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凉铁骑-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侯军中传出瘟疫的消息之后,西凉军更加注重大营的卫生,营帐之内,物品摆放整齐,臭鞋子什么的一律扔掉,除了兵器衣服生活用品之外,其余全部丢弃,死角暗角都被打扫干净,士兵不折不扣的执行,论起战场杀敌,他们毫不手软,但提及瘟疫,打内心往外冒寒气。

贾荣的一系列措施让军心没有出现大的浮动,一旦发现有异状的士兵皆被送到了伤兵营,士兵之间互相举报。

为了自身的安危,没有士兵会胡来,谁不想多活一会。

不过三日的功夫,伤兵营中聚集了将近五百人,这些士兵无一例外,全部是有身中瘟疫征兆之人,负责送饭的士兵每次走进营帐皆是战战兢兢,脸上蒙着厚厚的白布,上面洒有一些药水,当然是出自贾荣之手。

伤兵营的士兵,不复以往战场上的凶悍无匹,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待着贾荣的命令,他们打内心相信,主帅贾荣不会将他们抛弃。

数十名医疗人员在伤兵营中往来治病,以图发现什么。

瘟疫,让贾荣忙得焦头烂额,关外的诸侯军竟然出现了一夜之间死亡了一千人的例子,使得贾荣心惊不已,加紧大营士兵的勘察,一锅锅的药材被熬制,整个大营弥漫的基本上都是药材的味道,这也是长安积蓄丰厚的原因,药材的味道,让士兵感觉到安心。

一碗碗的药汁,成了感染瘟疫士兵的精神寄托,无一不想着一碗药汁下肚之后,能够缓解病情,拿起兵器杀敌,这样窝囊的死去,他们宁愿在战场上冲杀,被敌人杀死。

华禹临危肩负重任,带领一众弟子,在伤兵营内为士兵治疗。

又有士兵被带到了伤兵营,西凉军伤兵营的人数达到了八百人,被带到这里的人,大部分面如死灰,和死神如此接近,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更让人可怕的是,这个敌人不会因为你武艺高强,而有所收敛,有些士兵和将领不敢相信这一切,大呼大叫,见者伤心。

函谷关遭受瘟疫,远在长安的军队也是忙碌了起来,有的队伍甚至直接担任了清洁员的工作,将长安的每条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城门紧闭,外来之人接受严格的盘查之后方能进城,此时长安城中的百姓有十几万人,瘟疫一旦扩散的话,比函谷关要麻烦上百倍。

贾荣找到了华禹,问道:“你可知石灰?”

“石灰?”华禹摇头表示不知。

西凉军情报网强大,贾荣稍加描述,便找到了实物,当然石灰制作起来也算的得麻烦,有了石灰,贾荣抵御瘟疫的信心上涨了一分。

其实华禹刚来到军营,见贾荣将感染瘟疫的士兵和大军严格区分开后,就表示赞许,大营中的卫生,让华禹没得挑剔,而今又是石灰撒地,虽然不解,却知道贾荣不会无的放矢。

相比于西凉军的伤兵营,诸侯军可谓是人满为患,本来因为死亡了一批被油粪汁烫伤的士兵而空旷的大营,再次人被加满,在贾荣看来,瘟疫极有可能是从联军大营中传染而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联军,城墙上被洒上了石灰粉,避免联军大营的瘟疫传播过来。

伤兵营约有万人,每日都有士兵死去,被烫伤的士兵死去还情有可原,但活生生的士兵在营中待了几日之后也离奇死亡,让他们感觉到浑身上下冒打冷战。

“这个地方不能待!”所有士兵的心中皆是闪过这样的一道念头,他们本来是健健康康的士兵,来到这里没有几日变成了一具尸体,这样的情况,莫说是百战精兵,就是天兵天将,也会逃跑。

大营外围是手持兵器严格坚守的联军士兵,想要逃出去,谈何容易,关键时刻,袁绍不会如同刘备一般优柔寡断,直接将士兵送到伤兵营,毫不犹豫。

“命令长安押送大批的醋过来。”贾荣命令道。

华禹百思不得其解“主公,何为醋?”

贾荣使劲描述了一番,才让华禹明白,不得不说贾荣之前在营帐中做的一切还是很有效果的,士兵中间很少出现有感染瘟疫的情景,整个大营,遥遥看去,就如同刚下了一场大雪。

石灰还有醋的作用下,加大的缓解了瘟疫的扩散,将感染瘟疫的士兵聚集在一起,贾荣也没有放之任之,而是加以医疗人员呵护治疗,虽然其中蕴含着很大的风险,他却不想抛弃任何一名西凉军士兵,一直以来的战斗中,贾荣最不习惯的便是在危难时刻抛弃战友,什么保全大局,完全就是扯淡,连士兵生病了都不能照顾好,何谈让他们给你拼命,战场上奋勇杀敌呢,至于关外的诸侯,不能击溃就暂且留着他们,待麾下的士兵恢复健康之后,再冲杀不迟。

相比于联军伤兵营的一片哀鸿,西凉军士兵的脸上没有想象中的忧伤,他们相互聊着天,打法着无聊的时光,医疗人员的治疗他们也全力配合,当然,偶尔死去一名袍泽带来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这些人没有死在了敌人手中,却死在了无声无息的瘟疫之中。

“盟主,退兵吧,一夜之间,我军再次死亡了一千多人,长此以往,军中可战之兵又能有多少,到时恐怕西凉军一次冲锋,就能让我军大败而回。”曹操担忧的说道。

刘表刘备连连点头,他二人和贾荣没有切肤之痛,西凉军再强悍,一时半会也攻打不到他们,其实刘备这次来,一是为了向天下人还有己方治下的百姓展示自己的大仁大义,另外也是想要士兵见识一下何为残酷的战场,他手中的兵基本上是新兵,缺乏战斗意识,不能称之为精兵,不比曹操麾下精锐的士兵,甚至连刘表都多有不如,空有猛将,若无精兵,战斗如何能够取胜,经过战斗,这些士兵飞快的成长,即使面对敌人的进攻,也没有了最初的慌乱。

而今爆发瘟疫,刘备自然不希望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士兵窝囊的死去,中原诸侯之中,恐怕就属刘备的家底最弱,除了头上戴了一个汉室宗亲的头衔之外,一无是处,文不成武不就。

四九二章:李儒劝兵

李儒仍在做最后一丝努力,劝道:“盟主,我军遭受瘟疫,料想关中的西凉军也差不到那里,为何不让那些感染瘟疫的士兵攻城,士兵就是要战死沙场,窝囊的待在营中静静死去,士气低落。”

“而且瘟疫说不定能够通过感染的士兵传到关中,让西凉军大部士兵感染瘟疫,一举两得。”李儒阴测测的说道。

刘备急忙道:“盟主,不可啊,若是瘟疫真的传到了关内,将会牵连无辜的百姓,长安之地,有数十万百姓,万万不可做此伤天害理之事。”

袁绍摆手道:“玄德,两军交战,不计手段,岂能因为妇人之仁,而坐看敌军强大,西凉军虽然强悍,料想也不能抵御瘟疫,文优此计甚妙,就由你指挥士兵进攻函谷关。”

本欲撤军,既然有此妙计,试用一下又有何妨,说不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让西凉军损兵折将,最好是全军覆没,贾荣那厮也被传上瘟疫,岂不是妙极,看向李儒的目光也饱含了一丝赞许,不愧是昔日董卓麾下第一智囊,出谋划策之妙之毒,即使是田丰等人也不能及也,不过想到李儒对待贾荣的手段,悄然将心中的想法收起,这种人能够驾驭还好,若是稍有闪失,就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的了。

李儒拱手称是,他自然明白袁绍的用心,将这样的一个任务交给自己,即使攻打不下函谷关,也能给予西凉军以重创,但此等作为毕竟是伤天害理之举,会引起世人的唾骂,李儒顾不得这么多,一旦诸侯大军撤退之后,李儒所在的并州将会首当其冲,被战火波及,以三十余万联军尚不能撼动函谷关的西凉军,何况是区区的一州之地,回军之后,诸侯之间毕竟又是一场火拼,不要忘了中原还有一位天子,扬州的袁术,汉庭没有皇帝,相信中原的诸侯也不能忍受袁术这样一个皇帝的存在,愤怒之下的曹操必然挥军前往,占据了青州兖州豫州和扬州之后,大汉十三州,曹操占据腹地的四州,假以时日,即使是长安的西凉军而已难以相抗。

李儒真是看得很明白,才想着将所有诸侯拖到函谷关,最好能和西凉军来一个两败俱伤,不经过几年的休养难以开启战事。

在士兵的带领下,李儒来到了伤兵营,没有诸侯军中高级将领那般的诸多顾忌,李儒直接出现在了伤兵营。

“诸位将士们,你们可能是兖州人、青州人、扬州人、荆州人亦或是徐州人,但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西凉军,号称精锐的西凉军曾经以三千兵力扼守城池,阻挡数万叛军的步伐,近段时间,又远出雁门关,击溃强悍一时的鲜卑,在草原上建立了三座坚城,听到这些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感受到西凉军是多么的强大,竟然有此功绩,我要告诉你们,西凉军何止这些功绩,当初的黄巾,十八路诸侯讨伐时的虎牢,名留青史的战绩比比皆是。”

李儒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但这些会给我们中原带来什么呢,战乱,对,就是无尽的战乱,贾荣其人,在最初之际,便是不听从朝廷号令,行为举止多有叛逆,似此等人物,一旦手中有精兵强将,岂会甘居在凉州等贫瘠之地,策马中原,到时诸位的家园将会遭受到怎样的灾难,你们是士兵,士兵的职责是什么,保卫身后的家园,不被敌人的铁骑践踏。”

太史令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们是士兵,微不足道的士兵,你们在营帐中被疾病缠身而死,就如同鸿毛一般,没有丝毫的功绩,但若是你们奋起余力,拿起手中的兵器,杀向函谷关,杀身成仁,以死成就了中原腹地免遭战乱之苦,则你们的死就是重于泰山,对中原的百姓就救命之恩,他们或许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但提起你们的作为,心中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李儒的一番话,让伤兵营的士兵有些意动,他们既然被安排到了伤兵营,就是弃子般的存在,说难听点,就是不知道下一刻还能否存活下去,在他们看来,敌军的刀枪剑戟虽然可怕,远远比不上一场瘟疫来的让人心寒,无声无息,却又夺人性命,不给士兵以抵抗的机会,即使是战场上的勇士,到了这里,也唯有束手等死一途,让这些征战沙场的热血男儿如何会甘心,他们不像这般窝囊的死去,李儒孤身一人敢前往伤兵营,已经取得了士兵极大的好感,比之那些躲到背后命令将自己关到伤兵营的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联军士兵的整体素质虽然不高,却不能阻挡他们对于热血之人的佩服之意。

“你们被疾病缠身,说难听点,已经是必死之身,为何不能在死亡之前,为我们身后的家园办最后一件事呢,即使攻打不下函谷关,你们身上的疾病,也会让函谷关内的士兵感染,到时西凉军死伤一片,全部是你们的功劳。”李儒道。

一名士兵神情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吼道:“我愿意跟着大人,去攻打函谷关,只是希望事成之后,大人能够善待我的家人,我家中还有妻儿老母,乱世中生活起来殊为不易。”

李儒道:“固所当然,你们是大军的勇士,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你们战死之后,家人理当受到照顾,把你们家人的姓名还有住的地方,详细的做好登记之后,我们再行攻城,届时诸位,一定要取得成功。”

大部分士兵动容了,他们在这是等死,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死,两种不同的死法得到的好处也不一样,他们宁愿选择与李儒攻打函谷关,家人得到照顾,死后还能保卫家园,多么的正义凛然。

当然,伤兵营中不乏将领的存在,他们没有如同这帮大头兵一样,头脑发热,拿起刀枪就干,李儒的行径可以用“伤天害理”来形容,眼前的这些士兵,可谓是空有热血,而无战斗力,疾病缠身,浑身上下没有了力气,如何能够操起刀枪上阵,李儒这是要用士兵身上所带的疾病去传染关中的西凉军,让他们因为这种疾病而死亡,西凉军治下难道就没有百姓了吗。

不过他们即使看透了这一点,也无力阻挡,正如李儒所说,与其如同鸿毛一般死去,为何不选择泰山呢,将领自愿站出,为李儒统筹兵马,这极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战,明知必死的战斗。

李儒装模作样的拿来笔纸,统计士兵的详细信息,更是让这些士兵们死心塌地,难得有一个将领会这般为他们考虑。

次日,天色阴沉,仿佛随时都会有暴风雨侵袭,李儒神情凛然的站在大军的后方,大大的“李”字旗,格外显然,这场战斗,极有可能决定了未来数年中原的格局变化,不可否认,贾荣是一名合格的统帅,由当初李家村不过数百人到现在的拥有十余万精兵,李儒自问,即使是自己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杀主之仇,可谓是不共戴天,贾荣的拉拢,他能够明白,似这等惜才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