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荷兰、走私者,为什么要积极把白银运入中国?主因是追求金银比价的差额利润,道理如下。1500年左右,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7。5比1:每两黄金的价格,约是每两白银价格的7。5倍。同一时期欧洲的金银比价,以法国为例,约是13比1。
在套汇者眼中,这个价差有什么意义?他们知道:在法国13两白银可以换到1两黄金,但在中国只要7。5两白银,就可换到1两黄金。换句话说,欧洲是「金贵银贱」,相对地,中国是「金贱银贵」。所以只要从拉丁美洲运7。5吨白银到中国,就可以换到1吨黄金,运回欧洲后可以换到13吨白银。夸张地说,运1船白银到中国所换到的黄金,载回欧洲后可以换到2船的白银。扣除运费与风险后,实际利润至少还有60%或80%。
1400年时(明代初期),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4比1(1两黄金只能换到4两白银),如果这时载白银来中国换黄金,运回欧洲的利润大约是300%。当然,哥伦布是1492年才发现新大陆的。
此处的重点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金银价差,在这种套汇的积极作为下,很快就收敛了:1650年时,中国的金银比价已高达14比1,和法国的15比1相当接近。这表示两件事:(1)中国的白银存量已大幅增加;(2)已追上世界的金银比价,从银荒时期的「金贱银贵」,转为欧洲式的「金贵银贱」。
理解这些基本背景后,来看明清时期流入的白银数量。华北黄河流域矿产稀少,先秦时期的金银,主要靠长江流域供给(楚国为主)。15世纪初期明朝的版图大增后,积极开采云贵的银矿。但平均年产量只有46吨,顶峰时约20吨,不够急速增长的人口与经济使用。1500年之前外国白银尚未流入,中国被迫处于长期银荒状态。1530年代,日本西部发现大量银矿,才让亚洲进入「白银世纪」:用白银来拓展国际贸易网络。1540年左右,华商开始运丝织品到日本换白银。1570年代,葡萄牙人看到运送美洲白银来亚洲的庞大利益。有人估算说,明代灭亡之前(1643),大约有2。5亿两(9;375吨)白银,在中国地区流通。
整体而言,1550(嘉靖29年)和1645(明亡)的1世纪间,中国总共进口多少白银?15501600这50年间,约1;770到2;370吨;160045这50年间,约6;900到8;400吨;合计约8;670到10;780吨。假设总进口量是10;000吨(=10;000;000公斤),除以100年,每年约10万公斤(=1亿公克)。假设明朝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口有1亿,每年从外国流入的白银,每人只分到1公克,怎么足够当作经济成长的燃料呢?虽然每年10万公斤的白银,不够让经济起飞,但加上原本的国内白银存量,对用银缴税、工商业发展,倒是很有帮助。
接下来看以5年为单位的变化:16015年的总流入量有147。6吨,166610年暴增到340。3吨,16115年有415。0吨。这段高峰过了之后稍微衰退,16315年推向新高点436。0吨,以及163640年的572。8吨。但在16415年暴跌到248。6吨,这有两个原因:(1)明朝在这5年间灭亡了,社会动荡当然会影响工商业与国际贸易,外国银子的流入量大减。(2)如前所述,1650年代中国的金银比价已和欧洲接近,已失去运白银来套利的吸引力。
进入清朝后,这个趋势更明显:164650年只有187。7吨,到165660年间急速反弹到302。5吨,16615年间更高(330。8吨)。但接下来是更急剧的下跌:166670年间只有82。4吨,168690年间最低,只有43。1吨 。
如果从简单的货币数量说来看,白银流入的减少,等于是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上列的数字显示,明末50年间的白银流入量一直增加,但明代却灭亡了;清初50年间的白银流入急减,但清朝初期却常让人有活力的感觉,这不是奇怪的事吗?

康熙
重点就在这里:中国历史上的银荒症,就像长期的贫血患者,从1550年代开始大量输血,到1650年时就补充够了,血红素的标准已和正常人相近(金银比价已和欧洲相近)。这时还需要大量输血吗?医师会认为不必,只需小量补充,能和人口增长速度、经济成长同步就够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清初的白银进口量才会锐减。如果中国的金银比价,在清初时还差国际一大截(表示贫血程度严重),外国的白银自然会持续高压涌入。
理解这个道理后,就可以回答较关键的问题:清初白银流入的减少,是否会引发经济的萧条与危机?当然不会,因为我经过长期输血,血红素已接近健康状态,这时候减少输血,会让健康产生危机吗?

Richard von Glahn
如何判断清初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状态?最简单的指标是米价。如果以153040年间的米价为基数(=100),就可看出14501650年间,米价的趋势一直在爬升。开始大幅下跌是1660,一直跌到1700左右,有人称这40年间为「康熙不景气」,认为主因是这段期间的白银流入量大减所致。其实米价在白银流入量减少之前,就已经开始下跌;白银进口量回升之前,米价就已回升。应该是两条线碰巧在同一时期同步起伏,而非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换另一个指标(地价),就可看出15001650年间,进口白银大幅上涨时,地价却长期下跌。
外国白银在明朝中叶到明末,确实帮助了中国经济。但清初的康熙不景气,恐怕要从内部去探索各种因素,不能单怪外部输血量的不足,以免搞错方向问错问题。

参考书目
von Glahn; Richard (1996): “Myth and reality of China’s seventeenthcentury moary crisi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6(2):42954。

13为什么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






(网络文章)郑成功干嘛要赶走荷兰人啊!
荷兰人口是台湾的 34; 土地面积是台湾的54; 国民所得大约是台湾两倍。13 的家庭没有小孩;13 的家庭是单亲家庭;29 的家庭有两个小孩。50%的妇女在家中生小孩,产假有16周,结婚与同居的权利义务相同。
65 岁以上老人,每个月政府发两万两千一百元 (台币),看病至少要等3天,要先预约排时间,不是随到随看 (除非很紧急)。没有医师处方,药房只能买到维他命及止痛药。
到餐厅用餐,最近几十年才流行的,而且有段时间,餐馆都是中国人开的。用餐很悠闲,一个晚上通常只做一个桌次的生意,不赶时间 (当然也不赶客人) 。用餐坚守「各付各的」(go Dutch)的原则。
送礼一定附发票,不是要让你知道花多少钱,是要让你不满意可以去更换,方便维修。荷兰买房子可以贷款120%,因为装璜也要花钱。荷兰女王的公务车是福特,家车是富豪,不浪费公帑。
荷兰主流媒体有不成文规定,不报丑闻。地方报不用钱,全国性大报纸星期日不出刊, 让大家休息。大学毕业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免费周报,每年填一次问卷,就可以一直看。这份报纸份量跟杂志差不多,内容精彩,水平很高,是靠广告收入维持的。
工作者不论年资,都有 23天的年假。部份人因缩短工时代替加薪,可有36天年假。六月份会发度假费一个月,因为怕员工没钱度假,会影响工作情绪。很喜欢旅游,平均每天有三百万人出游(2001年时全国才1600万人)。
无法承受工作压力也算公伤,许多人(将近一百万)因此在家休养。荷兰人基本上不加班,该度假就度假。商店早上十点开门,下午六点关门,只在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内工作,经济力还是排在世界的前端。
荷兰人少有贪污,因为没有人送贿。九成的荷兰人觉得自己很幸福,八成六觉得自己很健康(这才是政府的目标嘛!)。
PS。 郑成功干嘛要赶走荷兰人啊!害我工作这么累。

1662年2月1日,驻守热兰遮堡(Zeelandia Castle)的荷兰人,在被郑成功围城9个月后投降。这是台湾史上大书特书的事,现在还可看到许多图画与文件,描述这个民族的大胜利。明朝为了拉陇海盗郑芝龙,赐他姓朱(称为国姓爷),还让他儿子郑成功从小住在北京,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这个「内陆人」到了台湾之后,竟然能打败海权强国的荷兰。
我在想,如果台湾有金山银山,荷兰人会这么轻易就撤离吗?如果我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领导人,就把船队炮舰调集到热兰遮堡,和郑成功一决死战。不论从火力优势或其它观点来判断,成功的机率其实相当高。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恐怕是以经商赚钱为主旨的VOC,认为这个岛已不值得投入炮舰,才半战半离的。换句话说,荷兰人本来就想走了,正好碰上郑成功的骚扰,就坚决离去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VOC)
17世纪VOC进入亚洲的主要目的,是看上日本的白银与中国的丝绸。但要拿什么东西去换日本的白银,再拿白银去换中国的丝绸,卖回给日本赚一笔呢?台湾正好提供两种日本需要的东西:鹿皮和糖。荷兰人到远东做生意的手法是「内海贸易」(intraAsian trade):拿台湾的鹿皮与糖去换日本的银子,再去换中国丝,再去日本换金银。
做这种贸易的人称为country trader,他们把中国海(台日中这一圈)称为「远东湖」(Far Eastern Lake)。如果有这么好的贸易机会,那为什么台日中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让荷兰人来做?主因是17世纪上半叶的中日都在锁国状态,虽然明令片板不准下海,但仍有民间的走私,或开放几个小港口对外做小额贸易。
其实最早看到远东地区贸易机会的是葡萄牙,大约在1511年就在马六甲海峡驻扎,1557年在澳门、1580年在长崎设立贸易据点。1571年西班牙人在马尼拉设立总部,主要的生意是从南美洲运来白银,向在海上贸易的中国商人买丝绸。1596年荷兰人来到东南亚时,中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之间的贸易网络,早已建立运作良好。荷兰人只好避开被葡萄牙控制的马六甲海峡,在巴达维亚(Batavia,今日雅加达)建立总部(1619)。
1600年荷兰人初次抵达日本,1609年在平户(Hirado,长崎附近的港口)建立贸易站。之后在1624年往广东与福建试探建立据点,但未成功,就转向台湾西岸海边设立几个据点。那时的明朝政府对海外领土兴趣不大,台湾就成为中日走私者的贸易点。荷兰人来台之后建立热兰遮堡,1633年建立和福建的贸易关系,拉起台中日的三角贸易网。
虽葡西荷已各有据点,但三国之间的混战尚未结束。17世纪的荷兰本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属地,两国的宗教与民情大异,时常出现激烈的抗争与流血镇压。西荷两国的长期深度情结延伸到远东,对荷兰人来说,VOC同时具有贸易和战争的任务。荷兰人试过要把西班牙人从菲律宾赶走(1620),也试过要切断马尼拉与福建的贸易(1630),但都没成功。原因是:(1)西班牙在吕宋岛的兵力相对地坚强,荷兰人攻打不下。(2)中国商人需要西班牙的美洲白银,暗中扯荷兰人后腿。
相对地,荷兰与葡萄牙之争就成功多了:1639年把葡萄牙人逼离长崎的出岛(Dejima),抢下日本市场。两年后(1643),葡萄牙把马六甲让给荷兰人,失去东南亚的据点。荷兰人控制马六甲海峡后,成为南亚与远东区的掌控者。荷兰的亚洲生意布局,是从印度买棉纺织品,带到印度尼西亚群岛换香料。日本和欧洲对中国的丝绸需求量很大,买卖丝绸的利润很好,但要如何从锁国的中国,取得大量丝制品呢?用白银:从日本、从欧洲运白银,和中国商人在海上交易。

复制的VOC船
台湾的地理位置,对荷兰人是个良好的战略点:(1)当作储存货物的仓库;(2)当作船队的补给与休息站;(3)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吕宋、往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地理中心;(4)还有鹿皮、糖可以换到日本的银子。这是荷兰在远东的贸易布局。VOC在生意最旺的164154年间,平均有26艘船在远东海域内东买西卖,单是台湾与日本间的航线,每年有9艘专用船南来北往。利润有多高?在这鼎盛的十年间,对日贸易的利润平均有100%。从台湾运糖卖给日本的利润约25%,卖给波斯的利润约96%。
为什么1654年之后,VOC在远东的贸易就走下坡呢?关键在中国的生丝市场,被孟加拉国(Bengal)用低价抢走了。164154年间,VOC卖到日本的商品总价值,约有1。28千万荷兰盾,其中7百万盾(约54%)是生丝和丝绸。但到了1650年代中期,孟加拉国的生丝价格,从1651年每磅5。89佛洛林(florin),暴跌到1659年的每磅2。68佛洛林。相对地,中国丝的价格,从每磅2。38佛洛林涨到4。97,市场优势完全颠倒过来。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