而忽视了打磨自己,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伐木工人在一个林场找到了工作,待遇不错,工作条件也可以。;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下定决心要好好干,以证明场长没有看走眼。;    
    第一天报到,场长给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并给他指定了伐木范围。;    
    他来到树林里,挥斧大干,砍了16棵树。;场长看了以后说:“不错,就这么干。;”第二天,他干得更起劲,可是却只砍了13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倒了8棵树。;    
    工人觉得很惭愧,觉得对不起场长,于是跑到场长面前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象力气越来越小了。;    
    场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奇怪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功夫磨斧子呢?”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盯住眼前的好处和进度,而忘记了提炼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让自己这把“斧子”就这样一个劲地砍,总有一天会发现已经力不从心,而且再也没有进步的可能。;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反思思想也会懒惰。;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忘记时刻省查自己,是不是因为斧子太钝而已经力不从心。;    
    亨利·谢里曼是19世纪著名的考古学家,他出生在德国。;从幼年起,他就深深迷恋荷马史诗的故事,并下决心投身于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需要很多钱,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间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虽然谢里曼从事商业和投机买卖,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浪漫可言的事务,但他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童年时的目标,没有忘记过研究古代希腊。;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还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的“奇迹”打下了基础。;    
    经过不懈的努力,谢里曼终于在经营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中积攒了一大笔钱。;    
    当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舍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他始终坚信荷马的每句话,认为通过发掘,是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列举的所有城市的遗址、;荷马所记的英雄的坟墓甚至发生战争的地方的。;    
    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    
    这样,作为商人的谢里曼成了发现高度发展的爱琴文明的第一个发现者,这一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具有着重要意义,这使他取得了作为商人所无法想象的青史留名的成就。;    
    此时,人们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立志考古的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特别是发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有人在一点点磨砺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在惰性与惯性的作用下工作,那么明天我们的斧头就会变得太钝了。;    
    当我们埋头前进的时候,曾经反思过什么吗?    
    如果没有,那我们就是这位困惑的伐木工人。;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形成一种惰性,只是根据别人对事物的论断,或者说惯性在前进,而忘记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每一次有意识的努力,都不过是在做我们想要的事。;因此,不能只凭推理就采取行动。;要在前进中学会反思,清楚自己努力的性质与状态。;    
    惰性会使我们无所作为,转向错误的方向,会使我们不去抵抗或不思进步。;我们会继续消沉,走下坡路。;因此,对目标有多热心,对工作有多努力,我们就要把同样的热心和努力运用到反思上去。;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伐木工人把一半的精力用到磨刀上,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向目标迈进就象砍柴,而反思就是磨刀的工作和。;在反思时,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不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钝了我们的斧子――    
    创新的观念是不是已经变成了消极的感情、;情绪、;激情、;习惯、;信条和偏见?    
    谦虚的学习是不是已经变成妄自尊大?    
    愉快的合作是不是变成了误解和争论?    
    自我批判是不是变成了先入为主的武断?    
    突破限制的精神是不是变成了画地为牢的自囿?    
    我们有没有把没有根据的判断当成重要的前提?    
    我们是不是迫于并不真实的“需要”改变了初衷?    
    有哪些曾经有利的思想和习惯已经不适合现状?    
    我们有没有形成对某种惯性的依赖?    
    等等……    
    通过这些反思,我们就可看到许多问题:明显的、;隐蔽的、;细小的、;巨大的、;脆弱的、;结实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列一张表,然后仔细寻找解决它们的方法:扬弃或者发展。;    
    铁板烧博士说――    
    不管是不是正在朝向目标迈进,反思都是必要的。;对于迷失了目标的人,反思可以重新找到方向;对于正在被惯性误导的人来说,反思可以帮助调整方向,避免无谓的浪费。;    
    


第一部分 大道如青天鱼为化龙始奔波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化龙始奔波。;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习将压力变为动力,而不要将压力变为阻力。;    
    一天晚上,有一位美国富豪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特别邀请几十位年轻人前来参加。舞会结束时,大部分的宾客都并不怎么疲倦,主人就邀请所有人跟他一起围在水池边。    
    这个水池养了一些水蛇和鳄鱼,他开出条件向宾客挑战,只要有人游过水池到达对岸,就能获得三个奖之一。这三个奖分别是一百万美元的现金,一千亩的土地,或跟他的女儿结婚。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扑通一声落到水池,并迅速地游泳前进,一会儿功夫,就在水池的另一边上岸,几乎破了世界纪录。    
    主人高兴地迎上去,恭喜这位年轻人,然后问这位胜利者,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奖。一百万美元吗?这位年轻人摇头说不。是一千亩的土地吗?答案仍然是不,那么是要跟他女儿结婚吗?    
    当这位年轻人又说不时,主人有点发火地问道:“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想知道是哪个家伙把我推下水池的。”    
    要想在自己的事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