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地心世界猎奇记 [苏] b·a·奥勃鲁契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地心世界猎奇记 [苏] b·a·奥勃鲁契夫-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当地特殊的生活条件,成了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数一数二的赶雪橇的人。他也是爱好打猎的人的好向导。特鲁哈诺夫以高工资吸收他参加这支考察队,并预付给他一年的酬金。他用这笔钱盖了房子,添了牲口,还买了猎枪。
  北极星号起锚后一小时,就进入阿瓦恰海湾口,海湾延伸约五公里。在入口的右侧,在巴布施金角峭壁的正对面,有一块高一百米的巨石从海中崛起,崖石的平坦的顶部,正是海鸟筑巢的好地方。
  机器的轰隆声惊动了成百上千的海鸥、隼鹰和其他海鸟,盘旋在悬崖四周,刺耳的叫声激荡在空中。
  北极星号在航海灯的导航下,绕过达利尼角,径直折向东北,沿着堪察加东岸渐渐地远去。
  两天了,什么也看不见。凛冽的西北风怒吼着,雨雪交加。
  大海在翻腾,暖和的船舱比湿透的甲板更吸引人了。
  大风平息了,但出现了浮冰和浓雾。两天来,北极星号一直在缓缓前进,免得撞上大冰块。在天气放晴时,往右可看到峭壁重叠的圣劳伦斯岛海岸;往左可看到楚科奇角。海角的西侧,在普罗杰尼亚湾岸畔,有一个猎业贸易站,那里堆放着考察队用的煤。这些煤是早些时候由租船运来的。北极星号在这里抛锚装煤。经过一星期的航行,大家急切地跑上岸。可是岸边的悬崖挡住了人们的去路,而斜坡上仍然覆盖着白雪,只有猎业贸易站周围有一小块清除了积雪的小场地。 




《地心世界猎奇记》'苏' B·A·奥勃鲁契夫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五章 白令海峡
 
  两天后,煤装好了。北极星号绕过楚科奇角,沿着亚洲大陆驶进了白令海峡。亚洲大陆低矮的山峦有的陡然在海岸上驻足,有的向着荒凉海岸的腹地里的宽广谷地倾斜而去。尽管已经是五月末了,皑皑白雪仍到处可见,只有陡峭的南坡和西南坡的积雪已全部消融,嫩嫩的小草已经发绿。低低的蔓生着的极地柳树、极地桦树、灌木丛色抽出新鲜的幼芽。
  绿色的浪涛上,经常大雾迷漫,不能极目远望。乌云低沉沉的总是压在天边,时而有雨滴或雪片飘落在甲板上。有时,太阳从乌云背后钻出,一刹时阳光普照,但是不太暖和。不过,亚洲东北部边远地区那些不欢迎客人来访的海岸,在阳光照耀下,却失去了惨淡的景象。
  一旦大雾消散,或是阵阵海风卷起白色的浪花,遮住了绿色的海浪。这时可以在东方分辨出略带蓝色的美洲大陆的平坦海岸。
  浮冰越聚越多了,虽然还没有连成一片,然而经过冰块堆砌挤压出来的大块冰群之美,真是出奇,使从未到过北极海洋的人们欣喜若狂。
  船靠近大浮冰之前一般都要出现雾带,完全可以避免撞到冰块上。不过这里还没有那么大的危险,不象大西洋北部可能碰上的那种严重威胁船舶安全的冰山。因为这些冰山在飘往南方的途中,不断消融,水下的部分完全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任何细小的原因都可能使冰山翻倒。
  海岸上显得了无生机,看不到炊烟,见不到人影,也没有生物的踪迹。所以当悬崖重叠的海角后面突然出现了小小的海湾时,聚集在甲板上的旅行家吓了一跳,因为大家看见一只单人小划子上的桨手,使劲地划着双桨,挡住了北极星号的航线。这时划子上的人发现大船向它逼近,就挥动手巾大声喊叫起来。
  船长发出了减速信号,同时用送话器呼喊,要小划子向大船靠拢。小划子渐渐地靠近了。原来这是一只楚科奇兽皮艇。船长认为这个楚科奇人喊停船是为了要一些酒精或烟草,正要发出“全速前进”的口令。恰巧这时候,那个已经靠得很近的桨手喊了起来:“看在上帝的份上,让我上船吧!”
  发动机停住了,兽皮艇靠近了船舷。舷梯放了下来。陌生人迅速跳上甲板,摘下那顶有护耳的兽皮帽,向考察队队员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现在我得救了!”
  此人身材高大,双肩宽阔,脸色黝黑,长着一对浅蓝色的眸子,满口蓬松松的胡子。风把他的淡红色头发吹得乱七八糟。显然好久没有理发了。只见他身穿楚科奇式的衣服,左手拎着一个不大的,但看上去很有份量的皮袋子。
  特鲁哈诺夫迎面走去,一边伸出手一边问:“看来,你们的船遇难了?”
  这位陌生人一听是讲的俄语,马上眉开眼笑地迅速地看了一下考察队所有的成员,把手里的皮袋子放在甲板上,一一跟大家握手,急切地操着俄语说:“知道你们是我的同胞,太高兴了,我也是俄国人,叫亚科夫·马克舍耶夫。从叶卡捷林堡来的。运气太好了,遇见了大船,碰上的又是俄国人!我在楚科奇海岸上发现了一个砂金矿。粮食光了,没法子,只得扔啦!我在海上往南划了两天,巴望能碰到个有人烟的地方。给我点儿吃的,两天啦,我光吃海砺子了。”
  特鲁哈诺夫在其他旅行家陪伴下,把这位新来的旅客带进餐厅。给他摆上凉菜和茶,让他先吃点儿,因为午饭还没有做好。
  马克舍耶夫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说着他的奇遇。
  “我是采矿的,是个工程师,这几年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金矿上工作。我是闲不住的人,喜欢旅行,最喜欢到没去过的地方去见识见识。去年我听当地居民说,传闻楚科奇出产金子。于是我决定去找找金矿。说实在的,我想上那儿去,与其说是为了金子,莫如说是我想去看看那个很少有人知道的边区。
  “我就和两个当地人出发了,他们是自己提出来要和我结伴的。我们顺利地登上了楚科奇海岸,很快找到了一个很富的砂金矿,淘出了很多金子。因为粮食有限,而我还想再待一段时间。
  所以就让那两位到最近的村子里去搞些吃的来。可是他们到现在还没回来,去了一个多月了。”
  马克舍耶夫说完以后,特鲁哈诺夫向他说,北极星号不是商船,正急于北航,不能把他送往任何一个港口。
  “我们只能在遇到其他船只时,把你交给他们。”特鲁哈诺夫说。
  “你们的船不是商船,那是干什么的呢?是往什么地方开的呢?”
  “我们是俄罗斯极地考察队的队员,船正开往波弗尔海。”
  “怎么办呢?如果你们不想让我象鲁宾逊那样留在荒岛上,那么就让我和你们暂时一起航行吧!”马克舍耶夫笑了笑说。“不过我要告诉你们,我是一无所有的了。没有衬衣,也没有一件象样的外衣,只有这些无用的金子,倒是可以替我偿还欠你们的账了。”
  “这是从何说起,”特鲁哈诺夫打断了他的话说。“能够帮助自己的同胞摆脱困境,可高兴啦。衬衣和外衣多得很,你的个子跟我一样,身材和我也差不多。”
  人们把马克舍耶夫带到一个没有人住的船舱里,让他盥洗、更衣,把金子敬好。傍晚,当他来到餐厅时已判若两人。他那历险故事把旅行家们吸引住了。这位新来的旅客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他去睡觉的时候,特鲁哈诺夫向全体队员提出一个问题:“要不要请他加入我们的行列呢?看起来他是一个刚强的有毅力的人,身体很结实,又饱经世故沧桑,性格豪爽,容易接近。
  这种人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用的。”
  “是啊,虽说是在人烟稀少的荒郊僻野上,过了一段艰苦的生活,却还是很有礼貌、很文静。”卡什坦诺夫说。
  “他懂爱斯基摩语,这在我们假想的那片陆地上是用得着的。那里如果真有人住,就准是爱斯基摩人。”格罗麦科补充道。
  “好吧,明天就根据大伙儿的意见请他参加我们的考察队吧,”特鲁哈诺夫在谈话结束时说,“不然就再等几天,反正他也无处可去,让我们再了解了解看。”
  第二天早上,在马克舍耶夫的请求下,北极星号离开了原定的航线,驶往圣劳伦斯岛大海湾的入口。他发现的砂金矿就在海湾的北岸。马克舍耶夫想把他那点点简单的行囊带走,还建议特鲁哈诺夫把他的那间木屋拆了带走。这木头房屋在野外过冬是很适用的,里面还有一个贮藏室。整个房子都是用精致的木制构件装配成的。因此,只消几个小时就能拆卸完毕并装到船上。北极星号靠了岸,全体成员一起动手。不到中午,全都搬上了甲板,船继续向北方航行。 




《地心世界猎奇记》'苏' B·A·奥勃鲁契夫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六章 寻找无名陆地
 
  傍晚,落日象一个红红的火球徘徊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北极星号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远处,在西边,稳稳约约的可以看得见亚洲东北部的最末端——迭日涅夫角。陡峭的斜坡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大面积的白雪泛着红光。旅行家们向这不好客的,荒无人烟的海岸致以最后的敬礼。这里毕竟是祖国土地的一部分。
  往东看,在暮色苍茫的薄雾中,已经落在后面的威尔士角依稀可见。在前方的海洋里几乎看不到冰块。几天来,南风压倒一切,它伴随着暖流沿着白令海峡的美洲海岸把大部分冰块带往北方。这对于继续远航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的旅行家登上甲板眺望,西边已看不到陆地,东边还能看到大陆的轮廓——阿拉斯加海岸,及其陡峭的利斯标尔恩角和纳杰日迪角,直到科策布湾。
  北极星号一路顺风,象一只巨大的海鸥,扬帆凌波,破浪前进。有时遇见冰块和小小的冰山,缓慢地轻轻摇荡着随风飘浮在海面上,渐渐朝着东北方向移去。
  当阿拉斯加海岸开始隐没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和大伙儿一起站在船舷上的马克舍耶夫大声喊叫道:“再见啦,原本是俄罗斯的宝地啊,却白白的送给了美国人!”
  “怎么会呢?”鲍罗沃依奇怪地说,“据我所知,是政府把这块荒地卖给美国的。”
  “是啊,只卖了七百万美元。你知道,美国佬从这块荒地上赚了多少吗?”
  “咳,早就赚回来了,也许已经翻了一番了!”
  “你们全错啦!光是金子,他们就从阿拉斯加赚到了二亿美元。除了金子,还有取之不尽的银、铜、锡和煤。煤已开始开采了。还有育空河流域的兽毛皮、大森林。正在修铁路,育空河已经通航。”
  “唉!这没有什么可惜!”特鲁哈诺夫说。“阿拉斯加如果在我们手里,也和楚科奇一样,仍然是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楚科奇也同样有金、煤和毛皮,又有什么用。”
  “时间未到,”卡什坦诺夫反驳道,“俄罗斯的自由发展完全被专制制度扼杀了。如果换个政府,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到那时,留着阿拉斯加才会大有用处。有了阿拉斯加和楚科奇,我们就可以控制整个太平洋北岸了,任何一个贪婪的美国掠夺者都休想闯到这里来。可是现在呢?他们却自以为是白令海峡和北冰洋的主人了。”
  “连楚科奇也已经这样了!”马克舍耶夫气愤地补充道。“他们给楚科奇人带去一些货物,用酒精换取毛皮、海象骨和海象皮。”
  第二天早上,陆地已经看不见了。尽管四面八方都是泛着白光的冰块,北极星号仍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低速航行。前方地平线上浓雾迷漫。风减弱了,不时大雪纷飞。这时地平线看不清了,船速也慢了下来。气温仅+0.5°,到中午太阳露面时,测得方位是北纬70°3′。北极星号一路顺风,在清澈的海面上破浪前进,经过36个小时的航行,顺利地走完了白令海峡到无名陆地之间的三分之一的航程。
  以后的两天里,继续保特着有利的气候条件,旅行家们已经到了北纬73°39′。可是第四天的黄昏,船航行至波弗尔海面时,冰块迅速增加,愈聚愈多。船也只好以极慢的速度,从冰块之间的狭窄的空隙中迂回曲折地前进。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没遇到任何船只;显然捕鲸的季节还远远没有到来。当特鲁哈诺夫想到这一点时,就对马克舍耶夫说:“你看,亚科夫·格里戈里耶维奇,我们一只捕鲸船也没碰见,不管你愿不愿意,只好作为我的客人留在北极星号上了。或许在到达我们要找的那块陆地时,你会愿意参加雪橇探险队吧?”
  “尽管与你们相处十分愉快,”马克舍耶夫说,“可是要在被冰块封住的船上无所事事地杲上一年半载,我可受不了。要是能参加雪橇探险队我倒非常乐意。我想我对探险队是有用处的。我擅长滑雪和赶狗拉雪橇。我还可以同伊戈尔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