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走近,就看到这娘子拔刀割肉…”
    一个女子听到这里带着几分惊吓,忙伸手捂住坐在身前的女童的双耳。
    “丹娘莫听,看晚上不敢睡。”她低声说道。
    “不嘛,我才不怕呢。”丹娘忙挣开,干脆向前坐了坐,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叔父,似乎这样就能看到当时的情景一般。
    “然后又用那些破布烂草裹住那病者……”
    “如此重伤,又刀割血流,这样做岂不更添丹毒?”周老爷插话问道。
    他是行伍出身,对这些刀枪剑器跌打损伤很是熟悉。
    “没有。”陈四老爷摇头,饮了一口水。
    “叔父快些说,那人治好了没?”丹娘催促道。
    陈绍嗯了声。
    “丹娘不得无礼,你叔父奔波辛苦。”他告诫道。
    小孩子不懂,但大人都看到陈四老爷的神情,明白必然是治好了。
    “叔父辛苦。”丹娘忙像模像样的施礼。
    陈四老爷含笑点头。
    “多谢丹娘。”他说道,然后接着说道,“随后,又让熬了一副更为古怪的药,到了次日清晨,人便醒了。”
    “好厉害。”丹娘高兴说道。
    在场的人也都稍微松口气。
    “而且,十日后,还亲自追上我们。”陈四老爷接着说道,“能吃肉还能喝酒,扶着能走,靠着能坐,能说话能唱歌,已然痊愈,还助我们击退狼群。”
    从垂死到痊愈,从被救者到施救者,短短十日,真是变幻神奇,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相视一笑,更有几个年轻娘子握手相庆。
    “果然神医,果然神医。”陈绍连声说道,看向周家夫妇,施礼。
    周家夫妇对视一眼,虽然从最初知道这事就惊疑不定,但今日再次详细听来,不仅没有化解疑惑,反而更不解了。
    这傻儿,怎么就成神医了?
    莫非世间真有神明事?
    “当初,那个道长说我们娇娘将来有大吉,合家没人信,更不肯送去道观呢。”虽然不解,但并不妨碍周夫人说前事,说着就忍不住抬手拭泪,“没想到果然应验了,只是可怜我那妹妹,如果今日还在,该是多么欢喜。”
    虽然一开始不知道这程家娘子的事,但这段时间也足以让陈家人打听的清楚不能再清楚了,甚至还特意派人去了并州。
    倒也没听到什么奇特之处,且不说痴傻儿能好就够惊人了,竟然还会治病。
    “我觉得,或是得了什么仙方。”一个堂兄低声对身旁的陈绍说道。
    陈绍点点头,这个倒能说的过去。
    但愿这个仙方能救父亲的命,至于这女子怎么好的,又有什么关系。
    “自家事,别说了,还是快些救治好陈老太爷才是。”周老爷说道。
    话音才落,门外仆妇声音响起。
    “老爷,程娘子过来了。”
    屋中的人忍不住跪直身子起身,门被拉开,一个女子迈进来。
    摘去了斗篷兜帽,一张精致的面容呈现在众人眼前,如墨乌发垂散腰间,青缎罩衣,内里素花襦裙,简单利索素到极致,但偏偏在里外灯光照耀下又让人觉得明媚不可直视。
    好相貌…
    这是不管老幼男女的第一个念头。
    好年轻…
    这是陈家诸位老爷的第二个念头。
    医者验之谈,这么年轻哪来的经验?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又适才听了那神奇救治,这一眼就足以让他们放弃希望了。
    “病者,在哪里?”程娇娘站在门口,问道。
    屋内的众人这才回神,急忙起身。
    “娘子,请随我来。”
 第二十章 接诊
    丹娘挣脱拉着自己的女子的手,跟上来。
    “姐姐”她喊道,看着走在父母身侧的程娇娘。
    陈绍夫人忙拉住她。
    “丹娘,快回去。”她低声说道。
    “姐姐,你还认得我吗”丹娘问道。
    程娇娘看她一眼。
    “不认得。”她说道。
    不认得?
    萍水相逢一面之缘,又是个小孩子,哪里记得清。
    陈绍示意夫人拉好丹娘。
    此时已经走到陈老太爷的屋子,仆妇们忙拉开门。
    陈老太爷已经病了两个月了,虽然子女尽心,丫头周到,屋子里还是难掩熏人的味道。
    “娘子的病症果然说得对。”陈绍说道,脱了木屐,引着程娇娘向卧榻这边走去,“只是我父亲不是两个月前犯病,是一个半月前跌倒才犯病的。”
    “不是。”程娇娘说道,“两个月前,夜流鼻血。”
    夜流鼻血?
    陈绍夫妇惊讶的对视一眼,一旁的仆妇啊一声。
    “是的,是的。”她惊讶的点头喊道,“两个月前有几日,太爷夜间会流鼻血。”
    “怎么不告诉我?”陈绍急道。
    “是太爷说没事的,也真的没事,水洗一洗就不流了,也就两三天。”仆妇惶惶说道。
    依这娘子所言,那时候就是老太爷发病了,她越想越怕,要是老太爷不治都怨自己当初没有报的话,可就惨了。
    仆妇含泪跪下了认错。
    “告诉你,你又能如何?”程娇娘问道。
    陈绍窘然。
    是啊,告诉自己又如何?流鼻血而已,天干物燥,难免的事,谁会想到这是发病了。
    “起来吧。”陈绍说道,“父亲年长,万事无小事,他心疼我们子女不肯说,你们万不可也跟着隐瞒。”
    仆妇感激的应声是。
    程娇娘已经走到了卧榻边,两边宫灯昏昏,照着卧榻上的人睡昏昏。
    陈绍夫妇跟上来,有些紧张的看着程娇娘,见她看的认真,不由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怕惊扰了她诊病。
    屋子里沉默着,直到大家都快要窒息。
    “想不起来。”程娇娘忽的说道。
    陈绍夫妇愣了下。
    “娘子,什么想不起来?”陈绍有些紧张的问道。
    想不起仙方了吗?
    “我想不起来认得他的样子。”程娇娘说道,看着老者,又扭头看被仆妇拉着站在帐帘边的丹娘。
    》
    半斤走后,她记得这些发生过的事,记得人名地点,但是,却始终记不起那些人的样子,所以严格说起来,在半芹走之前的那些事,她记得的只是纸上的那些事。
    陈绍夫妇愕然对视一眼。
    闹了半天,不是在诊病啊。
    “娘子,你看我父亲他”陈绍忙问道,说到这里叹气,“这半个月,醒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每日就是靠参汤吊着一口气。”
    程娇娘伸出手,陈绍忙帮着把父亲的手从被子下舀出来,看着她搭脉。
    屋子里再次陷入沉默。
    过了一刻,程娇娘舀开手,陈绍等人松口气,旋即又带着紧张看着她。
    连如何都不敢问出口了。
    “给我打一套金针。”程娇娘说道,“我先施针,让他醒来。”
    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似是太急,连木屐都没脱,哒哒的迈进屋子来了。
    “不用打,不用打,我这里有。”
    一个老者颤巍巍的说道。
    身后一个小童小跑跟进来了,抱着一个药箱。
    “神医在哪?”他眯着眼四下乱看问道。
    陈绍夫妇忙过来迎接。
    “李太医,您怎么这么晚来了?”
    “我不是说过,神医请来了不管早晚都要叫我,这等事让我错过,岂不是抱憾终生?”李太医说道,还是在屋内乱看,“神医呢?”
    那边程娇娘始终没有起身,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陈绍只得引着李太医过去。
    丹娘已经趁机跑到卧榻边跪坐下来。
    “姐姐,你能治好爷爷吗?”她拉了拉程娇娘的衣角,带着几分期待,“爷爷说八月十五带我去看灯的,结果没去,表姐说,正月十五就一定能去了,姐姐,我听他们私下说,爷爷要死了,那正月十五还能带我去看灯吗?”
    四五岁的孩童还不知生死。
    程娇娘侧头看着她。
    “能。”她说道,“过几天就好了,正月十五,能去看灯。”
    丹娘顿时绽开笑颜,扑在卧榻边,摇着老者的胳膊。
    “爷爷,爷爷,姐姐说你就要好了,我们去看灯。”她高兴的喊道。
    陈绍夫人忙上前拉住丹娘。
    “这位便是,程家娘子。”陈绍给李太医介绍道,又对程娇娘说道,“这位是太医院的李太医。”
    程娇娘这才抬头看去,李太医也看过来。
    “她?”他失声惊讶道,“就是你们要请的那个程家娘子?”
    他进门自然看到这个女子了,但是如此年轻,只以为是陈老太爷的孙辈,哪里想到就是那个被陈家视为最后救命希望的路遇娘子。
    程娇娘没什么惊讶。
    “你有金针?借来我用。”她说道,伸出手。
    周家夫妇在厅堂里坐的有些不安稳,其他人陪坐的也不安稳,大家心里都惦记这边诊治的事,却又不好迫切催促,只得接着听陈四老爷说途中事。
    听者无心,说者也无心,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好几个人一口咬在狼腿上…”
    一个年轻的女子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大家才回过神,陈四老爷这才发现自己的走神,有些讪讪。
    “不知诊治的如何。”他问道岔开话题。
    “毕竟年纪还小…。”周老爷叹气说道,不管能不能行,谦虚一些总是好的。
    门外有仆妇急匆匆的进来。
    “已经施过针了,程娘子说,最迟明早就能清醒来。”她颤声说道。
    屋内的人激动的起身,争先恐后的向外而去。
    陈绍夫妇已经和程娇娘过来了。
    “娇娇,如何?”周夫人忙上前迫不及待问道,“可能治?”
    “自然能。”程娇娘说道。
    “已经施过针了,也开了药方,李太医守着呢。”陈绍对兄弟们说道。
    “那接下来做什么?”陈四老爷问道,看程娇娘。
    “等。”程娇娘说道。
    陈四老爷摸了摸鼻子,这女子……总是说些大实话。
    “那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吧。”周夫人说道,一面携起程娇娘的手,“也怪累了。”
    “我还要等,等他醒来,看药。”程娇娘说道。
    周夫人窘然。
    “娘子就住这里吧,都收拾好了。”陈夫人忙说道,原本就不想这女子走,不过是不好意思留,既然人家待会要看药,那就再好不过了。
    “是啊,还是留在这里吧,大家也好放心。”陈绍也说道,冲周老爷夫妇略施礼。
    “自然是好,自然是好。”周老爷夫妇忙点头说道。
    “时候不早了,你们快回去歇息吧。”陈绍说道。
    他们总不好也留在这里,人家家有病人心焦麻乱,周家夫妇留下四个伺候仆妇告辞了。
    周家夫妇前脚离开,程娇娘就要去休息,陈绍夫人忙让人送去。
    “哦,对了。”程娇娘想到什么,又回头说道,“如是半夜醒了,吃药就可以了,别叫醒我。”
    陈家诸人愕然,但旋即又似乎明白些什么。
 第二十一章 听闻
    周家灯火通明,看着马车进门,周六郎忍不住前行几步。
    车帘掀开,仆妇扶着周夫人下车,车帘被放下,再没人出来。
    周六郎从鼻子里闷闷的出了口气。
    回到自己的院子,拉开门,厅堂里秦郎君在拥炉煮酒,屋子里弥散着醇醉香气。
    “怎么样?白去门口等了吧?”他笑道,看着撩衣坐下的周六郎。
    “相迎父母那是应该的。”周六郎说道,端过酒碗一饮而尽。
    秦郎君笑着为他再斟上一碗。
    “说陈老太爷今晚就能醒来,所以要留在那边。”周六郎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
    “是不是,以后就知道了。”秦郎君说道,“她是,不会进你们家门的。”
    周六郎嗤声。
    “爱进不进。”他说道。
    “伯父伯母怎么说?”秦郎君问道。
    “也没什么,就那样吧。”周六郎有些漫不经心说道,“说,跟姑母长得挺像的。”
    “哦,你姑母可是个美人。”秦郎君笑道。
    周六郎转着酒碗,略出神,父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母亲却有着所有女人的通病,略带夸张的描述那女子。
    从下马车到更衣进屋惊艳众人一丝一毫都没放过,详细到那个女人似乎已经站到他的眼前。
    就如同当初在程家那一眼所见一般,就如同夜夜梦里见到的那般,那女子木然的看着他,然后嘴角微微弯起。露出嘲笑。
    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叫曹叔进来,听听途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