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班十二个兵全部从地上爬了起来,李青林一拉枪栓,恶狠狠地说:“大敌当前,谁要敢不听命令,临阵脱逃,别说后面的督战队饶不了你,老子手中的枪也饶不了你,到时候别怪老子手下无情。”
其实李青林也想和这些兵从道义上来谈谈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崇高意义,可是看看这些近似乎文盲的兵们,别说现在时间不够,即使时间够了,和这些刚从农民转变成士兵的人谈大道理,还真不如用刀条脸刚才的做法有效,于是李青林活学活用,临时用上了。
刚才敌人打来的是大队以上的主力火炮——九二步兵炮,九二步兵炮的出现,说明现在出现的一个中队不过是前锋部队,后续最起码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鬼子的炮兵已经试射了,敌人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一二三章风云起,山河动9
更新时间2011…6…30 14:30:17  字数:2311

 正午时分,日军九二步兵炮突然开炮,日军正式进攻开始了。
日军炮兵射击水平很高,仅仅试射一次以后,现在打过来炮弹的落点非常准确,国军防守人员里有了伤亡,战地上开始有伤员哭爹喊娘。
一阵炮火准备后,日军大概有一个小队的兵力开始呈散兵线攻击。进攻的日军并不是象后来影视剧里那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扎着堆儿直着身子冲锋,而是采用标准班排进攻方式。
鬼子们在距离四连一线战壕大约六百米处按步兵班集结再分成几个战斗小组,待机枪、掷弹筒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战斗小组开始进攻,同时机枪掷弹筒开始火力掩护。士兵们三五成群,在军曹、伍长的带领下交替掩护,逐层跃进。在前进过程中,鬼子利用三八大盖射程远、射击进度好的优点,不时开枪射杀国军。在行动过程中,鬼子们很科学地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他们行动迅速,动作标准,国军很难瞄准进攻中的敌人。
日军步兵到达第一隐蔽集结点后,步兵们全部开火,掩护机枪、掷弹筒组跟上并设立新的射击阵地。等日军新的机枪、掷弹筒火力点建立并能够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后,步兵们再次攻击前进。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距离四连第一道防线的前沿约二百米处。
反观守在山下阵地的二营四连一排二排,他们显然慌乱多了。很多士兵将头埋在战壕里,双手将步枪举在战壕的沿上,他们也不瞄准,只是扣扳机盲目射击。敌人在六百米处,捷克式还能打得上,中正式步枪很难打中,而士兵们一看见日军摆出进攻的架势就拼命开枪,这样的射击除了浪费弹药,起不到一点作用。
到达据第一条防线的前沿二百米处,日军步兵们稍稍暂停隐蔽,并利用枪法好的优势射杀守军。此时日军火炮、掷弹筒全开,对四连第一道防线进行面目标打击,机枪步枪对点目标进行射杀。
一轮炮火以后,第二轮炮火再至。这次日军炮火集中攻击的是国军的右侧二排阵地,因为这边靠近大路,并且在刚才一轮炮火中,国军山下战壕里最有威胁的几挺捷克式被日军掷弹筒打掉了,守军的火力急剧下降。
一线阵地的一排二排官兵只有步枪能够还击,现在日军全部进入了射程。敌人隐蔽得很好,国军士兵普遍射击技术不良,“乒乒乓乓”打得很热闹,可杀死杀伤的日军并不多。
李青林作为二线防守阵地距离山下战壕约一百多米距离,日军开始进攻的时候,山上真正能够帮上忙的只有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为了帮助前面的兄弟,机枪手们拼命在射击,捷克式枪管很快就打红了,副射手不得不经常更换枪管,马克沁机枪的冷却水也开始沸腾起来。
营里两门82毫米迫击炮也开始向日军射击,不知道是迫击炮射手射击技术太差,还是日军散兵躲避有方,迫击炮的炮弹似乎只能迟滞日军进攻的速度,并没有大量杀伤进攻中的敌人。
日军已经到了前沿二百米处,已经在李青林他们中正式的有效射程之内,李青林他们也拿起步枪开始射击。
在日军集中火力下,右侧二排出现了大量伤亡,连长只好从一排调人加强二排力量,狡猾的日军机枪对准这些移动中的士兵开火,这些本来要去增援的人在半路上就被消灭了一大半。
这时日军步兵趁着第二轮火力打击的时机,全部上好刺刀,从隐蔽地点向国军前沿阵地匍匐前进。这些日军单兵素质确实过硬,他们利用地形一会儿匍匐爬行,一会儿抱着枪向前滚进,不一会儿就到了国军战壕的一百米处。
此时日军炮火停止,匍匐在地的日军在军官的命令之下跃起身体,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猫着腰向国军阵地冲来。
守着战壕的国军已经被日军精确而强大的火力打死了不少,剩下的守军也被吓破了胆。当日军冲锋时,本来可以用手榴弹给予敌军杀伤,可在日军刚刚开始冲锋时,失去了信心的他们丢弃阵地,一窝蜂地往山上跑来。
往山上逃跑的人嫌跑得不够快,基本都是跑直线,这样又成了日军的活靶子。
李青林打着打着,忽然想起自己手里还有一个掷弹筒,刚才过于紧张竟然把这个给忘了,他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掷弹筒和弹药就摆在战壕里,李青林叫来小六子稍稍训练他一下当助手,让小六子装弹,自己按照日军教程瞄准射击。
“轰”,第一颗九一式榴弹爆炸了,落点很差,可没打中任何人。李青林稳了稳心神,自己射击时有点慌,可能没瞄好。
第二发弹又装好了,这次李青林细心瞄准,屏住呼吸一拉击发机上的皮带,榴弹往敌群中落去。
“轰”,这次比上次过好得多,榴弹落在了冲锋的日军当中。九一手榴弹杀伤半径为八米,但由于日军散兵间隔很大,这次爆炸弹片击中了一个冲锋中的日军,这个鬼子当场倒在地上,血流不止。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李青林信心大增,连着发射了五六发。可现在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李青林的二把刀技术暴露无遗,这五六发榴弹只能迟滞了日军冲锋的脚步,并没有打死打伤日军。
日军一个小队一次冲锋就攻破了国军一线阵地,这实在是大大出乎国军指挥官们的意外。
从山上俯瞰战场,一切都很清楚,日军被打死了四个,受伤的有七八个,而一排二排跑回来的不到一半人,就在这一半人里面还有几个受了轻伤。
按军规,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丢弃阵地,现场指挥官是要被枪毙的。刀条脸看着裹着纱布的两个排长和失魂落魄的士兵们,他实在下不了这个狠手,于是挥了挥手让他们下去休整。
山下的日军进入战壕,鬼子们开始用刺刀刺杀受伤的国军。听着战壕里国军伤兵们那一声声绝望的叫声,李青林铁青着脸对手下说:“都看见了吧?鬼子就不是人养的,连伤兵他们都不会放过。咱们每个人都给自己留一颗手榴弹,到最后时刻和他们同归于经也比窝窝囊囊被他们刺死强。”
每个人都默默地点着头,下意识地用手摸着胸前弹袋里的手榴弹。
气氛很沉重,李青林变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刚才战斗过程咱们全都看见了,鬼子一个冲锋就突破了我方阵地,大家都说说咱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国军的传统就是长官叫干什么,大兵们就怎么去干,至于为什么这么干、怎么才能干好,他们才懒得动脑筋去想,李青林的问题一提出,士兵们面面相觑,没人开口。


第一二四章风云起,山河动10
更新时间2011…7…1 14:56:28  字数:2251

 见无人开口,李青林点名中士:“大个子,你先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的。”
李青林这个班实际上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除了小六子有点文化之外,其他人都是文盲,所以即使带着胸牌他们也不认识胸牌上的名字,因此各人除了报上大名之外,都有一个外号。这些外号形象而生动,因此大家很快记住了外号,大名反而不重要了。
中士是捷克式的机枪手,个子高,手长腿长,大家一直叫他大个子。
大个子中士想了想说:“鬼子机枪打得好。”
李青林接着问:“怎么个好法呢?”
大个子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也说不上,反正就是好。”
李青林看看其他人,知道他们也可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于是干脆蹲下身,将战壕地下的土用手抹平,拿起一个枯树枝在地下画了一个简易地图,标上小山、战壕、平地等,并一一给士兵们解释。
李青林在里战壕六百米处画了一点,说:“鬼子是从这里集结,然后向这个方向进攻的。”说着,按照刚才鬼子进攻路线画了一个箭头。
对照山下现实地形,并回忆刚才战斗经过,众人点头称是。
李青林接着说:“鬼子单兵是怎么行进的?”
众人七嘴八舌道:“突击跃进”、“蛇形机动”、“隐蔽前进”、“匍匐前进”、“抱枪滚进”。
这些都是新兵训练时的内容,他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李青林道:“鬼子的单兵战术和咱们都差不多,但是他们比我们战斗意志强,战术运用合理。大家都好好回忆一下,鬼子在不同的地形地物下都使用了哪些不同的单兵战术。”
众人都点头,一个个开动脑筋思索起来,大部分人想了想以后都若有所悟。
等了一会,李青林对大个子中士说:“鬼子的机枪打得好,好在两点。第一,射击时机选择得好。他们不会胡乱射击,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开枪。第二,射击的技术好。他们都是二三点射,而不是像我们这边只要上好弹就一扣扳机,这样一梭子打出去后,连弹着点在哪里都找不到,这种射击就是在浪费子弹。”
大个子中士现在就是个点头虫,李青林说一句,他就点一次头,看向李青林也是用一种敬佩的眼光。
小六子在后边插了一句,道:“鬼子最后火力全部集中在二排,冲锋的重点也是冲向二排。”
李青林笑道:“小六子说到点子上了,这个战术叫重点突破……”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道:“我说这小子可以当排长吧?你看看,一个战术给他说的头头是道。”
大家转头一看,刀条脸、连长、排长带着人给阵地送饭、送弹药来了。
其实在就应该吃午饭了,只是因为刚才日军进攻把午饭耽误了。现在大家都饿了,士兵们一拥而上,每人领了自己的一份蹲在战壕里狼吞虎咽起来。
刀条脸笑眯眯地问李青林:“小子,刚才看你用掷弹筒打了几发,炸死鬼子没有?”
李青林嘴里含着食物,含含糊糊地说:“哪有那么容易啊?我可是第一次用掷弹筒,打了七八发九二手榴弹,只炸伤了一个鬼子兵。”
刀条脸笑着说:“不错不错,我们总共才干死干伤他们十来个人,你干伤一个已经很不错了。”
正在这时,山下鬼子的一挺歪把子机枪对山上骚扰性的打了几十发子弹,子弹溅起战壕前的土石,有一些落进了士兵的饭碗里,士兵们对着山下叫骂起来。
刀条脸探头看了看,转头对李青林道:“这鬼子机枪实在讨厌,能不能干掉他?”
李青林也探头看了看,鬼子歪把子机枪设在大约五百米处,用专用榴弹基本可以够得着,但是能不能打中李青林并没有把握。
李青林道:“够是能够得上,打得中打不中咱不敢保证。”
刀条脸不在意地说:“先打几发,即使打不中也吓唬吓唬他,免得咱们吃饭他们捣乱。”
李青林放下饭碗叫上小六子,然后选了一个很好的射击地点,将掷弹筒斜放在战壕前沿的一个石头上。小六子装好掷榴弹,李青林按教科书的要求调好“整度器”,再用瞄准线对准那挺机枪,一拉引铁上的皮带。“嗵”,一发掷榴弹冲出桶口,飞向山下的机枪阵地。
“轰”的一声,掷榴弹爆炸了。
李青林看了看炸点,距离没问题,就是偏了七八米。这时正好有小风吹过,李青林认为可能还是风偏。于是他调整了一点方向,小六子第二发掷榴弹装入掷弹筒,“嗵”,李青林再次击发。
这发掷榴弹还是不准,李青林一时性起,一连发射了两弹,只有最后一颗正好落在机枪旁边,不一会儿就看到两个日本兵抬着一个伤兵飞速的往后跑去。
李青林打第一发的时候,山上的二营士兵们就已经注意到了,第二发爆炸以后,日军的机枪暂时不响了。李青林打伤了一个鬼子兵,官兵们可以安心吃饭了,阵地上一片欢呼声。
刀条脸王培汉副营长拍着李青林的肩膀说:“好样的,干得好!”
就这样还叫干得好?要是日军老兵在刚才那样不慌不忙的情况下,不超过两发就能打中,李青林觉得很惭愧。
刀条脸拿起那个掷弹筒左看右看,又拿手掂了掂,最后道:“这掷弹筒真是个好玩意,简直就是班排级的小炮。我们要向上峰申请,争取每个排都配上一个。”
说完又用手指着山底下的战壕对李青林说:“能不能往战壕里干他几发?”
李青林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