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庐风云 作者:飞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庐风云 作者:飞凌-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使臣敷衍地笑了笑:“这是陛下的旨意,在下只是负责传令而已。将军若有什么疑义,可以回到帝都后当面询问陛下。密旨和金令已经传到,在下还得赶着回去覆命。告辞!”  
  使者一走,帅帐内顿时闹成一团。几个跟随冯将军左右,也听到旨意的将官即刻鼓噪起来,七嘴八舌地猜测陛下为何会突然传来这样离谱的旨意。冯将军则像是受了相当大的打击,站在原地愣了许久未曾动弹。  
  帅帐内众人中,只有佐拉副将一人真正明白其中关窍,面上却装作不知,和其他人一样不断多方猜测这道旨意。对陛下为何会要冯将军把西征军军权交给他代管,更是装得比所有人都更显得茫然无辜上几分。  
  只有在任何人的眼光都没有落到他身上的时候,他的眼中才会闪出难以全部压抑住的狂喜和得意。  
  闹了好一阵,将官们终於开始静些了。而佐拉看将军始终没有表态,心下不觉有些发虚,不知他是否看破了是自己在背后捣的鬼,在想着怎么报复自己?还是自己的密告竟没有写错,他真的想要造反,索性抗命不遵?!一念及此,他才突然觉得自己刚才未免高兴得太早了……  
  强压下心头不安,佐拉佯作自然地靠向冯将军,打探道:“将军,你打算怎么办?难道真的要遵旨回拉寇迪去?”  
  迪卡尔·冯到底混迹官场多年,见事之明远非那些青年将官可比。  
  想了这一阵,他已大略猜到这可能是在木法沙城私自放粮的举动给自己招来的祸事。  
  其实,当初在放粮的时候,他已猜到这种逾越之举很可能引来多疑的仁明王的嫌忌,但当时城民的惨状他实在看不过眼,自己又本就不在乎官爵之位,他仍是决心插手管了。  
  只是他原以为国王就算要跟自己秋后算帐,也会等到自己为他剷除掉凯曼的威胁后才会动手。想不到仁明王竟短视至此,又或是如此不相信自己,竟不惜冒着为凯曼招来无穷后患的危险,也要立刻剥夺掉自己的兵权!  
  回想起昨日与艾德瑞克谈话后的决心,冯不由深觉得这简直是上天存心跟自己开的一个大玩笑!在自己终於与昔日战友划清界限,下定决心从此后绝不再对他留手之后,在全身的战意燃烧到最高点,渴望为了凯曼忘我一战的时候,自己全心效忠的国王却反倒以金令送来旨意,让自己就此收兵回去?!冯多么希望这只是个不好笑的笑话,可惜它偏偏是现实。  
  听佐拉问起自己的决定,冯思索一阵,仍是犹豫不决。过去他向来是把主君的意旨等同於王国的意志,他只要简单地执行就可以了,没什么可挣扎的。但这一次,他却第一次面临了主君的意旨明显与王国的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如果顺从国王的意思,就必定会令凯曼陷入危险当中!  
  何去何从,该如何抉择?  
  冯从未面对过如此艰难的选择。  
  帅帐内的军官们眼巴巴地望着闭眼默想了许久的将军,紧张地等待他的回答。除开对主帅的关心外,他们也很不乐意在决战前夕却好没来由地被勒令不得再战。因而冯将军的答案,对他们也很重要。  
  彷彿过了许久,又彷彿时间已完全停滞,也不知等了多久,冯终於缓缓睁开眼睛,本来精神矍铄的面容上竟现出几分沉沉暮气。然而,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依旧。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凯曼大局着想,不得已也只有抗命一次了。”  
  帅帐中蓦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几乎没把给帐顶掀翻。  
  纵声欢呼过后,军官将士们尽皆拜倒在冯将军跟前,朗声誓言道:  
  “我等愿与将军共进退,同生死!”  
  佐拉副将本没有这样的心意,冯抗命不遵,他懊恼都来不及,还共什么进退?但帅帐内所有的将官都这么做,他若不照做未免太惹眼,也只得恨恨的随众人下拜明誓。  
  冯将军怎知眼前这些人中还有人带着这般花花肠子?看着部下们一双双年轻眼眸中饱含的诚挚和热情,将军饱受打击的内心略觉安慰了些。  
  但他知道这些将领对自己的爱戴拥护若落在国王的人眼中,只会更增仁明王之忌,对这些年轻将领的前途也是有害无益,他赶紧让大家起身,道:“我们都是凯曼王国的军人,效忠的对象是王国和陛下,这些话不可再说!”  
  众将见将军神色凛然,不敢再多说。冯命他们继续按着原先的安排为来日的战斗作准备,大家便各自散了。  
  然而这休息整备的三天里,西征军中的高层将领都绝对很难放松得下来。拉寇迪来的使者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来。冯将军一刻还未动身返回帝都,每隔几个小时便会有一位使者准时抵达营地催行。  
  只不过三天整备期间,就来了十二人。每人都是一只金令,带来同样的圣旨:“陛下有令,迪卡尔·冯将军见金令后速将西征军交由佐拉副将暂时统管,西征军中止一切行动驻守原地,等待新的命令。迪卡尔·冯将军交接妥当后,即刻起程返回拉寇迪听候传唤!”  
  前几位使者送来金令的时候,冯将军尚还期望能多拖延几天,直至完成作战准备,打下巴博卡城再说。然而金令使者一轮接一轮地去去来来,冯将军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短短三天之内,向来精神矍铄,魄力比起年轻人只赢不输的将军迅速现出苍老之态,那刚硬高大的身板也渐渐显得佝偻矮小下来。彷彿一直以来支持着他的强健精神,已经从内里渐渐崩毁。  
  第三天,接到第十二道金令时,将军颓然一叹,嘶声惨笑。  
  “我本愿为凯曼征战天下,马革裹屍,想不到陛下竟连发十二道金令,非我离开军队不肯罢休……迪卡尔从未想过要让陛下为难。”  
  他向金令使者躬身道:“既然如此,老臣这就随使者一同返京吧!”  
  当将军理妥行囊,牵着坐骑走出营地时,前来相送的西征将士中有许多人第一次发现,平日总要仰望着的大将军在脱去铠甲之后现出的肩背,竟已是这般佝偻。那松弛的肌肤、消瘦的面颊……闻名天下的英雄,竟已与寻常老人没有多大区别。  
  走出营地后,他回头望了众将士一眼,一瞬间老人身上那颓然的神色,也是习惯了在将军强悍魄力的指挥下冲锋陷阵的将士们全然陌生的。  
  前来送别的将士中,有许多人在看到将军孤独的身影逐渐消失於如血残阳之中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多年之后,当他们谈论起记忆里的这一幕,不少人发现彼此在当时对那副画面的感受,竟是惊人的一致:这位凯曼王国最值得人尊敬的传奇英雄,恐怕也就这样走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后不再在大陆的风云变幻中扮演任何角色……离开西征军的迪卡尔·冯,只是一个年已老迈的老人而已。  
  身为凯曼五英雄之一的迪卡尔·冯将军被召回帝都后,仁明王康赛因高度褒扬了将军一生为凯曼做出的非凡贡献,称其“高洁人品,足堪永为后世之表率”,并封赏许多土地和财物,供年老的英雄颐养天年。  
  迪卡尔·冯叩谢君王隆恩,称年岁老迈,请辞身负的所有官职。获准后,前往赏赐的南方领地居住。        
【第二十三章】 第一章 超豪华阵容的文字游戏    
  “罗炎,你去给我把诤君和凯文那两个逆贼的头颅拿来!这一次务必办到,不准再给我出什么纰漏!”  
  仁明王的寝宫中,魔王罗炎看似恭顺地立於仁明王座前,身姿却分明透出一股桀骜不驯之气。  
  漠然听完仁明王的指手画脚,魔王面无表情地点头。  
  “遵命。不过,会不会出纰漏,不是由我决定的。”停了一下,魔王又问道:“任务时限是多久?”  
  愣了一愣,国王方回道:“天明以前!”  
  能多快拿到敌人的头,当然最好就要有多快。更何况现在不同以往,难说有没有潜藏在身边伺机暗杀自己的刺客,仁明王再也不敢放罗炎这护身符离开自己超过一夜的时间。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罗炎再不发一言,直接转身往殿外走去。  
  大咧咧的姿态,彷彿他眼中已经再没有仁明王这么个人。这毫无恭敬的态度,顿时令仁明王面上扬起怒容。  
  “……你!”  
  怒瞪着魔王离去的背影,国王神色变了几变,终究还是平抑了下来。虽然这魔王的态度让人老大不爽,但能拿他怎样呢?不要说他身体里蕴藏的力量不是任何人能抗衡的,这个为血冥幻晶的血誓束缚的魔王,也是他现在唯一能完全相信的对象了……  
  压下罗炎的不敬带来的不快,仁明王赶忙躲进寝宫中守备森严的密室。罗炎不在身边护卫,也只有待在那里,这一夜他才能稍微安心些。  
  拉恩普城,位於凯曼帝都拉寇迪西南两百里外,是个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几乎没有什么战略地位可言的中型城市。  
  过去数百年来,这个身处内陆的中型城市除了偶尔几次流民内乱外,几乎没有几次面对真正敌人的机会。长时间的和平之下,拉恩普城的城防可以说威慑作用远超其实际用途。就算在神圣联盟的士兵的脚步已经踏上凯曼本国国土的现在,犹在帝都以南的拉恩普城在凯曼军全线崩溃之前,也还是不大可能沦为战争前线。  
  因而,尽管拉恩普城不可避免地和凯曼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因为沉重的战争赋税、兵役而呈现出衰败萧条的气象,但基本上城里还是看不到多少兵戈气息。  
  然而现今的拉恩普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年久失修的城防虽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整饬,乾涸的护城河却已重新引来了活水,城墙也已尽可能地被增高加厚,新换上的厚实城门闭得严严实实。高高的城楼上林立着士兵们刚硬的剪影,枪剑的锋刃不时映射出冷冷寒光。昔日不设防的城池已是戒备森严。  
  拉恩普城的变化,全该归结於半个多月前以诤君为首的反叛军的到来。  
  一年多前受命南征而未能攻取索美维秘道的凯文将军,一直驻守在拉恩普城内待命。半个多月前,接到诤君刺杀仁明王事败后的飞鸽传书,凯文将军即刻率麾下三万兵马控制住全城。  
  傑伊集合拉寇迪一带的三千余反叛者赶来这里,与凯文的部队会合后,他即刻对外发佈讨伐檄文。  
  檄文中,傑伊以“劝诫君王,以为君鉴”的诤君身份痛斥凯曼国王为一己私欲而陷国家於战争深渊中,令民众不堪其负,流离失所,并正式打出了“为凯曼和平而战”的旗号,宣佈征讨仁明王。  
  凯曼开战至今,已有两年过半时间,凯曼国人被仁明王鼓吹得发热的头脑已经渐渐冷却下来。  
  相反的,战争带给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前线兵员的死伤则与日俱增,让凯曼人无可避免地开始出现对战争必要性的质疑。  
  如果凯曼能继续保持一开始的胜利势头,也就罢了,可惜,现下凯曼实行的却是牺牲小处以集中力量击破最强敌人的策略。  
  神圣联盟两股联军自原法谬卡国境大批涌入,一路攻城略地。随着自被佔领区撤逃回来的民众散往国内各地,恐慌不安的情绪也散播到了王国的每个角落。  
  身在本土的凯曼人,在自己也尝过战败的滋味后,对仁明王的怀疑和不满也日益高涨起来。虽说凯曼现在尚未面临完全的败局,还不足以动摇仁明王的统治,但国内到底已经出现许多反仁明王、反战的声音。  
  因而那篇讨伐檄文发佈后,立竿见影地引起了不小的回响。非但拉恩普城的民众没有对诤君接管此城有多少抗拒,各地更有许多抱持与诤君相近想法的人影从云集,源源不断地涌入拉恩普城,加入义旗之下。  
  短短时日内,义军的兵力便达到七万之众,足以与王城一带的五万守备军正面一战!  
  凯文将军更趁着这股锐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邻近的两座城邦。急遽壮大起来的义军分作三股据守三城,彼此呼应互助。  
  诤君一手拉扯起来的讨伐军,实已就此站稳了脚跟,临近帝都之处,从此深深扎入了一根令仁明王寝食难安的铁钉。  
  情势发展至此,拉恩普城已成为讨伐军的大本营。深陷在凯曼大后方,四面都是凯曼的领地,拉恩普城自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在。  
  放出去探查凯曼军动向的探子每天进进出出,城内时时戒备森严,值夜的士兵们也从不敢打盹说笑,生怕错过任何敌袭的蛛丝马迹。  
  因而,当城楼瞭望台上的一个哨兵蓦然望见刚离开云层遮蔽的月亮上,赫然多出一小点黑色的阴影,再一细看,分明是一道正不断往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