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晴雯-双飞-梁祝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晴雯-双飞-梁祝篇-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祝英台离馆,不觉已过了数月,但他却一直没有什么心思温书。回想起三
年来与祝英台同窗共砚,是那般的逍遥自在。如今却只剩下他一人,形单影只,
做什么都是两样的感触。这别后的境况,竟是如此的凄凉。有心去找其它的学
子们聊聊,才惊然发觉除了祝英台外其它的同窗他竟全都不熟,有时走了个对
面,却连人家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随手翻了翻书案上的书,却在无意间碰到一块陶器板。那陶器板是压书用的,
长宽均约有六七寸,板上画丁一双五彩大蝴蝶。梁山伯心里一动,连忙拿起来
看了一看,不错,正是祝英台平日里用来压书的那个。梁山伯苦笑一声,想是
走时太过匆忙,所以遗忘在这里了,却不想反倒成全他了,正好可以做个念心
儿。想到这里,突然忆起长亭分别时,祝英台约他下聘时留的那个字谜,他还
尚未解开。于是坐在书案边,拿起纸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一七,二八,三
六,四九。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一七如七,二八一十六,三六一十八,四
九得三十六……”口里念着手里写着,算来算去,却总不像个数日。

 “唉!祝贤弟说回来一想,就明白了,我看倒不像是这样容易的吧?”

 又思索了良久,却仍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弃笔长叹。抬眼看见窗外的雨
已经停了,索性连四九也不叫,独自出门去散散心。

 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虽然略微有些寒意,但更多的却是那股教人畅快的清
爽。梁山伯出了书馆沿着甬路随意地缓缓前行,不知不觉中竟然走到了钱塘湖
边。忆起当日与祝英台一起六月六日送春归,泛舟湖上的情景,不禁暗自伤感。
他虽也是一介书生,却从无文人那种悲春伤秋的风雅之性,但自从祝英台离开
后,他竟一直郁郁寡欢,总觉得似乎是失去了什么。

 “梁兄……还望早日请媒下聘,免得小弟昼夜悬望。”恍惚间,祝英台临别
时的话又再耳边想起。

 “一七,二八,三六,四九,”梁山伯站在湖边,摇头苦笑不已,“贤弟,
你这个‘一七,二八,三六,四九’的字谜可把愚兄给难住了……

 “是什么事情把梁相公给难住了?”

 梁山伯正自言自语时,突然听到背后传来女子的声音。诧异地回头看去!只
见一中年妇人正站在树下笑吟吟地望着他。虽是布衣荆钗,却也自有一股风韵,
竟是师母何氏。

 梁山伯不禁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上前几步施了一礼,“师母。”

 何氏点头,“梁相公好用功呀,大清早就独自一人在这里吟诗作对。”

 “哪里,弟子是见雨后景色不错,就出来走走,却不想竟在这里遇见师母。”

 “我也是凑巧路过罢了,”何氏淡淡一笑,上下打量了一下梁山伯,又道:
“我也正好有事要找你,既然遇上了,那就现在说也好。”

 “师母有事,只管吩咐就是。”梁山伯虽刁;知道是什么事,却也不敢怠慢。
神色间更加恭敬。

 “也没什么,”何氏边说边缓缓前行,“你读书用功,我是知道的。但,一
读书一用功,连起居饮食都大意了,你这份忠厚,就有些太过了。”

 梁山伯跟在后面,只得唯唯称是。

 “和你同砚的祝英台已经走了,”何氏停下脚步,锐利地看他,“依你看,
她究意是男子,还是女子?”

 梁山伯怔道:“自然是个男子呀。”

 何氏笑了笑,“不,她是个姑娘家!不但她是,连陪伴她的银心也是!”说
着,伸手向袖里一摸,摸出一只玉蝴蝶来,仲手交与梁山伯。

 梁山伯接过一看,竟是祝英台平时坠在扇子上做扇坠的那只玉蝴蝶。他素知
这是祝英台生母的遗物,祝英台一向视如珍宝,此时不觉如大梦方醒,“这…
…同窗三载,我们形影不离,我竟然没有发觉她是一个女子,真正该打!只是,
那日临别之时,她又以九妹相许,难道这九妹……

 何氏听丁又是一笑,“梁相公这般聪明,难道还不明白九妹就是你那祝贤弟
吗?”

 梁山伯懊恼地拍拍头,对着何氏就是一揖,“多谢师母!山伯驽钝,今日若
不是师母提点,险些就错过了。”

 何氏但笑不语。梁山伯急着回书馆,当下又对何氏拜了拜,告辞离去。

 眼见梁山伯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何氏嘴角的笑意慢慢地淡去:取而代
之的是眼底一抹难解的隐忧。

 “天狼星君,舞蝶,这是你们命中注定的劫数啊……”

 “其实都怪我不留意罢了。若要留意,慢慢地也看得出来的。她耳朵上有耳
眼孔、她说这是许愿穿的,我居然也信了。这是我太老实呀!如今看起来,像
这样的事实在太多了。她病丁,我一番好意,要同地抵足而眠,她一百个不愿
意。这完全是在限制着我呀!我怎么这样老实,竟然被让她给限制住了?”

 梁山伯一边走一边想,一边想一边暗骂自户太笨。走到书馆门口,正和四九
撞了个满怀。

 “咦?相公,你一大早去哪里了?我正在四处找你呢。”

 “四九,你和银心相处的日子久,她……”说到这里,梁山伯想了想,觉得
还是不要急于相告的好,免得一传十、十传百,弄得人尽皆知,于是改口道:
“她是怎样一种人:”

 “嗯,”四九搔头想了想,“银心虽然有时心眼有些小,不过还算是个好人
啦。”

 “好,你马上收拾东西,过几天我们就去祝家村看她。”

 四九愣愣地看他,觉得相公今天怪怪的,可看他的样子又不像在说笑,张了
张嘴,终究是没有问什么。

 梁山伯也没再理他,径自回了房里,在房里不停地踱步。踱了半晌,忽然灵
机一动,“一,亡二八,除了一二,七八是个十五,三六四九,除了三四,六
九也是个十五。一二三四,抛开不必理会。两个十五,就是一个月。祝贤弟的
意思是,要我一个月之内前去下聘呀!”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又怕算错了,于是又把一七、二八、三六、四九,重
算了一遍。

 “对,把一二三四除掉,就是这个数目。不会错的,就是这个数目!”梁山
伯兴奋地大声叫。“没错,就是这个数目!”

 前后院子的同学听到大喊声,以为出了什么事情,都跑过来询问。梁山伯尴
尬地笑笑,“没有什么,没什么,是一条蜈蚣钻进房里来了。我一追一赶,蜈
蚣已经跑了。”

 送走了众人,梁山伯又对着玉蝴蝶呆呆地出神。想起那天送别时,听到喜鹊
的叫声,祝英台做了一首诗,他竟然还傻傻地问诗的最后两句“吾俩莫迟延,
然彼金莲烛”是什么意思;走到流水浅沙的地方,祝英台指着鹅说:雄的在前
气走,雌的后面叫哥哥,银心还在旁边说梁相公真像一只公鹅,这已经说得很
是明白了,可是自己却还是没能领会她的用意;十八里长亭,祝英台无奈代九
妹做媒,那哪里是替九妹许婚,分明就是替英台自己呀!而这种种的暗示,他
竟一点也没有明白。想到这里,他更加懊恼,“怪我,都怪我呀!”

 四九收拾好了东西,梁山伯立刻去向周士章辞行。周土章从一开始就已知道
祝英台是女儿身,如今见他终于开窍了,欣慰地笑着点点头,却也不曾再说什
么。梁山伯辞别了周士章出来,却正遇上师母何氏。梁山伯感激她的提醒,不
禁对她又是长揖到底。何氏却是一脸茫然,诧异地看着他,不知所为何故。梁
山伯归心似箭,对于何氏的异常反应,倒也没有往心里去。

 一路上,梁山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很快又走到丁十八里长亭。

 摸丁摸长亭的柱子,梁山伯嘴角含笑,“英台,我来丁……”

 “祝老爷……夫人大喜呀,给您道喜了——”王媒婆人未到声先道,老远就
听到地的呱噪声。

 腾氏轻挑了下眉,似笑非笑地看着跨进门槛的道喜之人,“我何喜之有?”

 “嗳哟,夫人呐,我这不是特意给您报喜来了嘛!”王媒婆徐娘半老,穿金
戴银满身的俗气。一张涂得血红的大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今日
来是受太守大人之托,替太守府的公子来向令府的千金提亲来了……”

 “替太守府提亲?”腾氏沉吟了一下,“这话怎么说?”

 王媒婆喝了一大口茶,边拍着巴掌边走近腾氏,“府上的千金,才德兼备,
是上虞远近闻名,的美人,这方圆百里谁人不知哪人不晓呀?也该着是马家公
子与小姐有缘,前几日公子陪太守夫人去上香竟在寺里遇上了。这可不是菩萨
保佑不是?马公子见了小姐,惊为天人,爱慕得不得了,这些日子竟是想得茶
饭不思了……太守大人就这么一个儿子,早已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可公子就是
谁家的小姐也看不上,所以婚事才拖到现在。啧啧,要说这月老还真是会牵红
线呀……我王媒婆给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媒,就没遇到过这么般配的才子佳人…
…”

 腾氏看着王媒婆越逼越近,巴掌几乎要拍到她脸上了,不由得地往后靠了靠。

 “夫人,”王媒婆一甩手帕,笑得双肩直抖,“您说这是大喜不是?我王媒
婆今天可要厚着脸皮向夫人讨喜——”

 扶丁扶发鬓,腾氏心中开始盘算:会稽郡山高皇帝远,太守在此地简直就是
土皇帝,要是能与太守府结亲,那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自己前些日子刚在
寺里拜过送子观音,又求了几副生子的灵药,早早打发了祝英台,自己再给老
爷生个儿子,那将来这祝府偌大的家产还不就是自己这房的了?

 想到这里,不禁喜上眉梢。“要的,要的,这喜自然是要讨的……咦?大娘
的茶都冷了,怎么还不给大娘添茶?”一迭声地吩咐。又往前坐了坐,“这太
守府的公子,家世人品自然是没话说,说来倒还是我们高攀了。只是……”一
边说着,一边给一旁伺侯的碧环使了个眼色。碧环会意地点头,去了片刻又转
了回来,手上却多了个盒子。

 “只是大娘来得不巧,我家老爷一早就出门访友去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一
来嘛,这种大事,照理还要老爷做主才是;这二来嘛,我又不是她的亲娘……,
所以还要麻烦大娘明天再跑、趟,”见碧环把盒子放在王媒婆的眼前,腾氏脸
上堆笑,“一点小意思,实在是拿不出手,好在大娘也不是外人,千万别嫌寒
酸才是。”

 “瞧夫人这话说的,这么好的亲事,小姐若是知道了,感激夫人还不来及呢,”
碧环把盒子打开,王媒婆用眼角瞟了一下,却是一锭银子,白灿灿的刺目耀眼。
粉皮单边儿的,一窝细系儿丝子上头泛着青气,一望便知是十足的成色。王媒
婆见了,立即眉开眼笑,“这——嗳哟,夫人真是太客气了,公子小姐这么般
配的一对,我这不也是在替自己积德。怎好还叫夫人破费呢腾氏出身青楼,长
袖善舞,怎么不明白她的意思,当下只是笑着让她务必收下。王媒婆又假意推
脱了几句,便顺水推舟收子银子。一边把银子往怀里揣,一边还不忘夸赞腾氏
一番,”难怪人家都说祝老爷好福气,娶了个贤内助,我今日见才真算是明白
了。“

 腾氏笑着起身相送,亲自送到厅外,“那就有劳大娘明日再跑一趟了。”

 “不妨事不妨事,”王媒婆笑逐颜开,这趟媒做得值。两家都是大户人家,
出手阔绰,才起个话头,这边便给了一锭银子:而太守府那边大笔的赏钱,白
花花的银子仿佛已在她眼前晃动了就是这里了,梁山伯站在黑漆的大门前,略
微有些激动——马上就可以看到英台了!这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
于赶到了祝家庄。好在祝家在此地也是大户人家,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祝府——不错!四九,就是这里了……就是这里厂梁山伯整了整衣衫,正
欲上前叩门,门却自己开了—个管家打扮的男子满脸赔笑地跟在一个穿金戴银
的妇人身后,”王媒婆,慢走啊……“

 王媒婆回首“咯咯”一笑,“祝管家,留步吧,改日我再列府上来讨杯喜酒
喝。”

 经过梁山伯身旁时,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才一扭一扭地往台阶下走去。

 管家送走了客人,正欲进门,却瞟见门前还站着二个人,“你们找哪一位呀?”

 “哦,在下会稽粱山伯,从钱塘而来,特意来拜访祝公远老员外。”

 “你来得不凑巧,员外一早便出门了,你明日再来吧。”说着便要进门。

 梁山伯抢步向前,“祝英台在家,也是一样的。”

 管家听了,不由得上下打量了梁山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