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那就把他俩放在我身边观察和历练两年,然后再交给你。”

“多谢父亲栽培!”

“先别忙着谢我。我怎么听说你还有一位十分厉害的贴身秘书呢,为何今晚上从未听你提及?”刘虞说这话时,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刘和明知刘虞是在问蔡琰的事情,可他有些心虚,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地说:“父亲千万别听外面的风言风语,我跟昭姬之间恪守男女之道,没有做过苟且之事。”

刘和心想:反正蔡妹妹最后那道防线我没有突破,虽然抠抠摸摸的事情也做了不少,香嘴袭胸的事情更是没有少干,但咱好歹守住了底线不是?

一直埋头苦吃的刘安,忽然抬起头来一脸认真的问哥哥:“大兄,什么叫做苟且之事?”

刘虞和刘和同时石化,一起朝小家伙翻起了白眼。

“等明日蔡邕父女抵达蓟城,你不可再与蔡家女子单独见面!”刘虞说完这话,将兄弟两个丢屋里自个儿离去。

“嗨,老爹还真是多事,连这都要管!”刘和嘟囔了一句。

才三岁大的刘安,刚才刘虞在的时候特别的老实,现在见屋内仅剩下他和哥哥,立即小声说道:“大兄,我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

“啥秘密?”

“那你得送我一匹最好的白马驹,我才告诉你!”

“小样的,还跟大兄谈条件了!信不信我收拾你?”

小家伙把嘴一撇,不受刘和的“威胁”。

“好,好,我明天就让史阿去给你挑一匹白色的马驹,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刘安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才小声说道:“我听父亲和阿娘在后院谈话的时候说要让二女同时过门,还说要给你一个惊喜什么的……”

“我擦!这是要享齐人之福的节奏么?”刘和有些激动的想。

第二三七章马城二三事

当刘和带着手下兄弟们跟公孙瓒和公孙越打生打死的时候,他的便宜老丈人蔡邕却是悠然置身事外,带着一群从洛阳来到幽州的士子们,沿着风光不错的歠仇水缓缓向东而行。

自打蔡大学士离开了长安那个狼窝虎口之后,心情就格外的轻松,人都好像年轻了几岁。

蔡邕数十年来收藏的四千多卷珍本书籍,先被刘和从长安运到洛阳,再被徐荣带着五千西凉兵从洛阳秘密运往了幽州,如今便放置于蓟城的兵器库中,只等着他这位老主人前来接收。

数千卷藏书得以保存下来,这便去了蔡邕一大心病。刘和真心实意的喜欢女儿蔡琰,这又去了大学士的另外一块心病。

在洛阳暂居的近两年时光里,蔡邕亲眼见证了刘和与蔡琰的琴瑟相处,虽然两个年轻人有时候亲密的过了头,但大学士都装作没有看见,只要刘和真心实意的对自己这个宝贝女儿好,男女之间那点事,实在算不得什么。

蔡大学士博学多才,可不是那种迂腐不化的卫道士,否则当初董卓被吕布刺杀时,他也不会发出一声感情复杂的叹息。

在洛阳的那段时间,蔡邕默默地留意和观察着刘和,然后发现这是一个让他根本无法看透的年轻人。刘和的一些想法和言论,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仔细一琢磨,却道出了事情的本质和真相,这让蔡邕对刘和的评价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老蔡虽然是个文人出身,不懂行军打仗之事,但他一路上随刘和北行,多少也见识了一些刘和的手段,这才发现自己的准女婿看似一脸和气生财,实际上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南匈奴于扶罗的部落因为挡住了刘和北上的去路,结果这厮一句话就让人家灭了族。除了老弱妇孺和身高低于车毂的孩童,其他南匈奴人几乎都被杀光了,也不知道于扶罗当初是怎么招惹了刘和。

不过老蔡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刘和真心实意想在蓟城创办燕幽书院,只要刘和善待自己的女儿,就算他把北方游牧民族全都杀光,跟他这个土埋了半截的老头子又有什么关系?那群近之不逊远则怨的胡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真要被刘和杀光了,倒也是造福了汉人。

穿越并州来到马城之后。蔡邕再度领略到了天高云淡的北地风情,他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变得开阔高远起来。

蔡邕一生命运多舛,在仕途上尤为不顺,四十六岁那年,他因为金商门之祸,结果被全家髡钳流徙至朔方郡。所谓的“髡钳”,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犯人要被剃去头发,然后用铁圈束颈。当时年幼的蔡琰也跟着遭受了这种刑罚。随父亲一起发配北地。

在流徙朔方的途中,酷吏阳球还派人追杀蔡邕一家,到了徙所之后,阳球又一次贿赂长官。意欲加害蔡邕一家人,幸而蔡邕有着很好的名声,竟然感动了前来谋害他的刺客,这才幸免一死。

蔡邕一家在黄河岸边的西安阳县内定居下来。过着艰辛的生活,直到后来灵帝驾崩,董卓强行征辟蔡邕入朝为官。以此装点他尊敬士人的假门面,蔡邕在北地的生活这才结束。然而好景不长,董卓一死,王允急于杀鸡儆猴,结果蔡邕再次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差点被逼死在牢狱之中。

如今蔡邕再度来到北方,虽然不是故地重游,但却有一种脱离樊笼得自由的喜悦,因此整个心境都变得舒畅快乐起来。

刘和从马城离开的匆忙,因为当时的战事十分紧张,所以只是交待刘惠好好招待蔡邕和他从洛阳带回来的数十名士子。刘惠亦是冀州名士,他久在官场,最善揣测主上心意,所以挽留蔡邕在马城盘桓了许多日,估摸着东线的战事快要结束时,这才派人一路护送着蔡邕父女和一群士子前往蓟城。

为了让蔡邕在马城过得有意思,刘惠也动了不少的脑筋,其中陪着蔡邕深入到市井和阡陌之间了解民情便是重要的一项。

蔡邕在马城的所见所闻中,有几件事情让他感触很深。

第一件是马城崇文尚武的独特风气。

在一座边塞城池,民风彪悍好斗毫不奇怪,但若是从普通士兵到市井贩夫都以会耍几招军中刀法而自豪,一有空闲便在城中广场上进行各种武技较量比拼,那就有些夸张了。

更夸张的是这些打起架来一个比一个猛的边民,在斗狠过后却会坐下来谈论家国大事,吟诗作对,听书看曲,一个个比洛阳和长安那些坐而论道的士人们还要文气。城中的百姓见到身穿文士服饰的蔡邕后,还会停下来客气地向这位儒者表示问候与敬意,这些都充分说明马城百姓并非不懂礼仪只知打架的粗鲁蛮子。

马城之中到处可见平民化的茶楼和曲园,在这些茶楼里面总有口若悬河的说书人讲一些情节勾人的逸闻趣事,也会讲大公子刘和代父南征北战的故事,还会讲名将赵子龙、太史慈等人战阵之上枪挑敌将的惊险桥段。每当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起来之后,茶楼中总是座无虚席,不时响起叫好之声,还有大方的豪客顺手丢出赏钱。

在马城的曲园之中,有经过精心彩排的活剧每日定时上演,这些剧目既有讲冠军侯霍去病横扫匈奴英雄故事的,也有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还有讲大公子如何孝悌仁爱的。蔡琰妹妹某天来看一出名为《孔雀东南飞》的活剧,结果回去的时候把眼睛哭成了两个大红桃子。

类似茶楼和曲园之类暗含着文宣统战功能的大众场所,不用说自然是刘和的宣传部长徐邈一手策划和搞出来的,这对于统一民众的思想认识,提高刘和在民众心目中的感召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现在的马城街头,谁要敢当众说刘虞父子的坏话,城中的百姓就能冲上来跟你拼命!

最让蔡邕觉得震惊的是马城官府开办的各类免费识字班,这种教化大众的手段简直能用恐怖来形容。试想一下,等到某天马城一个挑粪的都能独自看懂城门口的告示时,谁还能愚弄到这里的百姓呢?

当一个族群既崇文又尚武的时候,产生出来的力量究竟会有多大?蔡邕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相信有生之年肯定能够看到一些结果。

第二件令蔡邕受到触动的事情,是马城完备的卫生防疫系统。这座城池之内的各条主要街道上都修建有一种名曰公厕的建筑,不仅分别男女,而且有人每天定时清洁洗消。除了禁止市民在城内随地大小便之外,就连进出城中的牛马,都被官府要求挂上一个粪兜,防止牛粪马粪直接排泄在城中的地面之上。马城内建有几座大型的公共洗浴澡堂,有官府派人进行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服务大众。

刘惠向蔡邕讲述了当年大公子初来马城便积极开展“全城大扫除”的故事,然后非常自豪的告诉蔡邕,自从公子来过马城之后,这几年间马城没有爆发过任何疫病,城内军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蔡邕听了之后,心里十分纳闷。老头子就想不明了,你说刘和这么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军政大事都够他操心了,他当时怎么还有空闲琢磨给牛马屁股后面套上一个粪兜呢?

一座干净整洁、崇文尚武的边塞城池,已经令大学士觉得十分意外,可马城的独特之处还远远不止这些。在士人眼中身份低贱的手艺人和商贩,在马城很有地位,他们不仅有着稳定的收入,而且还有一些人被官府评为“三好城民”,即思想好、表现好、手艺好这“三好”。

例如连年被评为“三好城民”的牛铁匠和马木匠,这两人如今不仅赚到了一份令人眼红的家当,而且家中子女都获得了入官学就读的资格,刘和还亲自为他们题字褒奖。

蔡邕听刘惠解释才知道这牛铁匠和马木匠,便是如今在幽州广泛推广的曲辕犁的设计者,所以在城中地位崇高,不仅管理着偌大的农具制作工坊,还兼任了“马城农业技术革新委员会”的委员。

蔡邕此前从未听说过“技术革新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和名称,他不用问刘惠也知道这肯定又是刘和捣腾出来的新鲜玩意。当蔡邕得知上谷和代郡这两年因为采用了曲辕犁而多耕种了两倍的土地,多增加了三倍的粮食产量之后,心中再也不敢小觑马城的这些工匠和手艺人了。

蔡邕离开马城之前,已经被接二连三的震撼搞得麻木了,马城浓郁的商业氛围、马城周边发达的交通和水利设施,马城官府高效廉洁的办公秩序……凡此种种,让大学士产生了一种这些年四处漂泊和游学所见所闻比不上在马城呆半个月的感慨。

马城对蔡邕的触动越大,他对即将抵达的蓟城就越加期待。

刘和坚持要将未来的燕幽书院命名为燕京大学,说洛阳有太学,蓟城作为幽州治所,创办一所州立的学院,自然称得上“大学”二字。

况且,大在太之下,并不僭越。

蔡邕现在终于定下决心,愿为刘和所驱使,亲自出任燕京大学的首席祭酒。

祭酒,便是古时书院院长的称呼。

第二三八章这位姐姐好漂亮

蔡邕带着一帮子当初他从颍川拐来的学子走到军都山附近时,遇见了慕容平率军押解着两万俘虏向西而来,因此得知幽州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来势汹汹的公孙瓒兄弟被大公子在谈笑间剿灭。

大学士倒是不关心公孙氏的死活,他担心的是蓟城有没有受到重创,自己那四千多卷孤本有没有被毁于战火之中,于是急忙仔细询问慕容平一番。

慕容平护着刘和从洛阳一路北上,对于大学士自然是熟悉的,更知道这位白发老爷爷可是大公子未来的老泰山,所以将队伍停了下来,专门抽出半日时间向蔡邕汇报两场围歼战的始末经过。

结果,在军队山下便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四千手持兵刃的幽州士兵,看押着满山坡躺着晒太阳的俘虏,几十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围坐在五大三粗的慕容平周围听他讲故事。俘虏们都很老实,没有人想要伺机逃跑,在初冬暖洋洋的阳光沐浴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笑,倒好像他们曾经立下大功似的。学子们都很紧张,听到大公子仅率七千步兵就敢去抄公孙瓒的后路,连大气都不敢出,等听到公孙越率大军从蓟城南门杀了进去,就连蔡邕都惊的有点坐不住了。

蔡琰陪在父亲的身边,看他们这一大群读书人被个武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自从她来到幽州之后,心情比蔡邕还要好,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她觉得北方的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阔,夫君曾经戍守过的马城是那么的亲切温馨,总之她就是从来没替刘和担心过。

有啥好担心的?一路上那么多兵马想要围困夫君,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他轻描淡写的就化解了。幽州可是夫君的地盘。回到了这里,谁还能奈何得了他?

可不是蔡琰盲目乐观,这一年多来,自从她担任了刘和的机要秘书之后,经常要替刘和起草各种公文,对于刘和的各种谋划部署一清二楚,许多蔡邕不掌握的情况,她都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