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

黄自进译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导言

2001 年4 月3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佈了翌年度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审核通

过名单。在合格的8 家出版商中,也包括了由「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纂,

扶桑社出版的教科书在内。由於「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是以挑战现有的教学

内容为宗旨,在审议的阶段过程中,就已经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重视。所以,

当文部科学省宣佈该书通过之后,更是风波不断。尤其是中国大陆及韩国政府

甚至还以例举不满事由的方式,要求修改教科书内容。

教科书问题,既然涉及国内价值体系的重整,也涉及日本与周边邻国外交

关系的发展,因而是一个观测日本社会动态的最佳指标。有鑑於此,本文特别

翻译了扶桑社出版之教科书中的第四章、第五章,亦即是该教科书中最引起争

议之近代史部分。冀望藉由对该教科书内容的理解,能为国人对教科书事件的

争议焦点,以及教科书事件所蕴含之政治及社会变迁的时代容貌提供知识背景。

上市版序/西尾干二

这本《新历史教科书》是为了让日本国民普遍阅读而公开上市的版本。

从前有部分媒体针对本教科书,展开一般国民绝无法认同的行为。也就是

说,国民明明尚未知悉教科书的内容,报纸却任意加以批评。此外,韩国和中

国也反弹,要求修改内容。不论报纸上特定的撰稿人或外国人,都可以自由地

就本教科书陈述自己的意见,但这些人却不许日本国民用自己的眼睛来读,用

自己的头脑来判断,这是不自然、不健康的情形。

* 本文为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分支研究计画「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新

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个案探讨」之部分成果,谨此致谢。本文之翻译亦获得原着《新

。。。史教科书》出版社扶桑社之授权。

59

60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虽然已是国内外热门话题,可是一般民众却还不能取得基本的资讯,这种

情形显然是不够公正,不符合民主社会的要件。因此,公开发行是我们的义务,

同时就国民而言,也是落实「知的权利」的必要做法。

另一方面,审核通过的教科书有八种,但只有我们的教科书成为各大报及

电视媒体上恣意进行政治性诽谤、中伤的攻击目标。迄今本书受特定政治势力

批评的版本就有四种。当教科书还未公开问世时就一味谩骂,但在我们正式出

版后却无法对本书内容提出有效批评。这种未审先判的恶劣作风,是对本教科

书执笔人和发行人名誉的一种损害。其不仅破坏言论自由,同时也威胁到执笔

人和发行人的基本人权。

迄今对本教科书的批评还是集中细部的论述。但是,文章的主旨是蕴含在

整体的行文中。无视整体,只提出部分来议论,不仅无法做出理性的批判,更

会沦於刻意的攻击。我等若为了反驳而与这些批评者进行细部的争论,恐怕会

让不知全貌的读者更是一头雾水。毕竟,以全文为基础的批评才是健全的!我

们自信本教科书的内容是经得起检验的。

在民主社会的言论世界中,必须容忍有不同的反对声音存在。我们安静的

向日本市民社会提供这本书,深信这是让愚蠢的批判消失的最有效反制手段。

在各都道府县正在进行教科书的採用审查过程中,就有不审先判的偷跑现

象出现。在採用与否的正式审查报告还未出炉前,就有媒体公然地对我们诽谤

与中伤,这些作为是否即事先就否定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权利?在要求资讯公开

的现代社会里,仍藉由公权力从事黑箱作业,不仅保护了现有教科书出版社的

既得利益,也会有导致不公正的可能性。教科书的上市贩售,和促进自由竞争、

公正採用的民主精神是互为表里的。

我们期盼,在我们之外的其他七家教科书,也能发行上市版。让国民享有

「知的权利」。能轻易地在书店买到各家的教科书,进行比较、讨论,这是对任

何人都该保障的自由。教科书的採用不应在密室进行,而应该在公开的场合交

由民众讨论。让有採用权的人能聆听民众的声音后再下判断。我们相信这才是

立足於民主社会要件的公开精神,也是排除独占,对公正精神的进一步阐扬。

- 何谓学习历史-

或许很多人以为学习历史是要知道过去的事实。但是未必如此。学习历史

乃是重返历史现场,了解以前的人是怎样思索人生。

重要文献译介61

对今天的中学生而言,上学就如同呼吸空气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义务。

但不过在半个世纪前,有许多日本人即使想读中学也不行。在以前的时代里,

连上小学的机会都没有,7、8 岁就到大商店当学徒,或到有钱人家当佣人。即

使是很会读书的小孩,即使法律上明文规定受教育是义务,但在国家生产力低

下、资源有限的时代里,公平不过只是个理想。这是今天中学生的祖父、祖母

一辈里所熟知的事实。

或许有人对这样不公平的社会感到不快,甚至暗暗感到愤慨,质疑社会正

义为何迟迟不来,而对过去的历史抱着疑问与同情。但是所谓历史和一般人的

认知是不尽相同的。

当时的年轻人比起今天的中学生或许还比较快活一些。生活条件改变的

话,人类的价值观也会跟着改变的。

古代巨大皇陵的建筑,是许多人被强制驱使下的成果。然而这是以现代善

恶的标准来衡量此等事实。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谓学习历史并不等於以今天时代的标准断定或控诉过去的不公正、不公

平。过去各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善恶标准、特有的幸福观。

说学习历史未必是要了解过去的史实,这也是因为要充分、正确地了解过

去的史实是不可能的。某年某月某日发生某种事件,或某人死亡,这样的史实

是可以明确掌握的,这也是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取得共识的客观事

实。然而,即使一一正确地了解这些史实,也只能说是掌握了史实记录,还不

是历史。究竟为什么发生这些事件?某人的死对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唯有

这样的思考才可以说掌握了历史的精髓。

但是如此一来,因人、因民族、因时代,而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感受,因

此要明确勾勒出一个历史史实是很困难的。

约翰?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1775…1783)击败英国的总司令官,是美

国的第一任总统。对美国而言,他是建国的伟人。但对打了败仗、失去美国这

个殖民地的英国来说,华盛顿就不能得到伟人的评价。至今在英国的历史教科

书里,仍然没有华盛顿的名字,独立军也还被当成叛军看待。

历史因民族而异是当然的。世上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份不同历史,这是

事理之常,不必大惊小怪。再者,历史因人、因时代而异,并非是恆一不变的。

但如此一来,会让我们学历史的人因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可遵循,内心有所不

安。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学习历史。

62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请不要认为历史是有固定标准的,请不要以善恶衡量历史,也不要以今天

的道德标准来审判历史。请以自由、不带成见的眼光来观察历史,从各样的观

点慢慢培养对历史的认知!

如此一来,你自然就能领会历史的趣味了。

第四章近代日本的建立

第1 节欧美的入侵及幕末的危机

40 产业革命与市民革命

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在18 世纪中叶之前,英国是拥有广阔的牧地田园

风光,马车在其间悠闲行驶的「古代美好社会」。到了18 世纪后半,蒸汽机的

普遍使用,开始了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工厂制机械工业,大规模商品效率化的生

产,工业都市一一出现。而随着蒸气船及铁路的诞生,交通的速度及规模都有

飞跃的进步。这种由朴素的农业共同体转变为使用动力的工厂制工业社会的情

形,一般称之为产业革命。产业革命首见於英国,之后的100…120 年间也陆续

扩及到法国、美国、德国以及日本。

拥有生产资本的资本家们,雇用劳工从事经营的模式称为资本主义。资本

家以追求利润为第一,因而产生了妇女及儿童的长时间工作、工厂环境不卫生

等社会问题。是以产业革命产生了资本主义,但同时也衍生了资本家阶级与劳

工阶级的分化与对立。

市民革命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有新的发展。以往欧洲是由封建的王侯

贵族支配领地,居民受身分制度的束缚,私有财产受限制,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也受限制。但是从17 世纪后半叶到18 世纪后半叶,相继发生了追求个人自由

与平等的改革运动。首先在英国,不久也影响到美国、法国等地,这一连串的

政治改革称为市民革命。

法国於1789 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这是一起将国王处死的激烈流血事件,

但正如「人生而具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人权宣言第一条)所揭示的,法国大革

命成为承认基本人权,允许私人所有权的滥觞。自此人们可自由结社,市民社

会就此诞生。

而这种市民社会成立的要件,在於资本家的财力凌驾原本支配领地、领民

的王侯贵族,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地,资本主义要发展,就必须个人要

重要文献译介63

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市民社会。18 世纪后半叶的欧洲,

就是资本主义与市民社会以互相提携相互互补之关系,同时萌芽茁壮的时期。

41 欧美列强在亚洲的入侵

两种革命的光明与黑暗在欧美社会,产业革命与市民革命扩大了个人的

自由,带来了物质的富裕。但是,自由的扩大提高了人们的欲望,工业社会的

成功反而产生阶级的对立和贫困等祸害。

欧美各国为了利用国际因素解决快速近代化所带来的国内问题,便致力於

拓展亚洲及非洲的殖民地,以确保便宜的原料来源以及可以贩售本国商品的市

场。产业革命与市民革命是促进西方近代化的原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他

们扩张经济、扩大领土的野心。由此欧美各国便开始走上了所谓「列强」的世

界强国之路。

军事力量的差距以获取殖民地为目标的西方国家,其军事力量远优於东

亚各国。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差距,是由於两地区的历史发展不同所致。

在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所活跃的16 世纪的日本,或是取代明朝建立清王朝

的17 世纪的中国,由於国内战争频繁,军事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

但是当恢复和平之后,日本与中国两国对枪炮弹药的关心也就随之减弱,

军事技术的开发尤其特别被忽略。日本、中国、朝鲜在互不侵犯的默契下,东

亚在往后约250 年间,一直处於宁静与和平的时代。

这期间,西方各国却一意地致力於军事力量的发展。约在16…18 世纪的3

个世纪期间,西方是以军事力量的剧增而为人所知。以前蒙古骑兵团是策马征

服草原地带,16 世纪以后的西方人却是从军舰上发射大炮来征服殖民地。尽管

如此,东亚并没有立即面临危险。

欧美入侵殖民地英国与法国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战,首先是在印度和加拿

大展开,到了19 世纪时,才发展到了东亚。长治久安的中国与日本是到此刻才

突然面临到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些欧美列强(世界的强国)在1800 年时只

支配了地球陆地的35%,不过到了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彼等支配

地已扩大到84%。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在这两个年代之间所发生的事。

42 鸦片战争的冲击

鸦片战争与英国瓜分中国从18 世纪左右开始,红茶在欧洲盛行,英国

从中国所进口的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当时,茶最有名的产地是中国,但是

64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英国却没有合适的外销品可以相抵。所以,就用从墨西哥或西班牙所买进的银

子来购买茶叶。因此,中国国内的银子便逐渐多了起来。

不久,令人出乎意料的进口品在中国的市场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

称作麻醉药品的鸦片。

英国以印度为殖民地,让印度人种植鸦片,以此作为和中国贸易的筹码。

在自己国家绝不许进口的鸦片,却强卖给中国,一方面藉此改善银子不断流出

的赤字贸易,同时也支撑英国统治印度的财政,可谓一举两得的政策。

正值进入衰退期的中国,毫无抵抗就接受了鸦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