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哥哥!”
果然,段文蕙眼眶已经红了,她缓缓地站起来,脸上一派凄色,“你怎么能这么说?”
琉璃也不由得站起来,祈允灏这话说出来虽然深得她心,也算是替她小小报了一仇,可是,人家到底是客人啊!她还是受了定北王的嘱咐来挽回这亲戚礼面的呢,这要是被他气出去了。定北王那里不更加难以交差了吗?
于是说道:“将军平时说话就挺直的,表姑娘你别往心里去!”
明明是句打圆场的话儿,可是在段文蕙看来就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她苦笑了一声,盯着她道:“他平时是什么样子,不用你说,我比你更清楚。”说着印了印眼眶,看着祈允灏,又道:“我倒不是为我自己,只是心疼王爷夫人。不管怎么样。王爷总是你的亲爹。你怎么能这么说他?就不怕外人说你大不孝么?”
诚然,琉璃也觉得祈允灏对待定北王看上去是有些忤逆不孝,可是,她总觉得这里头还有不为她知的内因。所以也就从来没在他面前说过他们父子间的是非,眼下段文蕙这么一说,究竟是觉得以她的身份说这个话很合适呢,还是觉得真的是祈允灏一个人的错?
“表姑娘这话,是谁让你来说的?”祈允灏两眼盯着屏风,表情已然沉凝了。
段文蕙一怔,忙道:“没有谁让我说,是我自己觉得——”
“表姑娘不觉得你管得有点太多了吗?”祈允灏目光忽地箭一般射向她,“内子今儿对我说。要请亲戚过来吃饭,要我不要出去。表姑娘既然是亲戚,就该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你没经过我的同意就到这里住,我不再提这个事。你个姑娘家,又还当着大伙面提做什么?至于我孝不孝,那是我媳妇儿该过问的事,表姑娘管好自己的事不就够了吗?”
这下子段文蕙的脸真的算是不能看了,祈允灏这话出来,莫说是个姑娘家听了,就是大男人被人当面戳了脸面,也免不了会有些尴尬吧?对于祈允灏这把嘴,琉璃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有了这番话,段文蕙在府里下人眼中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虽然不能彻底导致梅氏等人与段文蕙本人死心,但是,也能造成一点压力,给琉璃扮回一点面子不是吗?能够借他的口这么刺激一下段文蕙,其实是件让人心里爽透了的事,这话要换了她说,不又是招人恨的事吗?这么看来,祈允灏似乎又是有心的。
但是,作为她,作为堂堂二品的将军夫人,人是她请来的,她究竟要不要再出来打圆场呢?她要是不说话置若罔闻,会不会显得自己完全没诚意与她修复好亲戚关系?
想了想,她到底还是没有起身。祈允灏得罪她那是他的事,她这会子要是进去插话,那所有的怨气搞不好就落她身上了。再说了,段文蕙也不是盏省油的灯,祈允灏既然在表明态度,那她也没有拆他台的道理。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段文蕙在难堪了一阵之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还款款退了半步,而后朝琉璃涩然笑了笑,说道:“多谢表嫂的款待。灏哥哥今儿许是心情不好,蕙儿就且告退了,改日再来拜访。”
她能够在被祈允灏“羞辱”之后瞬间变脸回到最初温婉贤淑的状态,琉璃也不得不佩服了,所以也忽略了她究竟是指来拜访祈允灏还是拜访她,只顾着探究起她的心态来。
于是她越是这样,琉璃心中就越是警惕,一个人能够把情绪控制到这种收发自如的地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何况,从她从头至尾都未显慌乱的神情来看,祈允灏对她的态度,应该也不是今日才如此,如果是长期以来如此,那她守了这么多年都没死心,难道会因为祈允灏几句话而死心吗?
她知道有种人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就像何毓华那样,她不是一直也没放弃把她置于死地吗?从这方面来说,段文蕙也是这样,她的温婉大方是真的,她的一根筋也是真的,一个是习惯和教养,一个是天性,所以,光看外表而不去分析,是根本领会不出来的。
想到这里,她便也深深看了她两眼,说道:“也好,那么,月桂好生送表姑娘回去。”
月桂送人出去了,厅堂里又只剩下了琉璃与祈允灏。
琉璃出了廊下,站了半日才吐出口气来。总算明日段文蕙便要与她们进宫赴宴,然后便回忠勇侯府去,只是这两日的时间竟然显得格外漫长,这还只是刚开始吧?他才成亲一年不到,等过了这年限,到时堂堂的镇国将军的身边,不定又有哪方面的人往这里塞人了。
不过,也许到那时也轮不到她操心了呢。
回到房里祈允灏已经不在了,那包糖炒栗子还摆在桌上,孤伶伶地。
因为皇长孙大婚,所以这日朝中休沐,翌日早上起来,就该准备往宫里去了。琉璃在屋里收拾准备妥当了,便也就与祈允灏一道往荣熙堂来。准备一道往宫里去。
一路无话,路也就显得格外漫长。
在正院等忠勇侯夫人的当口,定北王自然也问了两句昨夜请段文蕙吃饭的事,琉璃答了,但是见段文蕙依在梅氏身旁落落寡欢的样子,知道定是又与梅氏说什么了,但这个她管不着,过了昨儿这一回,有了祈允灏那话在前头,往后再有什么,她也不是此番这等作派了。
行过礼后,祈允灏就被祈允恪请到了一处说话。今儿进宫的可不是人人有份,五品以上的官员要进去,但是进宫的命妇却只限一二三品,不然,满朝那么多文武,个个都携妻同去,家里有女的又大多不会放过这个攀结权贵的机会,还要带上女儿,东宫哪里装得下?所以,定北王府里也就只有定北王夫妇与镇国将军夫妇,以及祈允靖与祈允恪兄弟,以及祈木兰。何毓华出了嫁,可是不够品阶,反倒没了资格,眼下并不在。
梅氏母女与段家姐妹自成一派,琉璃仿佛就是个透明人儿,但是她也不会觉得不自在,在何府的时候就当惯了透明人,也从没想过寻找什么存在感,所以即使无人理会,她也能安然自在地端坐喝茶,一面打量着这厅堂里的下人来。
然而这一看,却忽然就发现出个大问题。
这屋里侍侯的人多是包括香英与顾嬷嬷在内的丫鬟婆子,也就是说,这些几乎都是梅氏的陪房,即算不是也是她培养出来的心腹,也都是她的人。于是她就想起来,当初叶夫人在时她的那些陪房呢?叶府到如今也都还是个大族,只不过前几年迁去了原籍而已,叶夫人的弟弟、祈允灏的亲舅舅叶韬礼如今亦是封疆大吏,担任两广知府,叶家后代也有在四处为官的,虽然近些年来都避开了京中,但是作为历代与皇家联姻的望族,在朝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叶夫人作为叶家的女儿,当初陪嫁来的人当然也不在少数,可如今王府里怎么就没有一个他们的影子呢?琉璃来这里怎么说也有三四个月了,王嬷嬷也在浣衣房呆了这么久,总该有些关于他们的话传出来,可偏就是像是叶夫人留给祈允灏的那些财产一样,神秘地不知去向了。而这么久,也没有听说过叶家的人与祈允灏联系。
、258 梅氏的傻
当然,不只这个, 祈允灏很多事她都不知道,不排除有跟他们联系,但是瞒着她。可是,她眼下关心的是叶夫人陪嫁的那些人都去了哪里?难道说,这些人都被梅氏给除掉了?可就算她有这个胆子,难道定北王不会阻止?叶家不会上门来声讨?
琉璃看着定北王与梅氏,忽然觉得当年定北王与叶夫人还有梅氏之间,处处充满了蹊跷。而祈允灏与定北王之间的恩怨,会不会就跟这有关系?
琉璃满腹疑问,却来不及深想,因为门房已然来报,说是忠勇候府的大夫人二夫人已经到门口了,因为时间要紧,就不进门了,请王爷夫人与各位爷这就上轿往门口会合去。
于是一众人等便就起了身。因是宫宴,今儿便都乘着各自品级大轿,段文蕙姐妹与祈木兰先跟梅氏挤着轿子到了门口,再上了各自母亲轿子里。琉璃一个人带着月桂海棠坐着二品大轿舒服得很,到了门口当然也下轿与两位夫人见了礼,客套了两句,便又各自上车。
轿子上了大街,琉璃想了想还是与月桂问道:“你们可曾听说过王爷与原先叶夫人当年的事?”
月桂二人想了想,摇头道:“叶夫人都过世二十一年了,府里早就已经是梅夫人的天下,谁还会提起这个来?”知道琉璃不会无缘无故问起,于是又道:“奶奶要是想知道,我们回头去打听打听就是。”
琉璃一想,摆手道:“还是算了,这事儿弄不好就招祸了。”打听这些事不但要顾忌定北王与梅氏,还得顾忌祈允灏。琉璃从来没听他提过自己的母亲,在不知道厉害的前提下,还是不要轻触为妙。否则他便是不责问她。就是像刺段文蕙那样刺她几句她也受不了。到底,这是人家的事啊。
不多久到了宫城,仍然有太监引领着。往东宫所在的清宁宫去。
陆缜因为并未授封皇太孙,只有皇长孙之名。所以此次办宴乃在清宁宫中。而之所以未被授封太孙,朝里说法也很多,当然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圣上不太满意太子的品行,所以对于这位长孙,也不是十分喜爱。但是皇后却不同,太子是她的亲儿子,陆缜是她的嫡长孙。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她的依靠,在能够为他们争取的利益上,当然是不遗余力的。
所以往清宁宫去这一路之上。所设排场竟与太子亲王大婚无异,往来臣工官眷络绎不绝。到了清宁宫前下了地,又另有宫嬷引着女眷往一旁宫去钟粹宫,而臣工们则留在端庆宫。
宫里办婚不像外头,乃是午前迎娶。所以都来得早,而这会子长孙妃也在路上来了。
琉璃与梅氏等人进了钟粹宫,立即就有宫嬷前来道:“娘娘有话,请定北王府与忠勇侯府的夫人们前往后殿吃茶。”
娘娘当然是皇后娘娘了,琉璃顺眼往内殿看了眼。只见里头宫女太监穿梭不停,想是已经有不少人了,于是随在梅氏与祈夫人妯娌身后,往后殿去。而段文蕙姐妹与祈木兰因为未曾召见,是以留在外头。
进了殿,又有两名宫女出来打帘,等她们一行人进去了,再有两名宫女过来欠身,引路,过了一道宽阔的甬道,上了几级铺着地毡的台阶,穿过一道八开的大屏风,便就渐渐听到有温柔的女声陆续响起了。
“定北王夫人、镇国将军夫人、忠勇侯府世子夫人,二夫人到。”
太监唱诺声毕,就听里头苍老的声音响起:“请进。”
梅氏与世子夫人杨氏谦让了一番,并肩而入了。而琉璃作为定北王府的长媳 ,未来的宗妇,也是有资格与祈夫人并肩入内的。
这一下玉阶,就发现丹墀之上坐着盛装的皇后,头戴九龙六凤冠,身着织翟文间着小轮花的深青翟衣,腰系描金云龙文青绮包裱的玉革带,金玉无数。又还有五彩大绶,三彩小绶,繁复华贵不能言。正笑微微望着她们前来。
下首两旁还坐着十几位贵妇,各自也都凤冠霞帔,命妇装扮,长公主就坐在皇后下首,目光一下便落到琉璃身上来了,而琉璃于一群人中,也率先见到了她。
自打那年在金泉寺里见过,后来竟是再没见到她了。琉璃先微微冲她颌了颌首,随着梅氏等人到了丹墀前参拜了皇后,才又正式向她行起礼来。
虽然明知道这个时候她的拜见在知情人眼里显得格外意义深重,比如梅氏,嘴角就已然浮出丝意味深长的笑来了,但是长公主对她的好她不敢忘记,更不能因为惧怕着流言而丢下一个晚辈对待长辈该有的礼节。无论如何,长公主受得起她这一礼的。
“你这孩子!”
长公主显然没料到她竟然这么做,话里竟有些慨然了,拉了她起来,问道:“你师父可曾有信给你?”
琉璃知道,她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呢,郭遐是她身边的女官,自己又是郭遐的弟子,经过长公主这么一问,这层礼倒是又显得合情合理了。于是颌首道:“先生一去自在逍遥,除了我成亲前来过一封信,其余竟是没消息,想来是过得好的。”
长公主微笑看着她,拍拍她手背,让她坐下了。
她的位置就在梅氏之下,而梅氏则在长公主对面,皇后的右下首。琉璃抬眼看了看,除了长公主,原来还有裕王府的小戚妃,于是也微笑欠了欠身。小戚妃将来袭的也是郡王妃的位份,与现在梅氏该有的品级一样,本朝老一辈的亲王也就裕王了,琉璃不管怎么着,都要低一级来着,所以这个礼,也是受得的。
除了这二人,旁的人不大认识,她以往赴宴结交的都是年轻的贵女,眼下当朝一二品的诰命、位列公侯的贵族夫人都是年纪一大把了,比如裕王妃与忠勇侯夫妇等,早不会出来凑热闹,看年纪在座的也都在四十上下,就算是宫里的贵人,除了个骆贵妃品级比自己高,是宫中唯一的贵妃以外,别的也没有再高出自己的,这么一算,这样隆重的大婚宴上,能够使自己弯腰的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