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浮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浮沉-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今天也是穿了套西服,系好了领带,显得分外地精神。我走到前面。

    “首先我感谢大家能够来到这里参加我们公司的开业典礼。

    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制衣公司,我们现在拥有二百多人,管理人员二十人,月产量在十万件衬衫。我们采取电脑化的科学管理,工人工资采用记件,管理人员工资不公开,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我们开业五个月来,生产和销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要感谢在座的领导的支持,感谢广大员工的努力。

    我本人从市里面来到这个朴实的地方,感到非常荣幸,我会用我学到的知识,开拓进取,力争取得更加好的成绩,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谢谢。”

    底下一片掌声。

    “下面公司领导同县局领导合影留念。”秦丽华继续道。

    我们和各位领导们一起站在前面,共同照了一张合影。

    “现在,荣幸地请县领导讲话。”秦丽华对张秘书长说。

    “我就不讲了。”他站起来,双手拱谢大家。

    我们想了一下,只好进入下面的最后的话题。

    “现在,请大家就餐。”秦丽华笑着最后说。

    服务小姐开始上菜。又是互相地碰杯。

    我努力镇静地走到每个桌子前,敬大家,希望得到大家对我的了解和支持。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开业典礼成功地结束了。

    我带着外商回到工厂。我们先到车间参观了一下。工人们都在努力地工作着,今天也特地要求大家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所以车间里显得非常地整齐。他们两个人也是行家,边走边向我提出许多的问题,同时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哪里是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也想改变一下,但是过去的底子,要动,就要花很多的钱。我们现在,能够维持现有的费用和开支就不错了,所以没有更多的钱来更新设备和改造车间。我觉得现在就只有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创造更加高的利润,利用利润进行再投资。

    我们又回到办公室,同张厂长进行了建设性的谈话。我坐在旁边给他们做着翻译。

    捷夫站起来,对我们大家说:“让我们一起照一张像吧!”

    张厂长非常高兴,叫来李玉平和老谢,一起下楼到了大门口。那里可以照到工厂的牌子和我们合资企业的铜牌。这个合影就意味着我们合作的愉快和成功。当然,我非常清楚,中外方把责任都放到了我的身上,他们要的就是年底的利润,平时是怎么做的,他们就不会考虑了。

    合影完毕,张厂长执意在当地宴请远方来的客人。

    我对捷夫和玛乐丽说了,他们也同意。

    当地有什么特产吗?我不知道。之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对吃饭没有特别的重视。来个人什么的,我就是让别的人出面,我尽可能不直接面对他们当地的人。至于什么是当地的特产呢?我觉得没有什么的。

    这次是由张厂长自己亲自点菜。他要的是当地的特产,什么野菜啦,红鳟鱼啦等等。我觉得家常菜就可以,对于外国人来讲就算是特产了,他们在国外是很难吃到这样的中国菜的。

    “国外能够吃到中国菜吗?”张厂长通过我翻译问捷夫。

    “当然有,但是多少有些改变,味道不是非常地道。”他回答。

    “一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张厂长继续问。

    “就是味道上加了些西方人爱吃的,如奶油什么的。”他回答。

    大家都“噢”了一下。他们里面没有出国过的,对外面的世界也就是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的。其实国外的环境什么的是比中国要好些的。

    捷夫还是可以的,能够喝一些中国的二锅头。一会儿,他就开始出汗了。

    大家看着他,都笑了。

    晚宴的气氛是高兴的,热烈的,无拘无束的。

    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决定起程回到市里。

    张厂长一直在挽留他们,希望他们在当地住一晚上。我对他讲,北京的房间没有退,应该回去比较合适。他最后同意了。

    我们上了车,向市里开去。

    郊区的空气特别的新鲜,虽然冷一些,但是没有太多的污染。汽车的大灯照着前方,马路上没有太多的车和人,因此我们的车开得很快。快到市里的时候,路灯才开始亮起来,这个时候正好是夜生活的人开始行动的时候。

    这一天,一切顺利,也显得非常地紧张。

    “明天我们的安排是什么呢?”我问他们。

    “明天我们上午有些自己的事情要做。下午没有什么事情了。”捷夫告诉我。

    “那么明天晚上到我家里做客,可以吗?看看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建议道。

    “好的。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玛乐丽高兴地说。

    “那就这样定。”我边说,边把他们送上饭店的房间里。

    我独自一人回到办公室,处理完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就到卫生间洗个澡,然后就躺在椅子上睡着了。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也使我有了一种兴奋的感觉。现在从公司到自己,都是合法化的,不用再担心使用别人的营业执照而带来的忐忑不安。现在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经理。我是一个务实的实干家,没有太多的交际,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作搞好,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二十三章
    捷夫和玛乐丽结束了在北京的这一段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经历,他们走了。

    “经理,你看能不能就包我的车吧。”小曹恳切地对我说。

    “那好吧。”我犹豫一下,最后决定下来。

    从此,小曹就成为了我身边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早上他到我家门口接我,晚上他送我回家。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

    “喂?”我拿起电话。

    “是我,这周来的时候我们谈一下。”张厂长的声音显得非常的沉重。

    “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了吗?”我问他。

    “也没有什么,合资这边我不太担心了,但是那一半的工人就是没有活,没有订单,人心就比较涣散,这样下去将不是太好的事情。”他解释道。

    “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我问。我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

    “从合资部分的生产能力看,有些订单你们完不成,到外面加工。可是本厂没有合资的部分没有活。你看这个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一下。其实这部分人的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利用起来他们的生产能力,不对于你们也比较合适吗!也不用到外面去检查质量。”他说明了理由。

    “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的,但是鉴于担心管理方式方面的不统一性,会产生很多的麻烦,所以就放弃了在本厂另外没有合资部分加工的可能性。”我解释我的想法。“这个问题,我们见面以后再仔细地谈。”

    “那也好,我就等你来。”他放下了电话。

    我的直觉是未合资的部分可能是经营上出现了问题,质量管理跟不上,造成严重的索赔,订单接不上,工人的人心开始涣散。我也仔细考虑过一厂两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就是有许多共同用的地方,包括压胶人员、电工等等,他们的工作效率不能够给合资这一面带来积极的成分,反而总是起到阻碍的作用,耽误生产和管理。因此唯一好的办法,也就是暂时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另外一部分从形式上接过来,管理和生产统一,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不能够起积极作用的人员,我们就只好辞退。如果本厂愿意留下来,那就是他们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心里也开始紧张起来。现在,如果接过来,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订单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我们要接更加多的订单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生产不饱和,甚至放假的问题出现。这个是董事长坚决不愿意看到的。

    驱车来到工厂,我就住了下来。自从合资正式开业以来,我就没有再到宿舍和宾馆住,一般都是住在办公室里。我让小曹回去了。

    晚上,我找到王师傅和李薇,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你们觉得,如果我要是接过厂子的另外一部分,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有意问他们。

    “从生产能力上讲,应该是好事,我们现在有些忙不过来,但是人员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些问题。”王师傅思索着说。

    “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订单就要更加多。”李薇这样说。

    他们的说法是比较中立,毕竟他们是从北京来的。

    “现在,我们很多的订单在外面加工,也有许多的质量问题产生,这样下去,就不如在本厂做。”我说。

    “但是管理上不是很容易一致,除非是我们统一起来,工资都在这边发放。”王师傅说。

    “是的,要接过来,就必须要统一起来。”我感觉到了我的信心在膨胀。

    “我总是觉得那面的人员不好管理。”李薇说。

    “那到也是好办。”我说。

    “只要你决定的东西,我们就会认真去做的。”王师傅最后这样说。

    我又叫来李玉平和秦丽华。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现在是没有办法了,那个时候是要同咱们比一比,现在看来是不行的。到头来连订单都没有了。张厂长他能不着急吗!要我说,就不管他们,看他们最后走到什么地步。”李玉平直接地说。

    “我个人认为,要想接过来,就必须要同张厂长谈清楚条件。”秦丽华也说。

    我知道他们是最为了解这个厂子的,她们对这个厂子的未来还是有发言权的。

    “但是张厂长向我求援,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呀。”我说。

    “我总是觉得提高了生产能力,在目前来讲是不合适的,况且他们肯定是要向你提出租费要求的,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成本。如果他们的生产能力能够实现,那还好些。万一不行,我们可就背上了包袱。”李玉平分析道。

    “是的,我肯定是要租赁这个车间的,而不可能扩大合资企业的投资规模。”我说。

    “所以,他们要价不会太低的。”李玉平说。

    “那就看看张厂长的意见再讲。”我说。

    “好吧。”她们两个一起说。

    张厂长是在家里吃完饭才回到工厂里的。

    “晓升,你好。”他一进来,就热情地握了一下我的手。

    “您好。”我客气地说。

    “今天,我就是要同你谈谈其立另一部分的情况。现在没有合资这一部分的员工总是抱怨,甚至提出你们这边不还面料款和辅料款,造成这边的工资发不出来等等。有人也在怀疑你,说你是骗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我认为是有些人惟恐其立不乱,他们有的还上书县里,指出其立的问题等等。其立这边的车间的确也出现问题,工人素质下降,质量出现问题,订单跟不上。为了保住这个厂子,我希望你能够帮助一下,最好把没有合资的车间接过来,包括门卫、配电室、压胶和食堂。车间工人的安排,你也可以随意安排,你们不要的,其立也不要。”他手里端着个茶杯,喝了一口。

    “这些我都能够理解。合资这边到现在没有拖欠工资,订单也是满满的,而且公司的运转程序是正常的,有条不紊的。这样确实是造成另一部分人的不平衡。”我附和着说。

    “就是呀。如果你整个接过来,管理和财政统一,就可以抹杀掉没有必要的闲言碎语。我的精力也可以放到搞些其他的事情,使得原来其立管理阶层的人有事情做,开拓新的领域。”

    “您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就单从我们合资而言,就要面对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我要接更加多的订单。”我说。

    “我相信你是没有问题的。”他鼓励我。

    “但是我们是租赁过来另外一部分的生产能力,其立要收钱吗?”我是明知顾问。

    “为了掩人耳目,我觉得你们应该同其立有一个协议,费用就定为每月四万元。你看如何?”他回答我的问题。看来他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从四万的租金看,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以后是不是会挣得出来。”我有所担心。

    “只要我在位,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都是好商量的。”他恳切地说。

    合资是他和我共同搞起来的,我相信他并不想把厂子搞垮的。

    “既然您确实有困难之处,我就决定接过来。协议由我来起草,您过目,没有问题,就让他们打印出来,双方签字盖章。原则上就是,人员待遇和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