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月 作者:一枚铜钱-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整个慕家,唯一听见这消息不高兴的,便是慕宣庶子慕立成的妻子孔氏。
慕立成乃是当年慕宣醉酒夜宿丫鬟所生,虽然母亲抬了妾,但多年来也不得宠,只得他一个庶出,连个妹妹也没。母亲过世后,丁氏待他不亲近也不疏远,但家中男丁少,哪怕是庶出也没薄待过。为他求娶了翰林之女孔氏,后生得一子慕平,一女慕玉莹。
慕正林堕马后,孔氏便想,慕家这代嫡传算是完了,只剩夫君一人,该更得倚重。夜里暗喜着与慕立成说了,谁想被他喝斥生了狗胆,几日不理会她。孔氏冷笑,这关乎前程利益的事,哪能不喜。
可没想到美梦没做多久,就不知从哪里冒出个嫡子。
孔氏顿时吃睡不香,冷笑“倒不知是不是野种”。慕立成一听,恼的当即砸碗:“妇人之心,让人听见你让我的脸往哪搁?不许再议。”
孔氏更是不乐,这不,快过年了,昨夜老太太就遣人来他们院里,说是收到信了,明日就到,让他们一家早早在门口迎人。她早劝了慕立成去外头寻宅子,小些也无妨,慕立成答说“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腊月底的冷风刺骨,还不到辰时,一家四口就领着半数下人站在门前。冻的两个孩子不乐意,被慕立成厉声唬在原地。
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终于见了马驶来,见是慕府的车,孔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车驶到门口,车夫轻敲小门:“老爷,到了。”
阿月跪在座位往外头看了许久,腿都酸了。这会回身,几乎摔倒,慕宣急忙接住她。半月相处,阿月已对这总是拧眉的老爷爷没了惧色,相反的,他总会说许多有趣的事,深得她心呀。这一接,嬉闹着又倒身,反正摔不着。
董韶华微皱眉:“阿月不可胡闹。”
慕宣说道:“孩童就该如此,那么老成作甚。”
董韶华当即不再做声,这是他亲生父亲,到底不能太过忤逆。
下了马车,慕立成和孔氏欠身请安。随后就见车上下来一人,见了脸,禁不住吃惊,这分明就是第二个慕正林啊,只是戾气稍少,看着和善。又见一个少妇俯身而出,又想应是他的妻子。正想会不会有孩子,陆续下来两个,孔氏这心可不是滋味了。
八岁的慕玉莹瞧见接连出来两个男童,可舒坦了,她已经有个嫡出的高傲堂妹,可不要再来个嫡出的姐妹,否则老祖宗更不疼她。谁料刚起了念头,就见个白净的小姑娘钻了出来,低头看着那马凳子,祖父竟抬手将她抱了下来。心头不由恨恨,她长这么大,祖父还从来不曾抱过她!
慕立成和孔氏也是愣了会神,慕宣瞧了他们一眼:“还不速速来见过你们大哥大嫂。”
两人忙拉扯着儿女上前,恭敬问安。董韶华到底是读书人,懂礼仪,也回了一礼。孔氏说道:“老太太已在屋里等见。”
慕宣抱着阿月往里走去,一大家子跟在后面,鸦雀无声。
阿月位置一高,视线也高了,进那朱红大门前,抬头看了看,这才觉得不得了了。上面挂着的门匾赫然雕刻三个灼灼大字——将军府。

、第7章 回故里终成慕家人

第七章回故里终成慕家人
那三个大字董韶华和方巧巧也看见了,想过慕宣身份不低,却没想到竟是个将军。进了里面,第一道大门,前头中轴笔直,两边栽种着树,已铺了些许飘雪。进了玄关,又是宽长中轴,两边仍是各种景致。单单是瞧见的,就占了好些地方。
阿月四下打量,一路都有下人弯身问好,心想这老爷爷果真不是个简单人物。
慕老太太得了下人通报,已经在正堂里坐着与嬷嬷闲说。见慕宣抱着个女娃进来,微皱眉头,视线往前,一眼就看见董韶华,身子骨已然一颤,禁不住拄杖起身,秦嬷嬷忙扶住她。
慕宣放下阿月,跪身问好。除了董韶华一家,其他人等都随之跪安。老太太上前拉扯了董韶华的手,细细看他,这眉眼,真跟自己儿子年轻时一个模样,就是少些英气,带着儒雅,喜极而泣:“可算是回家了。”
董韶华不知母亲与这老太太的过往,一瞬还觉老人十分亲切,这才终于有回到本家的感触。
老太太问了他的年纪,听见已娶妻生子更是欢喜,拉着两个曾孙便入座,让人拿了吃的过来塞他们手里,询问多大念过什么书。秦嬷嬷在旁提周波劳顿的,两位小少爷也累了。老太太这才万般不舍,抬手让他们都去歇着。
秦嬷嬷领着他们一家去聚芳院,还好整个院子都收拾了一番,否则又得重新捯饬。毕竟是府里的老人,猜猜就知为何信上没提娶妻有子的事,只怕老爷对当年一事对老太太心有芥蒂。
长青和长善将手里好吃的匀给阿月,三人还小,不懂将要发生的变故,这个地方,现在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三兄妹吃着蜜饯,如此想到。
聚芳院共有十一间中小房,一间大房,喻为众星捧月。
董韶华和方巧巧住在大房,三个孩子各自一间房。阿月被领到屋里,只觉这里空荡荡的,有些怕人。以往都是跟爹娘睡一间房的,这如今分房,怕得很,想要去大房,就被仆妇拦住了,笑道:“若要过去玩,可行。可去住,就不能了。”
阿月看着屋里四个仆妇婢女,没有做声,抱着暖炉坐在房里等爹娘。一会董韶华和方巧巧与秦嬷嬷说完话,过来领她。阿月听见脚步声,立刻起身往那奔去,扑到董韶华怀里:“爹爹。”
董韶华将幼女抱起,小脸还挂着一丝委屈,笑道:“我的小阿月怎么了?”
阿月附耳低声:“爹爹,这儿不好玩,我们回家吧。”
董韶华面露难色,不想骗女儿,不知如何回答。阿月是自在惯了的,他最担心的便是她难以适应。方巧巧倒看的开,刮了刮女儿的脸蛋,笑道:“阿月,娘教过你什么?不要等着环境适应你,要自己去适应环境,知道吗?脚下踩的仍是黄土,那地方就没变。”
阿月细想了一下,咧嘴笑道:“不但脚踩土地,爹娘和哥哥都在身边,哪儿都一样。”
董韶华稍感欣慰:“阿月能想通就好。”
方巧巧也笑说:“这才是娘亲的宝贝女儿。”
得了爹娘夸赞,阿月心情大好:“爹爹放我下来吧,我去找大哥二哥玩。这儿好大,我们得好好认认路。”
阿月一落地,就往外跑去,找刚才去看房间的哥哥。她这一跑,后面就跟了一条尾巴,四个婢女仆妇紧随,生怕出了差池。
董韶华见女儿又开心起来,自己原本的心结也被覆盖了。慕家是大世家无疑,那他也定要生根立足,将那晦暗心思扫进角落,为妻儿撑起晴天才是。
稍作歇息,便一起用食。慕宣与丁氏所生的两个外嫁女儿也回来了。见了与慕正林生的几乎无异的董韶华,想到过世的哥哥,又少不得红了眼抹泪。劝慰一番,齐坐圆桌共食。
慕家规矩是食不言寝不语,可规矩是人定的。老太太高兴,让曾孙长青坐到一旁,拿净筷夹了许多菜给他哄他吃。这一顿饭下来,气氛并不算太沉闷。
过了两日,宗亲那边的仪式已安排好。这日早早出门,前往慕家祠堂告知祖先。
一身布衣退去,换上光滑绸缎,每处装饰都是刺绣,上好的线毫无差错行针严密,罗列平铺。方巧巧给夫君系好腰带,理好衣裳褶子,退了几步看他,摇头道:“换了个人似的。”
董韶华看着妻子华服在身,容光艳艳,发髻插着明珠步摇,一摇头便听见金器声响,淡笑:“巧巧也变了模样。”
方巧巧抬眸看他:“那是好看了还是不好看了?”
董韶华小心翼翼在她发上落了一吻——面上额上都是脂粉,亲不得:“一直都如此好看。”
难得听见有些呆子气的丈夫说情话,方巧巧笑红了脸。想来她也才二十八的年纪,嫁了他,还没享受甜蜜恋爱,在这没有避孕东西的年代,马不停蹄的生孩子,一眨眼,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操劳的时日多,温存的时间少。这偶尔说说情话亲昵些,少女情怀仍会冒头。
还没好好回亲他,外头的婢女就敲门了:“公子、夫人,该上轿了。”
等仪式过后,下人才能改口,因此如今仍是以客人身份称呼。
阿月今日也穿了新袄子,是她喜欢的翠绿色,上头还有小朵附藤的花儿,拽着大哥长青追问这是什么花。长善打趣道:“这是月亮花,阿月越乖,它就开的越盛。”
长青笑道:“你又唬小妹。”
阿月撅嘴:“二哥就喜欢骗人。”末了问道,“这世上可真有月亮花?”
话落,长善已捧腹大笑。素来像个小学究的长青也忍不住笑笑,看的阿月愤愤然——大哥也跟二哥都爱欺负她了,果然是那什么近墨者黑吧。可黑归黑,阿月还是不离兄长半步。
慕立成和孔氏领着女儿早早就在等候,见三人有说有笑出来,瞧的孔氏不悦。他们才是慕家的正宗,庶出的不过是别枝,等这告祖仪式过后,就真成慕家人了。
慕玉莹瞧着阿月的新衣裳,一点褶子也看不见,是新做的吧。扯了扯母亲的手:“娘,待会回去我也要去做身新衣裳。”
孔氏心头正烦,瞧了她一眼:“你这衣裳不是时新的?”
“都穿了两回了。”
慕立成听见女儿嘟囔,皱眉轻责:“奢靡腐心,多读些书罢。”
慕玉莹不敢再出声,对这父亲无由来的害怕。
人陆续到了大厅,等慕老太太出来,才启程往祖祠去。
慕家祖祠在离这半里外,有轿子马车,很快便到了。族人早已等候在那,年纪小的、轻的,都在外面站着,长辈在大堂端坐。
阿月随爹娘下车,原本喧闹的声音忽然消失了,几乎所有人都往他们看来,顿时肃穆起来。她也不敢胡闹,脊背挺直,脚如木头一步一行。直至进了里面,已是香火萦绕,探头往前面看去,一溜的牌位成了梯形,略显幽深。
待众人站定,一个老者走出,朗声道:“吾族一脉,蒙圣上隆恩,繁盛至今。今第十一代嫡孙重归慕家,特,敬告祖先,佑吾族昌盛,长青不衰。”
董韶华接过旁人递来的香火,叩拜三下,稳稳插在牌位前,再抬头,从此他便以慕姓记在族谱中,而再不是董韶华。
因他是凤娘还未被休时就已在腹中,便是正统嫡子——实则也不过是看慕家人如何安排身份罢了。族中长辈当即将他姓名、妻子姓氏、两子名字记在族谱中。方巧巧最不满的就是女儿的名字没记入,可慕家规矩就是如此,外嫁女无名入谱。甚至日后家族祭祀,也几乎跟她们没有关系,不来无妨,多来反而会招人口舌。
这仪式很快就结束了,阿月以为可以回家睡觉。谁想回到家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家族宴席。
因快到除夕,百姓认为,世事千难万难,过了年便什么愁苦都没了。那昨日还悬挂在门前院子里的奠物,今日顺理成章被取下,换上了过年的红火东西。瞧着,倒有些可笑可悲的。
慕韶华和方巧巧还得一一去向长辈敬酒,由慕立成在前带路认人。
三兄妹都坐在主席,长青和长善坐在老太太左右,依旧得着疼爱。老太太不喜阿月,只因她的眉眼长的与凤娘像,看多了心头闷得慌。受了冷落的阿月丝毫不在意,只要爹娘哥哥们疼她就好,旁人的看法她极少注意。
丁氏看着阿月吃的嘴角有油,提帕给她擦嘴。
丁氏性格温婉,有着些许大户人家小姐惯有的柔弱。丧子之痛挥之不去,看着这热闹景象,更为儿子不甘。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只能夜里落泪,挂念亡子。
阿月想道谢,又想到刚才嬷嬷千叮万嘱的话,她该叫他们曾祖母、祖父、祖母了。这些称谓她还从来没有说过呢。顿了片刻,笑道:“谢谢祖母。”
丁氏蓦地一愣,眼眸湿润,强忍了泪意,柔声:“吃慢些,别噎着。”
慕正林的遗孀宋氏,女儿慕紫,看见丁氏大仁大义的模样,已然将阿月当做亲孙女,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8章 除夕夜宴和宫廷宴

第八章除夕夜宴和宫廷宴
阿月吃饱喝足,宴席也将散。分派给他们一房的下人还没全定好,因此阿月身边还是四个。沐浴洗好,送回屋里。阿月躺在翻两个身都碰不到边缘的床上,睡不着。
屋内灯火一散,更是幽暗漆黑。阿月怕了,坐起身披了衣裳,准备去找爹娘。走到窗边,挪了凳子过来。这点高度对常去爬树玩的她来说根本没有难度,翻滚下去,冷风吹来,立即打了个喷嚏。
循着记忆往大屋摸去,那房里的灯火还亮着,抬手敲窗。
方巧巧正给丈夫宽衣,喝了许多酒,醉的厉害。猛然听见声响,吓了她一跳。拿了茶壶做武器,轻步走到那,一开窗,就见女儿冻的紫红的脸仰来,笑上眉梢:“娘。”
方巧巧哭笑不得,忙俯身去抱她。阿月蹬腿,顺势而上,如愿爬到娘亲怀中。关了门窗,将她揽在怀里给她的手呵气:“这么冷的天,还爬窗,下回见了娘要生气了。”
阿月说道:“要是从前门来,他们又会把我抓回去了。阿月怕,那屋子好黑,会有鬼吧。”
慕韶华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