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高王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渤海国高王传奇-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贞玉道:我手中有刀,可以抵挡一阵。张将军不要管我,再不点火,狼就会冲上来了。
张大虎就发出命令,留下一百骑保护公主,其余的砍松枝点火把,成左右两列,保护公主冲破狼群,一直向北狂奔。野狼嚎叫着,穷追不舍。人马和野狼很快就形成一条长蛇阵,中间是骑兵,两侧是野狼,展开了长跑比赛。人马有意地拉开一条长链,张大虎伴着公主冲在前,骑兵们结成阵护在后。可是狼并不是一律跟在后面追赶,有些体强力健的就冲到前面了,张大虎和高贞玉的战马两侧已经有几只大狼攻上来。两人拼命抢刀奋战,向前飞奔。骑兵们一路杀死野狼无数。
到了后半夜,残余的狼渐渐地放弃了追击。张大虎一行人马来到红石山谷的时候,也已经筋疲力竭。
高贞玉对张大虎说道:大家都累极了,再休息一下吧。
张大虎道:这时不能停留,否则会一坐即睡,叫都叫不醒,就无法前进了。
高贞玉道:那就让大家睡一会儿吧,不然都会累垮的。
张大虎道:也好。这个山谷很背风,就在这休息。
大家下了马,各自找个位置坐卧,很快就进入梦乡。
高贞玉惦记着大祚荣,独自对月沉思。
这时从林中走出一个人影,向高贞玉走来。高贞玉抬头一看,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急欲起身相迎,却浑身酸痛,一时站不起来。老妈妈上前来慈爱地抚了一下高贞玉的头顶,轻轻说道:公主累了,不要动。老妈妈来给你们送点热汤和点心,你们吃了好上路。
高贞玉这才发现老妈妈身后跟来了十几位少女,手里都端着汤盆和点心盘,香味飘飘。头上被老妈妈抚摸了一下,全身酸痛已经消失,饥渴的感觉上升起来,对美味的诱惑再也无法抵制。
高贞玉饥渴极了,就喝了一口少女送过来的汤,顿时轻松愉快,睡意倦意完全消失,欢喜不已,起身向老妈妈道谢。
老妈妈笑道:不用谢我,快让大家起来吃一点,好赶紧上路。不然大祚荣王子会担心的。
高贞玉惊喜道:老妈妈也知道大祚荣王子!
老妈妈不答话,笑了一下,转身而去,倾刻消失。
高贞玉叫醒张雨雨生,把老妈妈之事细说一遍。
张雨生惊喜道:真是这样吗?那一定是喜利妈妈!公主你遇到山神妈妈了!这下可好了,有喜利妈妈保驾,我们一定会平安到达显州。
张雨生把大家叫起,分食了喜利妈妈送来的汤和点心,都立时消除疲劳,恢复活力。再看那些战马,也都精神抖擞,踏动欲奔。大家上了马,迎着黎明的曙光,向海兰江奔去。将近中午时分到了大仲象王府。
大祚荣从竞技场奔回王府,急入后堂,只见母亲曹葵英正为高贞玉拭眼泪。
大祚荣道:母亲,我回来了。公主,你也平安到达了。
高贞玉急急问道:王子,你赶上竞技了么,争到国王神器了么?
大祚荣兴奋地说道:赶上了,拿到了!
高贞玉泪眼朦胧地看着大祚荣那一身征尘,心疼地说道:王子辛苦了。看你全身都湿透了,快去换身干衣服吧。
曹葵英在一边笑道:我儿子刚刚从千朵莲花山回来,我这当妈的还没来得及呵护他,就被贞玉公主抢去了。
大祚荣道:儿子已经答应太妃,要娶贞玉公主为妻,母亲同意么?
曹葵英道:人已经让你接回来了,我不答应能成么?
大祚荣道:这么说,母亲很勉强了。
曹葵英道:你不要紧张,洪云仙长已经给我们说过了,你和贞玉公主是前世修来的姻缘,命中注定,天生一对。我和你父王都很高兴。今天见到贞玉公主,才知道我儿子得到这样一位天仙美女作妻子,我都乐得合不拢嘴了,怎么会勉强呢!
当晚,新任国王大祚荣在王府大摆庆祝宴,与众王爷共同赏月。老王爷大仲象、仙师洪云、各部王爷,都兴高采烈向新国王祝贺,只有黑水部王爷倪开齐面色阴沉。大家知道倪开齐是因为没有争到国王之位而赌气,都装作没看出来。
酒过三巡,倪开齐突然开口问道:听说大祚荣国王要娶高句丽国的公主高贞玉为妻,可是当真吗?
大祚荣道:倪王爷消息很灵通啊。确有此事。婚礼日期还有待萨满大巫师择定。不知倪王爷有何指教?
倪开齐道:不敢说指教。只是有一点担心。那薛礼若是来追踪高贞玉公主,不知国王将如何应付?
大祚荣道:这很简单,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倪开齐道:高句丽国三十万精兵尚且不能与大唐对抗,我国人口不过三十万,最多能聚起五六万骑兵,怎么可能与唐军对垒。
大祚荣道:倪王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多而在于勇。自古以来,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高句丽国,从前隋炀帝三次来征都不能取胜,唐太宗御驾亲征也是无功而返,因为那时高句丽国有权苏文那样的英雄统帅,带领全国奋勇抗敌。现在薛礼二十万人马就将高句丽国一举击溃,是因为高句丽国发生了内乱。若不是权氏兄弟自相残杀,薛礼绝不会得逞。我国七部要以权氏三兄弟自相残杀、祸国殃民的教训为诫,绝不能重蹈高句丽国亡国的覆辙。大敌当前,只有团结才能生存,分裂只有灭亡。只要我们七部团结一心,就一定能以少胜多,以弱抗强,保住家园,安定部众。
这时王宫门外传来一阵喜鹊叫声。
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喜鹊叫声的方向望去。
众王爷欢笑道:萨满神祖显灵了,神鹊也来祝贺新国王登位,真是大吉大利。
洪云听到喜鹊叫声,略一思索,微微皱起眉头,默默起身向外走去。
大祚荣知道师父有洞察天机之功、预知未来之能,见师父面呈异色,知道有事,赶紧起身跟出去。
大祚荣问道:师父为何不悦?
洪云指着树上的喜鹊说道:你看那树上有六只喜鹊。喜鹊本是吉祥之物,可是此时此刻,六只喜鹊叫了五声,恐怕是不祥之兆。
大祚荣道:请师父指教。
洪云道:此事重大,容我再细细思考。你先回去招呼各位王爷。我们明天再说。
大祚荣心事重重地回到宴上。勉强和大家话笑了一阵。
这一夜开始,高贞玉和大祚荣同居一室。按高句丽国风俗,结婚有小婚和大婚两次仪式。小婚在前,大婚在后。小婚就是新郎和新娘在女方家入洞房,住满七天,民间也有叫做试婚的。大婚就是小婚七天之后,新郎新娘到男方家再入洞房。高贞玉和大祚荣在太妃面前行了礼,就算是夫妻了。可是高贞玉来到显州,已经没有娘家,也就无所谓小婚大婚,就直接合了房。新婚之夜,本是喜庆,可是大祚荣心神不定,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
高贞玉依在丈夫的胸前问道:祚荣你怎么了?
大祚荣道:喜鹊是我们靺鞨人的吉祥鸟,更是我们靺鞨人的图腾。大家都以为听到喜鹊叫声会有好运,可是师父却说是不祥之兆。让我心中好烦燥。
高贞玉道:祖传的习俗都有道理,可是洪云仙师的话更不可轻视。你怎么不向他问个明白?
大祚荣道:我刚才问过了。他说明天再告诉我。
高贞玉道:那你还烦什么,等天明了再去请教就是了。现在闭上眼睛,听我哼一曲高句丽的儿歌,保你心情好起来。
次日清晨,大祚荣早早来到师父房外等候。等到师父起床出来,急忙上前问道:师父昨晚说的话,让徒儿彻夜难眠。请师父给我指点迷津。
洪云道:我也没有安睡,特意在午夜时分起了一卦。依我推测,靺鞨国就要分崩离析、七零八落了。
大祚荣道:弟子昨晚也用易数之理分析过,伏羲八卦不说六五之数是井卦么,水在木上,象征井水已经汲出,是井通之意,可以理解为通达顺畅,怎么会是不祥之兆呢?
洪云道:伏羲卦意没有错,并非井卦不祥,也并非六五之数就一定不祥,而是发生的时间非常不妙。夜深时刻,虽然仲秋明月当空,也不该有鸟雀鸣叫。这是逆反天常的异象,必有大事发生,而且是凶事。
大祚荣听了,不禁有些焦急,说道:我刚当上国王,就有大祸降临,真是天不作美。
洪云道:这是天数。你命中注定要有这一场劫难。不过你也不必悲观失望,此事虽凶,有些血光之灾,却不能伤及到你自身,只要顺应天意,小心应对,最终还是会化险为夷,转祸为福。
大祚荣道:那就请师父快教我化险消灾之法。
洪云道:天机不可泄,天命不可违。我只能留给你四句偈语,你自已慢慢领会。这四句偈语是:
磨砺三十载,荣华二十元。
风光十五代,祚传二百年。
大祚荣还要再问,洪云已转身向东,运气练功。
大祚荣知道不能再问,默默回到房中。
高贞玉见祚荣闷闷不乐,上前问道:洪云仙师怎么说?
大祚荣道:说靺鞨国将有大凶事发生。还给我四句偈语,听起来好象很浅显明白,细想想却又摸不着头脑。
高贞玉道:是什么偈语,说给我听听?
大祚荣把四句偈语念了一遍。
高贞玉道:是很持别。我把它记下来,慢慢琢磨。
大祚荣道:我当国王才几天,就要有大祸降临,是不是我不该当这个国王?
高贞玉道:洪云仙长说得对,凡事都有天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高句丽国灭亡了,我却得到你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丈夫,不是因祸得福么?
大祚荣道:说不定你还要跟我经历许多磨难,现在说因祸得福还为时过早。
高贞玉道:只要和你在一起,既便是历经千难万险,我也认为是福。
第七章 薛元帅辽东封王 杜以宣显州颁诏
    大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六百六十八年,薛礼征东,大功告成,将高句丽国宝藏王虏至大唐都城长安,向大唐高宗皇帝报捷。
高宗皇帝李治实现了他的父皇李世民生前的遗愿,完成自隋炀帝以来历代皇帝都没有完成的征东大业,不禁踌躇满志,兴奋异常,当即颁布诏命,改年号为总章,大赦天下,重赏征东将士。敕封征东大元帅薛礼为安东大都护,兼领辽东郡王,坐镇平壤,统治东方。安东都护之下的原高句丽国之地划成九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由薛礼派官治理。亡国之君高臧归降有功,授上柱国仪同三司,封安东府都督,返回安东城,受安东都护府节制。
薛礼加官进爵,领旨赴任。临行前向高宗皇帝上了一道表章,进言道:高句丽国虽然灭亡,但东方仍有有遗患。靺鞨国一向与高句丽国同进退共命运,曾出兵对抗太宗皇帝东征,又有白山部与天朝大军对抗于安市,其酋首大祚荣竟然在宝藏王请降之际劫走高句丽公主高贞玉,潜往长白山区图谋不轨。靺鞨国屡屡对大唐不敬,若不惩处,待其坐大,势必会成为第二个高句丽。臣以为,应该立即取缔其国号,将其主力涑末部迁至营州交营州都督府管制,其余六部各自在长白山周围安居,由安东都护府分别管制。取缔国号,削其首领,分而治之,以绝后患。
高宗皇帝看了薛礼表章,非常称心,当即传旨道:薛爱卿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深通治夷之策。所提建议一律照准。鸿胪寺立即派人,到长白山区执行对靺鞨七部分治之策。
掌管藩国事务的鸿胪寺正卿李云高接到皇帝旨意,保举少卿杜以宣为宣诏大使,持节往长白山颁布诏命。
这鸿胪寺少卿杜以宣本是长安城中一个无赖,因为巴结上了皇后武则天的内侄武三思,才混入官场。虽然无才无识,却很会钻营攀附,又因后台强悍,不到五年就升到少卿。这天接到圣旨,成了出使钦差,便趾高气扬地上了路,一路上都在想着怎样制服大祚荣,立个大大的奇功,好给平时瞧不起自已的那些同僚们看一看。
靺鞨国王大祚荣八月十五接了国王神器之后,紧接着又举行新婚大典,洪云仙师和各部王爷都逗留在显州。
这日有伯咄部快马来报:大唐宣诏使杜以宣一行二十骑人马,已经过了太子河,进入长岭地界,五天后到达显州。
大祚荣接到报告后,对众王爷说道:大唐来了个宣诏使节,只带了二十骑人马,肯定不是来打仗的。但他后面有什么文章尚难预料。我们必须做好打仗的准备。请各位王爷暂且回归本部,集合人马,加紧操练,以防不测。
众王爷各自归去。洪云也要告辞。大祚荣初出师门,就当上国王,已经感到压力不小。现在国家又面临着一场莫名其妙的灾难,更让大祚荣心中不安,很想要师父留下身边指点迷津。现在父要辞别,大祚荣自然不肯放行。 
大祚荣挽留道:国有磨难,还请师父在身边指点。师父怎么可以丢下徒儿不管?
洪云道:我也有祖师约束,不能自作主张。你的路必须自已去走。你要切记,有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道家真谛,不可忽视。此外,为师还要特别赠你一言,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世之中和为贵,和平之道礼为贵,礼让之道忍为贵。这些都儒家的主张,与道家的信条有些不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