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万曹军被杀得是鬼哭狼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全军尽出,颜良纵马舞刀,亦率着五千虎卫亲军,悉数杀出。

滚滚的兵潮,踏着长长的血路,一路向着曹营方面追击而去。

当曹操和他惊恐的士卒,好容易逃到大营时,却见大营外围鹿角已是尽毁,熊熊的火焰堵住了他的归营之路。

而身后,颜良的大军正如风而至,若是给颜军追至,纵使曹操能逃往营中,也会被颜良连残营一并冲破。

惊慌失措的曹操,此刻是半点战意都没有,再不敢妄想守住汉中,想也不想,当即率残兵望斜谷退去。

而守营的李典等将,眼见曹操弃营而去,也皆丧失了斗志,纷纷的逃往斜谷。

颜良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曹操,一面分兵去夺取斜谷营,一面亲率大军,尾随着追入斜谷……

谷道狭窄艰难,战马行进不利,无奈之下,曹操只得下令弃却了半数的战马,令骑兵弃马步行。

逃出几十里的曹操,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恐为颜良追击,急又下令将栈道烧毁,以阻断颜军的追路。

在损失了近两万的兵力,以及三千匹凉州好马之后,曹操终于利用烧毁的栈道,阻住了颜良追杀。

眼见栈道已毁,斜谷地形又复杂,再追下去有可能中了曹操的伏兵,颜良这才下令收兵,兵马从斜谷中退出,进抵了曹操的弃营。

一场大胜,颜良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

正如颜良事先预料的那样,曹操被彻底赶出了汉中,而且损兵折将极为惨重。

对于颜良来说,除了击退曹操之外,还另有一笔意外的收获,那便是曹操所留下来的将近三千匹的凉州好马。

尽管颜良一直拥有神行骑和铁浮屠两支骑兵,但东征西讨多年,马匹的战损也颇多。

而颜良所占之地,皆为南部不产马的地区,所需战马多只能依靠商贩的走私获得,远远无法满足所需的补充。

这三千匹的战马,无异于雪中送炭一般,对颜良保持骑兵的实力,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带着丰厚的果实,颜良昂首阔步,率军进入了曹操的弃营,他打算在此休整一晚,明日便率得胜之师,杀往汉中郡的治所南郑城。

一入营盘,先期进据的黄忠,前来迎接。

“禀主公,曹营中有两千多士卒,来不及逃跑,统统都被我军俘虏,还有一员叫作郭淮的敌将,被曹操关押在囚车之中,请主公示下如何处置。”

郭淮吗……沉埋的历史记忆,迅速浮现于颜良的脑海。

颜良记得,历史上的此人,在三国后期曾出任魏国西部的镇将,不但协助曹真和司马懿屡翻击退诸葛亮的北伐,后期还曾独力抗击姜维的入侵。

而且,郭淮为凉州刺史,治政也颇有一套,使得羌汉的百姓,都十分的拥戴于他。

这也就是说,郭淮乃难得一位文武双全之将。

如今之将,竟然会被曹操关进囚车,这倒确实是有趣。

颜良当即拨马前去,同时又传了几名俘虏的降卒,询问郭淮为何被关押之事。

一问之下,颜良才得知了郭淮劝谏曹操之事,更知道定军山之役,郭淮也曾数度劝说夏侯渊。

“这个郭淮,倒的确是有些见识,倘若夏侯渊和曹操听从了他的劝谏,胜负之数,还真尚未可知呀。”

颜良感慨之际,对这个郭淮已愈加的欣赏。

行进未久,一行来到了后营处,但见那座囚车中,一员武将正闭目盘膝而坐,虽处囚车中,但气度却颇为沉静……

那囚车中武将,自然便是郭淮了。

“还关着他做甚,快放他出来。”颜良扬鞭一喝。

左右亲军急是上前,将囚车打了开来。

郭淮睁开眼睛,扫了一眼外面,当即从容的出了囚车,走到颜良面前,微微一拱手:“久闻颜大司马之名,今日之见,果然名不虚传。”

“你怎知孤便是颜良?”颜良好奇问道。

郭淮淡淡道:“能灭刘表,杀孙权,败刘备,以一己之力雄据半壁江山,虽未谋面,但淮也知,这样的人物,必有着非凡的气度。淮虽不才,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虽只三言两语,但对颜良的评价,已是极高。

虽如此,但颜良却听不出半点拍马屁的味道,只这几句话间,颜良便能断下,这个郭淮的确不是一般人。

当下颜良哈哈一笑,豪然道:“说得好,郭淮,孤知道你也是个人物,那夏侯渊和曹操若是听你之劝,也不至招至今日之败。别人听不进你的劝,孤可是最善纳谏的,归顺于孤吧。”

颜良也没多少拐弯抹角,直接了挡的招降。

郭淮眼神色流露出几分犹豫,但随即,神色便已决然起来。

“承蒙颜大司马看重,淮愿为大司马效犬成之劳。”郭淮慨然一拜。

前番对夏侯渊进言,遭其斥责,今给曹操进言,又为盛怒的曹操关入囚车,郭淮早已心冷。

事到如今,有颜良这般雄主在此,如此招纳赏识,郭淮乃识时务者,哪里有不降之礼。

大败曹操,又得一员文武双全的大将,此役的收获,已远超了颜良的想象。

得意畅快的颜良,兴致高涨,不禁放声狂笑起来。

招降郭淮的次日,颜良大军起程,以新降的郭淮率五千兵马为前锋,长驱直入直取南郑。

曹操兵败斜谷,大军逃回关中,消息传来,整个汉中已是人心崩毁。

颜良的大军所过之处,黄沙、褒中诸城,皆是望风而降。

只不到两日功夫,颜良大军即已进抵南郑城下。

此时南郑城的士民,已多为曹操迁走,城中只余下千余郡兵,以及几百户军户而已。

大军未至,城中诸官吏便大开城门,迎接献降。

颜良兵不血刃,便将他的赤旗,插在了这座汉中郡治所的城头上。

南郑攻克,汉中余县传檄而定,进抵南郑之后,颜良遂又命朱桓率五千兵马,沿沔水东下,配合南阳的陆逊,合取上庸三郡。

上庸的申氏兄弟,本为首鼠两端之徒,曹操攻时不战而降,今见曹操兵败退出汉中,当即又归降了颜良。

考虑到申氏兄弟屡屡叛变的斑斑劣迹,颜良对那两兄弟可没客气,下令朱桓直接将申氏两兄弟斩首,并强行将上庸三郡的千余豪强大族,尽数的从上庸三郡迁往了南阳。

时近秋末,益州的战斗,已基本结束,除了汉中外,上庸三郡,还有西面的武都、阴平二郡,也尽皆归颜良所有。

可以说,整个益州,已尽归颜良。

退还关中的曹操,虽兵势受重创,但因其事先将汉中二十万余百姓迁走,短时间内,颜良也无法依托汉中,对关陇发动进攻。

且益州经过近一年的战乱,所受损失颇大,也需要时间来恢复经济,抚平战争的创伤。

故是,夺取汉中后,颜良便下令息兵,宣布不日将班师东归。

而在东归之前,颜良也做出了布署,以陆逊为汉中太守,率军两万,坐镇汉中要地,以防御关陇之曹操。

此外,颜良又以李严为蜀郡太守,命其坐镇成都。

一北一南,两员文武双全的大将,将为颜良拱卫西疆,镇守蜀地。

颜良击破曹操,全取益州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天下。

此时的颜良,已是名符其实的威震华夏。

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兴土木,准备“谋逆”

秋末这一天,威震华夏的颜良,率领着得胜的大军,顺江东下,浩浩荡荡的驶归了应天。

归来的这一天,整个应天的士民,万人空巷道,均来迎接他们伟大的主公凯旋。

全据长江,当年一直是孙权叫喊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却连一个刘表都耐何不了。

但现如今,孙氏和刘表都灰飞烟灭,他们新的主人,却攻陷了益州,从西到东,将整个长江流域纳入了版图。

如此的丰功伟绩,足以令应天的士民,崇敬到疯狂的地步。

颜良归往应天未久,麾下便有官员,开始陆陆续续的上书,劝颜良进位称王。

其实自前番颜良攻灭江东时,劝颜良称王,甚至直接称帝的声音,就不曾消停过。

这也难怪,正所谓水涨船高,颜良若从大司马进位为王,麾下的这个臣子们,官职身份自也随着拔高,这般有利无害之事,谁不会去做呢。

再者,颜良今拥有荆扬豫益四州之地,据有半壁河山,威震于华夏,本身已拥有称王的实力。

前番秉承着“广积粮,缓称王”的原则,颜良压下了众臣劝进的舆论风浪,先自称大司马,向着迈进了一步。

但这一次,对于臣下们的再度劝进,颜良却没有表态。

不表态,即为默认。

那些聪明的臣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了颜良的意图,于是群臣劝进的风潮,愈演愈烈,很快就发展到四州之官,尽皆劝进的地步。

与此同时,各种“迷信”的传言,也很快在各州间传来。

什么荆州发现了黄龙,益州出现了麒麟,扬州挖出了铜雀,诸般祥瑞濒现,意味着上天在暗示颜良称王。

颜良当然知道,那些所谓的祥瑞,都是下边人编出来的故事,为的只是给颜良造势而已。

明知是迷信的颜良,却也不闻不问,只默认这些祥瑞的传闻,迅速的在他的统治区内漫延。

因为颜良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神灵的敬畏还是十分严重,历代的统治者,都需要假以上天的护佑,来显示自己所谓的合法性。

面对着群臣的上表,颜良自也不能始终没有回应。

回往应天后未久,颜良用一道书令,向众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颜良要在应天之东,大兴土木,修建一座铜雀台。

修铜雀台的目的也很简单,首要目的,自然便是自我享乐。

今颜良拥四州之地,地盘不可谓不大,但这些年来,颜良多东征西讨,真正享乐的时间并不多。

颜良一向认为,辛辛苦苦的打下了天下,若是不懂得享受,那这个雄主就算不上合格的雄主。

我颜良辛苦打下半壁江山,与其说是为了所谓的名垂青史,更不如说是实实在在的享受。

所以颜良要修建铜雀台,并且打算修好之后,将他多年来收取那些美人,统统都安置在铜雀台中,如此,则方便了自己寻欢作乐。

这第二个原因,则是彰显自己的功绩。

曾经的历史中,曹操在灭了袁氏后,在河北修建铜雀台,不正是想昭显他平定四海的功业。

修宫室,就如此后世的名人,喜好通过写自传,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个原因,自然就是为他的称王制造舆论,通过修筑高台宫室,来跟上天进行所谓的天人感应,以显示自己乃是受上天的眷顾。

颜良修铜雀台的命令一下达,四州的士民中的明眼人,自是立刻体会到了颜良的意思,他们知道,自己的劝进已经成功,自家的主公这已是的算为称王做准备了。

于是,拥护之表,如雪片般飞往应天。

当然,有拥护的,自然就有反对。

就比如素来刚烈的田丰,便以天下未平,百废待兴,不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为由,劝说颜良罢了修铜雀台的意图。

对于田丰的上表,颜良早有准备,且他并不为此感到不悦。

一个伟大的雄主,尽管凡事都有独断专行的性格,但麾下也总能容得下一些喜欢忠言讷谏之人。

况且,田丰的进言,乃是诚心实意的为自己好,颜良当然没袁绍那般胸襟狭隘,由此就迁怒于田丰。

当然,颜良也不会听田丰的,拥有半壁江山的他,如果连修区区一座宫室的权力都没有,那这半壁河山打下来又有什么用的。

你们主些臣子私下里享受着荣华富贵,老子我作为你们的主公,修个台子又怎么了。

于是,颜良先下了一道书,赞赏田丰的忠言进谏,还给他加了食邑。

然后,颜良就把田丰的进言晾在一边,你进你的忠言,我照样修我的铜雀台。

一纸令下,三吴之地,数万丁夫旋即被征调,开始兴建铜雀台,为颜良的称王做准备。

当颜良风风光光的荣归应天,大兴土木,踌躇满志的为称王铺路时,千里之外,长安城中,曹操却在舔食着伤口。

汉中两败,损兵达四五万之众,汉中得而复失,大将夏侯渊还身受重伤,自己也中了一箭,失了两颗门牙,这诸般种种,对曹操来说,足以是沉重的打击。

唯一让曹操感到欣慰的,就是从汉中成功的迁出了二十多万丁口,稍稍的弥补了曹操的一些损失。

但那区区二十万人,与颜良所得的益州百万之民相比,实在是不堪一比。

而此时河北又传来消息,刘备的大军攻破了渔阳郡,袁谭兄弟落荒而逃,逃往了辽东投奔公孙康,这意味着,整个幽州,已基为刘备所控制。

今时的天下之势是,刘备据有幽冀青兖徐,加上半个司州,今又夺取了燕云产马之地,实力已是空前的壮大。

而南部的颜良,则据有荆扬豫益四州,可以预计,用不了多久,极南的交州,也将纳入颜良的版图。

纯论地盘之广,人口之众,颜良乃当之无愧的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