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哥马利-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攻开始后的第二天,东翼所发生的一切与〃坚韧〃计划紧密相关。〃坚韧〃是一项巨大的欺骗计划,它使德国人相信诺曼底只不过是一次佯攻,这一假象在希特勒以下的德军高级指挥官的脑子里还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德第7集团军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战,本来能从第15集团军调过来的五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还在原地未动。甚至第7集团军本身的坦克战略预备队也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虽然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勒尔装甲师已投入战斗,但党卫军第1装甲师、第17师和第2师还远离战场。这样,德军用步兵挡住美军而用装甲部队把英军赶下海去的貌似宏伟的战略,在执行此项任务的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迪特里希看来已是纸上谈兵。 
  实际上,蒙哥马利已经在牵着敌人的鼻子转。德国人随即调来的装甲部队就像预期的那样开往卡昂,像预期的那样零零碎碎地投入作战。蒙哥马利用吸引敌人注意东翼的方法来大大支援西翼,因为〃奥马哈〃滩头的美军所遭遇的那股敌人并没有什么后备力量。现在,美军正以非凡的反击能力勇猛推进,将其狭窄的桥头堡扩大到敌人所扼守的地域以外。在科唐坦半岛的底部,美军也一直保持进攻势头,并夺得了地盘。 
  6月8日上午,当蒙哥马利第一次坐在前方指挥所里仔细研究今后战斗必须采取什么形式时,他认为战斗发展良好。为了使他计划的战役建立在绝对可靠的基础之上,他需要3个先决条件:一是将各个滩头阵地连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二是至今一直在盟军手中的主动权;三是在敌人积聚起足够的力量之前,在狭窄的占领区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行政后勤系统。当然,蒙哥马利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天气。 
  6月12日,当盟军终于控制了一个宽50英里、纵深8…12英里的地带时,蒙哥马利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6月9日17时30分,隆美尔命令第7集团军〃在维尔河至奥恩河之间的地段转入防御……反攻应推迟至一切就绪方可实施〃。这一命令默认了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于6月8日在卡尔皮克击退加拿大人的打算已经失败,默认了于同一天到达巴约地区的勒尔装甲师已溃不成军。然而,隆美尔所说的反攻始终未能付诸实施。虽然反攻计划已经到了西线装甲集群司令官盖尔·冯·施韦伯格的手中,但十分不走运的是,他的司令部的位置被盟军发现,并于6月10日晚被精确地炸中。司令部里除盖尔之外,几乎所有人员都被炸死或炸伤。而且,登普西已经得到了敌人可能进攻的警告,他下令采取反措施,对卡昂进行一次空袭,并重新部署了加拿大部队。所有这一切使灰心丧气的德军认识到,他们远不是要发动什么大规模反攻,而是要准备迎击英军的进攻。这表明蒙哥马利已在士气上和战术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6月11日晚,美军攻陷了卡朗唐,次日上午就进入了离〃奥马哈〃很远的科蒙,到达了瑟勒河畔蒂伊西南几英里远的地方,即到达了被勒尔装甲师阻滞住了的英军第7装甲师的右前方。登普西计划让第7装甲师甩开敌人,向西、向南朝科蒙运动,然后猛然折向东,快速通过维莱博卡日,插到德国人从奥恩河直到蒂伊及其以远地区的防线的后方,因为在这条防线后面根本没有什么防御体系可言。登普西这一设想甚妙的机动,很可能形成后果不可估量的〃两面包抄〃,但他选错了实现计划的手段——擅长沙漠战的第7装甲师在这小树林地带的羊肠小路和树篱之中毫无用武之地。经过一番激战,该师只好于6月15日撤回到科蒙与蒂伊之间的地段。 
  虽然这一〃挫折〃不可避免地使英军感到失望,但比起德军司令部中笼罩的气氛来,这根本算不了什么。蒙哥马利已在士气上彻底压倒了敌人,迫使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把德军装甲师的主要打击力量用来进行防御,并把增援部队也部署在防线上。来自西线的消息促使希特勒于6月17日飞到马吉瓦尔,召集他的司令官们开会。对他的司令官们来说,这次会议毫无成果:不准撤退,不管是战术性的还是战略性的都不行;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允许,一个师都不能动;增援部队即将到达;不能让盟军突破,得把他们赶下海去。会议中的讨论完全是凭空想象,不切实际。会议期间,希特勒还给海军总司令邓尼兹发去一份电报说,挽回陆上局势的唯一办法是〃消灭或打垮敌人的海军,特别是其战舰〃。 
  在希特勒会见他的司令官们的第二天,即6月18日,蒙哥马利发出了一项新指示:〃我们现在必须占领卡昂和瑟堡,作为全面铺开我们的计划的第一步。〃那时美国人已经拓出了一条横跨科唐坦半岛的宽阔走廊。蒙哥马利准备由新到达的第8军从翼侧进行主攻,夺取卡昂南面的高地,控制进出卡昂的道路,同时在奥恩河以东发起支援性进攻,来实现其占领卡昂的意图。 
  然而,蒙哥马利像其他司令官一样,不得不屈从于暴风雨的威力。6月19日,灾祸从天而降。一场近半个世纪未曾有过的、风力达30节的六月大风暴,在英吉利海峡掀起滔天巨浪,一连3天3夜不停息,事故一个接一个,数不胜数。800艘船只遭毁坏、搁浅;两英里半长的钢制车道在拖曳中沉没;渡船、防波堤、仓库船,毁坏的毁坏,受损的受损;补给物资的供应,尤其是弹药的供应骤然锐减,原计划用于进攻卡昂的部队不能按时到达。于是,蒙哥马利不得不把一场即将开始的进攻推迟,东面的支援性进攻推迟到6月23日,关键的主攻推迟到25日。 
  6月25日开始的〃赛马场〃作战是英军在诺曼底实施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役,刚刚登陆的第8军是攻击的主力。从一开始就参战的第30军在最右侧进行侧翼掩护,先夺取罗雷,占领罗雷一瑞维尼一线,然后向南推进。第8军的任务更重,更引人注目。它要从卡昂公路上布雷特维尔一洛格约斯以西加拿大人早就建立的阵地开始,打开一条通路,经过什窝直到奥东河,然后向东打到奥恩河,强行占领更多的渡口,最后站稳脚跟,控制从南面接近卡昂的道路。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第8军到战斗结束前只努力巩固了奥东河对岸的桥头堡。虽然再向纵深突进肯定会收益更大,但争得地盘不是〃赛马场〃作战行动的主要目的所在。实际上,〃赛马场〃作战行动给德军所造成的威胁是:德军不仅用当地的装甲部队来守阵地,而且把远道而来的师也投入防御,这样就必然在防御中把为将来的反攻准备的预备队消耗掉了。在英军第8和第30军所形成的突出部周围是德军第1装甲军(是从布鲁日拼命赶来的)、党卫军第10和第9装甲师(是从俄国赶来的)、党卫军第2装甲师(是从图卢兹长途跋涉而来的)和勒尔装甲师等部队。在英军前线,还有德军第2、第21装甲师。这样,美军就能不受德军装甲部队纠缠,自由地实施机动。结果,美军没有受到德军装甲部队的任何于扰就攻陷了瑟堡。 
  蒙哥马利按照作战计划,一直在诺曼底有意识地进行机动,把所有的德军装甲部队都吸引到本国部队的对面,从未有在东翼向塞纳河突破的设想。为此,当时和从那以后他受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大多是因为对他那个简单明了而又具有远见卓识的设想产生误解所引起的。艾森豪威尔于7月13日给英美联合参谋部的报告便是例证,报告的第32页写道: 
  〃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在东翼向塞纳河突破,敌在岗市地区集中主力阻止我们攻占这一极其需要获得的地带。不过我们的计划还是异常灵活,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这一反击,当英加部队在东翼顶住敌人时,要美军由西翼的滩头占领区痛击敌军。因此,蒙哥马利元帅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7月应继续不断地向敌施加压力,遏制其前进。〃 
  于是,人们的印象就是,英国和加拿大部队在东翼岗市地区失败了,所以,美军才在西翼采取行动,突破成功。艾森豪威尔对第2集团军持这种看法,便清楚地表明他对自己欣然同意过的这一基本设想并不理解。 
  但是,有的批评则完全出于恶意。艾森豪威尔的副手特德和英军战术航空队司令科宁厄姆由于没有得到卡昂地区的机场而几乎对蒙哥马利持敌对态度;艾森豪威尔的副参谋长摩根则因为蒙哥马利反对他在东翼的岗市一法莱兹地区进行突破的计划而怀恨在心。他们利用艾森豪威尔的错觉,对蒙哥马利说三道四,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当时,英军和美军已经登陆的部队大致相等,每家16个师。但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这段时间里,在美军前线,德军装甲师最多时3个,最少时还不到1个;而在英军前线,最多时7个半,最少时4个。美军与之作战的德军步兵营最多时87个,最少时63个;而在英军前线,最多时92个,最少时43个。 
  比这些数字更有说服力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蒙哥马利的策略已经导致他的两个最高级、最有经验的敌手——冯·龙德施泰特和冯·施韦彭伯格——由于认为蒙哥马利已给他们造成了军事上难以挽救的局面而在战场上被就地免职。 
  所以,在诺曼底战役这一关键时刻,蒙哥马利要比他的美国同行和英国国内的某些人更为清楚地看到,战斗正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成功发展;而〃赛马场〃行动的最后一天结束时,凯特尔和冯·龙德施泰特之间著名的电话对话极好地概括了蒙哥马利的敌手们此刻的精神状态: 
  凯特尔:〃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冯·龙德施泰特:〃讲和,你们这些蠢才!难道还能有别的什么办法?〃 
  6月末是诺曼底战役的重大转折点。6月30日那天,英国特遣舰队司令维安海军上将和他的美国同行柯克海军上将相继出发返回英国。这标志着〃海王星〃行动正式结束,〃霸王〃行动计划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负责海边各个滩头的级别稍低的海军军官也已撤走,在英军地段由〃英军突击区海军将官〃代替,在美军地段由〃西线海军将官〃代替,两人都常驻陆上,都是海军少将。这种从两栖作战向陆上作战的转变,标志着盟军对现已扩大了的桥头堡充满信心。另外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更加强了这一信心。这实际上表明蒙哥马利6月8日宣布的3个先决条件中的后两个已经实现。 
  7月1日,由于大风暴而推迟到6月25日开始的卡昂南面大钳形攻势〃赛马场〃作战行动结束。这次作战没能按原先期望的那样夺到足够的地盘,但却达成了更为重要的目标——使德军装甲部队遭到了决定性失败。在此前一天,美军在科唐坦半岛进行一次大规模进攻,最终攻下了瑟堡的大要塞及其支援炮兵阵地。此后,盟军第一艘船、英国的一艘用来扫雷的汽艇大摇大摆地进了港。这两件事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赛马场〃作战以后,德军再也不能用密集的装甲部队发动真正的协同进攻(希特勒后来疯狂地发动莫尔坦攻势除外);第二,美军已夺取了瑟堡,从而可以一心一意地转而向南和向西进攻。蒙哥马利的第二个先决条件〃保持主动权〃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驶进瑟堡港的那条小船,既是7月16日开始在瑟堡港抛锚的大吨位船只的先驱,也预示着蒙哥马利的第3个要求,即行政后勤的稳定性正在实现之中。 
  6月30日,蒙哥马利在向两个集团军司令发出的命令中设想,在美军方面,〃可以长驱直入,毫不停留地打到科蒙一维尔一莫尔坦一富热尔一线,此后继续作战将极少受阻……〃英军的任务是〃继续在维莱博卡日至卡昂之间牵制住敌人的绝大部分力量……同时确保我东面翼侧阵地的稳固〃。 
  在美军开始挥师东进之前,布莱德雷首先得为他的部队找到一条合适的出击线。然而,他所能找到的任何一条出击线都必须包含圣洛这个十分重要的公路交叉点。于是,他让第7、第8军冲出科唐坦,越过沼泽地带向库唐斯挺进,其目的是将圣洛一库唐斯公路作为他意想中的出击线。但是,从7月3日开始的这一行动犹如爬行:第8军在12天中只向前推进了1。2万码,第7军也进展缓慢。布莱德雷不得不〃申请〃一顶大帐篷,并弄来一些木板,铺在泥泞地上,然后在帐篷中挂起地图,颇费踌躇地〃运筹帷幄〃起来。就在这些地图前面,他踱来踱去,整整两天两夜,终于找到了答案:把一条更靠北的公路,即从圣洛经佩里耶到海岸边的莱赛这条西北走向的公路,作为出发点。而且,他还在圣洛城外选择了一块宽3。5英里、纵深1。5英里的长方形地带,建议美国空军对这块地方实施饱和轰炸,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将沿着这条能清楚地表明己方阵线的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