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业中华-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说只要遇到中国的船队就是有来无回。可是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前来,可见利益的威力有多么大。

这些人贫穷,营养严重不够。非常瘦弱。但是还是以这样的身体在海洋里搏命。这些人没有多少文化,根本听不懂海监和渔政人员说什么。哪怕用马来语也听不懂。但是船上的专家还是一次一次给他们讲解。

从船舱里出来的时候,讲课专家叹了口气:“其实把他们送到内地和继续让他们在海上拼命哪一个更加好一点,还真的很难说。”

“这几年送到内地的渔民能存活的不多,他们适应不了大陆复杂的环境,包括空气和一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事的疾病,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已经缺失了,这与当年西班牙人进入美洲大陆相似。”

张春愣了一下,不过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听着。

“其实热带雨林生物向内地传播时,也在影响内地人的免疫力,曾经出现过一些传染性疾病,但是随着人类抗体的形成,很快就消失了。大陆人口众多,出现抗原的机会也多。医学院往往能够很快从痊愈的患者那里找到疫苗或者催生抗原方法。但是那是针对大陆人群来说的,而不是针对南亚岛屿人群。他们处在单一环境下已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所以送往内地的渔民百不存一。”

“重建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需要多长时间。”

“从目前来看,逐步引进物种,适当注射疫苗,重建免疫系统也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很多人会死去。特别是老人和一些体弱,近亲婚姻的后代。所以我们向政府提交了报告,暂缓向南发展的速度。”

张春微微笑了一下。

“但是这个可能性正在减小。国统区那边,最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和尼龙产品。一些个人的汽车等等产生的垃圾和油脂正在在通过洋流,也就是赤道暖流进入南海,我们不得不在金兰湾建造一个海洋垃圾处理厂,我们的船队常常能够打捞出非常多的这种不可降解的垃圾。而印度尼西亚群岛之间的海洋正在死亡,最明显的就是珊瑚。那里的珊瑚礁正在飞快灰白化。”

“马来和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热带雨林也在飞快消失,所以很多学者认为需要尽快收服这一区域。不然南海永无宁日。”

“目前我们的意见处于弱势。国内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击垮国民党,实现全民族统一。”

“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先保护人,还是先保护环境。”

张春忍不住问:“国民党那边怎么看?”

“他们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代价,新加坡、古晋等正在形成超级城市,为了供养这些城市,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才大规模垦荒种田。”

“难道加上渔业和林业产出也不够他们所需的粮食。”张春忍不住问。

“他们把渔业和林业、农业产出全部换成了黄金珊瑚等等奢侈品,财富集中在富豪手中,产品贩卖中巨额的差价也集中在这些富豪手中。他们还吸食新型烟土,这也消耗大量的物资。”

“他们制造了大量的奢侈品,比如高级瓷器,炒作字画,炒作红木家具等等。少数富豪穷奢极欲,大多数种地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不管怎么说,这些物资总有一个流向。”张春问。

几位专家说:“富人,那些大家族,有国人,也有欧洲人和犹太人。”其中一个专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被当做原材料和我国进行了交换。因为我们不认可黄金、美元或者英镑,也不认可白银。只认可原材料。我们甚至用出产的黄金来购买这些原材料和矿产品。”

张春噗嗤一声笑了:“都进口哪些产品?”

“所有矿产品和农产品。”

“还出口汽车等其他产品?”

“出口,不过近几年直接出口黄金和白银。”

“不知道那些富商以及犹太人开设的银行里贮备数量庞大的黄金做什么。”

张春笑着说:“货币,他们认为黄金是货币。如果废除黄金的货币功能,他们就完蛋了。不过也不要小看这些富人,要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富人都储存黄金的时候,就是一个庞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大到足够发起无数次战争摧毁一切否定黄金货币的人。”

张春停了下来,看着东方的天空。

“暴风雨要来了。”

马里亚纳周围的海域,是赤道洋流交会旋转的地方,而这股力量常常和大气环流搅在一起,最后形成规模巨大的气旋。这股热带气旋隔一段时间就会形成,卷向大陆。

“是的,暴风雨要来了,气象局正在利用卫星监测系统来对这种气旋的方向进行预测,不过也才刚刚开始。是在第二代卫星系统布置到位后的事情。”

“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那些细枝末节常常不值得一谈。”张春感受着逐渐改变的风力和风向。

几位专家都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第九十四章混战的世界

船队在一个环形礁中间躲避风浪。

电视上正在播放电视节目。

吕宋岛,当地土著和西班牙,美国人的鼓动下发生了**骚乱。由于民国政府处置不力,马尼拉政府大楼被反对派占领。人民革命军以此为由,派出了海军陆战队进入平叛。

很显然,张春的预计应验了。与其日复一日在南海收拾残局,拿下南海周边岛屿是最见效的办法。

中国内战再次爆发,人民革命军攻击缅甸和马来半岛。龙云根本没有抵抗,就带着刚刚从美国拿到手的航空母舰去了马达加斯加。虽然是一艘旧航母,但是护卫的舰船却达到了八十多艘。单凭这股力量,在非洲也不是谁能够轻易战胜的。

可是龙云连一枪都没开,也没有和境内大大小小的小军头们打一声招呼。

同样没有抵抗的还有宋子文控制的国民党海军。他直接撤退到了伊里安岛,因为这里才是宋子文花费了大量精力打造基地,只属于宋家的基地。为此在美国、夏威夷的宋家人全部到了这个岛,宋系人马也大多到了这里。

宋子文明显和中国海军达成了秘密协议。国民党海军在所罗门群岛登陆的时候,是有中国海军护航的。

很快孙科也带着孙家到了伊里安。直接把孔祥熙扔在了加里曼丹岛,陈立夫和陈果夫则守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其它的岛屿被大大小小的家族和军阀瓜分了。马来半岛根本没有人守。倒是新加坡的华商们聚集起来形成了人体盾牌,阻止了人民革命军的攻势。

人民革命军停下了。但是南太平洋舰队的舰船可没停。开始了海上封锁和陆上禁烟剿匪。缅甸和马来半岛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武装割据,罂粟大量种植,龙云禁烟只是在自己的实际辖区禁止。可是龙云的辖区居然并不是最大的。龙云放任自己以前的手下扩充地盘和建立武装,这也是当年民国时期比较广泛的做法,只不过龙云发扬光大了而已。龙云从铁了心离开缅甸开始,就更加不管了,反而把不要的武器装备卖给地方武装换取黄金白银。黄金白银在中国没用,可是在西方却是有用的。

人民革命军的到来,没有像以前国民党或者龙云一样收编和合作。而是直接把他们当土匪恶霸与毒贩来剿。国民党政府虽然撤退,但是国民党不是孙科和宋子文的,而是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国民党派了很多党棍在这一地区进行合纵连横。试图利用他们把人民革命军拖在东南半岛。

仅仅几天时间,战火就燃遍了东南亚半岛西部,暹罗和孟加拉也被牵涉进来。暹罗是因为老王族势力被国民党挑拨要恢复王族统治。

孟加拉,英军虽然明知道这是中国国民党的阴谋。刻意要挑起中国和英国的战争。但是孟加拉是英国最先占领的地区,有着不能退让的利益和政治象征。这可不是西里古丽和雅鲁藏布江,不是尼泊尔和不丹。英军和人民革命军在孟加拉双方都保持着战争的低烈度,但是冲突不断。因为不断有国民党武装进入孟加拉,形成三方混战。

远东,人民革命军以保护华裔和环境,停止战争为由,直接切断了远东铁路。正式进入通古斯高原,这也是一场混战。

至此。几乎全球都陷入了战争之中,只是没有形成固定的东西方同盟而已。这与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中国的内战带有几分政治纷争的成分在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在作战。

这场战争是白崇禧毛石山筹划了很久的,规模都不大,甚至给国人的印象不是扩张而是防御作战和内战。

他们想打仗,毕竟部队需要用战争来磨练。但是不愿意让战争失控,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国内也需要战争压力来促进融合,因为在战争条件下,国内正在进行一些人事和人员调动。

一些还不到退休年龄的干部也退居二线,一些年轻,有着战斗经验,或者战争组织经验的人走到前台。这些三十多岁的人群全部是中生代。更加多的新生代,到了政府领导岗位。这让整个政府骤然年轻了起来。

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孩子们上学早,只有小学,中学和大学,再往上就是研究生。孩子们从十五六岁开始就进入社会实习,常年在基层实习和工作。到了二十七八岁都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加上异地调动频繁,所以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有了足够的管理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远比老一辈人有文化,很多人堪称专家。

而这批人也是最崇尚团体合作的人群,没有以前的官僚气息,不会独断专行。他们一般都是在一个个研究团体的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相对而言,现在的孩子们因为生活条件好,装备好,个人在森林闯荡的能力加强。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就比如水玲她们。不过等她们成长起来,还需要一二十年时间,是以后的事情了。

毛石山的果敢大气加上白崇禧的严谨周密,伍豪的机警和协调能力,真要下决定做一件事情,很少有什么能够挡住他们。不过这大概也是最后一届依靠个人能力和威望推行政策的政府了。

“得罪人或者骂名,我们这一代人承担。我们为下一辈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怎么样都值得了。”

张春记得与毛石山分别时,他眼中的刚毅和睿智。只是没想到他是用这种办法对旧有体系痛下杀手。

“也只有这个时候合适,退下来的人大多数都会进入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现在有我们在,一些不同的声音会少一些。他们也不能形成统一的声音,就是想,也挡不住张若茗的敏锐和郭华的小刀。只要教科书能够正确和客观地看待问题,兴不起多少风浪。”

丽质看着传送过来的新教科书的文本。

“出版署那边有一些个人出版物,但是更多的调查研究报告出来,他们根本不够看。新民纪念广场和图书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那些烈士的文章和调查报告现在浩若烟海,几乎都是各研究领域的调查报告。每年在那里借书和读书的都是孩子们,容不得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而胡说八道。”

“新民烈士图书馆要准备筹建网络图书馆,对公众开放,这一个个的烈士代表的是一个个家庭。而这些家庭都会到网络上去查找前辈的论述。这股力量恐怕不是一些杂乱的声音能够抵挡得住的。”张春肯定道,他很快地签署了新民基金会建立网络图书馆的建议。

网络图书馆其实是一个研究项目,它由很多个分支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光学扫描、汉字图形识别、自动排版和编辑、网络图书阅读界面设计等等项目。

而以光学扫描,以及汉字图形识别为最尖端。其它的功能都是程序所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东西。

不过中央研究院认为这将是印刷术的一次革命,也是教育全民化和网络化的一次革命,建议新民基金支持这一项目。

不过张春想到的是这一技术还可能带来的其它好处。

张春用的是刚刚送来的网络办公程序,网络化办公其实是为空间站设计的,不过因为张春经常不在固定的地方,所以这套软件给了张春一套。张春自己用起来倒是非常熟练。这让专程送来的研究人员非常惊讶。

不过张春认为方便是方便,不过这个基于传统液晶显示技术的阅读系统对眼睛伤害太大了,应该找一种更加柔和的显示技术。何况以后这套系统是用在网络教育,大量的孩子们要使用。那就不是祸害一两个人,而是祸害一代人了。

第九十五章海洋与陆地的交融

“光学扫描系统不仅仅是出版社使用。最早是植物所提出要建立这一套系统。计算机所的显示研究所研制了一种微型眼镜型显示器和光学摄像、扫描和辨识系统。最初主要是用于被植物所低年级学生在野外学习和辨识植物用的,拥有植物数据库检索功能。”

研究员给张春展示的是一个与头盔结合的可收放眼镜显示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