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知道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

就在王旭尴尬不堪的时候,位于左边三列正中一列的曹操也是突然注意到了这些官员的目光,当即不由回头看了过来。刹那间便发现了王旭,微微一愣后,顿时不动声色地走了过来。

“你怎么站在这里?”刚走到王旭身边,曹操就拉着他离开了队列,走到了群臣后边。

闻言,王旭也是止不住地苦笑:“孟德,我第一次入朝,哪里知道该怎么站位。想来我是外臣,所以就站到最后了。”

曹操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听到,这才轻声笑道:“错了,上朝的时候,不管是外臣还是京官,只论品级,不论地位!你是平南将军,根据陛下定制的品级,目前武官这三列,你应该站到车骑将军何苗之后。因为单论品级的话,目前在京的武将,除了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就你最高!”

“真的?”王旭有些不相信地道。

“我骗你作甚?你看袁公路,他是虎贲中郎将,掌管虎贲郎,地位没有袁本初这个掌管禁军的佐军校尉高,但仍然站在他的前面。看到没有?”说完,曹操又回头来,肯定地道:“所以,你应该站在武将这三列最靠内的一列,而且是仅次于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位于第三个位置!”

这下王旭总算明白为什么别人会笑了,当即不由摇了摇头。“多谢孟德了,要不然今天还真是要闹笑话!”

“你我还说这些干什么,快去站好,马上就要早朝了。”曹操急道。

“嗯!”王旭也不拖沓,干脆得大步走了过去。

曹操见状,微笑着摇了摇头,也是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这次果然没搞错,刚走到何苗身后的时候,原本站在第三位的那人对着他微微一笑,便缓缓退了一步。而身前的何苗和何进也是转过了头来,点头示意。

此刻王旭还真是有些感激曹操,如果不是他,等进入大殿之后,皇帝陡然让自己出列,结果却发现自己站在最后,那时候才不是一般的尴尬。

刚刚舒了口气,高高的石梯顶端突然走出一名宦官,扫视了群臣一眼,便拖着尖细的声音,大喝道:“陛下传旨,群臣入殿!”

随着他的话音,位列四周的侍卫们顿时便开口传达起来。一声接一声,在空旷的宫殿门前,显得格外响亮,陡然升起一抹肃穆。群臣也是迅速停止交谈,队列瞬间变得齐整无比,满脸严肃。

随着大将军率先迈开脚步,六列官员顿时踏上了石梯,缓缓向着大殿走去。整个过程,除了静默的脚步声外,没有任何杂音。

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要说一点也不紧张是假的,不过王旭终究还是很好的克制住了自己,脸上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异色,举止从容地跟随着队伍。

好在这个时候的朝议没有后世那么繁琐,群臣上朝都是跪坐在布褥上,不用站着三叩九拜,高呼万岁。王旭也坦然地做到了何苗下方的位置,而且这位置离皇帝的龙床很近,隔着空旷的中道,正对着的更是三公之一,让王旭很不好意思。

众臣静默地等待了没一会儿,皇帝便在两名宦官的陪同下缓缓走了进来。虽然不敢抬头直视,但是王旭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瞥了过去,但仅仅一眼,就是大失所望,这灵帝还真是缺少威仪。虽然穿着黑色的龙袍,头戴威严的帝冠,整个人也有那么一些尊贵的感觉,可是却没有多少皇者的气势。

更何况,这灵帝脸上苍白,脚步虚浮,也不知道究竟是纵欲过度,还是已经病入膏肓。不过想来也应该有病才对,毕竟历史上,明年这个时候他都已经要病死了。

随着皇帝坐下,那两名宦官顿时退到了龙床的两边,位于帝台的石梯中央。左边的宦官扫视了众臣一眼后,便立刻大声道:“朝议开始,三公禀报政事!”

这朝议还真不是一般的枯燥,太尉、司徒、司空相继站了出来,禀报发生的大事,以及最新做出的重大举措。但王旭哪有心情去听那些,除了认识曹嵩,许相和丁宫还有点兴趣,根本就是听得昏昏欲睡。瞥眼看了一下帝台之上,高坐龙床的皇帝,也是好不了多少,直打哈欠。

好在事情并不多,很快便已经说完。随着丁宫也退回位置落座,灵帝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开口道:“有三位爱卿主持军国大事,朕甚感放心。不知诸臣可还有它事启奏?”

“臣有事启奏!”随着话音,文官最外面一列的中间位置顿时站起一人,快步走到中间跪伏于地。

“哦?刘焉,你有何事?”见是自己的宗亲,灵帝的态度倒是稍微好了一些。

倒是王旭在听到这话的同时,止不住细细地打量起了这人。原来这人就是位居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也就是刘璋的父亲。

“臣以为,当今叛乱四起,四方兵寇盛行,皆是由于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于离叛。宜在各州改置牧伯,总督一州之军政,并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天下可安。”刘焉头也不抬,跪伏在地上回道。

“噢?”听到这话,灵帝顿时有些迟疑起来。片刻之后,却是开口问道:“诸卿觉得如何?”

“臣反对!”随着灵帝的话音,前太尉,现任大司农崔烈却是猛得站了出来,跪到中央道:“陛下,一州之地,何其广?仅凭一人掌管军政大权,岂能明治?况且如此一来,诸郡太守的作用势必减小,也不利于朝廷与各地的交流,恐怕他们也会反对吧!”

但话音刚落,刘焉却已经抬起头来,义正言辞地望着崔烈道:“按崔公所言,那天下盗贼四起,该当如何?各地太守碍于权限,只能固守本郡。而刺史本行监察职权,并无军政权利,虽然近些年,朝廷已经逐渐赐予统兵治政之权,但与诸郡太守却并无统属关系,无法集中物资兵员,也就无法平定盗贼。好比当年凉州刺史耿鄙为何阵亡?如今并州刺史张懿又为何阵亡?照此下去,如果天下各州皆效仿,该当如何?”

“但为平定区区贼寇而置牧伯,实在不妥。州牧统管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果所任非人,或是存有歹心,岂非祸患?”崔烈也是毫不相让。

随着两人的争执,众臣却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不过比较而言,还是支持刘焉的人比较多。

随着这番争论,灵帝也显得有些迟疑不决,半晌之后,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陡然转头望向了王旭,笑道:“王爱卿,虽然你是平南将军,但也是一郡太守,统管地方,应该更为了解实情,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第二百二十七章朝堂之争

“这……”灵帝突然转头询问自己,倒是让王旭有些措手不及,事前根本就没想到会撞到这历史上著名的“刘焉上书”一事,现在还被灵帝这么直言询问。而且随着灵帝发言,众臣也是立刻闭嘴,齐齐望了过来,整个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就王旭心里来说,当然是一百个愿意,因为他自己还眼巴巴得等着灵帝改置州牧呢,那可是能够开府改制,名正言顺统管一州军政的官职啊。如果现在就能够得到,那起码少奋斗数年。

不过怎么回答却需要考究,刘焉是没安好心的,他本身是东汉末年,皇室刘家少有的深谋远虑之人。他知道天下必定要乱,而且灵帝扶不起来。所以才提出这个意见,最大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自己求得一州,然后去当土皇帝而已,而历史也证明他是成功的!

但自己却不同,如果因为自己一言,全国真的改置州牧,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不说历史彻底改变,无法预测会走向何方。即便是按照历史的轨迹走,那也非常麻烦。因为等乱起来的时候,各州经过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都已经凝成一股绳,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那时就不是诸侯割据,而是诸国割据,很有可能形成春秋战国那样的局面,极难统一,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些,王旭终于缓缓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躬身行到中间跪地道:“陛下,末将以为,崔大司农与刘太常所言皆有道理。对于刘太常所言,末将在平定区星叛乱时就深有感触,因为各部无法协调,物资无法统一调配,结果足足拖了数月才得以平定。而崔大司农所说也有道理,州牧权重,如果所任非人,那是祸患。所以,可以折中取之,在有必要的地方改置州牧,而不必要的地方则可以只任命刺史。”说完,王旭便低下了头,不再吭声。

那灵帝听到这话,顿时大悦,喜赞道:“王旭真是栋梁之才也,此法甚合朕意!”说着,已是抬起头来看着众臣道:“天下叛贼四起,置州牧可以平定叛乱,乃是良策。但州牧权重,也应该慎重。所以,朕觉得王旭这个谏言很好,刺史可与州牧并置,视实情而定。”

这话一出,众臣皆是没有什么意见,纷纷应诺。刘焉本就是为自己,哪里管究竟是全部改置,还是只改置部分,只要恢复了这个已经废弃很久的职位,并且他自己能求得就行了,所以立刻心满意足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崔烈倒是还有所不甘,只是见灵帝已经决定,众臣也认同,所以也只能无奈地退了回去。

倒是王旭也要起身回座位时,灵帝却突然开口问道:“王旭,此次并州先有黄巾余贼作乱,后又屠各胡部落反叛,朕知你能征善战,欲让你统兵征伐并州,可有异议?”

话音未落,王旭心中已是一震,但还没来得及开口,从始至终都很沉默的大将军何进却是抢先出声了。“陛下,臣有事启奏!”

“嗯?”灵帝有些诧异地看了何进一眼,但还是挥手道:“说!”

闻言,何进这才缓缓站了起来,跪到王旭左前方道:“陛下,昨日退朝后,臣细细斟酌此事,却是觉得有些不妥!”

“为何?”灵帝疑惑道。

“此番征伐并州,白波谷黄巾余贼尚且不说,平定屠各胡部落叛乱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以上。王旭目前身为零陵太守,督荆南四郡兵事,并负责蛮族事宜,责任重大,岂能离开治地如此之久?”

闻言,灵帝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摆手道:“这有何难,可另择一人前往零陵做太守,王旭只管统军便是。”

听到这话,王旭的心顿时“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好在大将军也没有让他失望,立刻便回道:“陛下,此举不妥!荆南刚刚经过大乱,百废待兴。王旭上任之后,平贼有策,治理有方,威望正高。如果此时更换太守,难免会让百姓疑虑,诸蛮也难以慑服,到时反而会激起民乱。所以短时间内,微臣觉得不宜更换王旭职务。”

说着,何进抬头看了灵帝一眼,却是继续接道:“此外,就臣所知,荆州刺史王睿无能,平定区星数月未果,损兵折将,耗尽钱粮。而且不但未尽其责,反而屡次添乱,为朝廷造成了极大损失。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局势,完全是靠王旭与孙坚竭力才能稳定。还望陛下明鉴!”

“噢?竟有这等事?蹇硕不是给朕说,王睿在此次平乱中也有很大功劳吗?”听到何进的话,灵帝却是更加疑惑起来。

见何进静默着不答话,当即便忍不住转过头去,对着静立在左前方的宦官沉声道:“张让,去把蹇硕给朕传来!”

“诺!”闻言,张让应了一声,也不多话,快步走下了帝台,从大殿旁门离去。

汉灵帝此刻的脸色很不好看,群臣也不敢多话,大殿陷入了一种难言的压抑之中。

好在张让并没有去多久,很快就又赶回了大殿,附在汉灵帝耳边说了几句话后,便又站回了他原来的位置。而灵帝则是扫视了一眼群臣,不痛不痒地道:“传蹇硕进谏!”

“传小黄门蹇硕进谏!”话音刚落,与张让并列的另一个宦官赵忠,也是立刻拖着尖细的嗓音传唤起来。

很快,大殿之外也传来了数声长唤,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里,久久不绝。

片刻之后,蹇硕便提着自己的裤裙出现在大殿门口,近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殿内。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小黄门蹇硕,参见陛下!”

“蹇硕,你可知道朕唤你何事?”灵帝语带薄怒地道。

“臣下不知!”听到灵帝语气不善,蹇硕的额头已是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哼!你上次曾对朕说,荆州刺史王睿平乱有功,功在何处?”灵帝冷哼道。

听到这儿,蹇硕不由看了一眼同样跪在前方的何进,心中恨意已是达到极限。但脸上却是诚惶诚恐地回道:“陛下,王睿与贼帅区星的数万大军鏖战数月,对区星群贼进行了沉重打击,应该有功!”

听到这儿,灵帝瞥了一眼蹇硕,却是没有接着回话,转而望向何进道:“何进,此话可是事实?”

“启禀陛下,此乃一派胡言!”何进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便朗声回道。

“那实情为何?”灵帝问道。

“回禀陛下,就微臣所知,王睿最初惧贼势大,不敢发兵平叛。乃是王旭与孙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