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短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密码短篇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日子来,少媚一直留意有哪一名作家姓倪,假使她成了名,总会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少媚一直在等。

  也许那方脸的女孩写一辈子也不会成名,在该一刻,她可能正默默伏在哪张书桌上写写写。

  
  









玫瑰

  ——选自亦舒中篇小说选《密码》

  母亲知道了一定要骂的。

  袁少媚终于在凌晨三时偷偷爬起来,离开旅社,开机器脚踏车去到泰姬陵。那是一个满月之夜,太阴星似银盘般悬挂在宝蓝夜空上,雪白的泰姬陵静寂,美丽,

  庄严,哀愁。

  少媚陶醉在此良辰美景当中,不能自己,难怪导游要说,泰姬陵要看两次,一次要在白天,一次要在晚上。

  她对此古迹有出奇好感——七岁时翻阅儿童乐园已认识它的故事,一直有心愿要亲自来见它,今天才如愿以偿。

  夏夜,凉风习习——喧哗的游人与小贩都睡觉去了,少媚坐在大理石池栏畔,用手抱着膝头,心底无限满足。

  忽然之间,她听到轻微的脚步声。

  她警惕地抬起头来,看到一位老先生向她缓缓走来,她说他老,是因为他有一头银丝似头发,可是梳理得十分整齐。

  那位先生在她不远处站住,看样子,他好像也是趁月夜来看泰姬陵。

  他见到少媚,比少媚见到他还要意外。

  少媚站起来,发觉老先生震荡地凝视她。

  他衣着考究,看得出年轻时一定十分英俊,至今约接近七十了,仍然有一股轩昂气质。

  他踏近一步,“你……也来了。”声音有点颤抖。

  少媚一听,就知道他认错了人,朝他笑笑,“真难得,大家都有兴致半夜出游。”

  老先生一愕,脸上迷茫的神色渐渐褪去,接上一个微笑,“我糊涂了,如果你是她,怕也早已满头白发。”

  少媚恻然,他在等待故人?

  在这样的月色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倘若时空可以兜乱,他或许可以见到少女时期的她。

  老先生低头说:“她同你一样有精致的小圆脸。”

  “你的女朋友?”

  “不,萍水相逢,那一年,我二十二岁,留学伦敦。”

  哗,半个世纪以前的事。

  “大战快要爆发,家人召我返家,途中来到印度,向往月夜的泰姬陵,千方百计向英国朋友借了车子,前来此地。”

  少媚微笑,他邂逅了她。

  “在你站的同一位置,我看到了她。”

  五十年前,年轻女子夜半单独出游,真是闻所未闻。

  “看仔细了,发觉她是欧亚混血儿。”

  “她一定长的很美。”

  “是,在月色底下,清丽一如仙子。”

  少媚觉得老先生感情丰富,在今日,男生可不会这样珍惜女生,少媚从未听过她那些异性朋友把她尊称为仙女。

  老先生说下去:“我俩攀谈起来,她的声音低沉迷人,有股难以形容的魅力。”

  少媚说:“让我猜,你们后来——”

  “没有后来,”老先生打断少媚的猜测,“我们只见过那一次。”

  “什么,你没有问她拿电话地址?”

  老先生苦笑,“我多希望彼时有传真机与国际直拨长途电话。”

  怪不得荡气回肠,原来彼此失去联络。

  老先生说:“我们谈到了爱与恨,战争与和平。”

  少媚惊讶,“没有提到泰姬陵吗?”

  “有,我认为建筑泰姬陵的动力是爱情。”

  “正确。”

  “她认为真正的爱必须广泛施予,一个君主的首要责任是爱民若子,不应自私奴役人民费时耗力数十载为一妃子建造陵墓。”

  “呵,”少媚更为诧异,“她竟有这样胸襟。”

  “当时我亦十分惊奇,毕竟,在那个年头,一般女子甚少理会家庭以外的事。”

  少媚起了疑心,“她是谁?”

  老先生微笑,“你很聪明,你已猜到她一定是个人物。”

  少媚问:“你不愿意说出她的名字?”

  “她并没有把姓名告诉我。”

  啊,更加神秘了。

  “我们谈到即将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她告诉我,她喜爱和平,她对战争厌恶之情毕露。”

  少媚立即问:“她是哪个国家的人?”

  老先生不语。

  “她可是日本人?”

  老先生低下头。

  “怪不得你不去问她姓名地址!”

  老先生颔首,“是,那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已经表露无遗,我们是敌人。”

  “既是日本人,有何资格谈到和平?”

  “可是我却深信她的哀伤是真实的,她毋需骗我。”

  “不予置评,我对这个民族有极大的偏见。”

  老先生唏嘘,“天色渐亮,我们必须话别。”

  是的,天色已露鱼肚白。

  少媚终于叹口气,“你们有点难舍难分吧。”

  “是,我们各有任务,她需要返回东京受训。”

  少媚扬起一角眉毛,“这个少女,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她说,日后,我或许会听到她的名字。”老先生惆怅无比。

  少媚有点不耐烦,她从来对日本人无好感,“她不是没有名吗?”

  “她说她有个代号。”

  “那又是什么?”

  “东京玫瑰。”

  少媚怔住,她虽年轻,也听过这个代号,二次大战期间,东京玫瑰不住以流利英语作无线电广播,劝盟军投降,盟军视她为头号间谍。

  老先生这时说:“这位小姐,很高兴认识你。”他转身离去。

  少媚忍不住扬声,“嗳,嗳,慢走,请问你又是谁?”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制作

  
  









密码

  ——选自亦舒中篇小说选《密码》

  刘昌源的职业十分特别,他是一名灯塔管理员。

  他几乎二十四小时工作,就住在灯塔里。

  他不知别人看法如何,他认为灯塔是世上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

  它们多数矗立在悬崖上,目的是要船只容易看到苦海里的明灯。

  刘昌源管理的灯塔位在加拿大东岸诺瓦史各沙省的海边,近哈利佛斯,对牢浩瀚的大西洋,他对惊涛拍岸的景象有充分了解。

  灯塔的另一边是一大片草地,春季,各种野花绽放,刘昌源喜欢躺在平原上看书。

  朋友来探望他之际都说:“刘,太寂寞了。”

  他却不觉得,怎么会呢?大自然陪伴他,每当大风雨,他可以看到乌云迅速在天边形成,排山倒海席卷过来,电光霍霍、雷声隆隆,使他敬畏万分。

  风和日丽的早上,第一道金光唤醒他,海洋粼粼发出碧蓝的光芒,赏心悦目。

  刘昌源从来不觉得寂寞,直到政府宣布将用电脑取代人手操作灯塔。

  他接获通知后发了好几日呆,然后,深深的悲哀了。

  独自在灯塔里居住多年,他身边除出一大堆书,什么都没有,现在,得重新找工作,再一次搞人际关系,他能够胜任吗?

  其他的灯塔管理员也不表示乐观,故已联名去信政府抗议。

  刘昌源心情沈闷,星夜,他到草地散步。

  抬头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马座中最亮的一颗星,它叫南门二,这是肉眼能看见、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刘昌源深深叹息,忽然之间,他被另外一种亮光吸引,在不远之处,他看到有人利用灯光在打讯号:亮、灭、亮、灭,刘昌源懂得摩斯密码,他读那亮光良久,跟着念出来。

  “……我名,我名马利安,”对方并非一名熟手,有点错漏,刘昌源需作出一些揣测。“愿意结交朋友……”

  刘昌源奔上灯塔,自高处看去,亮光比较显著,他大奇,这是谁?世上难道有人与他一般孤寂。

  以往,他的视线多数集中在海洋这一边,接下来数日,刘昌源改为注意岸上。

  白天,他看到灯光讯号自何处发出,那是山丘上一处小村庄,有数十间房屋,包括一间教室与一间杂货店,密码可由任何一户人家传出。

  晚上,他陆续收到密码。

  “你叫什么名字?可否与我联络。”

  “别吝啬你的友谊,让它开花结果。”

  “请伸出你的手来。”

  刘昌源终于忍不住,他做了一件十分失职的事,他利用灯塔上的大灯,拍出方圆一百公里都看得见的密码:“马利安,我愿与你通讯”。一共三次。

  第二天,有船只致电问他:“谁是马利安?”

  刘昌源答不上来,十分汗颜。

  “我得知电脑将取替你们这一群管理员。”

  “是。”刘昌源无奈。

  “你等尽忠职守,不应受到淘汰,况且,电脑不懂随机应变,船只恐怕会有损失。”

  刘昌源感喟。

  马利安的讯息不易读,通常十分混乱,可是刘昌源有的是时间,更多的是耐心,他会用整个晚上解码,得到他需要的句子。

  “知己难觅!极不甘心。”

  “人生无奈,唯有随机应变。”

  “鼓起勇气,应付将来。”

  不知怎地,刘昌源从马利安的讯息里得到极大安慰。

  他到村里去巡过,小小吉普车兜匀整个村庄,村民和蔼地与他打招呼,都知道他是管理灯塔的黄种人刘君。

  可是,密码由谁家发出?

  刘昌源不得要领。

  神秘的马利亚到底是谁?

  刘昌源想像她是一个年轻貌美的红发女郎,每晚坐在窗前,看着灯塔,一手拿着苹果吃,另一只手在翻阅摩斯电报手册,然后聚精会神,开亮电筒,发出一明一灭的消息。

  那天晚上,她说的是:“或许,我们可以见个面。”

  刘昌源大喜过望,连忙回覆:“请说出时间地点。”

  正在此际,电话响了。

  刘昌源一颗心几乎由胸膛中跃出,这不会是马利安吧!

  “刘,坏消息,政府不为所动,从下月起我们将分批卷铺盖。”

  刘昌源沉默。

  “公会会代表我们争取遣散费。”

  对方讲完便挂断电话。

  一直到昌源离开灯塔,他都不知道马利安是谁。不过,有一件事错不了,她肯定是他的朋友。

  她在他最旁徨的时候给他友情,她不知道那对一个孤寂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他考虑在报上刊登寻人广告要求与马利安见面。

  刘昌源驾车离去之前,犹自恋恋不舍地看着灯塔,以及马利安所居住的村庄。

  刘昌源永远不会看到这一幕:在村中,一户最普通的人家,吃完晚饭,年轻的母亲处理妥家务,唤七岁的女儿与六岁的儿子上床。

  她笑着问:“真淘气,你们一直在玩这个游戏?”

  只见两个孩子把卧室内的灯一开一关,亮光不住闪动。

  “夜深了,明白还要上学,快关灯。”

  那女孩还不甘心,顺手把灯掣再拨动几下才跳到床上。

  这,就是刘昌源收到的密码。

  
  









母亲

——选自亦舒中篇小说选《密码》

  邓家三姐妹已经好久没聚头了,终于由小妹玉英发起,在温哥华的大姐玉元家见面。

  玉英自伦敦告了假赶去,老二玉永在纽约,路途比较近。

  三姐妹在大门口紧紧拥抱。

  “没出发时直咕哝,”玉永笑,“见什么见,通电话不已经足够了吗?老板又不给假,可是咬咬牙,放下一切跑了来,又认为值得。”

  王元说:“前年我见过老二,去年见过小妹,可是三人聚头,已是四年前的事了。”

  玉英笑,“太不像话,亲姐妹,连胖了瘦了都不甚了了,妈妈知道,会怎么想。”

  说到母亲,三姐妹黯然,母亲去世,已经多年。

  玉元连忙说:“快进来坐下,我们交换情报。”

  三姐妹中只有玉元已婚,孩子才一岁多,蹒跚走出来,含着手指,笑嘻嘻看着两个阿姨,玉元立刻说:“囡囡,过来叫人。”

  褓姆领着那幼儿走近。

  玉永与玉英未婚,穿戴考究,最怕接近孩子,最终还是维持安全距离,客套数句,由褓姆抱了走。

  “带孩子很辛苦吧。”

  “有人帮忙,还算是好的了。”

  玉英问:“荣任母亲,有何感想?”

  玉元答:“我相信如果有子弹飞过来,我会毫不犹疑挡在孩子身前。”

  玉永咋舌,“声音那样平和,可见是真的。”

  玉元微笑,“你们俩呢,孤家寡人,可风流快活?”

  老二与小妹异口同声,“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