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国大军阀-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大军的武器弹药却也基本全部失去。现在北洋从英日搞到的军事援助基本上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毕竟维持几十万大军的消耗作战,凭借外债不可能持久。再加上两广突然和西南结盟,让北洋彻底的陷入了被动。毕竟两广相对西南来说富庶,有了两广的支持,北洋原来制定的消耗战略压根不可能达到。而且桂系和西南新军的联合让蔡锷所属的兵力再次激增了。在前线的实力平衡已经发生了改变。除非段祺瑞能够不顾一切的集中北洋的力量,这才有扑灭西南的机会。



可惜,这种反扑压根就不可能达到。毕竟北洋身后还有一头猛虎。



北洋连战连败,虽然兵力依然庞大。但是军队的士气战斗力极为低落。与之相反,东北大军连战连胜,士气旺盛。而且总兵力不在北洋之下,甚至还要占据上风。关外苦寒之地,民风彪悍。北洋和东北谁的实力最强还未可知。毕竟两方之间还只是对峙,始终没有大规模的动手。



对于撤军命令,反应最快的是曹锟部。开玩笑,曹锟的大军武器弹药,粮饷辎重八成都被大水冲走了。虽然他们人数还不少,但是战斗力却是弱到了极点。经历了大自然无情力量的打击,军队毫无士气。况且现在他们身处西南的土地上,这让曹锟心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他在整理完大军之后,第一时间向长江而去。准备借助长江水道撤回湖北。毕竟水路在西南是最迅捷的方式。



对于北洋的撤军,西南新军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反应,反击更是不可能。现在蔡锷手中的兵力只有四万多人,武器弹药也基本告罄。再加上上次水淹西南虽然解除了北洋两路大军围攻的困局,但是新军本身的伤亡反而更惨重一些。无情的大水将那些身负重伤的战友吞噬对新军士兵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当然,他们也不会窝在原地不动。蔡锷紧急调拨西南物资,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新军的战斗力。现在,北洋虽然撤军了。但是从兵力上来说,西南还是处于劣势。如果北洋反悔,卷土重来,恐怕西南的处境行会更加艰难。现在两广虽然结盟。但那是在北洋大军压境之下,如果北洋撤兵或者无力再战了。西南还能不能和两广保持现在默契的亲密关系还未可知。



经历了这场大战,也让蔡锷看到了很多军事无法达到的领域。也让他在政治方面的思想成熟了很多。



和北路军的干脆不同,南路军徐树铮部可就非常不愿意了。现在他们算是节节胜利了。消灭了不少的新军精锐。现在贵州的首府在望了,总理却让他们撤军,他非常不甘。



所以,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徐树铮给段祺瑞发电报,要求南路大军继续西进,这场战争北洋最起码也要拿下贵州,切断西南的一条手臂。也能让北洋挽回些脸面。



这个建议遭到了段祺瑞的拒绝。西南五省之中,贵州算是最贫瘠的。贵州境内多山,人口稀少。民众生活比较困苦,贵州对西南来说算不得什么不能舍弃的省份。而且贵州地理位置深入西南腹地。处于西南和桂系的包围圈中,大军停留在哪里是不合适的。毕竟距离北洋腹地实在是太远。后勤补给也艰难。既然他们已经输了,还不如干脆放弃的好。



对于段祺瑞的决定,徐树铮深感不甘,但是看到如同兔子一样逃出西南的曹锟部。徐树铮为了防止自己被敌人合围,最终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撤军。只是心中愤懑无法发泄的徐树铮纵兵劫掠。使得整个贵州地区民怨沸腾。



东北少帅府。



“北洋竟然撤军了?真是没想到。段祺瑞还有这种魄力!”冯庸一身便衣坐在赵雅的房间中。旁边坐着一脸恬静的赵雅。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冯庸可不喜欢呆在冷冰冰的作战室,反而时常在赵雅的房间中处理公务。因为赵雅的房子是整个少帅府中最暖和的。赵雅已经快七个月的身子了。就算她比寻常女子要健康的多,但现在也已经大腹便便,受不得冷了。个几个月前相比,赵雅身子丰满了很多。而且作为少帅大夫人,赵雅虽然平常不大管事,但是在冯庸后院中却是说一不二的寻在,毕竟赵雅的肚子里孕育着东北的希望。其他几位夫人也选择了认命。毕竟不能生育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只盼望这冯庸能够体谅他们放弃修炼那劳什子呼吸吐纳之术。



“夫君,北洋是不是快不行了?”赵雅毕竟担任过东北总医院的院长,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冯庸经常在她面前处理公务,很多事情并不瞒她。



“没那么容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洋这个庞然大物确实已经腐朽了。短时间内还没有一方势力能够将它一口吞并。除非现在西南能够恢复元气,再和咱们东北联合起来,或许咱们能够一次战败整个天下。”冯庸笑着说道。



“夫君,北洋连战连败,已经损失了不少精锐兵力,现在能够集结的兵力恐怕还不如咱们东北多吧!但是为什么你还说咱们东北吞不下北洋。”在赵雅眼中,北洋的战斗力实在一般,毕竟十几万精锐大军对战西南十几万新兵部队,最终打出这样的战果,实在是够窝囊。反观东北的大军不但精锐,而且连战连胜,战斗力极为强悍。



“战场上的胜利只是一方面。咱们还要考虑更加长远的地方。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咱们东北确实是超过了北洋,但是咱们这半年倾尽全力发展工业。东北的欣欣向荣是建立在政府大把花银子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能够集结数万大军接连吞下西北数省已经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了。在想大战,恐怕对咱们东北的财政是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咱们的财政崩溃了,再多的军队也没用。”对于北京,冯庸绝对是觊觎的。他知道现在东北最缺乏的不是军队,也不是实力,而是大义的名分。因为没有大义的名分,东北很多事情都只能绕过北洋政府,秘密来做。就像陕西发生的事情。如果他掌握了中央的大义,直接免掉陈树藩的督军位置,扶持胡景翼上位。哪用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的。



“报告少帅,荆通部长来了!”



“带他去我的书房!”冯庸说道。虽然他在赵雅的房间里处理一些公务,但是更多的是为陪陪她。毕竟赵雅是他的第一个女人,现在更是怀了他的骨肉。他平常忙于军务,没多少时间陪她。他可以在这里处理公务,但是在这里接见人就不方便了。毕竟现在赵雅受不得凉。



书房。



“少帅!刚刚得到机密情报!段祺瑞和日本人接洽的目的是向日本人借兵!”



“什么?段祺瑞他疯了!咱们再怎么打仗也是国内战争,他竟然要将外国人牵扯起来。还是狼子野心的日本!”冯庸震怒的说道。



“少帅!根据咱们的情报,段祺瑞似乎答应了日本什么秘密条件。日本方面还在讨论,没有做出决定!”荆通沉声说道。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毕竟国内战争而将日本人牵扯起来,是卖国的行为,而且,没有逆天的好处,外国绝对不会出动军队在异国他乡流血牺牲。



“能确定是什么条件吗?”冯庸沉着脸说道。在他原本的记忆中,段祺瑞是个彻头彻尾的军阀,他所在的皖系虽然算是北洋中的亲日派,但是真正出卖国家的事情还是不会做的。这个时候的军阀虽然一个一个鱼肉地方,但是真正当汉奸的还没几个。不像再过几年,军阀二代们一个一个的将卖国当成了习惯。



“不行,敌人防范程度很高。这则消息还是咱们动用隐藏在总理府中最高级别的密探才探查到的。少帅,你说段祺瑞真的有可能出卖国家吗?”荆通疑惑的说道。



段祺瑞这个人在民国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对起码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虽然对德国宣战有些急功近利,但是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张真正的胜利来觉醒,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段祺瑞的动作虽然激进,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再去查!还有,多关注一些黎大总统的府邸。这样一位强人就这样沉寂下去不太可能!”冯庸想了想说道。因为自己蝴蝶效应,整个中华的形式造成了巨大的改变,最大的一点改变就是原本在府院之争中胜利的黎大总统一败涂地。段总理控制北洋军政大权,成为当之无愧的民国第一人。但是作为历史留名的强人,黎元洪绝对不会就这样沉寂下去,在这个时代,强人的沉寂只是为下一次爆发做准备。



第二百九十四章跑路的总统



北洋大军撤出西南,国内一下子和平下来。只是这种和平却也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



两湖和西南的对峙,和桂系的对峙,察哈尔一线和东北的对峙。三处战场上,北洋大军近四十万人。虽然目前开战的可能不大,但是双方之间却并不平和,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对于西南,北洋虽然武力讨伐失败,但却没有停止对其的封锁。虽然因为战争结束,西南对于物资的消耗会小很多。但是因为北洋的封锁,西南想要恢复实力可就不容易了。这也是段祺瑞总理的缚虎政策。东北已成心腹大患,西南这头猛虎既然不能抹杀,那就要尽量增大其发展起来的难度。拖延其发展起来的时间。



北京。



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再次聚首。



“启瑞兄,我要知道你究竟用什么作为日本出兵东北的条件?”冯国璋脸色不是很好看。段祺瑞对他隐瞒的很深,这点让冯国璋非常不满,毕竟双方现在还是结盟关系。



“华甫兄,你我都是中华之军人,岂能做出出卖国家的勾当。咱们北洋虽然迫切需要日本国的援助。但是却也没有要出卖国家主权的可能。对于这一点,我段祺瑞还是有底线的!”段祺瑞沉着脸说道。他原来确实有不惜一切代价请日本出兵扑灭东北的想法,但那是在北洋连续失利,实力大损的时候,他有那样的举动都是为了他挚爱的北洋这个体系。现在冷静下来了,段祺瑞也恢复了原本的沉稳。字加上和日本的谈判中日本人是在太过贪婪,竟然想要整个东三省,不是租借,而是割让,这点就是段祺瑞不能答应的了。整个北洋如果说谁最爱惜名声,无外乎就是他段祺瑞了。



向日本借兵,或许可以逞一时之利,但是却也有可能引发日本对中华的全面侵略。以段祺瑞的身份,了解的多,看到的自然也更远。他虽然亲近日本,但却是存了借助日本的国力来帮助中华崛起的心思。毕竟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改革胜利的国家。现在日本的国际地位让亚洲所有国家羡慕。毕竟在打开国门之前,日本这个国家的处境甚至还不如中国。但是现在日本已经是世界强国了,中国反而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危险境地。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国家的精英如同飞蛾扑火一样冲向日本的原因。毕竟这是亚洲唯一一个成功的例子,对于贫弱的亚洲国家的改革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没有最好!启瑞兄,咱们可以为了北洋放弃生命,但是不能放弃民族的尊严。”冯国璋点头道。



“是是是!这点我当然清楚。华甫兄,我这次找你来是希望可以和你商量重新整合北洋的力量。相比于东北或者西南来说,咱们北洋虽然是中央政府,但是组织构架实在是太过松散了。地方督军各自为政,严重削弱了咱们北洋的力量。现在北洋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不改革,北洋的结果只能是被其他势力消弱吞并。”段祺瑞沉声说道。



“不错!不过自从袁大总统建立北洋以来,北洋经历了太多的荣誉,很多东西已经成了定制。你我虽然是北洋这一届的首领,但是咱们的权利远没有外表看起来的那么风光。不瞒启瑞兄,我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绝对不到二十万,现在还基本上驻扎在南北两方的边境上。”冯国璋没有隐瞒。他相信段祺瑞情况和他差不多,甚至段祺瑞还可能不如自己,毕竟皖系的组成中掌握实权的将领并不多。



“不错!地方督军各自拥有自己的嫡系力量,但是当北洋出现危机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付北洋的召唤,派出的都是些乌合之众,白白败坏了北洋的名声!”想到前几次的失败,段祺瑞就一肚子火。



“启瑞兄有什么办法?”冯国璋沉声问道。现在北洋的形式确实不容乐观。改革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只是就算有他们两方大佬的支持,恐怕改革的阻力也会非常大。



“集权!”段祺瑞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两个字!这几天他一直在研究东北能够迅速膨胀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冯庸那精准的决断,还有其他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最终还真的被他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