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强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强国梦-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业的工作,争取不让政府找到撤换他的理由,多少也为同盟会挽回些声势。

或许是他极力倡导的合作态度;或许是复兴党方面也不想做得太过。将同盟会彻底瓦解;或许是复兴党认为已经取得了胜利,同盟会已经构不成威胁;总之,这一年多来。胡汉民在上海市长这个位子上坐得挺安稳,工作也做得不错。最大的亮点便是上海贫民区的改造。

上海作为国际都市,是共和国对外的主要窗口,体现着国际形象。所以,政府对此很上心,胡汉民也卖力气。除了财政拔款外,他四处筹措。发动贫民,本着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使贫民区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上海作为金融中心,还有着上海工业区和松江轻仿城,税收比较充裕,这也为胡汉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同盟会在他的主持下,逐渐向温和派过渡,激进主张越来越少。倒也吸引了不少民众参加。

就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来自美洲的一封信打乱了胡汉民的整个设想,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中华革命党?将同盟会改组,会员宣誓按手印?”胡汉民微微闭上了眼睛,仔细思考着。

孙中让还是同盟会的总理,在名义上,他有权力对同盟会发号施令。但这个命令,在胡汉民看来,却是那么离谱,那么的不合实际。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意思做,网刚有些缓过气来的同盟会恐怕有分裂解体的

险。

在胡汉民看来,中华革命党用来约束党员、控制组织的一整套所采取的是帮会秘密结社的方式、方法,绝对不合时宜。党章规定入党要履行严格的手续,要填写誓约,其中有“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这样类似黑社会的语言。还要求绝对服从党魁的命令。党员如果叛党,除本人处以极刑,介绍人要负连带责任。仅从内部组织上看,这个中华革命党更象一个帮会式的组织,而不象是革命的



一切都因为陈其美发动叛乱而改变,对陈其美,胡汉民的评价是“好权,手狠”。所以,虽然同是同盟会骨干,胡汉民对陈其美并无太多的感情。而且,当年陈其美有错在先,政府平叛,不仅在大义上占了名份,更因为陈其美的名声不好,连上海人都为政府之举拍手叫好。

但芥蒂就此产生,孙陈关系非同一般,孙,一直认为是政府设圈套让陈其美来钻,由此打击同盟会的力量。他是固执的,也正同他决心一下,万难改回一样,同盟会由此因为领袖的关系,与复兴党越搞越僵。如果按照正常的关系发展,当时国内除了复兴党,便属同盟会力量最大,而且两党还进行了名义上的大联合,颇有些同志兼战友的关系。

关系一僵,同盟会便暴露出本身的弱点来,组织涣散,人心不齐。在复兴党握有执政权后,不断的打压分化,同盟会逐渐势微,现在连那些新组建的党派也赶不上了。

为一人,为私友之关系,而置全党利益于不顾,这是一大败笔;看不清形势,草率与复兴党为敌,这是第二失策;放弃温和手段,放弃与复兴党名正言顺地在政权上角逐的权利。这是第三失败。

胡汉民慢慢睁开眼睛,这一年多来,他看清了很多东西。虽然复兴党一党独大,但并未太强横霸道。对其他党派尽量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确实让出了很多利益,对自身的党务工作也抓得很紧。这已经取得了其他党派的广泛谅解,并且赢得了相当的合作者。

复兴党的执政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不仅仅是母为其实行的包容政策。外真、军事、经济上取得的成绩,也使民心偏向了政府一边。在这个时候,改组同盟会,组建中华革命党,根本就是不自量力,给刚刚有些恢复元气的同盟会带来灭顶之灾。

携中央名义,以中枢之令,复兴党在政治上已经越来越成熟。高升低调,架空夺权,这一套玩得越来越的心应手。别说同盟会,就是原来的北洋系,老奸巨滑的袁世凯。不也得乖乖俯首听命。连这个老官僚都知道组党,在规则框架内,与复兴党争夺权力。怎么,孙先生却非要逞意气,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呢?

胡汉民轻轻抚着额头,在室内来回走了两圈,将身子深深埋进了沙发。

复兴党之所以强大,更重要的是有个国安部,简直让人有无孔不入的感觉。虽然国安部没有逮捕权。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行动,但这一年多来,很多官员落马,都与它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连监察部都要大部仰仗它的情报和消息。

这个神秘的部门,这种隐含的威慑。使得很多人都不敢异动。当然。这也为国内政局的稳定,提供了非常大的贡献。

就算老天相助,就算复兴党倒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做出这种假设,胡汉民也认为,同盟会或是国内任何一个党派,也没有那个能力来稳定国内的政局,来摆平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关系。对此,他还是比较冷静而客观的,银行是人家的,国安部是人家的,大部分的军队也在人家的实际控制中。拿什么与人家斗。拿什么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正文第六十四章实物证券交易所

二海。又到卜海志华望着码头卜迎候的人群,挥知“引六

他的行程很慢,广东、广西、福建、淅江,每个省都作了相对细致的工作指导,重工业在内地。轻工在沿海,这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是现实中海军薄弱的预防措施。

由于政策倾钟和国家支持,沿海的工商业发展正在蓬勃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即便面对列强商品的竞争。中国资产阶级谋求发展的决心和能力,依然旺盛。而官员的廉洁,法律法规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抵消很多不利因素的。

对于商品竞争,肖志华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在目前无法排外的情况下,可以将零售业做到极致,就象血管一样把商品的销售渠道做到乡,做到镇,做到村!这样就会从另外一方面阻挡外国零售商的进入。而零售渠道的建设其实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对于控制消费品,推动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零售商的方式可以采取政府设立供销社,也可以将其承包给个,人。甚至在穷困的山村可以采取免税的方式鼓励零售商,唯一要他们遵守的条件就是卖国货。据市场调查。外国商品的销售渠道一般只能到达县城,要想拓展,只能加大投入,这样商品的成本就会增加,竞争力就会减弱。当然,很多商品中国工厂目前不能生产,或者正在试生产。但提前建立这种模式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船停了下来,肖志华收起思绪,携手与琳娜毒下跳板,与上海本地官员一一握手寒喧。

“展堂兄,上海治理得不错。看这干净的黄浦江就知道肖志华亲热地和胡汉民握手,笑着说道:“国家财政有限,也多亏展堂四处筹措,新上海,这个。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啊!”

“国务卿谬奖了胡汉民掩饰不住脸上的疲惫,陪着笑脸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做好份内的事情而已。”

“这话说的,倒象小说上的台词。”肖志华笑着打趣道:“展堂不必太拘束,我只是旧地重游。并没有检查工作的意思。对于展堂的才干。政府还是很放心的。”

大概是疑心生暗鬼的关系,胡汉民总是有些心神不属,在别人的眼神中,总感觉在审视他。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也让他产生无数的猜想。

肖志华并非不知道中华革命党所搞的小动作,但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没把中华革命党看在眼里。现在国内的大局已定,就算是贵州,这个。曾被同盟会所控制的省分,也因为同盟会会员之间的争权夺利,以及过于理想化的作法,而陷入了混乱。最终当地士伸向政府请求军队入驻,稳定地方,顺势被滇、桂政府军一举控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贫着的土地让那些充满理想的革命者们,碰得头破血流,不的不将美好的憧憬放在一边。

同盟会没有基地,没有财力,人力也不强,政府又握着名份大义,中华革命党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风浪。而且,这是一个考察各人心思的好时机,只有将隐藏的暴露出来,才能看得更清楚,对付起来也更容易。

证券金融市场,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近现代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般的企业不能经营存款业、保险业和金融信托业务,它们吸收资金的渠道,除证券市场外,只能通过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信托企兆获得。证券市场为一般企业提供了向大众直接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方式,把一部分社会资金吸收到生产领域。

而且,政府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来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利率,这如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一样,这便成为政府间接调节金融业的杜杆。同时,当社会上银根松动,游资便自动流向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必然把社会的游资更多地吸引去,使公司发行证券的成本降低,企业界筹资便利。相反,社会上银根紧缩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就流向银行,企业发行证券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相对缩减。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可冉形成这种自发的调节,使社会资金进行重新配置。

放眼国内,能成为金融证券中心的。除了上海,再无其他地方能担此重任。上海的证券业务虽然开展的较早,但离政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目前。洋商在上海证券市场“反客为主,越俎代我”乃是肖志华和新政府的一块心病。为不让商业枢纽“尽为外人所操纵。”也为筹措经费,肖志华此行便是要主持成立“上海交易所”打破洋商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已经做了先期的准备,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已颁布,剩下的就是由肖志华来组织实施了。

肖志华甫至上海,不顾疲累。于第二天便联络沪上商界名人商议创办。同时。各地早已得到通知的巨商富贾也纷纷齐聚上海,参与组织筹戈。

这是一块大肥肉,虽然打着“为国争商业主权”的旗号。却实际上是一场利益之争。有人凭藉雄厚的资金实力。欲独揽沪上证券物品金银交易权柄;有人欲申请成立单独的金业交易所;证券业内也有人欲自立门户,大家争执不休。

“股票商业公会会员皆为业界精英,具有多年经纪人实践的丰富经验,建立证券物品交易所,便要“铆牢,这批证券人才。”肖志华翻阅着会议记录,很有些挠头,“江淅财团资金实力雄厚,闽粤商人拉上晋商。以壮声势;南洋集团又与欧美华商联合在一起。难搞,真是难搞。”(未完待续)

正文第六十五章同盟会改组

潦芳骨很善解人意地端十咖志华出国访问,并没有帜曰细,虽然她很理解。但肖志华回来,她便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广州,很有些别胜新婚的味道。琳娜一到上海。便忙着去看自己以前办的那些慈幼院。更让秦芳宜方便了许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秦芳宜劝解道:“在以前,也有国人曾建股票公司。但只风光了一年多便到闭了。如今呢,一来经验丰富了,二来资金雄厚了,三又是政府倡导。于是,大家都雄心勃勃,争抢激烈,倒也在情理之中。”

旧中国证券市场发端于上海。然率先进入上海资本市场的却是外商证券公司,交易的也是外商在华企业的股票。由上海股份公所发展而来的上海众业公所,其全部一百名会员中,中国人仅占十三名,余皆英美人士,交易的重点也是外商和南洋各地的股票,只有少量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

颇年旧月出日,中国第一家从事证券交易的华商机构一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打破了外商在证券市场一统天下局面,但它在股票交易**中风光了一年多之后,终于抵挡不住市场的风云突变,在上海金融风潮中,随着数百家商号、钱庄的到闭也销声匿迹。

“情理之中,却有些出乎预料。”肖志华轻轻啜着咖啡,说道:“要想摆平这些富商大贾,把大蛋糕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别人办不成,我丈夫肯定没问题。”秦芳宜从背后轻轻环住肖志华的脖子,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们的胃口都不”肖志华轻轻抚摸着秦芳宜的手背皱着眉头说道:“隐隐形成了三大财团,都想着独揽,也不怕撑死。”

“坐地起价,就地还钱,这是买卖人的本色。”秦芳宜笑道:“不把价喊得高一些,怎么和你这么精明的家伙讨价还价呢?关键是要谈嘛,不谈怎么能拢到一起。”

“是得谈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