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韵-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说着话,听到猪圈里传来小猪哼哼的声音,雪梅好奇的伸过头去,道:“井奶奶,你家的小猪也出生了?”
井奶奶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不是什么人家养的母猪都可以平安的生下小猪。她家的猪圈是村子里有名的干净,去年一年卖了几只小猪羔,养猪的人家说一只也没有死。
“井奶奶,那一只小猪多少钱啊?我家能不能抓两只?”雪梅欣喜的说道。
“咋不能……这猪刚生出来才刚刚满月,正等着别人过来抓呢。要是你家抓,我算你家便宜些。一斤十三文,算给别人咋着也得十四文。”
井奶奶说着话,就往猪圈里扔了一葫芦猪食,只见几只小猪哼哼着跑了过来,一头拱到了食槽里开始争抢起来。
“都是能吃的主儿啊!”刑氏忍不住赞叹。
“那是!”井奶奶自豪的扬了扬头。
“回头等孩子他爹回来了,我们明天过来抓十只鸡,两只猪。回头该算多少就算多少,不用跟我们客气,你们祖孙俩也怪不容易的。”刑氏就道。
丽质看了看猪圈里的小猪羔,咬了咬嘴唇,盘算着自己那份爬扎最后能落下多少,想了半天也觉得自己买不起猪羔,只能垂下头去。
爹爹还得抓药吃药呢,而且天天还得吃些肉养着,要不然身子以后就亏空了。养几只鸡就行了!等到鸡养大了,鸡蛋可以卖钱时,再用卖鸡蛋的钱去抓猪羔。
出了井奶奶院子,雪梅的脸上便泛着光彩,一想到以后可以养鸡养鹅养鸭子,院子里再盖几座棚子把猪羊和牛都养着,就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幸福。
自己当家做主的日子真好。
不仅雪梅这样想,刑氏的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
到家之后又缝缝补补,一天便算过去,到了半下午的时候,刘承志和敬民便乘着同村的牛车到了家。
“他娘,他娘……”刘承志的脸被太阳晒的微微有些发红,还没有走到家门口便扯着嗓子喊刑氏。
 

第28章 喜气洋洋
更新时间2014612 20:48:41  字数:3696

 刑氏和雪梅听到他的声音急忙从家里迎了出来。
刘承志咧着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在家里随便洗了把脸,便领着一大家子人去了老三院里。
段氏正在家里照顾刘承贵,看到二房的人都过来了,立刻便明白这是要分钱,满心欢喜,笑眯眯的将他们往屋里让。
“二哥,你太客气了,有啥事叫一声我就直接过去了,你们还来做啥?”
“这不是老三不能走吗?家里又不能断人。”刘承志乐呵呵的,跨进了弟弟的房间。先问了问他今天怎么样,便把今天在县里抓的药和一张注意事项及收条递到了段氏手上。
“这是姜公子让抓的药,你一会拿去给老三煎上,说是三碗水煎成一碗……”将姜恒对他说的医嘱仔细吩咐了一遍。
段氏忙不迭的点头,“一会我去老宅把收条给爹娘。”刑氏听到这句话后撇了撇嘴,哼了一声。
没见过这样的爹娘,拿药不给钱,让刘承志涎脸着去赊帐,说要见到县里的收条才给钱。刘承志无奈,只得先在家里拿了钱。
“要是爹娘不给钱,我就把钱拿出来。不能让二哥吃亏……”段氏说道。
“爹娘咋能没钱呢?”刑氏满腹的不满,“就光那个凤冠就值不少的银子。”
“你胡扯啥呢?”刘承志的声音突地提高,“去,把肉洗洗剁剁,晚上就在老三家吃了……”
雪梅就要出去帮忙,却被刘承志喊了下来。
“昨天挖的爬扎,今天都卖掉了……”刘承志满脸的喜色。
“二伯,一共是几斤啊?”丽质原本眼馋饺子,一听到二伯说起爬扎的事情,顿时眼冒星星,再也挪不动步。
“一共是九斤,秤高高的。姜公子便给咱家算了一个整十斤的帐。原本说好不是十文钱一斤吗?也不知道咋就这么巧,咱们的人刚刚秤完爬扎,酒楼的人就过来收……”刘承志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女儿,眼中全是温柔。
“想必是昨天夜里姜家便通知了酒楼,所以他们才会一早就去。”刘承贵接话道。
刘承志点点头,“就是这个理儿!当时我们也是高兴坏了,没想到这东西确实能卖钱。更没想到,这价钱高的都离了谱……老三,你猜酒楼的人过来收一斤是多少钱?”
“咱卖的是十文,那酒楼来收咋地也得十五到二十文吧!”刘承贵想了想后说道。
“半分!”刘承志说着,将五根手指合在一起比划了一个意料不到的手势。
听了这话,刘承贵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丽质急忙给他端了一碗水。
好半天后,才止住了咳嗽,喘着粗气道:“二哥,你可别和我开玩笑,这个玩意儿咋就值了五十文?”
刘承志挠着脑袋,憨敢地笑,“别说你不相信,我也不相信。可是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可是在旁边真真的看着,断不会少。”
敬民在一旁听着也是连连点头,证明父亲说的所言不虚。
“你说这富贵人家,咋就恁……恁……”刘承贵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要说什么话。
“三叔,这富贵人家,吃的就是节令,吃的新鲜,如果这爬扎天天都有,能卖十文就顶了天。可是这东西也就只有几天,几天之后就全部变成了蝉。当然价格不低。”雪梅心想,我还没有告诉过你们后世一个爬扎能卖一块钱。放在大城市,一斤卖到将近二百都有人吃,吃的就是高蛋白高营养,吃的就是绿色食品。
刘承志搓了搓手,向着刘承贵说话:“老三,我就想……就想,这事能不能咱两家合起干。挨黑吃了饭后,让丽质和丽质她娘都下地挖……姜公子一开始说好是十文,可是看咱家都吐过脏水先收拾过的,便一斤给加了十文钱。”
“啥,一斤二十文?”刘承贵颇有些不敢相信。
“嗯哪……”刘承志用力的点下头,“要不然,我咋说让咱两家把这事给干起来,挖个几天,能顶几个月收入呢。我还想着,等明天让你嫂子和丽质她娘回娘家一趟,把这事给亲戚们说道说道,有钱大家赚呗。”
“行啊!二哥有啥好事都想着我这个做弟弟的,咋不行……”刘承贵的双眼有些湿润。
挖爬扎这事,明明是二房先想起来,赚了钱他们也没想着让自己独吞,反而愿意拿出来和亲戚们分享。有个这样的兄长,刘承贵只觉得满怀满心的都是幸福。
“行,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先把今天的钱给你结了。”刘承志说着,就从旁边的柳筐里拿出一个包裹来,里面全是铜钱。一五一十的往外数,数了三堆后让刘承贵点点。
“一斤二十文,咱一共是十斤。就是二百,我家两份,你家一份……正好买了斤半五花肉,剩下一家六十文。”刘承志算数不行,算了好半天才算把这三份钱给摆好。
看到他们分钱,雪梅便把敬民拉出了屋。
“哥,我让你问的车前子,你问了吗?”
敬民听到妹妹要问的是这事,嘿嘿一笑,“问了,姜公子说要收,不仅要收还收一些其他的东西。”
“都收啥?”雪梅紧接着问道。
“姜公子说要收蝉衣,妹子,你说这是啥东西?咱家又不纺织,上哪弄衣服啊……”敬民就道。
雪梅扑哧一下笑了,捂着嘴道:“哥,这个蝉衣就是爬扎脱下来的皮,也叫爬扎皮,你忘啦?”
敬民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拍了拍额头。
“那姜公子都说多少钱了不?”雪梅又问。
“姜公子说那个车前草的子,如果是炒制过的,一斤二十文,如果是晒干的,一斤十文。蝉衣一斤三十文,这些都是有多少就要多少。还有青蒿,晒干的一斤给十五文……”说到这里,敬民尴尬了一下,“其实姜公子还说了好多,可是我脑子笨,都忘了。”
雪梅闻言点了点头,这些东西都是极好弄到手的,只需要家里晒一晒就行了。等到卖光爬扎后,可以拿卖爬扎的钱收购车前子和青蒿。收完后再卖给药铺,这一个秋天收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便把这个想法和敬民说了一说,敬民立刻同意,“妹子,我那份钱我就不要了,先放在你这里,用来收东西。”
“我也要。”丽质已经站在门后听了半天,闻言再也忍不住了。
“丽质,你不是要买小鸡吗?”雪梅调侃道。
丽质笑道:“买小鸡得好几个月才能见钱呢,这个生意要是真像姐说的来钱快,我当然要把钱给姐了。”
雪梅便笑着拍了拍丽质的肩,“行,就算你一份,谁让咱们是亲姐妹呢。”
兄妹三人正在说话,便听到灶间传来了扑扑的剁肉声音。
刑氏和段氏一边低声说着话,一边忙着手里的事情,看到雪梅和丽质进来了,便招呼着俩人去屋后摘些小葱和韭菜来。
农村人吃肉和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讲究肥肉相宜,宜瘦不宜肥。而农村则是讲究要吃大肥肉片子,越肥越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肥肉价格低,只需要十二三文就能买到,而精瘦肉则是十六文一斤。买五花肉时,敬民还犹豫了一番,因为五花肉可算得上是好肉了。最后咬了咬牙才买了一斤半,刘承志又兑了几文钱,买了两根可以熬汤的大腿骨,准备敲碎了给弟弟熬汤进补。
除了猪肉外,刘承志还买了几斤猪肉,这个很便宜,一斤只要六文钱。在锅里熬一下,炒菜的时候放点菜籽油再放点猪油,菜里便会带了点猪肉的香气,这是买不起猪肉的农家人吃肉的唯一办法。
一会,雪梅和丽质便在老三院子的后院摘菜回来,又进了灶房,姊妹俩人准备切菜。
将韭菜和葱放在一起剁成碎末,这样可以防止在切葱的时候流泪。段氏已经支起了锅,将锅烧热洗净,猪油切成大小相等的丁块往锅里放。猪油刚刚下锅,灶房里便飘起了猪肉特有的香味。
“真香啊!”敬民站在灶房外面,探着头往里瞅。老刘家的规则是男丁不下灶房,只等着吃,所以段氏明明看到敬民在灶房门口站着也没喊他往灶里添柴火。
刑氏咧着嘴笑,手里的刀上起下落的剁肉,不时歪着头往锅里看。
“去帮你婶烧锅。”看到了儿子身影,指使他道。
敬民早就想往灶房里钻了,听到这话答应了声就撸起袖子,吱溜一下从段氏的胳膊下钻了过去,嘿嘿笑着往灶里添柴火。
“哎哟,哎哟,可不能添恁多,火大了这油渣子就黑了。”段氏看到敬民一个劲的往灶里添柴,急忙阻止。
一会,锅里的猪油慢慢缩小变黄,最后变成了一整锅清油。熬出油后只需要将它们稍微冷却一下,然后倒进事先准备好的耐热瓦罐里,完全冷却后就变成了奶白色的凝脂。凑到鼻端闻一闻,还能闻到一股猪肉的香气。
“娘,油渣子回头包包子吃呗。”雪梅看了眼炸得焦黄焦黄的油渣子,想起了前世吃过的油渣配山野菜包子,好吃到爆,忍不住提建议。
“行,”刑氏乐呵呵的应了声,把手里的肉馅分出来小半碗留做包包子的材料。
这时,韭菜也用菜籽油淹过,雪梅和丽质又把姜给切好,把花椒大料在蒜钵里敲成了细末,刑氏就开始盘起了肉馅。
盘肉馅要照着一个方向使劲的盘,一直到肉馅上出现了一层细细的白沫这才算是将将盘好,这时倒入酱油和盐,再使劲的盘,直盘到肉馅光滑不沾盘,这才算是真正的盘好。再把用油淹好的韭菜放进馅里,使劲的盘。
当菜和肉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一道美味的猪肉韭菜饺子馅出炉了。
“来,尝尝甜咸。”刑氏用食指挑着一点肉馅送到了三个孩子的嘴边。这是孩子们天生就有的权力,只有他们才有权力在饺子没有做好时尝甜咸。
雪梅伸出舌头抵了抵,抿嘴直笑,“娘的手艺老好,甜咸正合适!”
刑氏啐了她一口,“就你小嘴甜……”
灶房里传出幸福的欢笑声。
------
《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
明朝物价换算办法:我这里今年的超市大米最普通的散装米,3。5元一斤。
2*94。4*2*3。5=1321。6元人民币。为方便换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1330元。
 

第29章 巧送饺子
更新时间2014613 16:10:52  字数:3847

 饺子馅盘好后,几人将两个长条凳摆在了灶房中间,在上面铺了案板,围坐在一起。
这时,段氏拿了剁肉的刀背,将大骨头给使劲的砍开,露出里面红红的骨髓,在一个灶上添了满满一锅水,下面添了柴火,炖大骨头汤。
饺子皮是高粱面,里面掺上了几把白面。高粱面属于中原地区老百姓们经常食用的面粉之一,不仅因为它价格便宜,更因为它顶饱。贫苦人家如果吃白面估计要吃两碗,吃高粱则是只需要一碗既可。
为了照顾病中的刘承贵,刑氏还提议段氏活了半碗的白面,单独给刘承贵,他现在行动不便要一直卧床,免得吃了高粱便秘。
灶房里的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手脚麻利的包饺子。敬民不会包,可是不舍得离开,盯着圆锅拍上的饺子慢慢增加,不停的吞咽着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