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苏联 叶皮凡·马卡列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突袭苏联 叶皮凡·马卡列夫-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苏联一直是希特勒心目中不共戴天的死敌。社会主义苏联是德国在意识形态上无法容忍的异类,消灭红色苏维埃是希特勒全盘计划中或早或晚的一步棋。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就成了整个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眼中钉、肉中刺。希特勒一旦对苏联开战,这场战争会具有整个欧洲讨伐危险的布尔什维克的战略意义,就好像是第2 次十字军东征。1940年6 月初,希特勒就曾向德军A 集团军群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真正的伟大使命,是同布尔什维主义算账。” 
  希特勒对于斯大林的印象是:这个家伙和我一样,会使用欺诈的手段,会在对自己有利时背弃任何条约,说不定苏联什么时候就会主动发起进攻。事实上自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希特勒就越来越感觉到背后的芒刺。当希特勒指挥德军在法国大地上挥戈猛进的时候,苏联却悄悄地在他的背后用和他如出一辙的手段开始了扩张。1940年6 月12日,莫斯科向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发布一项最后通牒,四天之后,又向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发出了同样的最后通牒,并向罗马尼亚边境派兵。在巨大威慑下,三个国家举手投降。仅仅半个月内,苏联兵不血刃地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两个省,直接威胁到了希特勒的石油命脉。苏联甚至对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提出领土要求,这使希特勒大为恼火,因为这个地区是奥地利王国的旧土,而且密集地居住着日耳曼人。希特勒对此专门回顾了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文本,却吃惊地在“秘密协定”中发现了一条重大的漏洞。上面明文写着:“考虑东南方时,苏联一方强调它对比萨拉比亚的兴趣,德国一方宣布它对这些地区完全没有政治兴趣。”其中“地区”一词竟然使用了复数形式,这就使得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吞并行为完全不受条约的限制。并且大量情报表明,丘吉尔正在极力拉拢苏联参战,斯大林有可能与丘吉尔结成同盟,而从背后直接进攻德国本土。那样的话,德军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陷入两线作战的最不利局面。 
  希特勒的顾虑还不止这些,最重要的是苏联实际上掌握着他的经济命脉。由于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德国对原料的依赖越来越大,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如橡胶、石油、铜、铂、锌、石棉、黄麻和钨等原料只有苏联能够供应,而苏联直到当时还根据签订的条约进行供应。如果对英战争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而美国的军事实力会像希特勒估计的那样,从1943年起充分显示出来,那么德国就要在原料上彻底依赖苏联。这时一旦苏联变卦,就等于对德国釜底抽薪。这样的前景希特勒是无法忍受的。而一旦打败苏联,德国则可以放心地从苏联攫取原料和农产品:乌克兰的小麦,顿巴斯的煤炭和矿石,科拉半岛的镍,高加索的石油,白俄罗斯的木材。德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相比,战争潜力上绝对处于下风,随着战争的拖延,美苏两国迟早也会参战,德国将无法抗衡美英苏三大国两个方向的联合进攻,不如先集中兵力,以闪击的方法速战速决地解决掉苏联,就能彻底稳固自己的背后,并且获得极大的资源优势。 
  希特勒还有一个如意算盘,就是迅速解决苏联能为日本消除隐患,可以大大地支援日本。支援日本就等于牵制了美国,使之无法轻易分兵与德对抗,同时将英国逼上孤立无援的绝路,强迫英国放弃对德国的抵抗,转而与德国合作。如果这个想法实现了,那么对苏作战就不是两线用兵的险招,而是一箭双雕的妙手。 
  惟一让希特勒犹豫的就是苏联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神秘了,德军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所提供的数字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因为这些数字没有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关于苏军平时拥有的或者战时可能组建的陆军师的数目,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情报资料。情报部门只是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采取草率而粗略的方法判断敌情的。德军情报部门对苏军最高统帅部和苏军的主要将领几乎毫无所知。金策尔主管的情报部门于1941年1 月1 日出版了一本关于苏联武装部队的手册。德国的这份官方秘密手册很说明问题,它暴露了德国情报部门工作上有很大的缺陷。它坦率地承认,苏军战斗序列方面的情报几乎是空白,敌人究竟有多少个方面军(集团军群)和集团军,也没有确凿的事实能够说清。这份手册没有详细介绍苏军的编制装备,只是泛泛地说一个集团军可能由一个司令部,数个步兵军,集团军属重型炮兵、航空兵与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据推测,给集团军配属骑兵部队或摩托化部队也是可能的。再进一步说,苏联巨大的国土上到底潜藏着多大的战争潜力,苏联军民究竟会表现出多大程度的抵抗,希特勒都无从知晓。但是希特勒却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在那场力量对比完全一边倒的战争中,苏军表现得却异常低劣。为了对付仅350万人口,一共只有15个步兵师、60辆坦克的芬兰,苏联动用了50个师、上百万军队、11;000多门大炮、3;000 辆坦克和3;000 架飞机,却耗时4 个多月,伤亡了26万人,是芬兰军队伤亡的三倍还多。这和德军在欧洲的横扫千军势如破竹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希特勒想到这些不禁颇感得意,苏联其实是愚昧落后和外强中干的,苏联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德军,斯大林的“大清洗”造成了高级军事将领的严重匮乏,军队指挥能力低下。因此,希特勒乐观地作出判断:一旦战争打响“在指挥、物资和部队诸方面,我们将登上有目共睹的颠峰,而俄国人会陷入明显的低谷……俄军将一触即溃。”并且德军一旦入侵,苏联政局必将发生动荡,苏联社会主义很可能就此迅速瓦解。“我们只要踢开屋子的大门,整个腐朽的屋子就会立刻倒塌。”   
  进攻苏联的“理由”(2) 
  成败即是赌博 
  希特勒的决心一旦下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赌博,但他更相信,最后赌赢的一定是他。   
  二将争宠(1) 
  1940年7 月29日,一份紧急调令下达到部署在东线的第18集团军军部,命令要求暂调18集团军参谋长埃·马尔克斯少将往陆军总司令部接受工作,并要求马尔克斯迅速报到。马尔克斯不知这条调令所为何故,是升迁还是惩处,还是有什么特殊任命,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迅速赶往陆军总参谋部。 
  接待他的是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哈尔德首先夸奖了几句他以前的突出表现,然后转    入正题:“根据元首的指示,我们要为未来在东线针对苏联所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做一些必要的筹划,因此我们需要一些了解东线情况、了解苏联军队和防御情况的人来制订一个行动方案。我认为您是适合的人选,因此把您借调到总参谋部,完全负责制订这个方案的草案。您有什么问题吗?” 
  马尔克斯并未感到过多的惊奇,因为在战时总参谋部制定的各种作战计划包括草案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只是提供一个可能的参考,很多制订出来就束之高阁再也没人问津。因此制订一个东线作战计划并不代表元首已经下达了对苏联作战的决心。但他必须了解这个行动的具体要求。他问道:“行动开始的时间是何时?能投入多少兵力?行动的规模有多大?目标是什么?” 
  哈尔德微微一笑,说:“行动将在1941年春天开始,争取在1941年夏秋歼灭苏军主力。最终目标是彻底摧垮苏联,夺取他在欧洲的领土,特别是南部和北部的资源。兵力嘛,投入必要的全部兵力!” 
  马尔克斯明白了,这和他在东线时就在心里策划过无数遍的行动是完全相符的,要么就不打,要开战就要迅速地歼灭苏军主力,一举打垮苏联。他心里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有十足的信心制订好这个计划,凭他在东线长期的观察和搜集情报,凭他对苏联地理的潜心研究,凭他在心里反复思量过的作战方式,一旦元首采纳了他的计划,并且下定决心进攻苏联,他就将在这场战争中成为元首的股肱之臣,元首可能会把他留在身边当参谋,或者派他去指挥一个集团军,甚至一个集团军群。他将作为这场伟大战争的策划者和参与者而被历史记住。马尔克斯立刻坚决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向哈尔德表示一定不会令元首失望。 
  马尔克斯确实称得上是个战略家,然而在政治上还很幼稚。哈尔德哪里会慷慨地赐给他什么晋升之阶?哈尔德只是想利用他的智慧和谋略,作出一个符合希特勒心意的计划,在元首面前为自己表功。而马尔克斯可是开足了马力,在8 月5 日就拿出了第一个方案《东线作战方案》。 
  马尔克斯在方案中分析了德苏两国的力量对比:至1941年春,苏联地面部队可能拥有151 个步兵师,32个过时的骑兵师,38个机械化旅;德军可投入的兵力为24个装甲师,12个摩托化步兵师,110 个步兵师,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苏联西部的地形特点和交通状况是:南方河流纵横,道路短缺;北方森林密布,不利机动;中部地势平缓,交通便利,位于这里的明斯克、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大陆桥是装甲部队突向莫斯科的最佳路线。着眼于苏联的气候条件,5 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对苏作战的最佳时间。 
  根据对客观条件和苏军可能反应的具体分析,马尔克斯的作战方案提出要求:德军应以莫斯科为主要突击方向,基辅为辅助突击方向,分两路楔入苏联领土;首先将苏联北部的主要兵力歼灭在伏尔加河上游东西两侧,并占领莫斯科,同时以一部分兵力掩护北翼,夺取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和列宁格勒;强渡第聂伯河后,北路德军应挥师南下,协同南路德军以钳形突击攻占乌克兰;最终目标是进至罗斯托夫、高尔基、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战局一共分为四个阶段,计划以9 至17周完成。 
  马尔克斯的计划气势宏大,富于冒险精神。但是这个计划却显得有些不够实际,在部队机动、战斗实施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缺乏可行性。而且在关键问题上与希特勒的意见相左。希特勒心目中并不认为首都莫斯科是主要的突击方向,他所看中的是资源丰富的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和南部的乌克兰。 
  想借助东线计划来引起元首青睐的不只是哈尔德一个人。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参谋长阿·约德尔炮兵上将觉得制订如此重要的作战计划是他们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部的分内之责,不能让陆军参谋部抢了风头。他命令手下的国防处处长伯·冯·洛斯堡中校拟订一份《东线作战研究报告》,并希望能抢在陆军参谋部前面向希特勒提出。9 月15日,洛斯堡中校完成了这一报告的拟订工作,并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将计划命名为“弗里茨”。看来不只一个人想利用这场“伟大”的战争,在历史上写下自己(或自己儿子)的名字。“弗里茨”吸取了马尔克斯方案的一些主张,同时首次提出:德军应该以3 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等三个方向实施突击。当中路进至西德维纳河以东时,应视情以一部兵力转而北上,阻止苏军东撤。但这个报告仍以明斯克、莫斯科总方向为主要突击方向。 
  陆军总参谋部发现国防统帅部参谋部也在制定东线方案,并看到了“弗里茨”对马尔克斯方案的改进,于是决定再修改作战方案。陆军总参谋部命令新任该部的第一总军务长弗·保罗斯中将负责修订这个方案。10月29日,保罗斯在马尔克斯和“弗里茨”两个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了代号为“奥托”的作战计划草案,哈尔德认为这个方案已足够成熟,于是将它呈报给了希特勒。   
  二将争宠(2) 
  看到了约德尔呈来的“弗里茨”和哈尔德的“奥托”,希特勒觉得这两个方案都很成熟,而且彼此相差不远。只是在战争的主要突击方向上,二者的意见都和希特勒的最初想法不同。两个计划都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攻克莫斯科是战争的主要目的。然而希特勒却从他的主要需求出发,认为乌克兰和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才是真正的战略要点。因此他在原则上同意“奥托”计划同时,提出了:南北两翼“必须快速而且强大”,“莫斯科不是很重要”等修改意见。 
  在之后进行的很多次计划研究中,希特勒同他的将军们在意见上的不一致逐渐显露了出来。希特勒固执地认为,打击敌人的经济腹地比占领那座政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