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夜话(无人来电) 作者:谢绝假言(成九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屋夜话(无人来电) 作者:谢绝假言(成九龙)-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建安见叶娉也惊奇地看着自己,心里有些激动。

李建安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排名前三名,也是很多女生心仪的对象。但他内心深处却一直在喜欢叶娉。虽然她的学习很差,跟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但他就是喜欢她。

其实叶娉在班上也不是长得最漂亮的女生。有一次,几名男生在宿舍里乱谈琴,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给班上女生的相貌打分,开始其他男同学还觉得他们很无聊和可笑,但旁听一会后,也忍不住加入了进去。那次,男生们给班上女生打出的最高分是86分,最低分是52分,叶娉的分数是79分,在班上还是算比较好的。

李建安也对不少女生的分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对叶娉的分数,却一言不发。

他害怕失言,害怕别人发觉他对叶娉情有独钟!

他只在心里面给叶娉打了一个90分的高分!

他也隐隐觉得自己给的分数,有点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味道,但他还是不愿降低分数。

她的样子,她的身材,她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她的每一身打扮,他都如痴如醉。有时他在上课时,都特别紧张,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喊出了叶娉的名字!

他早已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毕业后,自己一定要追求叶娉!

虽然问话的不是叶娉,但他还是很乐意回答张薇的问题。他虽然故意只看张薇,不看叶娉,但他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说给叶娉听: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而民间俗称这一天为鬼节或者七月半。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七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因此,古代人一般都不愿在这个月做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种说法是:传说地藏菩萨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叶娉不知道对方一直在暗恋自己,所以在他面前一向神色很自然。她一边听他高谈阔论,卖弄知识,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

“原来今天是鬼节,家家户户都要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啊,这些莫非不是梅芳华送给我的,而是……她的亲人为她烧的纸钱?!不会吧,纸钱怎么会变成真钱了!难道……”

她越想越心惊,甚至在心里生出一个极恐怖又极荒唐的设想:

“梅芳华的亲人本来是给她烧送的纸钱,但因为梅芳华的魂灵已经附在我身上了,所以我实际上已成为梅芳华的替身!因为我不是死人,用不上这些纸钱,所以那些烧送的纸钱才变成了真钱!”

※※※

“天,我会不会已经死了?现在的我其实已经不是叶娉,而是梅芳华!?难怪我学习突然变好了,难怪我会觉得自己看过那部《红衣少女》电影,难怪我会突然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武侠小说!”

叶娉忽又想到一个问题:假如自己真的已经不是叶娉,而是梅芳华,或者是梅芳华的替身的话,那么今天收到梅芳华的亲人为她烧的‘纸钱’还说得过去,但上次那些钱又是什么名目呢?

她呆想一阵,问李建安道:“除了鬼节外,还有哪些日子也要烧纸钱?”

李建安微笑道:“这里面讲究可多了,我也不太清楚。只大概了解一些。比如清明节、过年、正月十五、还有死者的生日、祭日等日子,就要烧纸钱。”

叶娉点点头,暗忖:“难道那天是她的生日或者祭日?”

张薇感叹道:“古代人真奇怪,究竟是谁第一个想到要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的呀?还有,阳间的人又怎么知道阴间的钱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建安笑笑道:“是谁第一个烧纸钱,也有两种传说。”

张薇好奇道:“又有两种传说?”

李建安干咳一声,也在花坛边坐下来,讲道:“第一个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后,生意兴隆,赚钱无数。他的哥哥蔡莫和嫂嫂慧娘见了十分羡慕。慧娘便叫蔡莫向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尚未学到家就急忙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乏人问津,夫妇二人眼见满屋子的纸张卖不出去,十分忧愁。

“最后,慧娘情急智生,想出了一条妙计。这天晚上,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在家里嚎啕大哭,于是进屋询问。蔡莫说道:‘我老婆昨天晚上忽得急病死了,因此哭泣。’邻居们听了都很同情,劝慰一番后,便回家去。

“次日,蔡莫当着邻居的面,又在慧娘的棺前放声大哭。并一边哭诉,一边烧纸。邻居们见他烧纸,都觉奇怪。正要发问,忽然听见棺材里传出慧娘的叫声:‘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以为是鬼魂在叫,都吓得大惊失色,只有一个胆大的人鼓起勇气上前打开了棺盖。

“棺盖一开,慧娘便跳了出来,对邻居们说,自己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钱,所以小鬼们都争着为她推磨。她又把钱交给阎王,阎王便放她回来了。蔡莫明知妻子在胡说八道,却故意问道:‘我没有给你送钱呀,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慧娘指着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纸的’。蔡莫听了,忙又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说是要让阴间的爹娘也少受点苦。

“邻居们见状,信以为真,心想纸钱原来有这么大的用处,于是纷纷掏钱买蔡莫造的纸。消息传开后,不到几天,蔡莫家的纸便都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要给祖先焚香烧纸。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张薇苦笑道:“是不是真的呀?听起来有点意思。”

李建安笑道:“是不是真的,倒不好说。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

张薇佩服道:“李建安,我今天才发现你不但学习好,其他知识也很丰富!”

李建安谦虚地笑笑。瞟了一眼叶娉,见她默不作声,以为她在回味自己讲的故事,兴致更浓,说道:“第二个传说也很有意思。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里非常贫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尸体停放于家中。一位朋友很是好奇,问他为何不埋葬母亲。辛孝堂不好意思说没钱葬母,便撒谎说:‘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了,现在母亲去世了,我实在舍不得她离开,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几天,尽尽孝心。’朋友听了非常感动,认为他是一个大孝子。此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亲人过世后,都尽量把尸体停在家中,时间越长,越表示自己有孝心。

“一天,县令的母亲去世了,当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县令觉得放在家里很不妥,但不放一段时间,又怕别人说他不孝。他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将母亲的遗体放到寺庙里去,让和尚守着,自己经常去看看同样尽了孝心。于是命人将尸体抬进了寺庙,对主持说道:‘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庙里更好超度。’

“老和尚这几日正好有别的事情,没有时间看管尸首,便把这个苦差交给了庙里的小和尚。那小和尚陪着死人本就有些害怕,两天过后,死人身上发出臭味更将他熏得受不了,于是找来几把稻草在房内烧,以冲淡臭气。但稻草烧完了,天还没有亮,小和尚于是又找了些黄纸来接着烧。烧到天亮时,师父陪着县令来了,县令问他烧纸干什么。小和尚吓得说不出话,老和尚忙解围说:‘老爷,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每逢清明,或其它一些死者的纪念日,人们总要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

说话间,又有一些同学交卷出来。大家围在花坛边,听了李建安所讲故事后,议论了好一阵,一些同学才回了宿舍。

叶娉见聚到花坛边的同学越来越多,怕大家发现自己的秘密,忙提了“钱袋”进教室。装成寻找东西的样子,在自己的课桌抽屉里乱翻一阵后,才趁人不注意,将袋子放入书包里。然后背着书包出了教室。

※※※

本来,同学们平日都不背书包回宿舍,但因为时间已临近下课,起身交卷的同学越来越多,教室里秩序有点乱,而且总有少数同学有背书包回宿舍的习惯,因此一些同学见她背书包出教室,也没太奇怪。

叶娉本想等袁小惠、周雪梅、庞媛媛三人出来后一同回女生宿舍,但这时情况有变,担心三个好朋友问自己为何要背书包,因此改了主意,随其他一些女同学先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后,两名同舍女生都忙着去洗手间接水洗脚,所以没有注意叶娉神色有些古怪。叶娉趁她们出门后,方才将书包打开,检查钱袋里的内容。

果不出她意料,袋子里除了钱外,还有别的东西――但这次没有信封,而是一张黄色的纸,上面用毛笔写了一些字。她不似李建安那样博览群书,因此不知道这是黄色竹纸,更不知这个东西叫“疏”。

因为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太久,所以也不敢细看上面内容。拿了“疏”后,又取出一本数学练习册,将“疏”夹在书里,便走到门外走道里。装成是在核对数学考题的答案,就着过道上的灯光看那个“疏”,只见上面写道:

具疏人贵州省贵阳市穆濪为姑母梅芳华备纸钱若干,强神恶鬼不得争夺,若有争执,以疏为证。

具疏人穆濪,己丑年七月十五日。

叶娉虽然不太懂这些迷信东西,但看了这个疏,还是吓得脸无血色。

刚才她还只是隐隐猜出这些钱的来历,看了疏后,心里再无怀疑!

“天,真的是梅芳华的亲人为她烧送的纸钱!我……我居然收到了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又想:“那个梅芳华果然象舅舅猜测那样,是贵州省贵阳市的人!她……生前究竟是什么人?会不会也曾在这个学校读过书?”

第六章 雨衣

不多一会,下课铃声终于响起。刚才还清清静静的校园里到处响起嘈杂的声音。有许多女生已经回到了宿舍楼。叶娉急忙合上练习册,回到宿舍里。

刚坐回到自己床上,便又大吃一惊:床上又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垃圾袋!

天,难道又有人给梅芳华烧送了纸钱?!

她顿了一下,才伸出手去,打开那只垃圾袋检查。

果然,里面又装着几捆钱!虽然没有细数,但看起来比前两次又要多,估计在5万元以上!看见这么多钱出现在自己床上,她也不知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愣了一下,才又在里面翻寻。

很快,她便在这些钱下面发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

这个牛皮纸信封跟第一次收到的那个信封一样,上面只有梅芳华这三个字。字迹也跟那次一样,写得虽然端正,但毫无间架结构,看上去象是小学生写的,因此也很难从字迹上分析出写字人的性别。

她将信封背过来看――

印量1万枚,2008年7月出品,贵州省邮政局监制,贵阳市东风纸张印刷厂。

看来是第一次送钱的那个人送来的。

这个人是梅芳华的什么人?不到一个月,就两次给她烧了钱。

为什么两次都只在信封上面写一个名字,别的什么也不写?是因为不懂得怎样写,还是有别的原因?

她将信封折好,压在枕头下面。将这包钱悄悄从口袋里取出来,放进书包里。

因为钱太多,书包已经装不下,她只好将一部份书取出来,堆在枕头边。

“这两袋钱加起来,恐怕已近10万元了吧?”

她心里咚咚乱跳。刚才因为恐惧,一直没有关心钱的数目,现在惊魂略定一些后,她才想到这个问题。

要怎么处理这些钱?交给妈妈?妈妈会怎样想?

妈妈肯定跟自己一样,只会感到恐惧!

她呆思一会,决定暂时不给妈妈,先把钱藏匿在家里。

“无论如何,钱毕竟是真的,就算我真的已经死了,也不能把这么多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