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军只要动用二十万兵力,三个月内可望拿下缅甸全境,进而威胁印度,若外交处置得法,暹罗尚可为我策应,共却英夷。”聂士成叫嚣道。

“成昆铁路尚未动工,滇缅一带道路崎岖,二十万大军之补给如何解决?”刘步蟾反驳道,显然他眼睛里不光只有海洋。

胡克举掌道:“两位不必过于争执,政府并不期望与英国全面开战,必要时会做出一定程度让步,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军事准备,今天召集大家开会,就是为了听取意见和进行动员,保障政府决策的推行。”

陆海军部长的视线在空气中划出的电弧一闪而逝。

气氛稍稍缓和,坐待一旁的总参谋长刘百良便循着胡克的眼色发言道:“我以为,当务之急为出兵,但不可派驻防军,应由民团性质的藏军来解决问题,为加强藏军战力,可将驻防军库存武器转交藏军及支援廓尔喀军。西藏地方与中央之联络一向不畅,事后可以解释为通讯困难情况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而十七年前,坚守隆吐山和亚东的藏军就一再违抗前朝中央政府的命令与英军作战,这也算是有先例在前了,届时可以明里指责西藏地方违抗中央政令,暗地里支援军火粮饷。况且在廓尔喀这样的高山酷寒之地行动,藏军最为合适,来自内地的驻防军反倒容易成为累赘。驻防军应扼守要点,为入廓藏军之牢固后援。”

刘步蟾道:“刘总参谋长所言之计甚好,但鄙人以为,此次廓尔喀突然来贡,大有问题。”

众人都向他看去,以求解释。

“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廓尔喀始入贡,自此以后,五年一贡,从未更改,光兴八年(1903年),廓尔喀已如约来贡,下次入贡当在西元一九零八年即开宏四年,此次入贡与例不合,贡使实乃特使,专为纳属国之事而来。然则诸位是否可知,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一亲英之廓尔喀军官忠格拉纳氏起兵夺权,自封首相,之后五十余年,拉纳家族世袭首相,掌控军政大权,沙阿王朝之国王反沦为傀儡,而今次贡使仅以国王名义而来,并未言及有首相嘱托,国王既不掌权,怎可轻信?又,廓尔喀当前状况虽与朝鲜、琉球相异,却也照旧例定期入贡,与百年之前并无两样,若一体遵朝鲜、琉球例,纳做藩属法规定之属国一类,则与纳为保护国无分别。而英廓本有塞格里条约,廓尔喀外交受英国掌握,廓都之内除英人别无其他国人,光兴九年中英密约附件中业已承认廓国为英国保护,我国若擅自保护廓尔喀,便是主动挑衅,英人必不肯罢休,战事一起,糜费不可计数。我国当今之计,在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以图后来之大业,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可为小利而坏大势。”

刘步蟾果然早有准备。

“刘部长的意思是,维持现状为上。出兵廓尔喀,事关印藏全局,印藏问题,非一时一日可解决。”海军参谋长林泰曾补充道。

正如林泰曾所说,印藏问题,由来已久,盘根错节。除廓尔喀直接向清朝入贡外,哲孟雄(锡金)、布鲁巴克(不丹)长期作为西藏藩属,兼向清朝入贡,19世纪60年代以来,廓、哲、布三地逐步为英国所控制,并成为英国向西藏扩张的桥头堡。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英人可自甘肃、青海、四川或印度入藏,英印当局即图伺机实行。1884年10月,英印政府命马科蕾筹办进藏考察商业。1886年初,马科蕾考察团集中哲孟雄(锡金)附近的大吉岭,准备入藏,因西藏地方坚决反对而作罢。西藏地方当局为防止英人入侵,决定在隆吐山设卡。隆吐山属热纳宗,热纳宗属西藏,曾由**喇嘛拨给哲孟雄部长期放牧,英国人说成属哲孟雄,遂反诬藏兵入侵哲孟雄,于1888年3月进攻并占领隆吐山,进而侵占纳荡、对邦,推进至亚东。藏军在亚东至帕里一线集结万余人,准备与英军决战,布鲁巴克(不丹)也派来援军1700人,清政府却派来驻藏帮办大臣升泰与英国谈判罢兵划界,强令遣散了藏军。1890年(光绪十六年)3月17日,升泰与英印政府总督兰斯顿在加尔各答正式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条约共8款,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划定西藏地方与英属哲孟雄边界;有关双方游牧、通商等事宜容后再议,等等。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签订后,中英双方根据其中关于通商、游牧权利及文移往来三项内容要“俟后再商另订”的规定,就这三个问题继续进行交涉。1891年2月,清朝驻藏大臣委任西藏粮员黄绍勋为谈判委员,赫政为中方谈判译员和代表,与英国谈判,谈了将近三年。在文移往来和游牧问题上,双方未有大的争议。通商问题的争论使谈判拖延了时间,直到1893年(光绪十九年)12月5月才在大吉岭达成协议,何长荣、赫政代表清政府与英国代表保尔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又称《中英会议藏印续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共12款,主要内容:在西藏亚东开关通商,“听任英国诸色商民前往贸易”;英印政府可派员在此驻扎查看贸易;自亚东开关之日起,五年内藏印贸易互免关税;亚东开关一年后,西藏人在哲孟雄游牧应照英国所立章程办理等。《中英会议藏印条款》打开了中国西藏的大门。亚东开关后,大量英印货物进入西藏,并远及川、滇边。

西藏地方政府长期抵制《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及《续约》,以拒绝提供劳役、向导等方式阻挠印藏划界,并屡次派员深入哲孟雄收取赋税和建筑界标,在中央政府默许下,西藏地方政府还在亚东修建工事,将通商口岸限制在极小范围内,并以各种手段阻挠英印商队入藏。

续约》签订以来,英国方面几乎每年都以印藏问题向中国中央政府发难,历届中央政府皆以暧昧态度对付,同时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于甲午战争后派出一支3000人的驻防军进驻拉萨、日喀则;在巴塘、昌都、察隅分设府县,改领主、寺庙的封建统治为中央训导下的国民自治;划定了藏东南的中印边界并设卡派兵驻防;帮助西藏地方政府训练了一支2000人的现代化部队。

西藏地方政府得到中央的军事支持后,强化了对哲孟雄的行动,并积极联络廓尔喀和布鲁巴克,意图恢复藏印地区的旧秩序,直接引发了1903年的印藏冲突。当一小队藏军进入条约规定属于哲孟雄的地区时,由荣赫鹏(FrancisEdwardYounghusband)指挥的一支英军部队(由英国军官与印度士兵组成)发动攻击,连败藏军,攻破亚东、帕里,进逼嘎拉、康马,震动全藏,最终由西藏特别军区副司令赵尔丰指挥的驻防军与藏军新军在康马彻底击败了入侵英军,收复了帕里和亚东,但在随后进行的中英秘密谈判中,鉴于亚俄战争仍在进行的背景,张志高政府确认了哲孟雄、布鲁巴克、廓尔喀由英国保护,惟允许廓尔喀继续入贡,并承诺以中央力量督促西藏地方政府切实执行《藏印条约》和《续约》,双方释放战俘并交还俘获装备,在此基础上,针对俄国和美国的中英密约得以顺利签订。

如今贸然出兵廓尔喀,就等于是摧毁了中英密约的基础,与出尔反尔无异,《中英藏印会议条约》和《续约》也将失去意义,英方必然将此理解为中方企图恢复藏印地区旧秩序并进而威胁印度的前奏,为保卫英帝国当前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将不惜一切代价。而西方世界此时又正盛行“黄祸论”,“廿世纪新十字军”蠢蠢欲动,欧洲大陆对英国的牵制力弱化,英帝国可以全力以赴,甚至可以拉拢俄、法、荷等国为盟友共同行动。中国维新不过十几年,又新历大战,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贸然与地球第一大帝国为敌,实非上策。

林泰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番分析入情入理,众将军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味。

刘百良写了个字条,递给胡克,字条上写道:“他是海军参谋长还是总理?”

胡克耸耸肩做无奈状。

一待林泰曾讲完,胡克便接道:“政府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两位讲到的这些问题,所以至今仍在观察形势,等待廓尔喀国王的请兵声明,并制订了总体的应对方针,力求将可能的冲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我们所有的行动不过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占据较有利的条件。政府并无意现在就对南亚次大陆发动攻势,如果形势真到了濒临全面战争的地步,政府会承担全部责任,即便内阁总辞职,也要防止全面战争爆发。这样说,大家可以放心了吧。”

刘步蟾先与林泰曾、严复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即点头道:“既然中央有此决心,本人自然无话可说,海军随时可以动员,计划可交给林参谋长制订。”   

第一百四十八章 对手(五)

“陆军对廓尔喀问题没有异议,既然御前会议已经决定行动方针,陆军自然遵命执行。”聂士成紧跟着强调道。

“非得逼我把底牌亮出来才行,难缠的海军帮……”

胡克心里嘀咕着,嘴上程序性地扯了一通精诚团结共报皇恩之类的官面话后,尽量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陆海军建设规划上——这是今天的主要议题,也是安抚海军的重要手段。

“前次御前会议上,皇上再次强调了十二年内陆军编成130万人,海军编成100万吨的总目标,这几个月来,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也召集了多次会议讨论陆海军分期建设的问题,初步形成了若干共识,今天的联席会议,就是要确认陆海军的具体建设目标,以便转交会计厅进行预算评估。”

开了个头之后,胡克把发言权交给了总参谋长刘百良。

与前任总参谋长钟夏火形成强烈对照,刘百良温和、平易近人,还有那么一点点优柔,如果说钟夏火是一团过于炽烈的火,刘百良就是一杯水,温热的、喝下去很舒服的白开水。但也正因为如此,后世的无聊者总能津津乐道前者的种种逸事,却往往会无意识地忽略掉后者,大火虽然炽烈危险,却灿烂辉煌,令人记忆深刻,温热的白开水虽然喝着舒服,但无滋无味,很快就会被遗忘。

此时,前者已成尸骨,后者仍在权力之路上漫游。横扫一切的大火在它所摧毁的枯木林中熄灭了,留下一地灰烬。倾入江河中的一杯白开水正随波逐流,奔向大海。

“综合前几次会议的成果,总参谋部分别制订了陆海军的分期规划备忘录,我先来概述一下陆军的备忘录。”

“陆军国防和禁卫常备部队现有步兵师16个,独立步兵旅12个,独立骑兵旅6个,独立炮兵旅3个,连同机关院校支援部队,总兵力82万人。”

“计划在实行1905年新编制的基础上,到1917年,将常备独立步兵旅增加到18个;取消原独立骑兵旅,组建18个独立骑兵团和9个骑兵旅部;取消原独立炮兵旅,组建48个独立炮兵营和12个炮兵旅部。另组建50个工兵营、12个工兵旅部和60个运输营、15个运输旅部。”

“每个步兵师由平时三万四千到三万六千人扩充到平时四万四千人、战时五万人。师火炮由72门减少到54门,构成由36门105野和36门90榴改变为36门105野和18门150榴。每个步兵旅由平时九千人扩充到平时一万一千七百人、战时一万二千八百人,旅火炮由18门75野和6门120迫改为18门75野和6门160迫。整编师旅的改造强调基层兵力火力的加强,强化团营级的独立作战能力,改善师旅级的持续作战能力。”

“每个独立步兵旅平时一万二千五百人,战时一万三千六百人,旅火炮为12门105野、12门75野和6门160迫。独立步兵旅的改造主要强调独立作战能力,具有更高的使用灵活性。”

“每个独立骑兵团平时编制二千九百人,战时增加六十四名担架员,全团配18门五七骑炮和12挺骑兵重机枪,单位火力、机动性和灵活性远远胜过原来编制六千四百到六千七百人的骑兵旅。”

“另,各级总部机关、后勤机构、动训机构、陆军医院、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航浮部队、边防部队、陆军要塞守备部队等单位共编制约25万现役军人。全军平时总兵力130万人。编入整编师、独立旅和骑兵团的常备部队平时为105万人,动员后达到120万人。

“第一批次战斗预备部队包括12个步兵师,10个独立步兵旅和10个骑兵团,另有40个预备工兵营和60个预备运输营,总兵力约82万人。”

“第二批次战斗预备部队包括10个步兵师和16个独立步兵旅,另有40个预备工兵营和60个预备运输营,总兵力约77万人。”

“计划到1917年,在动员令下达后45天内可将陆军战斗部队扩充到38个整编师、44个独立旅、25个骑兵团、48个独立炮兵营、130个独立工兵营和180个独立运输营,总兵力二百七十二万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