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合家欢 作者:旎旎(起点大封推vip2014-06-08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合家欢 作者:旎旎(起点大封推vip2014-06-08完结)-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林初夏和楚晓云买了车票,给江银荷打电话说了车次和时间,江银荷见正好是周末就说好了让林国斌到站台接她们。

    ps:

    今日第三更!听说月末会有粉红票票翻倍,筒子们给旎旎留几张粉红票啊!

 二百三十一章

    楚奶奶果然让司机将车开到了站台上,把行李都给两人安顿好了才走。到了a市,林国斌又去车上接的两人。林家没有楚家的本事,只能让司机在火车站外面等了。好在有林国斌主力背东西,林初夏和楚晓云也帮着背了些,三人很快就出了站找到自家的面包车回了家。

    江银荷早早地就回了家,准备好了中午的饭,两人一进家门,就被江银荷赶到楼上的浴室先洗了个澡。等她们清清爽爽地下来,江银荷已经跟尚大嫂将饭菜都端上了桌。今天花花也没去幼儿园,领着林念坐在宝宝椅上守着饭桌呢。林初夏和楚晓云两个都逗了逗花花和林念,两人很愉快地接受了,还高兴地笑了笑。

    吃过饭,林初夏将楚家送的东西都一一清理出来,让江银荷都收起来。江银荷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楚晓云说道:“晓云,你看小乖总是麻烦你们家,你奶奶还送这么多的东西,下回都不好意思去你们家了。”楚晓云摆摆手:“江姨太见外了,我和小乖就跟亲姊妹一般,您也跟我的亲姨一样,说这些太外道了。”让楚晓云说自己外道,江银荷也不好再说下去了。

    几人又说起去新华村的事儿来,江银荷让两人放心,已经都跟周全芳说话了,住的地方、每日洗澡、洗衣服的事情都会处理好的。既然这样,林初夏和楚晓云也没有在a市呆几天,就背着大包小包去了新华村。

    这回不是江银江接了,是江大龙带着小欣和小英过来的。小欣这几年个子冲得很快,已经快赶上楚晓云了,这个高度让他也背点东西才不觉得像是在雇佣童工。

    江大龙领着四个小娃儿一起往新华村走去,楚晓云其实还是做了心理建设的,一路上风景还是不错。只是没想到这个心理建设跟这路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首先没想到下车要走这么远,也没想到这山路这么难走,特别是走到“鬼见愁”时,楚晓云简直就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虽然江大龙说背她上去,可楚晓云哪里好意思让一个快七十岁的老爷爷背着自己爬山。不过楚晓云爬山的样子让林初夏想起自己第一次上这里时候的情景,跟她的姿势那叫一个同步啊!

    好不容易到了外公家,哇,真的盖楼房了,还是一栋三层楼高的红砖楼。大白也早早地出来迎接客人,五个人说说笑笑地进了家门。周全芳笑着让楚晓云几个先去后面的浴室洗澡。不然等会太阳下了山那屋顶上的热水桶就该凉了,而且晚上没有电灯,点个油灯也怕洗不干净。林初夏和楚晓云应了一声。放下了行李就让小英带着去了楼下的浴室。

    洗过澡出来,山风一吹都觉得有些冷,这里就是比a市凉快。周全芳领着林初夏和楚晓云两个上了二楼,给他们安排的是东头的朝南的一间,这房子冬暖夏凉。最是舒服不过了。

    两人扫了一眼房间,虽说没有四白落地,可也是新砖房,总比原来的木板子房要强了不止一倍两倍的。这房间不大,有一张大床,大床上铺着凉席。还有一个大衣柜和五屉柜。周全芳表示那两个柜子都可以给两人放衣服,两人齐齐应了。

    两人将行李都放了下来,又将要送给江家的东西都交给了周全芳去。家里每个人都有礼物。其实楚奶奶和江银荷两个考虑问题还是蛮周全的。周全芳拿着这两兜子的礼物,兴高采烈地下了楼。林初夏和江银荷将行李袋里的换洗衣服都放进了柜子里,这才下了楼。

    还没下几级台阶,楼下就响起了小欣叫大家吃饭的声音。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两人到了一楼的灶屋。今天的晚饭已经摆在了灶屋。周全芳的手艺不错,楚晓云很是喜欢。只是不太喜欢做这种矮矮的靠背椅。而且桌子也是矮矮的,她觉得有些吃力。

    周全芳做的农村的柴锅饭也很是让楚晓云喜欢,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特别是一道泥鳅钻豆腐的菜,最得楚晓云的喜欢。其实主要是这原材料都是天然野生的,而豆腐是周全芳自家种的黄豆磨的。几天前,小欣和小英在田里抓的泥鳅,放在水桶里用清水泡上,放入些许的盐。过了几天后,泥鳅肚子里的杂物都吐出来后,再捞出沥干。热锅凉油,用葱、姜、蒜、花椒炝锅,烹些料酒、放入酱油、盐,加些清汤进去,再放入豆腐和活泥鳅,盖上锅盖,大火煮开。起锅时放入胡椒粉、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这道菜有较高的营养和进补作用,那泥鳅却是因为锅里的热气被逼得钻入豆腐里躲藏,待汤沸,泥鳅就全部烫死在了豆腐里。这样的做法却是十分鲜嫩可口。

    周全芳和李玖香看到北京来的小客人喜欢吃自己做的饭菜,也觉得很是得意,还跟小欣和小英说道:“北京来的客人都喜欢吃这个,明天你们再拿着小桶给捉些回来。”小欣和小英都齐声应是。楚晓云听了激动不已,她最喜欢弄些这个事,忙喊道:“小舅妈,让我也跟小欣他们去吧,我也喜欢捉泥鳅呢。”周全芳无奈地笑笑:“让你去没问题,只是要赤着脚去水田里抓,弄得满脚的泥很脏的,你能行吗?”

    楚晓云笑着说道:“没问题,没问题,我一定要去哦。”哪知道刚说完这个,旁边的江大龙笑了起来:“晓云,就这捉个泥鳅你就喜欢成这个样子啊,我看还不如明天让小欣带你去溪里翻几个小螃蟹小鱼什么的,让外婆给你们炸着吃,那才叫又香又脆又好吃呢。”

    楚晓云更高兴了,没想到来这里还能玩这些好玩的。她忙说道:“外公,那明天我跟小欣他们一起去翻几个螃蟹来炸着吃吧!”小欣没想到这城里来的姑娘还喜欢这些乡下孩子玩的,对于这些东西,那是属于从小玩到大的,简直就是下饭菜啊!

    吃完饭,林初夏领着楚晓云坐在门前的竹廊下,不一会儿刮过一阵山风,那竹叶哗啦啦的响个不停,真是又凉快又惬意。楚晓云大叫:“太舒服了!”叫完又冲着林初夏说道:“小乖,我要知道新华村这么好,我老早就来了,这个地方,我估计我爷爷奶奶也会喜欢的。”

    林初夏心想,这个地方住两天还行,如果住个十天半个月的,你大小姐肯定受不了。当然这些话就在林初夏的肚子里,可不会拿出来说。

    第二日一早,周全芳又依着村里的规矩给林初夏和楚晓云两个煮了两个红糖水煮鸡蛋。楚晓云吃着鸡蛋,只觉得这鸡蛋好似比北京的都要香一些,蛋黄也要黄一些。不一会儿功夫就把鸡蛋吃了个精光,连红糖水都没饶了。

    吃过早饭,小欣和小英真的就领着楚晓云去捉泥鳅了。林初夏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就留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到了中饭的时候,三人才带着满身满脸的泥回来,泥鳅却没有一条。

    原来这捉泥鳅是要放竹篓的,这种竹篓的前段有一个开水瓶大小的入口,后端留有一个比前端稍微大一点的口子用来倒出进入篓子的泥鳅。安放竹篓的时候,后端要用竹签穿一条蚯蚓固定在后端,然后将竹篓放在泥鳅多的浅水处安放好,入口要没入水种但又要在泥巴之上。不过要明天天亮的时候去收回,这样一个晚上的时间肯定会收获不菲。

    三人回来冲了澡,换了衣服又出去了。这回是要到溪里翻螃蟹。这回不下泥地,林初夏愿意跟着,她一人守在岸上,楚晓云和小欣两个下了溪里。小欣不断地给楚晓云传授经验,要怎样翻开石头,怎样稳准狠地抓住螃蟹。可楚晓云不行,教了几回,翻到了螃蟹,却让这张牙舞爪的小家伙给吓得不敢下手。

    还是小欣两个厉害,不一会儿林初夏面前的大木桶里就装了不下十只小螃蟹和小鱼什么的。楚晓云不服气,这螃蟹不敢抓,自己就抓小鱼吧!可小鱼虽不吓人,可身子太灵活太滑头了,她怎么样也没抓到一条,气得她站起身来就上了岸,这些东西也太会欺负人了。

    小欣和小英到底是身经百战的,两人最后居然抓了二三十只小螃蟹,十几条小鱼,四人欢欢喜喜地抬着木桶回去了。到了中午,李玖香将这些倒霉东西统统炸得金黄焦脆,吃起来嘎吱吱的很是好吃。为了这点东西,江大龙还多喝了两杯酒。

    下午有些热,几人都在家里小睡了一会儿。午睡起来,楚晓云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背着画板拉着林初夏去了后山,这里地势开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山和山下的梯田,绝美的一副乡村美图。林初夏站在旁边看她一笔笔将眼前的景色描绘了出来,真是觉得画家太伟大了。

    ps:

    今日第四更,先上了,等会再捉虫!

 第二百三十二章

    楚晓云还没画完呢,小欣就过来叫她们回去吃晚饭了。林初夏一看钟才刚五点,怎么李玖香就喊开餐了,而且是在室外的丝瓜藤下面吃的。周全芳又做了一个大炖钵,居然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三下锅。这三下锅是由猪肚、牛肚、羊肚、猪蹄炖在一起,汤很少,麻辣味重,很是开胃。等炖钵里的菜吃得差不多后,再放入些豆腐、萝卜、莴笋。那炖钵放在一个木炭的炉子上,炖钵老小开着,很是入味。这是北方没有的味道,让楚晓云吃得很是开心,虽然辣得她直吸气,可还是不停地将筷子伸到这个大炖钵里。

    还有那个榨辣椒糊青菜也得到了楚晓云的青睐,榨辣椒是由晒干的辣椒切碎加入粳米制成。先将榨辣椒下锅用油炸一下,再加入水开锅后放入切成细丝的盖菜,菜一变色就起锅。这个也是新华村这边的特色菜。还有冬天腌的酸萝卜,就是闻着那味道都让人垂涎欲滴了。

    虽然农家饭菜的品种不是很多,可胜在那炖钵里炖的东西多,荤的素的都齐全。一顿饭吃了有一个小时,他们要赶在天黑以前吃完,省得点着油灯太黑,美味都不知道是什么。

    吃过饭,大家洗澡的洗澡,收拾的收拾,多半的人都坐在丝瓜藤下歇凉。楚晓云和林初夏洗完澡出来,两人都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江大龙的身边。林初夏笑着问江大龙:“外公,这双抢是什么时候?”江大龙也笑了:“小乖还知道这个啊?”

    林初夏点点头:“总是听人说这个词,还从来没见过呢。”江大龙笑道:“你们多半都是来过年,肯定是见识不到双抢的。双抢是每年的七月底到八月初,这会已经八月八号了,你们可是看不到了,如果早来三天还能感受一下。”

    楚晓云忙问道:“外公。那双抢是什么事呢?”江大龙指了指下面的那些梯田:“那些田里的水稻都是两季稻,早稻是七月成熟,收割后就要马上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前把晚稻的秧苗插下。一般八月插秧,十月还能收一季的晚稻。如果晚了的话,收成就会大减。这前后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要完成收割、犁田、插秧,一直要跟时间赛跑,属于抢来的时间。像咱们这边的学校到双抢的时候,如果没放假的。还会放农忙假。”

    楚晓云点头:“也就是抢收抢种的意思,双抢!”江大龙说道:“嗯,是这个意思。咱们这里是山区。像咱们这山顶上什么拖拉机的都上不来,只能靠人的两只手,所以需要的时间更长。不像下面的村子,可以用收割机收割,还可以用拖拉机去犁田。”

    林初夏在旁边说道:“多亏我们晚来了。不然这赶上双抢,这不是给外婆和舅妈添乱来了。”周全芳正好从灶屋里忙完出来,听得她这样说,就笑着接过来话茬:“我们就是再忙,这小乖来了也是要好好招待的。对了,后天有大场。你们去不去看看?”

    楚晓云听了,连声说好。林初夏不太想去,因为她知道如果去赶场的话。最近的估计也要走上一个小时,再从那里回来,我的乖乖,足足走两个小时,累死人了。楚晓云看出她的不乐意来。眼睛一瞪,那意思是说。你敢说不去试试!林初夏没办法只得连连点头:“行,小舅妈,我们后天一早就跟您去赶场。”想想,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远不远?”

    周全芳想了想说道:“我们快点走的话,四十分钟能到吧!”我的妈也,小舅妈走得快都要四十分钟,我能六十分钟到就不错。这山里人走路是一绝,你看着每个人走得都不快,可是你想跟上他们的脚步,那就不是一般的难了。有时她恨不得一路小跑地跟着,还得前面那个人时不时地等你一下。

    看着林初夏苦着一张脸的样子,连江大龙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乖,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