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赐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子赐读-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静这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操作一次活动,虽然有以往办学堂的经验,在这里却是完全不能通用的,一开始着实手忙脚乱了一番。
好在文家庄还有个吴方,老先生年纪大,阅历深,这种事在他眼里绝对算不上什么事。三下五除二,就帮张静拟好了一张详情单。
张静这会儿就觉得,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老先生毫无疑问的就是那宝!
有了这样有力的助手,很快开销清单就制定了出来。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张静才突然有了自己是在策划一次大活动的感悟。因为和当初在京里的开销比,各方面单独来看确实都不怎么费,只是叠加起来的话,确实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而且最重要的是,文家庄必然是要出大头的。
张静这会儿才觉得,自己是不是考虑不周了。
文家庄固然有那个财力,但他并不是真正的主人。就算现在没人反对他动用那么一大笔钱,但只怕落人舌根还是会的,搞不好还有人会来跟他秋后算账。
毕竟正经管事的那个刚刚出了事,他这个代主人的权力总归不是那么实打实。
发了会儿愁,他就不由自主的开始牵挂起文瑞来:也不知道他在京里现在情况如何?文大哥他们路上又到哪里了?如果文瑞在这儿的话,这些开销的事情就不用他担心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心有灵犀这种事,张静这儿真发愁,门上却突然有人跑进来说有马车到了。
想不出来这会儿会是谁来,张静往门外跑去看,小四跟在背后,眼睛比张静还尖:“小蚬子!”
跟着小四嚷嚷的一嗓子,张静也看到了小蚬子出现在大门口的马车后面。
虽然只不过几个月,不过小四也好小蚬子也好,都是正长个子的时候,猛一看去就能发现这小子又蹿高了不少。张静心里不由的就觉得一抖,小蚬子出现在这里,莫非文瑞突然来了?
可是现在也才初七,如果文瑞这会儿来了,那么就是说他年前就从京里出发了?不这不可能,那时候文瑞根本没可能走得开。所以,今天其实只有小蚬子来吧?
一想到这里,再看小蚬子抱着什么东西终于从马车后头转到了前头,另外有家仆帮忙卸车,但车上再没有别人下来,张静就知道果然如此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却依然控制不住的觉得心里有些酸涩。
不过终究是读书人,这一年来又经历了不少事,所以心里虽然觉得失落,面上却并没有让人看出来。小蚬子还是一团高兴的先过来躬身请安:“张公子金安。”
张静被他唬一跳,连忙摆手:“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虽然以往彼此其实也没什么规矩,但小蚬子好歹是文瑞的贴身仆人,他张静只是个还没考到功名的读书人,从身份上来说,小蚬子身上的官职都比他大好多。现在在这文家庄门前,人来人往的地方,要是被人传出去了,就不好听了。
可惜小蚬子是被文瑞嘱咐过的,一看张静推脱,立刻笑了:“张公子莫自谦,我家爷说了,公子前途无量,吾辈正该奉承才是。”
张静肚子里转念,这小蚬子几个月没见,怎么好像老练了许多,场面话也会说了。跟记忆里头那个活蹦乱跳,机灵有余稳重却实在不足的孩子相比,还真是不一样了许多。
看来京里这段时间确实不太平,这才督促着连这样的仆从也跟着迅速成长起来了。
反观小四,依然一团天真烂漫,看小蚬子跟张静请过安,立刻上来扒拉住人家的胳膊,一脸的馋样儿:“你拿的是甚?”脸上那神情分明是在问:是吃的吧?是吃的吧?
他可想死稻花香的糕点了,偏偏文十一他们来去如风却不记得从京里捎点好东西过来!
张静被这小吃货搞的十分尴尬,小蚬子倒是没在意,眼中还流露出一股子怀念的神色来,安抚性的回答道:“莫急,车上都有。你且先等等,我与公子说几句话。”
不知道是不是小蚬子现在过于沉稳的样子终于引起了小四的注意,这孩子也不吵吵了,盯着现在都比自己高了一头的小蚬子看了一会儿,突然耳根有些发红,愣愣的点头:“嗯。”
小蚬子温和的冲他笑笑,这才又转过头,靠近张静身边道:“张公子,吾们爷交代的,有给您的书信并口讯,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愧是文瑞手下调教出来的人,张静从小蚬子刚才安抚小四的时候起,就觉得好像看到了文瑞本人在一样。但要说完全一样,那肯定又不是。文瑞的话,会更加的神采飞扬,那种仿佛肆无忌惮一样的自信最是抓人眼光。
小蚬子这会儿回头喊他,才把他从晃神的状态喊了回来,心里又是一颤:原来他自己都没察觉,对那人的思念竟然不知不觉中变的如此之深。
所谓相思入骨,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这一种柔肠百转的滋味,不想起也就罢了,一旦想起,竟然似乎马上就要逼红了眼眶。
小蚬子很机灵,看张静面色不对,立刻向小四打眼色。总算小四从小跟着张静,一看他那脸色也觉得不对,立刻上来作势要扶。
张静被他们这一折腾,莫名吊起来的一口气倒是服贴了,人也就真正回过神来:“无妨。且先入内再说罢。”
小蚬子这次来,确实是年前就出发了。但他因为是轻装,又是专挑近路走,所以路上费时倒是不长。门口的马车是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兴元府才换的,车上装载的黄白物也是在兴元找了银庄兑的。
“这些儿银两,是吾们家爷特意关照给公子送来的。”
小蚬子一边说,一边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包袱给放到桌上展开,露出里面金灿灿银晃晃一片。
“吾们爷说了,此处地方偏僻,公子走时又匆忙,且还带着小少爷。虽说庄上日常应用理因不缺,但恰遇年节,有点财物防身也是好的。”
那一包金银也不知道总数是多少,但看那金锞子,花生样大小,黄灿灿一片足有二十来个;白银就更不用说,张静不用数都能估摸出来这少说也要有二百来两。这一包加起来,少说只怕也要上千两。
如果只是百十来两张静也就收了,现在这个金额明显不止,让他有了些犹豫。
不收吧这说起来也是文瑞给儿子用的,他给拒绝也不算那么回事;可真要收下,他又不是傻瓜,文瑞也做过不知道多少次借着给儿子送东西的名义给他塞东西了,真要拿,又总觉得有些别扭。
小蚬子看他面露难色,沉吟不语,心说他家爷果然了解张公子,就知道他不会爽利收下!这不,专门他家爷就关照过,这种时候,只管找别的能说得动话的人就行。
本来这会儿就应该找文十一了,不过他路上遇到过文十一的队伍,知道现在他人不在这里,所以小蚬子很直接的把吴方给抬了出来:
“爷并也嘱咐了,公子清流,只怕不耐烦这些黄白物,教我交予庄上其他管事,公子只需知晓此事便可。小的稍后便去寻吴老爷子。”
张静听他不说其他人,单单就提吴方,不由奇怪。小蚬子这才又说到路上遇见文十一的事情:
“是小的来时路上遇见文十一。见他一行人行色匆匆,只嘱咐了小的如今庄上是公子主事,吴老爷子帮衬,便自离开,不曾多说得其它话。却不知所为何事?”
小蚬子是文瑞的人,张静自然也不瞒他,当下就把事情大概交代了一下。反正他本来也知道的不多,并不怕隔墙有耳。
小蚬子是明白人,听张静大概说了下,就知道这事儿没到需要他管的时候就最好什么也别知道。所以就算张静的解释其实挺模糊的,他也没盯着问,只是跟着含糊答应了几句表示自己知道了。
只是张静眼看着小蚬子大半年前还是个多少有些迷糊的小子,这半年来却成长的这么迅速,又听他说从京里过来,轻装骑马,到这里不过大半个月,心里不由一动。
这里眼下还在年里,就算出了正月,距离春耕也还有段时间,这个时期,基本上庄上人都是闲着的。如果只是轻装,来回也就一个多月,那么是不是说,自己其实有可能趁这段时间偷偷上一次京,见见文瑞?






第107章 第 99 章
心里起了这个念头,就有些遏制不住的架势。只不过现在他还不能走,眼看着上元节的活动他是个起头的,怎么也要等这事儿完了才能离开。
小蚬子倒是原本打算过来给完东西就要离开的,结果一听张静这个想法,先把他唬了一跳。心说他家爷把这位小爷和自家小少爷送这里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远离危险,结果现在这节骨眼儿上这小爷怎么就有这个想法了呢?!
要知道京里现在的情况可谓暗潮汹涌,万一张公子这一过去,出了点什么事,那可是劈了自己也赔不出来的啊!
小蚬子着急着拦,张静想想自己反正暂时也跑不开,也就不和他争。只是回头还得对方给自己带路才能进京,所以在问清楚小蚬子不着急赶回去也没问题之后,就尽量拖着他一起参加元宵灯会。
小蚬子本来就是个机灵人,这会儿来的路上就知道文家庄里差不多能站出来管事儿的都因为意外情况跑了,就留着吴方老爷子和张静这个年轻的公子。这俩又都没一个是文家的人,如果这会儿文瑞在这里,铁定会担心。
所以对于张静的挽留他也没怎么拒绝,虽然次数不多,好歹以前也跟着他家爷来过,这里的仆从看到他也要喊声蚬大爷,有他在这里,他家爷看到文十一他们回去,应该就不至于太担心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小蚬子暂时也就在文家庄住了下来。
对此小四和文祈都是相当的欢迎,只可惜他们很快就发现,现在的小蚬子好像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了,虽然还是会和他们玩闹,却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就有所收敛。
好在这种淡淡的失望还不至于让他们觉得沮丧。
马上就要过元宵节,手里有了可以随意支配的银子的张静,自然事事都尽量往好的安排。对此早已有所了解的小四可不会只顾着自己开心,所以早就喜滋滋的把事情全都告诉了小蚬子。
小蚬子原本是没怎么在意这事儿的,毕竟望镇算是相对比较偏僻的地方,未必能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出来。不过听小四兴高采烈的说来说去,渐渐的,让他自己也有了兴趣。
忙碌中时间总是过的十分的迅速,转眼就到了十三,第二天就是元宵节正式开始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文家庄上下都忙了个够,光是预先抬出来预备在办活动的场上的各色元宵就让镇上许多人提前先跑过来看热闹。
元宵在大家的印象里基本上颜色也就那么几种,糯米的是白的,掺玄米的是黑的。但是文家庄这次抬出来的元宵颜色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赤橙黄绿蓝青紫简直各色都有,看得人啧啧称奇。
看到大家的反应,原本对于张静的提议还有些怀疑的张妈妈也都不说话了,只是笑的开怀。
原来这些元宵的制作过程和常规的不同,常规的元宵,是做好小颗粒的馅料之后撒在铺了糯米粉的笸箩里不停的滚动,让馅儿自己充分沾染上米粉,形成一颗颗元宵。
而张静这个想法来的元宵却是和汤团一样,是先和好了糯米粉剂子,压出薄薄的皮子,再包上馅儿来的。
这个做工其实很烦琐,因为元宵个头实在很小。不过因为很新奇,其实庄里厨娘们做的也很开心。并且充分的发挥了想象力,把庄子里各色储备的蔬菜水果都拿了出来尝试。
所以最后的成品里甚至还有紫色的茄子元宵和橙色的胡萝卜元宵,最后连张静都对这些女性的创造力叹为观止。
说是十四开始,但因为十三就在准备,结果实际上望镇人的心情差不多在十三的下午就被调动了起来。
先是当地自发组织的龙舟队来彩排了一下热了一回场,这之后,其他本来就有打算当天也要来卖卖艺的乡亲们就开始自觉在空场上划分领地。
当然,坐北朝南最大的一块地方,文家庄早就占了下来,因为要放灯,这一片是已经拉好了竹竿灯绳之类的了。
场子中间则是元宵铺,原本张静想的是派发元宵,后来充分听取了人民群众的意见,于是改成那些五颜六色的新奇元宵是拿来卖的。
于是一般百姓只能在其余的地方占位置了。
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不仅有卖艺的来占位置,还有不少人占的是卖吃食的摊子。在这寒冬腊月,倒也算得上热闹。
本来这事儿是文家庄的主场,各家大户凑了份子就图个新鲜。没想到百姓这么给面子,现在的规模倒是像个大集了。
这么一来,自然需要按律办事,文家庄要出人手保证集会期间百姓的安全,而百姓们占的摊位地方可就得给租金了。就连镇上那些大户也都在观望,就等着文家庄发话,好安排是给钱还是直接出人力。
这种事张静一时还想不到,本来吴方倒是应该能想到,只是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也不是很经得起折腾,这会儿根本没跟出来。
还好小蚬子是有这个意识的,看这光景,又看几家大户家里的管家师爷都在往张静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