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凉铁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荣听到秀儿的话,内心也是非常的激动。在前世,没有女生愿意与自己交往,没想到穿越后却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当获得自己喜欢的女孩的芳心时,那种喜悦是难以言喻的。

贾荣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冷静下来想了想,说道:“秀儿,如果三年之后没有我的音信,你就找一户好人家嫁了吧,你是个好女孩,别因为我而耽误终生。”

秀儿从贾荣怀里挣扎着坐起来看着贾荣说道:“我会等贾大哥的,我的心里只有贾大哥,我会一直等你的。”

贾荣并没有反驳,前世的种种例子告诉他再好的爱情也经不住时间的流逝。贾荣相信几年没有他的音信,秀儿是不会等他的,可是这一次贾荣却错了。

贾荣将秀儿揽在怀里,说道:“那么,等你大哥的好消息吧。”

说完,把秀儿抱得更紧了。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变得更重了,不光是为自己而活,还有个女孩还在等着自己。

看着秀儿那清秀的脸蛋,感受着怀中秀儿凸凹的身材,贾荣心中不由得一阵的火热。鬼使神差的低头吻住了秀儿那娇艳yù滴的红唇,惹的秀儿一阵呜咽。

放开了心中的想法,秀儿也不如以往的那么躲闪,任由贾荣亲吻,不过贾荣也是个没有经验的菜鸟,不懂得亲吻的要诀,只是对着秀儿的红唇亲亲啃啃的。

同时贾荣的双手也是不停的抚摸着秀儿那魔鬼般的身材,不一会儿,秀儿就彻底瘫软在贾荣的怀中。

良久,贾荣停下来,就那么静静的拥着秀儿,想着自己从现代穿越回到古代,并拥有了这么善良温柔的女孩,一切似乎都在梦中。

贾荣低头对在自己怀里的秀儿说道:“掐我一下,用点力!”

秀儿露出不解的神情,但还是听从了贾荣的话,用力的掐了一下。

贾荣哎呦一声说道:“真疼!”

秀儿急忙揉了揉刚才掐过贾荣的地方,说道:“对不起,贾大哥,我不是有意的。”

贾荣看着秀儿那一副埋怨自己太过用力的神情,赶紧说道:“我让你掐我是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梦,拥有你这么漂亮温柔的女孩。”

古代的女孩哪听到过这样的甜言蜜语,听到贾荣这么说,秀儿紧紧抱着贾荣,脸上露出幸福的神sè。

贾荣抬头看了看天sè对秀儿说道:“娘子,天sè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秀儿啐了一口:“谁是你娘子,我才不做你娘子呢,你个登徒子。”

看着秀儿一副羞的不能行的样子,贾荣也就不逗她了,贾荣蹲下身子说道:“上来吧,秀儿,我背着你回去。”

秀儿急忙说道:“大哥,这怎么能行呢。”

贾荣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太唐突了,古代的女子很注重名节的,自己和秀儿的事只是私下所定。但他还是说:“秀儿,你就让我背你一段路吧,明天我就要走了。”

秀儿这次没有争辩,而是俯身趴在了贾荣的背上。

不得不说古代的女子发育的就是快,感觉到背上秀儿的身材,贾荣又是一阵心猿意马。

在汉朝讲究妻为夫纲,也就是妻子要听遵从丈夫的,女人说白了,就是附属品,也就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贾荣的这种行为在汉朝是要受到批判的。

虽然贾荣背着秀儿违逆了古代礼俗,贾荣却不在乎,自己是穿越人士,不注重这些礼节。秀儿也很高兴,因为贾荣肯背她,着说明贾荣很喜欢她,自己在他的心中有很大的分量。

在快要接近村口的时候,贾荣才将秀儿放了下来。

回到家后,贾荣找到李老头和他商议明天征兵的事情。

贾荣道:“老伯,明天我就要和孩子们一块去县城,不知老伯有何建议。”

对此,李老头长叹一声,说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无法阻拦,只是你在军队要保重,刀枪无眼。”

贾荣道:“多谢老伯提醒,这半年来多靠老伯收留,才能有贾荣今rì,rì后必有报答。”

“你能有这份心就行了,其实我早也看了出来小女对你有意;唉,这个丫头啊。”李老头说道。

看着李老头那yù言又止的样子,贾荣说道:“请老伯放心,只要将来我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一定会娶秀儿为妻,照顾她一生一世。”

老伯,我也知道这只是空语,但如今我所能保证的,就只有这些了。”贾荣接着说道。

第六章:入伍

李老头听完贾荣的话后没发表什么见解,只是一个劲的长叹。。。

“若是我不幸殒身沙场,马革裹尸,请老伯为秀儿另择良婿。我已与秀儿约定好了,三年之后无我音信,就让她另嫁他人。”贾荣继续说道。

李老头说道:“其实我观公子乃非常人也,言行见解都独具风格,秀儿若是跟随你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以私心来说,我是不愿意你去当兵的。我没和你说过,秀儿的哥哥就是在死于战场的,我想着你和秀儿在村里安居乐业,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李老头接着说道。

“老伯此言差矣,以我观当今天下,必乱也。如今宦官当道,欺弄皇权,民生凋敝,不出几年,天下必将大乱。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不去当兵,也不会如老伯所说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贾荣说道。

李老头听过贾荣的话后脸sè顿时变了,急忙说道:“以后公子这番言论可不能在人前说,这是要惹来杀身之祸的。其实我也知道当今的世道变了,只不过是爱女心切,不想你去当兵而已。”

其后,李老头和贾荣说了一些战场上要注意的问题,虽然李老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活了大半辈子了,对于战场的许多事还是知道的。

对于李老头,贾荣一直是心存感激的,自己刚来到汉朝时,是他收留了自己,教自己为人处事,像自己的长辈那么的关心自己。如今,听他口气,是打算让秀儿跟随自己,贾荣心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让李老头和秀儿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第二天清早,村里的大人已经带着孩子主动到平时的训练场集合了,看来昨天李老头去各家各户做工作做的不错。

村里大约有六七十户人家,有的家里没有男丁,所以总共有五十多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比昨天预计的要多那么几个,连逃过几次征兵的李喜也在队伍里面,可能是昨天贾荣的话对他有所触动吧。

见人已经到齐,李老头走上前来说道:“这次你们去当兵,将有平时训练你们的贾公子带路,希望你们路上听从贾公子的吩咐,不要惹祸,凡事听贾公子的安排。”

听了李老头的话,小伙子们都很兴奋,因为贾荣的身手那是大家公认的好,平时都很佩服他,打心眼里大家都认为由贾荣来当这个领头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接下来李老头嘱咐了贾荣一些路上注意的问题,家长们也是和孩子说着一些离别的话。秀儿躲在平时训练场后面的大树后面眼含热泪的看着贾荣,嘴里低声的呓语着,倾诉着对贾荣的不舍。

大约半个时辰后,贾荣点齐了队伍,一共是五十四人,在家长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下,带领一群小伙子离开了,家长们跟在队伍后面送了好几里地,还是不愿回去。

贾荣劝了好久,才将她们都劝回去。看着她们对着孩子的不舍,有的甚至一路流着眼泪,贾荣在一瞬间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自己是他们的领头人。

贾荣没有在临走前去找秀儿道别,他害怕那样会更加的不舍。

走到一处平地歇息的时候,贾荣让孩子们聚在一块坐下,然后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孩子了,而是一名士兵;士兵是什么,士兵就是只知道服从命令,令行禁止。到了战场上更是如此。”

“或许在家中是以你们为尊,但到了军队里,你只是一名士兵,保卫边疆、战场杀敌是你们的职责。明白了吗?”贾荣接着说道。

“明白了。”一群孩子齐声回答道。

贾荣听后不满意的摇了摇头,说道:“大声点,一群大老爷们喊出那么大一点声音,不嫌丢人吗?重新回答,明白了吗?”

“明白了!”孩子们是使出了吃nǎi的劲回答,远处一片小树林传来扑扑楞楞的飞鸟声。

见此,贾荣满意的点点头。

下面我会将你们分为两列纵队,以后走路可要注意了,你们是士兵,不是流氓,所以要走出气质来,走路的时候要昂首挺胸。在以后的几rì里由李喜来担任小队长,李力担任副队长,协同我指挥。大家有什么意见吗?贾荣道。

“没有!”孩子们回答道,不过声音没有刚才的响亮,大家都在犯迷糊呢,贾荣和李喜不是不和的吗,怎么会让他当队长。

似乎看出了孩子们的疑问,贾荣接着说道:“李喜他毕竟训练过大家很久,对大家的情况也是很清楚,由他来担任这个小队长很合适。”

这时,李喜向贾荣投来感激的目光。

接下来,贾荣交给孩子们两列纵队是怎么站的,怎样走整齐,看起来好多了。

贾荣又向孩子们强调了军纪,也就是不擅自离开队伍,不破坏百姓的庄稼等等。其后,就“轰轰烈烈”的向县城里进发了。

在前行的路上,贾荣遇到了临近几个村庄选出的“士兵们”。几个负责都这些“士兵”去县城的领头人,见贾荣他们搞的有模有样,就找到贾荣商量了一下,合到了一起赶路,几个村庄的人合起来也有三百多人,看起来也挺有那么回事了。

这一次贾荣将队伍分成了五列纵队,选出五个小队长出来,有李喜这些小队长的头目,李喜原来的位置就有李力来代替了。

经过几rì的奔波,贾荣他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当地的县城河池县,队伍也是走的有模有样了,几个村里的“士兵”对贾荣还是比较信服的,路人看到了这么一群走的齐齐整整的少年兵也都指指点点的。

贾荣看着河池县沧桑破烂的城墙,贾荣真怀疑一打起仗来,这能经的起敌人的一次冲锋吗。

城外有专门接待各地“士兵”的地方,在一个很大的露天广场里,每个村子里集合在一起。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茅草房,看着那些茅草屋在风中摇摇yù坠,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

贾荣和在路上遇到的几个村的领头的挑选了相邻的一片住宿的地方,方便互相照顾。

由于还有许多村的“士兵”没有到齐,所以还需要再等待几天。

将这些“士兵”都给安顿好,闲来无事,贾荣带着李喜、李力、李顺李虎去了趟县城里面玩玩。

县城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完全不是贾荣在乡下去的那个小镇所能比拟的。吆喝声、叫卖声连成一片,倒也有几分太平盛世的氛围。

几rì后,“各路士兵”纷纷到齐,有的村里的“士兵”完全是一窝哄的过来的,没有一点组织纪律。

这时县府要派来了一个领头的,与各村的领头的不同的是,大家要称呼其为将军。

这个将军姓朱,人如其名,长的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完全没有一副将军的架势,反倒像一个富家翁,据说他是县令的小舅子。

这个姓朱的将军上任的第一天,带了几个随从,走到集训场的高台上。

从朱将军的身后走出来一个长的文绉绉的、穿着长袍的人宣读了一下在军中的条例。

贾荣听的很认真,因为他是李家村五十四号人的领头人,要对他们负责。军中的条例很严格,大概是知道这次的士兵几乎都是少年兵,所以更加的严格。

其中一条是若有逃跑者,逃者斩,领头人罚二十大板;两人逃走,逃者斩,领头人罚四十大板;若有三人逃走,连带着领头人一起斩首。听的贾荣一阵发寒,在这里,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有的只是军令如山。

在接下来的rì子里,这些个少年兵要接受训练,为期是一个月,说是一个月后要送往郡城里。

每天,贾荣和这些少年兵的任务就是训练,训练的项目很枯燥、乏味,队伍前面站着一个拿枪的士兵,他每教一下,下面的士兵就学一下。其实就是拿着木枪叉叉刺扎,完全没有新意,而且他也不管你学与不学,反正一个月后就要送走了。

士兵的饭是每顿两个馒头一碗稀饭,没有一点的营养,馒头也是颜sè发灰,据一个从外地逃荒而来的士兵说这吃的还是好的呢,现在许多的地方天灾不断,饿死了好多的人。

几天后,别说是其他的少年兵了,就连贾荣也被这种训练模式给折磨的不耐烦了,就更别提什么训练的效率了,说难听点,完全是做白活。

吃过饭后,贾荣思虑良久,决定去找朱将军,他来到朱将军的营房前,其实也就是用木头搭建的相对于贾荣他们住的比较高级一点的房子,姑且称之为营房。

刚靠近营房,一个长的五大三粗,腰悬佩刀的士兵拦着去路,说道:“军营重地,不得乱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