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苏制m1939型高炮相同,它的做工粗糙、对加工精度要不高,可以说极其适于此时中国的国情,其“偷工减料”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非常有利于在战时批量快速生产,但美中不足就是,它毕竟是“小口径”高炮,有效射高仅仅只有3000米,并不能满足邯彰未来的防空需求,抗战时,日军对重庆进行轰炸时,其轰炸机就是保持3660米的飞行高度,以避开射程仅达3050米的**防空火力,同样的事情,绝不能在邯彰上演。

“司令,那您的意思是……”

“我们需要中大口径的高炮”

看着王庚,管明棠道出了自己的要求,40毫米高炮射程、射高都不能满足要地防空的需求。

“嗯……”

深思片刻,王庚看着司令说道。

“去年,南京方面从瑞典采购了28门博福斯75毫米高炮,这种火炮的性能倒是极为不错,重量轻,且射速快,最大射高可达9000米,完全可以满足防空的需求,如果民团需要采购的话,可以和南京方面协调一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尽管多年来,南京方面对于地方势力的军火采购有着诸多的限制,但是迫于现实的威胁,对于诸如防空器材这样的国家防务急需的军械,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更何况邯彰还有大片的工厂,这一切都要求邯彰必须建立空防体系,因此在王庚看来,只要专员公署打一份报告上去批准下来肯定没问题。

“嗯,民团派人去了解一下,采购一些高炮,完全没问题,南京那边也不会反对,但是”

稍做沉思,管明棠又补充道。

“但是几十门高炮,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吗?”

摇摇头,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我们是一个大国,也许几十门,上百门高射炮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从国家的角度上呢?嗯……这样,受庆,民团先和瑞典方面协调一下,另外我看看让公司能不能想点办法”

第六十七章技术交换

柏林,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不过对于1937年的德国人来说,在去年的柏林运动会之后,这里又有了“日耳曼尼亚”的别称,当然这个“只有古埃及、古巴比伦或者古罗马人的建筑能与之相媲美”的“日尔曼尼亚”不过只是德国人的美好的希望罢了,虽是如此,但经过数年的建设,此时的柏林已经全不见了一战后的破败,亦不见了经济萧条时的萧条。去年夏天的那一届高科技场面前所未有的壮观的柏林奥运会,使得世人见证了德国的科技与希特勒政悳府领悳导下的德国的繁荣,而作为德国首都的柏林,更是见证着这一切。

1937年的德国,此时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在去年8月纽伦堡党代会上,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的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全面备战的“四年计划”。他随后任命赫尔曼’戈林作为“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全面主持四年计划的实施,就这样的德国出现了以戈林及其亲信为核心的一个特殊集团,掌握着全国的贸易、生产、国民经济和原料分配,而主导这一计划实施的正是赫尔曼’戈林领悳导下的四年计划委员会

从1930年开始,为解决本国黄金储备不足和促进本国贸易发展,德国开始推行马克国际化以及易货贸易、限额制造等,而基于这一前提,计划委员会则成为了任何试图进入德国的外国企业或者同德国进行贸易的外国企业,必须打交道的部门。

对于方子靖来说,对于计划委员会的官员,他并不陌生,作为北方贸易公司驻德公司经理,为了促成中国的工业品进入德国从德国换取新区以及国内建设所需要的机器,他需要经常性的同计划委员会打交道,通过贿赂官员,北方贸易公司的进口限额从33年的5000万马克,提高至现在的5亿马克,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同委员会的负责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建立了一定的“友谊”,只不过这种友谊是建立在过去的三年间,北方贸易没有从德国拿走一个马克,而是交换了大量的机械设备,甚至购买了德国的一些技术专利。

而现在,置身于赫尔曼’戈林办公室中,方子靖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

“方先生,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在中国,你们的公司只是一家私营公司,你们并没有军械生产的许可授权,这意味着,如果同意向你们转让技术的话,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中国的法律,而中国呢?”

看着恭敬的小心翼翼的坐在那里的方子靖,赫尔曼’戈林的心里涌起得意的感觉,他很享受别人看着自己时流露出来的这种小心而恭敬的态度,这能够让他充分感觉到自己的权威。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重要的伙伴,我想元首是不会赞同这一交易的”

什么元首,什么赞同,作为德国的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清楚的知道,不过只是涉及到三十二种钢材和几种武器的技术转让,根本不可能惊动元首,他自己就可以作出决定,即便是元首知道了,也一定不会反对,对于元首而言,中国的面粉、生丝、矿物,都是德国所需要的,而且对于德国民众而言,尤其是女人们,她们渴望中国的尼龙丝袜以及化妆品,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而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赫尔曼’戈林希望籍此提高这些技术的转让费。

“这只是一件小事,对于阁下而言,我想以您的权威,足以决定这件小事,”

扶一下眼镜眶,方子靖看着面前的赫尔曼’戈林说道。

“而且,我们愿意采用技术交换的方式,交换名录上所列的三十二种钢材、三种高射炮、六种大功率柴油机的相关技术专利”

在说出他要求进行的技术交换时,方子靖从公文包中取出了一份文件,那份文件上详细的罗列着公司要求他获得的德国方面的技术。

“什么技术交换”

在这一瞬间,赫尔曼’戈林笑出声来了,在他看来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中国人甚至连步枪的技术都需要从德国引进,而他们竟然大言不惭的说什么技术交换

“我没有听错吧”

听错了,在赫尔曼’戈林看来,自己一定是听错了方子靖的话,也许是他的德语并不怎么流利的缘故,对于方子靖递过来的那份文件,他更是连看都没看,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也许是方子靖在和他讲着笑话。

“部长阁下”

面对赫尔曼’戈林的嘲笑,方子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我说的是事实,也许在一些方面,我们的技术在某些方面落后于贵国,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不逊于贵国比如……”

沉默片刻,方子靖吐出了一个词。

“四乙基铅”

“什么”

诧异的看着面前的中国人,赫尔曼’戈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全世界可以生产这种可以提高汽油高辛烷的添加剂的国家,只有美国,即便是德国也只能从美国进口,就在年初,作为空军司令的他,刚刚签署许可证,授权企业从美国进口了五百吨四乙基铅,这是德国备战必不可少的原料。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们可以生产四乙基铅”

“是的,”

点点头,方子靖说道。

“部长阁下,早在去年,北方安全燃料公司就已经实现了四乙基铅的批量生产,并且已经利用其生产出120号高辛烷值航空汽油,而且近期投入新厂,其生产工艺将可以用于生产130/150号高辛烷值航空汽油,当然,对于这种高品质航空汽油,我们并没有需求,所以只是试验生产,未来是否需要,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技术储备总是不可避免的。”

“噢,真的吗?”

赫尔曼’戈林的惊诧的看着面前的中国人,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国人可以生产四乙基铅他是个急性子,从来也不会安安静静地听人讲完,此时他甚至有些迫不急待的说道。

“你确定你们已经可以生产四乙基铅吗?”

在石化领域,或许德国的煤化油技术领先于全世界,可以从煤中提取汽油、柴油以及润滑油,但是德国整体的石化工业却远落于美国,在燃油添加剂上,美国领先于全世界其它国家,而德国的高辛烷值航空汽油,正是借助美国的技术转让才实现自主生产,但最为关键的四乙基铅工业生产技术,却是美国拒绝转让的,准确的来说,美国拒绝了全世界的转让要求,无论是苏联或是日本,都没有从美国获得这一技术。

而现在,中国人,竟然宣称他们掌握了四乙基铅的生产制造工艺,显然他们并非仅仅只掌握了四乙基铅生产技术,他们应该还掌握了一系列的燃料添加剂技术,否则仅依靠添加四乙基铅恐怕并不能生产出150号航空汽油。如果德国可以获得这一技术的话,那么对于德国空军而言……

“当然,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们随时可以转让这一专利”

面对赫尔曼’戈林的诧异,方子靖挺了下胸膛,又特意补充道。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没有理由拒绝技术交流,您觉得的呢?部长阁下”

拒绝?为什么要拒绝呢?

面对着生产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的诱惑,作为空军司令,同样也是一名飞行的赫尔曼’戈林几乎找不到任何要去拒绝的理由,在他看来,或许这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一次“技术交流”,也许中国人将得到数十种装甲钢的技术、火炮技术、柴油机技术,但是德国的空军将因为这一交易,解决制约未来空军战斗力的问题,尽管它并不能解决德国石油匮乏的局面,但却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德国空军可以像美国人、英国人一样使用高辛烷值汽油,而且不再受到任何限制。

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将可以据向元首展示他的能力,拿过桌面上那份先前他根本没有任何兴趣翻动的文件,赫尔曼’戈林仔细翻看了一下,只是一些装甲钢、高射炮、柴油机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德国而言,并不是最尖端的、需要保密的技术,都是可以用来交换,它们的价值远无法同四乙基铅以及文件上罗列的十几种燃料添加剂所能相比,德国空军却需要四乙基铅以及相应的辅助添加剂。

脸上挤出笑容,赫尔曼’戈林笑着站起身。

“方经理,我想我们随时都可以签署这一协议”

此时,在赫尔曼’戈林的语气中,再也没有了先前的轻视,反倒是流露出一种急切感,而方子靖在与这位副元首握手的时候,依然极为恭敬的说道。

“阁下,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我相信未来我们还会同贵国展开更多的合作,我相信这次合作将开启一个良好的开始”

第六十八章不虚此行

“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接到来自德国的电报之后,管明棠笑着说道。

没错,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也许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将会同德国展开更多的合作,以便从德国获取更多的技术,当然也许会有一些战略层次的合作,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先生,您为什么认为赫尔曼’戈林肯定会同意我们的条件”

放下手中的那份从德国发来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极为简单“德方同意”,简单的四个字证明了先生最初的推测,但在李直民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因为相比之中,公司只不过是付出了高辛烷值汽油的生产工艺以及几种添加剂的技术,却换回来了大量公司梦寐以求的技术。

“赫尔曼’戈林是不是拒绝的”

管明棠的语气中透露出浓浓的自信,这种自信缘自于对赫尔曼’戈林这个人的了解。

“仲民,或许你并不了解这位德国的第二号人物,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且浮夸的角色”

提及赫尔曼’戈林的好大喜功和浮夸,管明棠忍不住想到几年后当欧洲大战爆发之后,这位二号人物几乎把德国战争之初获得的优势完全葬送,可以说,德国之所以战败,和赫尔曼’戈林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对于管明棠来说,他的好大喜功与浮夸却恰好可以促成此次技术交换的顺利实施。

“作为德国空军司令、四年计划的主持者,赫尔曼’戈林都希望用什么去证明自己的成就,而我们提供的技术,不仅是德国备战所需要的,同样也是德国渴望得到的技术,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赫尔曼’戈林可以用这些技术去证明他的成功,他为德国节约了宝贵的外汇,为德国的空军赢得了天空……”

面带微笑,管明棠又特意补充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会向希特勒如此宣称”

好大喜功的赫尔曼’戈林,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把视线投到德国的身上,管明棠突然有一种感觉,也许将来自己可以从德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

“不过,无论他怎么表功,怎么浮夸,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自己需求的东西,两个月内,德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就会到达我们这里,在未来的两年间协助我们实现交换技术的生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