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高王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渤海国高王传奇-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祚荣道:陶老爷真是豁达。雨生和武艺,你们献艺吧!
两人齐声道:孩儿遵命!
两人各自左悬弓,右带箭,翻身上马。
张雨生打马跑出三百余步,再回头向耙标冲来,转眼之间十箭连环射出。众人看二百步以外的标耙,只见那十支箭挤成一簇,齐刷刷挤插在第一面标耙的中心。陶美凤带头鼓掌喝采。
大武艺催马从耙标背后飞驰而出,越过耙标二百步时,猛然间一转身,十箭连环射出,都钉在第二面标耙的中心上。陶美鸾欢跳喝采。众人热烈鼓掌。
陶永久道:两位少王子箭法惊人,令人钦佩。
大祚荣道:不过是常常练习而已。陶老爷过奖了。
陶永久道:该你们两姐妹献丑了。
两姐妹一齐应道:遵命!
姐妹两个携弓挎箭,翻身上马。两人纵马跑出三百余步,再拨马而回,向标耙冲剌。突然间,姐姐作出一个鞍桥担山,嗖嗖发出十箭;妹妹作出一个蹬里藏身,嗖嗖发出十箭。大家转眼去看标耙,见第三面耙和第四面耙与前两个标耙一样,正中心各插上十支箭。
张雨生和大武艺跳跃欢呼,众人齐声喝采。
大祚荣道:陶老爷的两个女儿都有神射之功,让本王大开眼界。
陶永久道:这些年轻人都很不错,我们不必互相称赞了。今日能与王爷父子相聚论箭,受益多多。
大祚荣道:能与陶老爷相识,本王也很高兴。如果陶老爷有兴趣,可以到我部营地到处走走。
陶永久道:以后再来向王爷请教。今日陶某就此告辞。
大祚荣道:欢迎陶老爷常来相聚。
送走陶永久,大祚荣对两位王子说道:难得有陶家这样两个武功超群的女儿。你们两个有何感想?
张雨生道:这两姐妹的箭法真是令人钦佩。
大武艺道:除了钦佩,还有些恋恋不舍。
大祚荣道:什么叫恋恋不舍?你说清楚些。
张雨生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是我和武艺看上了陶家两姐妹,想要娶她们为妻。不知义父是否同意?
大祚荣笑道:你们要是能娶回这样的媳妇,父王会很高兴的。不过这事我可帮不上,你们有话去和两个姑父说吧!
两兄弟回到府中,向任雅湘和崔岳林叙说了论箭过程,着重说了对陶家姐妹的喜爱之情。
大武艺道:父王让我们娶这样的女子做媳妇,不知两位姑父能不能为我们作个大媒人。
崔岳林道:人家是论箭会友,又不是论箭招亲,你们不要想入非非。
张雨生道:上次我在他家一箭射中耙心,听陶美鸾说过我是他们要找的人。说不定她们正是要论箭招亲。请两位姑父不要让我们错过这天赐良缘。
任雅湘道:光是你们这头热乎不行,还要看人家是不是也喜欢你们。你们先沉住气,给我们一点时间,好去探听一下她们的想法。
这时有家丁来报:陶老爷派人送来请柬,邀两位姑老爷过去相聚。
任雅湘笑道:看来这事十有八九是成了。你们两个等着作新郎官吧!
原来,陶永久带着两个女儿回到家中之后,就被女儿催着去涑末王府提亲。
陶永久道:你们也太着急了,总要等两天打听一下人家的反映。万一人家没有结亲的念头,岂不弄巧成拙。
陶美凤道:爹爹怎么比我们还胆小。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与不成,全凭缘份。上次爹爹不是问过张雨生了么,他不是还没有娶妻么,怎么就不可以替我去求婚。难道我配不上他?
陶美鸾道:就是么,大武艺是张雨生的弟弟,也一定没有结婚,我怎就不可以向他求婚?爹爹尽管去和他们说,他们要是不同意,我们姐妹两个就天天向他们挑战比箭,看他们能跑出我们的手心。
陶永久道:你们越说越不象话了,这不成了逼婚了么?别说人家是涑末王府,就算是平民百姓,我们也不能咄咄相逼呀。
陶美凤道:哎呀,老爹,你怎么不明白呀,错过了机会,这样的神箭手可是再也遇不到了,让女儿们嫁不出去,你高兴啊?
陶永久道:这两个少王子真是出类拔萃,我也不想让你们错过。可是总要留有回旋余地,不要弄得婚事不成,连朋友也做不成。
陶美鸾道:那就先请个人去探探他们的口气,总不能这样干等下去啊。
陶永久道:你们别急,我有办法了。
姐妹两个急问道:爹爹有什么好办法了?
陶永久道:涑末王府中有两个姑老爷,是汉人,听说是大祚荣的老师,说话很管用。我先请他们来商议一下。
陶永久就这样向任雅湘和崔岳林发出过府一叙的邀请。
任雅湘和崔岳林应邀来到陶宅。陶永久热情相迎。
任雅湘道:陶老爷有招呼,我们立即过来。不知陶老爷有何指教?
陶永久道:想必两位先生已经猜到我的想法。我这两个女儿,从小喜欢使弓弄箭,有一些骑射小技,就发誓非神箭手不嫁。前些时无意间发现张雨生箭法超群,就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论箭会友的事。其实论箭会友不过是个借口,论箭招亲才是真意。不知论箭之后,大王爷和两位少王子对我的两个女儿是何评价?
任雅湘道:大王爷对两位小姐赞不绝口。两位少王子论箭之后,就央求我们作媒。如果你的请柬迟发一日,我们就会上门来向你家求亲了。
陶永久笑道:这真是两厢有意,只差个牵线搭桥的了。我也猜到会是这样,才敢请你二位来商议。
任雅湘道:这个大媒人我们做定了。不知陶老爷对婚礼有何要求?
陶永久道:我这个人生性直爽,不注重小节。只要两对小夫妻和和美美,其他的事都无关紧要。涑末王府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任雅湘道:陶老爷能这样豁达,我们这媒人就好当了。你家双姐妹嫁给我家两王子,这可是两家的大事。我看明天陶老爷再和我家王爷聚一聚,大家共同把这事定下来。
陶永久道:那就全仗任先生安排了。
次日,两家重新在涑末大营相聚。这回见面,客套话少了,亲热气多了。大人在那边亲切交谈,两对小恋人就各自携了自已的对象,跑到大草地上去说悄悄话。两个小王子是不拘小节的淘小子,一对小姐妹是无拘无束的假男儿,他们在草地上追逐打闹,从箭法说到刀枪,又从赛跑变成摔跤,一会儿在草地上打滚,一会儿在马背上夺羊,直玩到红日西沉,才回到大人身边。
大祚荣和陶永久商定了两对年轻人的婚典日期。涑末王府又要重演一次汉夷通婚的大喜剧。
第二十一章 新姑爷泄漏天机 老丈人仗义献刀
    涑末王府又要同日迎娶两位汉人媳妇,而新媳妇又是两个亲姐妹,这桩大喜事让营州城再次轰动起来。从民间到官场,人们都在议论这桩新闻。在营州都督李道亨看来,这次是两位少王子娶汉人女子为妻,关系到涑末部下一代的归化,意义比上一次更加深远。不等大祚荣发出邀请,李道亨就通知各府官员都去参加涑末王府的婚庆大典。各衙门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纷纷前来祝贺。
营州都督李道亨这次不再送匾,而是花样翻新,送来了一箱崭新的书籍,都是长安国子监最新刻印的九经注集。
涑末王府婚庆之日,李道享一身新装,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都督府的送礼队伍,敲锣打鼓来送书,一路上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很快就形成一支拥塞长街的大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涑末王府而来。大祚荣早已得到消息,也带了三五十名家丁仆人,在大门外奏乐相迎。
李都督来到王府门前,翻身下马,向大祚荣恭贺道:涑末部一心归化,让本帅十分高兴。这些书都是长安最新刻印的九经注集,是国子监的正规课本,本帅特意为王府要来,好让涑末部的青年人深入儒学,学业有成。
大祚荣谢道:大都督送来经书,是对涑末部学习儒学的莫大鼓舞。我要让涑末部的孩子们从小就读汉书、学唐文。如果营州有乡试,就让他们去求个功名。
李道亨大喜道:大王爷你有这番打算可就太好了。如果长安的科举大选中能出现涑末部的进士,那可就为营州争了大光彩。
大祚荣道:请大都督放心,涑末部一定会百倍努力,给营州府增光添彩。
盛大的喜宴开始了。院摆满了餐桌,府门前的大街上也摆满了餐桌。营州城里的人家几乎都吃到了涑末王府的喜酒。大都督李道亨非常高兴。涑末王大祚荣更是兴高采烈。
张雨生和大武艺娶了陶家两姐妹。两对小夫妻都是神箭手,婚后自然少不了经常在一起比射论箭。这天四个人又相约到城外大营骑马射箭。说是比箭,其实更多的是谈情说爱,幸福地回味着喜结良缘的来龙去脉。
张雨生向陶美凤问道:你们两姐妹怎么就非神箭手不嫁,要是没有遇到我和武艺,是不是真就终生不嫁了?
陶美凤笑道:天下未必就你们两个神箭手,你怎么知道我们不会嫁给别人?
张雨生笑道:这是你们自已说的,一直没有人能拉开你家那张弓。
陶美鸾听到姐姐和姐夫在说笑,也凑过来说到:我们也是一直没想明白,你们两个少王子,怎么会到集市上去卖猪呢?莫不是早就设好了计策,来骗我老爹和你们作生意,好乘机向我们求亲的吧?
大武艺笑道:这是月下老人在暗中牵着线。我们两个是为了完成父王交下来的差事,故意扮成牧民到市上卖猪。没想到会遇上你们两姐妹。
陶美鸾笑道:这桩差事可是起了大作用了。快说说交给你们什么差事了?
大武艺道:差事是很简单的,就是用生猪换马鞍。
陶美鸾笑道:这叫什么差事呀,原来你们两个是猪呀。
大武艺也笑道:那你们就是马鞍,就等着我们来骑的吧?
陶美鸾笑骂道:你说什么混话,看我撕你的嘴。
陶美凤在一边笑道:你们两个别说疯话了,当心别人听了去当笑话讲。雨生,你们的差事完成了么?
张雨生道:只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完成。
陶美鸾道:那是什么差事,我们姐妹来帮你们完成。
张雨生道:两件事,都是和装备涑末部骑兵有关,一是添置鞍具,二是添置马刀。鞍具已经让陶老爹包下来了,马刀还没有着落。
陶美凤道:你们怎么不早说。我老爹弄些兵器刀具和弄马鞍一样容易。这事就请我老爹去办,保证能成。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找老爹。
四人来到陶家大院,向陶老爷禀报了涑末部急购一万把马刀之事。
陶永久听罢,沉吟片刻,问道:前一阵你们用生猪换了许多马鞍,现在又要购置马刀,是不是在装备骑兵?
张雨生道:岳父大人猜得不错,我们正在装备三万骑兵。
陶永久道:装备这些骑兵想要做什么,不是为了放牧吧?是想打契丹,还是想反营州?
大武艺道:岳父大人这回猜得可不对。我父王一不想和契丹人为敌,二不想占据营州,只想东归故土,重返长白山。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为东归作准备。
陶永久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变得很复杂,有喜有惊,更有惶惑和恐惧,沉默了好半天。他原以为大祚荣不过是个大牧场主,女儿们嫁到他家可以衣食无忧。没料到大祚荣有东归之志,复国之心,将来会成为一国之王,女婿会成为储君太子,自已也会被卷进乱纷纷的官场。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自已讨厌官场上的争斗,却今今又要陷进去,委曲求全还是小事,万一女婿们有个闪失,那可就是粉身碎骨的悲剧。这可真是喜忧参半,让人放心不下。可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女婿们年轻,不知道人生的艰险,以后我可要多教他们一些明哲保身之道。
大武艺见岳父沉默不语,以为对所求之事不好答应,就说道:岳父不必为难,我还可以从别处想办法。
陶永久道:不是有难处,我是在想别的事。骅骝向北,越鸟朝南,白云亲舍,落叶归根,故乡胜过他乡,这是可以理解的。不知你父王东归之后有何打算?
大武艺道:我家父王原本是靺鞨国王,二十年多前被大唐皇帝强迁至营州,却一直不忘故土旧部,一心重返长白山重建海东胜国。现在有姑父做左右手,正在加紧谋划东归。
陶永久道:这样机密大事,你怎能随便说出。
大武艺道:因为是岳父大人问到,我不能不说。对别人怎敢乱说。
陶永久道:我现在是你父王的亲家,是你们的岳父,无论是你父王的宏图大业,还是你们两人分担的重要任务,我都不能袖手旁观。你们回去耐心等待,不出三个月,我一定会把一万把战刀送到涑末部大营。
张雨生问道:岳父大人肯承担,这事就不用愁了。不知我和武艺能帮岳父大人作些什么?
陶永久道:我是要通过武林朋友们的秘密通道来征集马刀,你们帮不上什么。
张雨生和大武艺,把陶永久承担起一万把战刀的任务,向父王大祚荣禀报了。
大祚荣对任崔二人说道:陶亲家再能承担起征集战刀的任务,我们的骑兵就可以装备一新了。陶亲家是武林中人,曾经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我想把他请来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