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锦翠 作者:苏惠(起点vip2012.11.16完结,宅斗,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锦翠 作者:苏惠(起点vip2012.11.16完结,宅斗,种田)-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外间,三个媳妇子和四个丫头并排站在彭妈妈跟前儿。彭妈妈将犀利的目光一一从她们身上扫过,沉了声音,道,“今日寿安堂之事,若是传出去半个字。仔细你们的皮。”

    众人皆是心中一震,一齐福了身,唱了一声“喏”。

    彭妈妈似是还不放心,又道,“你们且记住,自己的主子不是太太也不是老爷,而是老太太。若是哪一个心长偏了,可莫要怪我翻脸不认人。”

    “奴婢不敢。”众人都知道彭妈**厉害,虽看似温和,可下起手来绝不手软。一个个都吓的垂首,不敢言语。

    彭妈妈又盯着众人看了许久,方才放下心来,将手一摆,道,“都下去吧,夜里只留了红菱和红芙两个守夜便是了。”

    众人领命去了,红芙和红菱相视一眼,跟着彭妈妈又回了屋子里。

    老太太屋里的动静极大,佯装身子不适的花如瑾在屋里听的一清二楚。坐在床上,一双眼睛不安的来回看着蜜桃和香梨。“我总觉得自己是做错了。”

    “姑娘确实做错了。”孔妈妈自外面进来,将换了药的香囊放在花如瑾的手里。“你只管在老太太跟前儿告状便是了,偏费了这样的周折,岂不是让老太太寒心。”

    花如瑾一脸忧愁,似是有些后悔,垂了头。“我……我虽是知道盛姐姐害我,可这事儿本应该压下来的,我怕祖母觉得我不睦姊妹。”

    她想的也不错,孔妈妈心下清明,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她虽是长者,可到底是个下人,不好什么都说。

    花如瑾见她似有犹豫之色,便上前拉了她的手,道,“妈妈,我年纪小,不懂的道理还很多。望妈妈日后多多提点。”

    孔妈妈受宠若惊,忙恭敬道,“姑娘的话,折煞奴婢了,老太太让老奴在姑娘身边侍候,老奴必定尽心竭力,断不敢有二心的。”

    花如瑾心中感念,只拉着孔妈**手,一时无话。

    盛瑾听说如瑾病了,这边似乎又没有起什么疑心,便越发的大胆起来。虽然,婉姨娘万般嘱咐她要小心行事,可一旦要接近成功,人便忍不住热忱起来。

    临近年尾,花府上下都忙了起来。老太太照常要领着媳妇和姑娘们去寺庙进香,另外要开了祠堂拜祭已故的花家祖先们。

    这日一早,花如瑾便被孔妈妈从暖洋洋的被窝了挖了出来,侍候洗漱。又裹上一件石榴红斜襟中袄,外面套了一件老太太入冬才送的雪貂皮大袄,底下系了一条红黑相间的绣唐朝仕女马面裙。

    祖孙二人吃过早饭后,便有太太房里的人来报,说太太领着两位姑娘已经准备好了,请老太太示下是不是现在就走。

    老太太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道,“要太太去二门处备了车等着吧。”

    下人领命走了,老太太又拉了花如瑾到跟前儿,扯了扯她的衣襟。“今日是腊月十五,进香的人多。你仔细留神,莫要出什么乱子。”

    花如瑾郑重点头,她知道老太太的言外之意是要她注意花盛瑾。

    老太太领着花如瑾到了门口时,海氏以领着三个姑娘侯在了哪里。大姐姐高挑美丽,二姐姐亭亭玉立,三姐姐圆润端着。各有各的美丽之处,可谁都没有花如瑾气派。

    海氏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似瑾不以为然,若瑾全不在意,只盛瑾一双小手在袖中紧握成拳。

    大钟寺,乃是锦州富户人家常去上香的寺庙。曾经花如瑾还是罗诗诗的时候,就常去。她想着,今日或许能在寺庙处,打听到罗家人的下落。一心想着自己的事情,倒没有注意众人神色,只看看行了礼,便跟着老太太上了马车,一行人,往大钟寺行去。

 第五十六章 命数(一)

    第五十六章 命数(一)

    花如瑾扶着老太太的手,一行人往大雄宝殿里走。正瞧见一个穿着豆青色羔羊皮长袍的年轻男人,跪在巨大而雄伟的佛像前参拜。

    “呀”花若瑾突然惊呼一声,拉了拉海氏的手,“娘,那不是齐大人吗?”

    海氏定睛向里面望了望,见那年轻人已经起身,同一旁的小沙弥说起话来。却是齐玉衡没错。可若瑾也有些太没规矩了,前面的老太太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对海氏冷言道,“你就是这么教养姑娘的?”

    海氏脸色一白,连连认错,又嗔怪的训斥了女儿一顿。

    花如瑾因见了齐玉衡,心中顿起涟漪。搀扶着老太太的手,忍不住轻轻颤抖。老太太虽未言语,但却都看在了眼里。扶着她的手,迈过门槛。在齐玉衡方才跪下过的地方也跪了,双手合十,开始祈祷。

    花如瑾等一众人也跟着跪了下去。

    齐玉衡自小沙弥手中接过两道平安符,道,“多谢小师傅了。”

    小沙弥将手梳理至于唇前,行了一礼,道,“施主严重了,希望这平安符能给老夫人和夫人带来福祉。”

    齐玉衡客气的还了一礼,握紧了手中平安符。

    自从一年前,齐家人将罗诗诗害死后,罗诗诗便夜夜入齐母和文惜玉的梦中索命,致使她二人一直无法安眠。是以,今日齐玉衡才要来大钟寺为母亲求一个平安符。

    齐玉衡欲转身离去之时,却见盛瑾盈盈一拜,道,“盛瑾,见过齐大人。”

    齐玉衡望着眼前粉雕玉琢的女娃,有些愣怔。虽想不起这姑娘是谁,但还是客气的点了点头。

    海氏正好起身,看见盛瑾不顾颜面的上前跟齐玉衡答话,脸色一白。迅速上前将盛瑾拉至身后,对齐玉衡一颔首,道,“小女冒昧,万望齐大人海涵。”

    齐玉衡曾和海氏有过一面之缘,自是认得。拱手作揖,行了一礼,“夫人严重了。”抬头,又见花家老太太也向这边忘了过来,便上前再做一揖,恭敬有礼,道,“见过老夫人。”

    齐玉衡是颇得花奕欣赏的年轻人,且现任户部侍郎,又是隆昌侯的乘龙快婿,日后前途无量。

    老太太自是欣赏他的,含笑点了点头,“齐大人有礼了。”又将目光落在了他手上捏着的两道平安符,道,“可是府上有人身体欠安?”

    齐玉衡面色略显尴尬,将两道平安符收进了宽袖之中,道,“家母和拙荆夜里总是被噩梦缠身,遂来着庙中请两道平安符,用以安神。”

    “难为你有心。”年轻人如此有孝心,令老太太对齐玉衡青眼有加。

    花如瑾站在老太太身边,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齐玉衡。哼,为了荣华富贵而害的一尸两命,当然睡不安稳。

    齐玉衡被盯的有些不自在,侧目看向花如瑾时,只觉得这小女孩带着怨怼又藏不住柔情的目光有些似曾相识。

    老太太见齐玉衡盯着花如瑾瞧,又能感觉到花如瑾手心渐渐沁出的汗水。略有一些不满,轻咳了一声,道,“齐大人可是要和夫人留在锦州过年?”

    众人皆知齐玉衡能仕途顺遂,皆因娶了隆昌侯的嫡次女文惜玉为妻,受了隆昌侯的提拔。可世上万事,有利必有弊。弊端就是,这位相貌一等一,学问一等一的前科状元属于倒插门女婿。据闻,文大小姐嫁入齐家不久,就同跋扈惯了的婆母不合,于是隆昌侯夫人便施加压力,令齐玉衡必须将父母送回锦州老家,不准他们住在齐府。如今齐玉衡别说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就连过个年,跋扈的文惜玉大小姐都不许他留在锦州。

    这是人人皆知的秘密。当初花如瑾听见时,险些喜极而泣。想她前世是如何孝顺公爹婆母的,可最后却落得惨死下场。哼,他们不知道珍惜好的,如今便要不好的来收拾他们

    齐玉衡听花老太太这样问,不禁脸色有些尴尬。“拙荆有孕在身,岳父岳母大人甚为担忧,遂令几日启程回京。”

    “哦。”老太太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齐玉衡自觉有些尴尬,堂堂七尺男儿,却被岳家掣肘,当真是抬头不起。遂匆匆告辞,仓皇而逃。

    “听闻齐大人为了能去文家大小姐,逼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又害的岳家家破人亡。难怪他要来替母亲和媳妇求平安符。想是那无辜惨死的前夫人,来寻仇了。”海氏看着齐玉衡俊逸不凡的背影,啐了一口。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多好的皮囊,可却是豺狼之心。

    老太太听了这话,略显吃惊。“当真?”

    “嗯。”海氏用力点头,她来锦州城已有时日,素日里女眷们倒也常常说起齐家事情。

    老太太略有一些失望,方才对齐玉衡的赏识之心一扫而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抵说的便是这样的人罢。”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三个女孩儿,“选婿,最要紧的是人品,莫要为了一副好皮囊便倾了心。要知道,这世上披着羊皮的豺狼到处都是。”

    女孩们神色各异,皆都垂首唱了一声“喏”。

    花如瑾知老太太是见她方才失态,便以为她对齐玉衡倾心。心下紧张,想日后要更加谨慎小心,断不能这样息怒皆行于色。

    花老太太是知州大人的母亲,自然是要受到寺院的盛情款待。不一会小沙弥,便来说已经背下了素斋,请女眷们道后面行院休息。

    主持亲领人奉了茶来,同老太太会面。

    “素问大师禅道了得,又有通天本领,且会摸骨之术。不若,请大师给我的这四个孙女相一相骨,也来瞧瞧她们都是什么命数。”老太太最喜欢算卦,自己也颇精通易经。今日见到卜卦好手,自然是不肯放过。

    那老方丈,已是古稀之年,可却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长眉白须,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道士的仙姿。

    他眉眼一弯,笑道,“那老衲,便应了老太太的邀,来给姑娘们瞧一瞧。好与不好,皆是命数,还望姑娘们莫要介怀才是。”

 第二十七章 命数(二)

    第二十七章 命数(二)

    “我自小跟在老太太跟前儿,学了老太太的豁达胸怀,方丈先来给我瞧一瞧吧。”花似瑾爽朗一笑,起身走到了老方丈的身边。一举一动,皆带着嫡女独有的自信和风采,直将一旁的花盛瑾看的两眼发热。

    老太太看着似瑾,甚是喜欢。到底是自己多年养在身边的孩子,且她张扬果断,同老太太最为相似。

    海氏也是一脸的欣赏,若瑾一脸崇拜,如瑾纹丝不动。

    老方丈伸手捋了一下胡须,笑着伸手搭上了花似瑾的手腕。眉头微微有些促动,半晌后,道,“老衲送姑娘一句话,‘如月如梭人易老,许多劳碌不如闲’。姑娘只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便可一生顺遂。”

    花似瑾略有一些迷茫,也不过片刻功夫,便忘了,笑道,“多谢方丈指点。”

    盛瑾见方丈送姐姐的话,并非什么好话,心里似乎有一些高兴。往前一步,道,“请方丈为盛瑾瞧一瞧。”

    老方丈目光沉沉的落在他身上,也将手搭在了她的腕子上。脸色略一沉,摇了摇头,“有一签能解了姑娘这一生,‘花开花落在春风,贵贱穷通百岁中,羡子荣华今已矣,到头万事总成空’。姑娘切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花盛瑾脸色有些发白,只低声到了一声是。便退下不再言语,显见的情绪有些低落。

    老方丈略一颔首,接着走向了花若瑾。将手搭上她的腕子。眼底笑意浓浓,不停捋着胡须,对老太太道“这位姑娘,是个有福的。”

    老太太眯了眼睛,看花若瑾。她最是个没心机的,一直最让老太太担心。听老方丈这么说,便也跟着笑了起来。显是心情很是畅爽。

    海氏在一旁,听的高兴,便追问道,“方丈说说,若丫头是个什么缘法。”若瑾听了,心里高兴

    也目光炯炯的看着老方丈,等待下文。

    老方丈将手收了回来,望着若瑾红扑扑的小脸,道,“三姑娘这生大抵用一支签便能解了。‘君今百事皆随缘,水到渠成听自然。莫谈年来不如意,喜逢新运称心田’。姑娘是有福之人,但要谨记,惜福二字,一生方能圆满。”

    花若瑾用力点头,对老方丈的话满意之余还不如得意的看一眼花盛瑾。

    老太太细细品味老方丈的话,觉得却有些玄机。便忙不迭的拉了一直躲在她身旁的如瑾,道,“方丈快来,给我们如丫头瞧一瞧。”

    如瑾往前屈膝行了一礼,老方丈看了甚为满意,道,“这可是老太太养在跟前儿的四姑娘。”

    “正是。”老太太点了点头,看着花如瑾的眼睛里总带着宠溺和欣赏。“这丫头自小命运多舛,只盼着日后能顺遂一些。”

    老方丈不知其中原委,只笑着应了,也照例去摸花如瑾的手腕。

    花如瑾见他有些干枯的手靠近自己,顿时便觉得有些心虚。唯恐,这位仙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