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工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家工坊-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丝莱人的基地系列星系考察船的研制简史
更新时间2010…3…22 19:08:39  字数:869

 林家接触到的是基地413型星系考察船,这艘船是在基地400基本型星系考察船持续改进过来的。而基地400基本型星系考察船是阿丝莱科学院经过几百年不断更新、改进的经典船型。
在这前的基地系列星际考察船,基地1型、基地3型、基地8型、基地20型……基地300基本型、基地400基本型。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星际考察船的内部设置和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最初的基地系列星际考察船没有自持系统,如果长期运行必须准备足够的备件,以保证星际考察船安全稳定运行。所以这一时期的考察船的突出特点就是体积庞大(能装更多的备件),设备结构精简(降低维护成本),零件制造成本高(零件可靠度较高)。
但随着全智能材料加工中心的研制成功,新一代20型星际考察船上终于有了一定的自持能力,在一些非关键大型零部件的生产上,已经可以不依赖母厂的供给。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星际考察船的备件压力。
所以在日后每次全智能材料加工中心全面升级时,都会伴随出现一款经典船型,也正是这种自持能力的逐步提高。让阿丝莱人的脚印遍布几百个星系。
当全智能材料加工中心能够自行复制的时候,基地300基本型在之后十年出现了,这个阿丝莱人第一代可以不依赖母厂备件的星系考察船,它拥有完全的自持能力。用当年军部的一位大佬讲:“只要一艘这种船,我们就可以复制一个国家。”
不过基地300基本型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全智能材料加工中心和配套的主脑不能有致命损坏。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整条船只有一套自持系统,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这一时期的科考船多半是三艘以上结队出行。
在基地300基本型和基地400基本型之间有过几种过渡船型,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军队装备的基地350型军用星系要塞。
由于是出于军事目的,所以在建造之初,军部明确提出对军用星系要塞自持力和可靠度的要求。所以这类军用星系要塞是一种拥有一套半自持系统的星系科考船。
技术是一点点积累的,当积累到极致,就会发生质变。基地400基本型星系考察船的出现,就标志着这种质变,基地400基本型星系考察船比较之前的船型,并没有放大多少,但这种船型已经有了三套自持系统。

我发现在真实历史中,有关弹药基数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0…3…23 21:35:37  字数:1227

 根据我个人收集的资料,我一直没有发现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制定过有关弹药基数或者日弹药消耗量的正式文件。我想这可能跟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关。
但是我曾看过一份文件,上面说的是,在抗战爆发后,某位大员(我忘了是谁)说,按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日耗弹量1000发计算,云云。所以我自己猜测,当时的国民政府由于自身军工系统的混乱和无序,以及实力不济,并没有出台关弹药基数或者日弹药消耗量的正式文件,而是约定俗成沿用一些老的计量方法。
所以说,当时共产党在和国民党在大革命后分家,也没有继承这方面的经验。结果导致,我看到的如何有关记录弹药方面的资料,都是按发、按个数、按重量计算。如引述丁福成著《德商礼和洋行在华经营军火活动情况》“甲、由财政部宋子文订购的:
(1)卜福斯七生五口径山炮三百八十门,每门美金一万六千元;七生五山炮弹三万六千发,每发美金二十元。
(2)卜福期七生五高射炮三十六门,每门美金三万元;七生五高射炮弹一万八千发,每发美金三十五元。
(3)移动式十生五的要塞炮十二门,每门美金三万五千元;十生五的要塞炮弹门千发,每发美金三十五元。
…………
丙、由军政部军械司订购的:
(1)七米厘九口径步枪二万枝,每枝三十元;七米厘九步弹,有几批,细数我记不清了,每百发美金五元。
(2)毛瑟木壳枪,数量也记不清了,每枝美金二十五元。
(3)毛瑟白郎林手枪,数量记不清了。”
直到最近我收到的一份记录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武器弹药供应与消耗的文章后,我才意识到在这之前,国共双方在抗战时,都应该没有弹药基数这个概念。
下面引述一些我找到的资料。
“整个大队的武器装备真棒极了:每个战士都有一杆漂亮的三八大盖,50发子弹;一个区队有一个机枪班,一挺闪着烤蓝光亮的歪把子机枪,枪身上刻着“昭和11年产”字样;一挺机枪配有1200发子弹、两个枪管,以备在战斗中枪管打热了更换;机枪班三个弹药手三个背弹手三个射手,机枪班长自配一把手枪;有个机枪班长很牛气,见我敬了个礼就再没有说话。”引述《与历史同行——赵贵徵自传》
看过这段文字后,我当时不明白,一支枪50发子弹,有什么可高兴的?即使八路军有“三枪八路”的绰号,50发子弹也不算多。
后来我看过萨苏写的有关东北抗联和日军作战的弹药消耗量,和在志愿军入朝前,s中s央s军s委s制定的弹药基数标准后,才意识到这50发子弹的含义。当时s中s央s军s委s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和国内的工业能力以及国民经济情况,制定的弹药基数标准很能说明当时中国的国力是如何的弱小。其中第一条,马步枪弹40发一个基数。整整和二战时,日军规定的一个战斗兵120发一个基数的标准差出3倍。
由于其余其他的基数没有找到合适的参照,有兴趣的军迷可以和同期的德军、日军进行比较,但我没有这些资料,就不做对比了。不过我还是罗列一部分,看看志愿军入朝前的弹药基数。
“马步枪弹40发;轻机枪弹500发;重机枪弹1000发;掷弹筒弹25发;手榴弹每个战斗员4枚;”
以上是五月残雪原创,引用请标明出处,谢谢。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推荐一本自传体回忆录
更新时间2010…3…31 20:00:43  字数:416

 《与历史同行——赵贵徵自传》
作者:赵自一
这是父亲的一部传记。由他自述,笔者整理成文。说的是:父亲童年的悲惨生活及抗争。13岁成孤儿离家出走。(从湖南)到四川在叔父家的商铺里当伙计。受
抗日大潮和共产党地下人员的影响,在对各种思想和生活前途的对比中选择了投奔延安抗大。毕业后即到晋察冀边区,一直以基层指挥员身份在第一线与日伪军进行
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叙述了数十次战斗场面,叙述了军民的鱼水关系,叙述了共产党的抗战斗争策略,叙述了他的领导和战友们的大智大勇,叙述了大生产运动。
叙述了解放战争中对蒋介石、国民党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叙述了与笔者姥爷因治伤而建立的深厚情谊及与母亲相识、相爱、结合的过程。叙述了解放后和平建
设特别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过程,叙述了从“未上过学而作为教育者“进入教育殿堂”的艰难学习和探索过程。叙述了反右、*期间的痛苦经历和思考以及新
时期开始后的最后冲刺。
原来在起点上能找到,但不知为何找不到了,不过书中内容很不错。

枪托、枪身的材料来源
更新时间2010…4…10 23:42:31  字数:310

 以下是林宪天同学的个人笔记
38年10月4日,制造枪身的木料不足,需要考虑新的收购途径,暂时还不能和八路军洽谈木料收购问题,看来还要盗伐木料。
38年10月5日,虽然桦木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其他硬木,我但对其使用年限表示怀疑。
38年11月14日,发现一个好办法,可以利用材料加工中心把仿型机床切削下来的木渣子和木屑,添加树脂,做成合成木料枪身,这样不仅省料,还结实。
38年12月1日,发现一个好办法,能暂时解决木料短缺问题,那就是去西伯利亚盗伐,反正也是冬天,那里人少。
39年4月1日,看来八路军还是比较信任我们的,这样看外部条件已经趋近成熟,我们可以试探用武器换取我们需要的物资。
39年5月3日,看来这种兑换方式还是很好的。

我对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的怨念
更新时间2010…4…12 23:00:16  字数:1076

 说对这个地方有怨念,实在是这个地方给我印象太深了,我曾两次去北京,两次来到这座博物馆,但每次给我的印象都不太好。当然这都是我在工作前去的,距现在已经快三年了,也不知道那里改没改进。
这座博物馆号称中国最大、最全的轻兵器博物馆,一点不为过,虽然他可能无法和军博,或者国外的一些军事博物相比,但在咱们这个禁枪的国家中,他的确是最全的。
记得当时听博物馆馆长自豪地说,在建馆之初,中央就从全国的民兵武器库和一些二线部队的武器库中收罗上来不少武器。现在我们看到的武器都是那是收罗上来的。
这对于一个军迷,尤其是对轻武器、陆军、旧武器等多方面十分关注的我,这座博物馆的杀伤力不可谓不大,就像毒瘾上来的瘾君子见到毒品一样,请允许我这样形容我那时的状态。
记得我一次去,从上午开馆到,中午闭馆,再到下午开馆,整整看了一天,直到闭馆,我还是没看够。那是上午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可能是馆方工作人员看我太入迷,在下午开馆时,并没有收我的门票,不过那只是第一次,等第二次时,就收钱了。当然第二次也是因为人多了,实际用手指头都数过来,第一次更是只有一个巴掌。
下面说说怨念的根源。
我两次进馆都没请导游,当然我也不知道,在那里请导游要不要钱。那时自己还没工作,不挣钱,心疼父母的钱。现在如果再去,也不知道要不要钱,但我估计就请导游,导游也说不出点新鲜东西。因为作为一个军迷,那座博物馆已经装在我的心中。
还有就是那时的博物馆,开放时间太短,一天只有八小时,都可以向事业单位看齐,当然我去的时候,据说就是事业单位,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观。
同样作为一个军迷,我知道那是的博物馆有一些缺点(就不写出来),但我想说,又没地方说。同样那时浮躁的我也目空一切,因为那些工作人员掌握的武器知识,没有能镇住我的。反倒是一位来参观的客人给我仔细讲解了一二,这就是差距。
有时我会想起,那是在一楼休息时,看到几个二十几岁的女讲解员拿着一摞讲稿默背,心说:“这要是换个资深军迷,闭着眼睛,倒着都能背出来,甚至还能加上一些不见正史的私货。”
我想这可能就是,外行糊弄外行,看看热闹而已。
说来有些好笑,有一天,我在网上见到这座博物馆的招聘信息,便顺手投了一份,等投完才看到,原来是要女的应届毕业生,像我这种在工厂工作几年的男生,人家不要。
我又仔细研究了博物馆提出的招聘信息,发现这份换成男的,也能干好。所以我猜想,会不会是为了赏心悦目,才招收女的。毕竟在新闻解某里,给国家领导人当讲解员的,基本都是女的。军博也一样,我特别关注了。
最后说一句,既然是军事博物馆,讲解员就应该有男有女,有深有浅。受众不同,自然感官不同。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柳条沟地下兵工厂
更新时间2010…4…20 12:36:25  字数:726

 作为一直研究抗战军工历史的学者,我一直有个这样的疑问?在日寇横扫大半个中国时。柳条沟,这个坐落在晋冀交界的大山深处的小山沟,是如何突破日军的层层封锁,建立起一个能支撑大半个八路军军火供应的兵工生产体系的。
根据官方的公开的资料显示,早在115师开赴山东时,随军的兵工厂就留在了这里,同时从兼并了东北军遗留在这里的一部分生产设备。后来延安方面组织青训班的青年学生进驻柳条沟,这样柳条沟的生产规模才逐渐扩大。
不过,我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敌后地下兵工厂,为什么黄崖洞兵工厂没有坚持在原址生产。而柳条沟从建立之初,到抗战胜利后,一直存在了8年。
这不是日军不去扫荡的结果。根据官方记载,日军在柳条沟进行的大规模扫荡就有5次,小规模扫荡更是不计其数。甚至有一年的扫荡,已经把柳条沟村夷平。
这也是我心中的疑问,因为我数次去柳条沟参观,都十分惊叹于柳条沟村防御设施的完备。不仅是柳条沟村,沿沟附近几个村都这样要塞化村落,至今在村外的护墙上还能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
我时常抚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