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是岳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或许他是岳飞-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飞能够在襄阳的复地留守一定的兵力,以防伪齐再度进兵。可以说赵构把襄阳府、邓州、郢州、唐州、随州、信阳军的决策权交给了岳飞。岳飞也体谅朝廷的辛苦,于是便将大部分军队撤了回去,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备收复之地。

之后岳飞先后有那么几项任命。首先他任命张旦为唐州、邓州、郢州以及襄阳府的安抚使、兼襄阳府知府,让牛皋作为张旦的副手出任安抚副使之职。其次又任命李道为唐州、邓州、郢州、襄阳府的都统制。让孙革、李尚义、王昇等将官归于李道节制,并且配置两千人吗驻守襄阳府。之后还任命了李旦率领一百五十名将士驻守郢州、孙翚和蒋廷两人带二百名兵将驻守随州。高青以及单藻率兵驻守唐州,张应、党尚友以及邵俅三人率兵驻守邓州,而舒继明带兵驻守信阳军等等安排。

岳飞对他们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只是让他们整顿城池,好好的防守自己所守护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且岳飞还恢复农业。让襄阳城的农业发展变回以前的模样。经过岳飞的一番指挥以及在将士和百姓的努力之下,襄阳城这座战略要地更加的完善了。伪齐虽然不服气,但却始终不曾夺回襄阳一带的控制权。此地可以说是南宋的命脉所在,川陕地区依靠高山峻岭可以阻止敌军入侵,而淮东一带可以依靠长江之险来阻挡,惟独荆湖北路的襄阳一带,如果被敌军攻破之后,那么南宋离着灭亡的日子可就不远了。

收复六郡之后,岳飞也不知道是怎么搞得,开始谦虚起来了,其实可能真是如此吧。他给朝廷上书,希望改派别人来规划六郡一带的建设。赵构又不是傻子,看到岳飞已经把六郡收复,管理上的事情交给岳飞去办是再好不过了。怎么可能将这堆烂摊子甩给别人呢?你岳飞当了甩手掌柜的,那我赵构又该如何去任命下一任管理襄阳一带的人选呢?赵构还是听从了赵鼎之意,让岳飞的大军前去鄂州驻扎,此地乃是荆湖北路的首府,让岳家军去驻扎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其实,岳飞也有他的为难之处,试想守着这么广阔的平原,岳飞手底下的岳家军,同共还不到三万人的兵力,怎么可能会吃得消呢?再者兵力如果太分散也不是很好。于是岳飞再次上奏于朝廷,大概意思是说要扩张岳家军的人数,否则守备襄阳六郡的任务太过于沉重了。而朝廷的意思是希望岳飞能够勒紧裤腰带,先忍一时半会儿的,等到杨幺的叛军被平定之后,保证给你岳家军的兵力增至六万。

岳飞心想:“合着好事全让你们办了?你们平定杨幺的叛军之后,这不定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现在应下来这件事情有啥用?”不过岳飞还是死活与朝廷交涉,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增兵。朝廷也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将崔邦弼以及颜孝恭两部的人马正式拨给了岳家军,这样一来岳家军的总共兵力才增至三万人左右。

之后,岳飞一直负责荆湖北路一带,也就是中原战区的一切。儿岳家军也因此而驻扎到鄂州,此地也就是以后岳家军的栖息之所。或许岳飞直捣中原、恢复疆土的愿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岳家军也是在一步步的接受着时间的考验。岳飞是否可以统领千军万马北伐中原,或许岳飞本人有这个实力。

第三节。千古绝唱《满江红》

 在岳家军大破“父子联兵”在邓州所设下的三十多个山寨后,宋廷这边也得到了这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这时候的高宗赵构笑得像朵花似的。因为他明白再打下去,岳飞首府襄阳府等六郡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根本不用太着急了。故此赵构也没什么可怕之理,而且赵构还召来众大臣夸赞岳飞一番,对大臣们讲道:“朕虽然知道岳爱卿行军打仗是一等一的能手,可却未曾想到岳爱卿能够这般大破敌军。”同时也甚感岳飞之能,并非是张俊、刘光世之流可以比拟的。大臣之中新上任的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也对岳飞的评价不错。下面有一段评价便是胡松年所说:“唯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若号令不明,士卒不整,方自治不暇,缓急安能成功?”这便是胡松年给岳飞的评价,证明岳飞领兵打仗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统帅。

当然,岳家军得胜而归,早先宰相朱胜非的许诺也不能不算数。当时朱胜非曾在岳飞未出兵收复襄阳六郡等地之前承诺岳飞,只要你岳飞能够收复失地,那么就立即给你授予节度使之职。这同时也是武人的顶峰荣耀。这仗也得胜了,那么朝廷也不能出尔反尔。关于岳飞建节一事,在朝中并没有什么疑议。毕竟岳飞是以收复襄阳六郡的战功换回来了,也没有做出拉关系走后门之类不齿之事。所以朝廷方面的大臣们没人反对,那么宋廷便按照当初的承诺将岳飞从正四品的镇南军承宣使提升为从二品的清远军节度使的虚衔调动。在实际头衔上做出了这样的任命。将岳飞该调为荆湖北路荆南、襄阳、潭州制置使。依然是神武后军统制,这样的调动是因为王燮在平定杨幺叛军之际出现了一点点的小插曲,关于此事会在后两节有所交代。

再说岳飞建节一事。在唐朝的时候节度使是节制藩镇之人,有着无比的权力。唐朝末期,唐朝的中央政府已经无力去节制这些节度使了。而在宋朝节度使只是一个虚衔而已,并无任何实权在手,为的便是防止像唐朝那样形成藩镇割据的不良局面。就是因为宋朝太过于重视前车之鉴,所以导致政策上面的重文抑武,而且将重文抑武发挥到了极致。基本上宋朝的武人受到排挤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节度使在宋朝只属于一种殊荣,给那些屡建战功的武人以及文臣的荣耀而已。不过前提是你必须有卓越的贡献才可能授予你节度使之职。不然的话节度使之名想得到是门也没有。在宋朝有很多人官职比节度使还要高,但是并没有得到节度使的称号,这便是做的不够到位。故此建节是一个非常荣耀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介武人来说,岳飞的清远军节度使其实也不必去上任,说白了宋朝的节度使嘛用也没有,就是一个虚衔而已。凡是建节之人,朝廷都会给他们一套旌节,其中里面包括门旗二面、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二支、豹尾二支其总共有八件,显得十分威风。建节的意思大概就是宁死不能倒节。建节是要进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此等殊荣当然是宋朝所有武人所追求的,更是部份文臣所不及的。同样也是武人的最高殊荣。

在当时已经建节的武将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吴玠这四位武将,若论抗金有功而建节者,只有吴玠一人,不过现在就要加上一个岳飞了,姑且算是两人吧。如果说论战功,吴玠现在当属第一,这点是必须承认的。因为那时候吴玠守备川陕战区的确是屡建战功,这点毋庸置疑。而岳飞可以功居第二,因为在当时的战功上,虽然超越不了吴玠,但早已超过张俊、刘光世等人。而且岳飞此时刚三十二岁,就已经到了建节的程度,岳飞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当时岳飞算是自宋朝以来除了太祖赵匡胤以外,最年轻的建节者。

这样一来岳飞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妒忌,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张俊可曾经是岳飞的老板,这打工仔竟然一跃成了跟他平列的将帅,以他的胸襟怎可能不嫉妒岳飞呢?在宋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凡是建节之人,必须要推托三四次,请求免去节度使之职。不能人家给了你,你就心安理得居之,所以岳飞也不能够免俗,便开始对赵构推辞起来。不过赵构当然不会将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之职的成命收回来。所以推辞过后,赵构还是派人将清远军节度使的旌节送到鄂州去了。

当清远军节度使的旌节光荣的归入岳家军时,全军儿郎欢呼雀跃,多年的苦战所换回来最高的殊荣。尤其是对岳飞的那些老部将来说,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呢?

在岳飞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之后,一日岳飞在鄂州的一座楼台远望,阵阵细雨过后,岳飞像北方眺望,锦绣江南一览无余。但眼前的山河并不能够满足岳飞的欲望。因为他希望看到更往北的荒漠塞北!收复河山之路不由分说!现在自己或许才刚刚踏上正途!岳飞此时满怀激情的孕育出一首千古绝唱《满江红》。岳飞不由的高歌吟唱起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四节。庐州一破“父子兵”!

 在岳飞建节以后,曾经派往伪齐的间谍王大节光荣的回来了。而且此次王大节还带了宝贵情报。那便是金国要与伪齐合兵一处,继续组成“父子联军”以南侵大宋淮河流域!岳飞深知这次的情报十分宝贵,故此将王大节送到了南宋的行在临安城。向朝廷交代“父子联军”出兵的始末。

不仅宋朝能有间谍,伪齐这边也光荣的接收了降将。在绍兴三年五月份,宋朝明州守将徐闻入海叛逃。投奔伪齐而去。并且向刘豫投诚,把赵构的丑事全部告之给刘豫。原来赵构在行在临安府以及明州的昌国县沿海一带准备了不少船只,而且有不少的粮草。赵构的意思不是说要以海路挥师北伐,而是作为哪天兵败了,继续海上n日游。

刘豫知道此事后,满怀欣喜的将这件事情告之了自己的“爹地”金国。告诉了当时已经迁升为都元帅的完颜宗翰。并且刘豫建议完颜昌由海路攻袭昌国县,之后再取下明州城,随之发动南侵。完颜宗翰对刘豫的建议表示采纳,可这时的左副元帅完颜宗辅以及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对以海路奔袭作战表示疑议,金太宗护着老的侄子,自然是听从完颜宗弼的建议以陆战南下!完颜宗弼现在虽然贵为都元帅,但是他的种种决策都被金太宗完全无视。

算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国就遭受到了两次的挫折。第一次是川陕战区,另外一次是中原战区。父子联兵对于此事当然是非常愤慨。但想想川陕战区的吴家军,又想想中原战区的岳家军。这两支军队都不是好惹的,于是挑柿子还是要捡着软的捏!父子兵这次瞄准的也并不是这两个战区,而是东部的淮南东、西两路。两淮离着行在临安府非常近,攻破两淮就等于能够取得京师!他们的设想实在很不错。究竟能不能办成,那都是后话了。

金军这边准备充足,派出了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右副元帅完颜昌以及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这三员猛将。此次是由刘豫的儿子刘麟来统帅。在九月份就已经渡过淮河流域。他们完全赞成李成的意见,那便是珍惜生命,远离岳家军。

父子兵再度联手的消息传到了宋廷,这下子满朝文武都慌了。纷纷表示要求高宗赵构解散百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朝中也就赵鼎有点良心,他站出来坚持反对所谓的“曲线救国”。他认为连打还没打呢就跑路,这也太不像话了?!

其实两淮一带足够对付这次父子联军,而且还能够给以强烈的反击。因为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三支军队都是在这一带。另外还有杨沂中的神武中军。也就是说其总共的兵力可以达到十几万。如果要是齐心协力作战,绝对不比川陕战区的吴玠以及中原战区的岳飞差出多少。然而忽略了一点,关键就在于众将根本就不齐心作战。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先看看刘光世他老人家,敢问他老人家有哪次战役能够亲临阵前?又有哪次战役取得大捷?没有吧?倒是能够看到刘光世他老人家跟杜充之流一样,见了金兵跟见了阎王爷似的,不由分说跑还来不及呢,就更别提什么抗击金兵了。这次父子兵一来,刘光世二话没说直接把淮南西路拱手让了出去。

再说说张俊,这时候朝廷又开始隔应张俊来,要求张俊能够抗住父子兵的攻势,最后的结果非常让朝廷失望,而且他老人家还找了一个非常没有水准的理由逃避这场战役,那便是从马上掉下来了。哎呀,您老人家真是万金之躯,您怎么不再说严重一点?直接从楼台上掉下来岂不是更好?您到时候啥也不用干了,直接驾鹤西游得了!

虽然韩世忠积极的抗击,但若大的一个淮西,你让韩世忠手底下的韩家军来守护,这么作也未免太过分了。韩世忠这次在大仪镇、鸦口桥以及承州获得了三次胜利,而一支军队不论是怎样的努力,后面有两支军队给你扯后腿,纵使你有万夫莫敌之勇,那也是于事无补的。最终韩世忠被迫退守镇江府,而张俊也顺着退守到常州,刘光世退守至建康府,将大片的国土拱手让了出去!如今之际也只能以天堑阻挡敌军来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