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辟(pì屁):通“擗”;捶胸。

19摽(biào鳔):捶;打。

20居、诸:语助词。

21迭:更动。

22微:指隐微无光

23澣(huàn浣):洗涤。

生活里琐事繁多,却又无处倾诉,愁绪纷杂,心里不畅快,收拾好家事,老人安睡了,小孩到邻居家去玩了,掩上门扉,沿着青石小路,到村口河边上,解了揽绳,划着自家的柏木小舟,静静泊到一个水声之外无人声的所在,黑瓷碗里倒上浅浅一杯家酿米酒,搁到船舷边上,空对清风,把多少个不寐夜晚里深藏的心事,融到纷纷杂杂的江流的乱影里。这是我读完《柏舟》后,心里素描出的一小幅山水画面,也算是对这首诗的一种绘画式的解读。一个用如此方式舒解自己内心的女子,是个哀而不怨的人。《柏舟》的诗情,在家常女子吐露细微的心事,用小舟、静水、女子的不寐之眼勾画出一个精致的空幽画面,而其中装的酒色却是俗常生活的波纹。这样画面式的创作,算是诗情影响后人,源流深远的图谱方式。和这些四言诗里衍生出来的后世诗海里富饶多姿的五言诗和七言绝句不同,先秦的四字诗谱更加朴实率真,有着安然面对时间的原始意象。

先秦古人的诗句,是和着当时的丝竹喑哑古钟击鸣一起吟唱的,来让白日里奔波山野林莽的农耕牧民感受到劳顿之后的身心舒畅。四言歌里,韵律齐整,叙事家常,在落日草坪或宗庙祠堂里,粗布衣衫的众人静静听这些乐声,除了祈福之外,还能获得一点内在的共鸣和心灵的愉悦。可惜的是,吟唱的古乐到今天已经基本失传,我们只能在文字的意境里勾画古老先民留在时间里的斑斑痕迹,在古今流传的欢情伤歌里,揣摩些神奇与古妙的中华语言深藏在时间里的一些幽暗通道。

我是被《诗经》简约、朴拙、传神、严整、自然、深意潜藏的古风流韵摄住心魂,并由此在这样一片神奇土地上,去窥探天地万物怎样托了人的情致翅膀——这翅膀翩然纷飞在植物世界的落叶和根茎上,生发出自然和人的无尽故事。

回到造了小舟的那种树木上来吧。柏树,其实它和《诗经》一样,甚至比《诗经》更有久远的生命力。《诗经》里的那个游吟诗人拿它来做文字里的一个小装饰的时候,它就从自然的精灵河上顺着岁月的浅滩沟涧一直流淌到我能发现它的这一片水域里来。

属于柏科的柏树,当人面对藏了无数机谋的自然灾变和人心的幽暗战争时,总是把它作为一种卫士的象征。在沙漠肆意的边界上,人们让柏树和其他可能牢抓浮沙的杂草灌木一起,一排排地来卫护我们的家园。在墓园——安放我们的英雄、我们至亲的家人、朋友尸骨的地方,让参天的古柏,代替我们内心的敬意和永怀心底的思念,来荫闭卫护雨雾风霜之下的亡灵。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也是柏的细碎叶面和坚韧木质里透露出来的知人智慧。

生长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陵的庙院内的黄陵古柏,高达20米,胸围10米,传说为轩辕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差不多是文字记载中活跃的中华文化史的“同龄人”。我曾在此树下抬头望向树顶,古柏的树顶上一片蓝天。蓝天在静默中,象一个神秘世界无限敞开的洞口。我绕着古柏,抬头看它繁密的枝叶里透过来的细微阳光,走到它的阴影里,感觉日影和岁月沧桑共同组成的画面如何形成这片今日的清凉,想得越多心里就越是迷糊,越是迷糊,心里反而越是高兴。因为,好象有些无知的欣喜从心里飘出来,觉得自己站立的地方,树好大,风有时,而人无涯。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3 21 酸枣树写给母亲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

【解题】七子感念母亲,自责不能安慰母心。

【注释】

1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2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果实小;味酸。

3心:指纤小尖刺。

4夭夭:树木嫩壮貌。

5劬(qú渠):辛苦。劬劳:操劳。

6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7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8令:善。

9爰(yuán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10浚:卫国地名。

11睍睆(xiànhuan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

12黄鸟:黄雀。

13载:传载;载送。

《凯风》里的棘,指的就是自然里的酸枣树,在北方四季分明的土地上,这是让人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植物。它长在山野林地,即使遍山荒芜,也能见到它寒瘦孤立的身影。是个刺身盈果,固执而又难以近人的形象。把它和天下的母亲之心相连,来表达愚顽之子感念慈母的一双跪拜双膝,就我所知,《邶风·凯风》是最早的一个源头。

儿远行,而父母康健在家,读到这首诗时,我便心里温暖地想到一幅《母亲早春晨练图》来。远寒山,近炊烟,薄雾轻拢四野间,胖乎乎的妈妈和清瘦的父亲,相互扶携,穿过鸟鸣露寒,弯折缭绕的河湾小路,到葫芦河的大桥边上,到清晨初露的阳光里去晨炼。我喜欢这幅想象里天天真实地出现在几千里外乡村小城的画,在我生活的世界上,这幅画就是一幅圣画像。

游荡世界,到处寻找一个埋在地层深处的自己,寻找一个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解释的世界,这样的行为,有时候觉得可笑,有时候觉得真实,但总还是觉得这种寻找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不管在生活世界里怎样跌倒失落,内心里总还是塌实的,风雨寒霜总还能使我笑。但是,尽着自己内心的责任在走,却把尽人子的责任忘到脑后,虽然时有电话挂怀父母的冷暖安康,但,好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当着母亲的面,叫上一声——妈妈,这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尽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

今年,还是因为父亲身体少有病痒,辞了工作,回家小住了一月。几年里奔波劳顿,虽心神不怠,但终还是身心疲惫,平日里人事纷杂,自己也少想及自身的状态。回到家里,坐在父母身旁,如同倦鸟归巢。举手投足,父母都喜滋滋地在身旁嘘寒问暖。衣食不念,才觉得自己奔波当中内心里的麻木。在不经意的闲谈间,看到曾经黑发如丝的人,几年的光阴里,已经鬓染华发。言谈中,我默然,母亲却如孩童过年般的满脸喜色,双手拉着儿子的手,好象要把几年思念时光里的温暖全部补还给眼前清清瘦瘦、脸有倦容的儿子。晚上,父母安睡后,回到我住的房间,打开电脑写《回家手记》。在清幽的一份心境之外,自问:“你的固执,算不算得上是父母心里的一根尖刺?”刚到家时,看着双亲苍老的面容。看到自己儿子出现在眼前,就象突见天上降了祥瑞一样的惊讶喜悦。而小住之后,在父母刚刚才有的一点点身心安然里,我又要开始人生远行,去走自己必然的人生路径。生活里的相离和在生命里寻找中的无奈,让静夜紧逼,点上一支烟,内心陷入对自己无法言说的悲哀里。

母亲,是个刚劲而做事快捷的人,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在要做的事情上,总是不输于人。但对她的这个行事固执柔缓,既不在乎输于人,也不在乎不输于人的儿子,懂得不同儿子不同态度的母亲,倒从没有过多少不得不为之的催逼。电话里,总是说:“育,吃过了没有?”“妈,吃过了。”“吃的啥?”“东北人包的饺子。比你吃的好吧,呵呵。”我听着这世上最熟悉最美的声音总会止不住的象小时候环在她身侧时一样的傻笑。“我和你爸都好,就是经常操心,操心你晚上回到住的地方,总是一个人……”我刚强的妈妈说到这里,总会哽咽,而我又要说上半天的道理,嘻嘻哈哈地说点其他事,哄得老人笑了,又被她责怪几句,叮咛几句,才能挂上电话。

做这篇小文时,读到“寒泉之思”,“风过棘里”,心里如过电波,母亲爱我们兄弟,就如同无声的大地卫护生长其上的苗木山林。孤独苦闷时,也曾问自己,做儿子的,远游之后,你可曾有过哪怕寒泉一样的回赠,湿润过她老人家沟壑干裂的心房?虽然就我的性格,几乎没有说过任何让母亲伤透心的重话,但总是一意孤行,不管不顾的,总还是她老人家给我的这一份骨肉相连的性格吧……在生活里独自行走多年,说不懂父母之心,是假话;而懂得,却不能让它安然,又是一份说不出来的滞重。

酸枣树上的酸枣,可以吃的时候,一般都有食指的指头肚般大小,青皮时摘了吃,酸涩;寒霜后红了吃,甘甜。酸涩之后,想来可以将一点甘甜敬赠给父母。能用黄鸟之音,使父母心悦,这是我现在时常祈福的一点念想。希望在破茧之后的人生有时里,能够让我得偿所愿。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3 22 被戏说的匏瓜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解题】女子在济水畔等待情人。

【注释】

1匏(páo袍):葫芦之类。

2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3济:水名。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4厉:带。一说不解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

5揭(qì气):提起下衣渡水。

6瀰(mí弥):大水茫茫。盈:满。

7鷕(yao咬):雌山鸡叫声。

8不濡(音如):不;语词。濡;沾湿。轨:车轴头。

9牡:雄雉。

10雝雝(yōnɡ拥):大雁叫声和谐。

11旦:天大明。

12归妻:娶妻。

13迨(dài带):及;等到;乘时。泮(pàn盼):分;此处当反训为〃合〃。冰泮;指结冰。

14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舟子:摆渡的船夫。

15人涉:他人要渡河。

16卬(ánɡ昂):我。否:不(渡河)。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17须:等待。友:指爱侣。

匏瓜,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里,是一个站在河岸边上的年轻女子,等着迟迟未到的爱人,心里怅茫时,抒发情感的一个边饰。

“不是这河我过不去。水深的话,我腰系匏瓜,就可以浮游;水浅了,我撩起衣襟就可以走到对岸去。但我的爱人没有到,我的爱人还没有到我身边来啊!”

“匏有苦叶”,其中之“苦”意,有伴随岁月,暂无着落,却又固执等待的那种神情。这首诗里最后的那种望着空处的焦虑眼光,因为不是指向一个结果,而是让情感的抒发落在没有到来的空处,所以,让这首简短的诗弥漫出一种几千年都没有散去的耐人寻味的失落气息。有希望,但希望还没有到。这或许也是人面对时空悲喜交加的一种共通的感情。不管心里已经拥有至爱,还是所爱还没有到来的人,品这首诗的滋味时,总会有一种深沉含实的悠扬共鸣,这也是匏在古时八音里发出的独特音色。

憨乎乎的匏瓜,随人的历史流转,身上没有落下什么骂名,它给予人的都是福至心灵的一些想象,不知道是人的好意,还是匏瓜的幸运。

孔子和子路之间,有个和匏瓜有关,大家常讲的老师蒙学生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到奸人仲佛处应聘当官,子路觉得不理解,他说:“老师你不是常教诲我们,正人君子对做坏事的人,是不屑也不能与之为伍的吗?你现在这么做,是什么原因呢?”子路的语气或许要比这个更难听一点,反正,他对孔子这么做不满。孔老夫子经常被子路这么烦,却总是能把子路给蒙过去。他诡辩道:“子路啊,老师我,也总是个人。道德仁礼,并不会因为被磨石磨而变薄,也不会因为被污泥污染而变脏。这个道理,你总该明白吧。我总不能一天像个匏瓜一样的挂着,什么事不干,天天等着吃干饭吧。”子路一听,也对啊。子路终归是个莽夫,但没有子路这么莽撞地

经常惹急孔子,这个故事也就不能被人们称做“于理变通”的“匏瓜”理论传到我的耳朵里来了。儒家思想在匏瓜的圆肚子上,跑起来,是屈于外界而姑且的一面。

青年毛泽东说: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他给朋友萧子升的信里,自省自己不能华而不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