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孟冬衣襟下摆有几滴血迹。看起来像是甩上去的。他就说道:我去换件衣裳。带了随从去马车上更衣。
  他换了衣裳,正打算去找自家兄弟,只见一名婢女匆匆行来,行了礼道:崔公子,我家姑娘请你移步一叙。
  崔孟冬诧异道:你家姑娘是谁?
  那婢女看了他的随从,轻声说道:您去了就知道了。您认识的。她背对着随从,轻轻张嘴,无声的说道,二姑娘。
  杜燕婉?她今天没有来吧?崔孟冬只惊异了一下,就笑了。杜燕婉的脾气,怎么忍得住不找自己说个明白。定是老夫人不让她来,自己偷偷溜了出来。
  前头带路吧!
  那婢女带着他,也没让他散了随从,径直往曲江边上行去。一排柳树下停着艘小巧的轻舟,纱帐飘荡,隐约看到里面坐着个身段苗条的女子。
  婢女站在了岸边,离了数丈距离。画舫小巧,随从们都看到里面只坐着个姑娘,后面有个操舟的老叟。也同婢女一样守在了岸边。
  崔孟冬微笑着走了过去。
  隔了一会儿,小舟朝江中划了过去。此时,纱帐随河风飘动,崔家随从们都看到自家公子举起杯和舫中姑娘对饮,都微微笑着,心道公子好雅兴。
  离岸大概有十来丈远,小舟突然摇晃起来。然后船顷刻间就翻了。
  那婢女发出一声尖叫:不好了,船怎么沉了!快救人哪!
  崔家随从吓了一跳,纷纷跳进了水里。
  婢女掩口一笑,转眼就离开了。
  崔孟冬一上船就知中了圈套。
  那女子并不是杜燕婉。她手里持了张弩,这种弩弓只有军队才会配给,爆发力强,别说相隔不到一丈,十丈之内也能让他送命。
  丹华一手持弩,一手举起了酒杯:别紧张,崔公子。妾身只是有话想要和你说。坐吧。别喊叫也别乱动,否则……你知道。
  崔孟冬心里犹存着希望,风度翩翩的坐了。举起了酒杯饮了:在下与姑娘并不认识,也无仇怨,不知诱我来此有何目的?
  小舟离了岸,丹华微笑道:免得有人来打拢,崔公子别着急。
  酒下了肚,身体渐渐的软了,崔孟冬大惊:我是开国侯的大公子,我姑姑是当今皇后!
  丹华伸手拔出了塞船底的木塞。江水汹涌浸了进来。
  崔孟冬,你实在不该出主意强娶我妹妹。
  纱帐飘起,操舟的老叟冷冷的望着他。
  杜燕绥……我,我向皇后娘娘说,不娶你妹妹了!你,你放过我!崔孟冬浑身无力,半截身体都浸在了水中,吓得簌簌发抖。他想高声呼救,弩箭冰冷的箭头闪着雪亮的光,对准了他的咽候。
  船在此时蓦的沉入了水中。
  崔孟冬奋力的挥着手臂挣扎着,脚踝被人捉住拖了下去。
  水浸泡着洗去了杜燕绥脸上抹的烟灰等物,粘着的胡须飘落。脸上带着一丝不忍。他闭了闭眼,没有松手,直到崔孟冬停止了挣扎。
  丹华像鱼一样在水里游着,手里提着两个皮囊,递了一个给他。
  松开手,任由崔孟冬飘浮沉下,杜燕绥把嘴凑在皮囊上吸了一口气,游向了江对岸。
  半个时辰后,他和丹华从水里出来,翻上了岸边停放的一条小船。
  船顺江而下,渐渐拐出了曲江,顺着水渠汇入了南来北往的行船之中。
  换了衣裳,杜燕绥淡淡的说道:回去告诉王爷。他可以放心了。
  丹华看见他戴上顶斗笠,忍不住叫了他一声:空青!
  杜燕绥低声说道:你嫁人吧,自梳一辈子太苦了。
  他上岸融进了人群,渐渐看不到了。女人自梳为妇人,以示不再嫁人。空青走了,她这辈子只想呆在滕王身边做他的侍卫。丹华捂着嘴,泪水滚滚而下。
  到了左银台门附近,杜燕绥脱掉外裳,扔了斗笠,里面却是一身内侍服饰。宫门外等候着一辆马车,他上了车,马车飞速的驶进了宫。
  曲江边上一片慌乱。
  崔侯爷重赏之下,除了自家和韦家帮忙的仆人,又有几百名闲帮汉子下了水。
  李氏哭得几乎晕厥过去。杜老夫人轻声劝慰着,脸色也不好看。岑三娘心里紧张着,自然也笑不出来。
  直到黄昏,才找到崔孟冬,已经断了气。
  崔家哀声一片。
  听到随从哭着说道:是一名婢女请了大公子上船!船上有名姑娘,定是大公人认得的,否则他不会去。
  李氏已晕了头,尖声叫道:定是你家二姑娘!她不想嫁我家大郎就使出这毒计害我大郎性命!你们好狠的心哪!说着冲着老夫人撞了过去。
  杜家的侍卫丫头们一拥而上,拦住了李氏。
  崔侯爷眼里起了疑,冷冷说道:二郎,你行事妥当,这就快马去杜府一趟!
  崔二郎应了声,带着人就去了。
  崔侯爷,我小姑独自在家。相公在宫里应差。二公子领着人去不妥吧?既然侯爷疑上了咱们家二姑娘,不如同去瞧瞧。岑三娘扶着杜老夫人,吩咐侍卫备软轿准备起程。
  这厢李氏被崔三郎扶回了府。崔侯爷就带着人和杜家众人一起直奔国公府。
  杜惜福迎了出来,见老夫人板着脸,心头惴惴不安。
  去,速速把二姑娘叫来!杜老夫人吩咐了声,请崔侯爷在前院正堂坐了奉茶。
  不一会儿,杜燕婉就带着朵儿来了,见着满屋子人不由诧异万分。上前行了礼道:祖母,怎么在前厅见我!
  去见过崔侯爷!杜老夫人看到杜燕婉的神色,一颗心才放下,她真怕是杜燕婉私自出了府。
  杜燕婉沉默了下,行了礼,退到了旁边。
  崔侯爷看她神色,突然问道:这身边就这一名贴身婢女?
  杜燕婉愣了愣,有些不悦:侯爷,我就一名的贴身婢女,怎么了?
  杜总管,把府里所有婢女都叫来。名册也拿来。让侯爷瞧个清楚!岑三娘也板起了脸。
  崔侯爷心里悲痛,冷笑出声:诺大的国公府藏个把人也不是什么事。
  杜老夫人气极:难不成侯爷真怀疑是我孙女?
  杜燕婉听得一头雾水:祖母,我怎么了?
  你今日可曾出府去曲江?崔侯爷逼视着杜燕婉。
  侯爷,祖母与嫂嫂应崔家邀约去了曲江。燕婉在府中侍候病重的母亲,一步也不曾离开过。您疑心我去曲江干嘛?你当我想见你儿子啊!杜燕婉脱口而出。
  崔侯爷反而一怔。
  指着跟崔孟冬的随从道:你们认认,是不是!
  随从便道:她是坐着的,能看清见侧面!
  杜老夫人一拍案几:杜总管,抬椅子来。燕婉,坐下!
  杜燕婉莫名其妙的坐了,随从从侧面看过去,纷纷摇了摇头:那女子看身形比二姑娘瘦削许多。
  祖母,究竟怎么回事?杜燕婉忍耐不住了。
  你别插话!杜老夫人板着脸道,崔侯爷,府上有事,老身就不多留了。看清楚了便好。否则我杜家可担不起这罪名!
  崔侯爷站起身,连礼都不行了,带着人急急的赶回了府。
  杜老夫人头阵阵眩晕,喃喃说道:怎么会这样……
  岑三娘上前扶她:祖母,您先歇着。
  杜老夫人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对杜燕婉道:崔孟冬被人用你的名义诱上了船,船翻了,溺水身亡。
  杜燕婉啊了声,一时间竟是呆了。
  岑三娘叫了丫头婆子扶了杜老夫人去歇了,看了燕婉一眼道:还不知道崔家如何了。

☆、撩拨
  撩拨
  大明宫内,崔皇后哭成了泪人。
  她比崔孟冬大不了两岁。姑侄俩相貌相似,从小一起长大。幼时像双生子一样,感情特别深厚。
  得了消息,崔皇后径直去了武昭仪宫里。端午节,皇帝却选择单独陪武昭仪用饭。换在平时,皇后却不肯让武昭仪看到自己失态。今天,她顾不得了。
  杜燕绥站在武昭仪殿外执守。见着崔后红着眼睛过来,迎上去低声说道:娘娘,皇上在里头用膳。
  意思是你若想要寻武昭仪的霉头,另找时间。
  崔后见到他,就想起自家侄儿原本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亲,悲从中来,一句话也说不出,径自冲了进去。
  高宗正给武昭仪剥着一只草菇粽子。
  不敢阻拦皇后,内侍在皇后冲进殿内的瞬间,提着气禀报:皇后娘娘驾到!
  随即就响起皇后的哭声:皇上,求您替本宫侄儿做主!
  高宗吓了一跳,手里的粽子掉进了盘子里。他独宠武昭仪,对宫中其他嫔妃并非无情之人。立时就站起了身,急急的将皇后扶了起来:阿婉,出什么了事了?你别急!
  皇上!崔后柔柔弱弱的哭倒在他怀里。
  高宗轻轻拍着她的背,叫着她的小名:阿婉,朕在呢……
  武昭仪眼里闪过一丝冷意,扶着宫女的手站了起来,微微一福:臣妾见过皇后娘娘。娘娘这是……
  高宗这才想起并非在皇后宫中,有些歉然的看了武昭仪一点,顺着她的话说道:皇后,你且说给朕听。
  崔后拭着泪,哽咽着将崔孟冬溺水的事说了出来。
  明明是故意诱了我那侄儿去,曲江无风无浪,偏就沉了他坐的船!皇后又哭了起来。
  别哭了,朕这就嘱大理寺详查!高宗温言劝慰着,叫了内侍对大理寺传旨。
  武昭仪体贴的说道:娘娘且宽心,皇上嘱了大理寺办案,定能将开国侯公子无端溺水的事查个明白。唉,听说娘娘赐了婚,崔公子不日便要娶杜将军的妹妹。没曾想这喜事变丧事,杜姑娘还没过门呢。崔公子身边连个哭灵的人都没有,真真凄凉。
  皇后闻言心中一动,跪伏于地哭道:皇上,本宫为崔杜两家赐了婚,虽未迎娶过门,两家已换了婚书。求皇上下旨,让杜姑娘捧灵成婚,日后为玉倌过继一脉香火!
  大户人家公子过世,身后无人。往往花大笔银钱买动小户人家的姑娘,捧灵结阴婚。民不举官不究。两厢情愿之事。
  真要勉强别人行阴婚,说出去也会被人唾骂失德。
  换了别家姑娘,高宗也许就允了。封个诰命。说不定人家还欢欢喜喜。
  武昭仪掩口失声说道:……那可是杜将军的妹妹!
  正在犹豫的高宗猛然想起杜燕绥还在殿下持守。旨意一下,就毁了她妹妹一生。踟蹰着对皇后道:要留你侄儿血脉,也非杜家姑娘不可……
  崔皇后狠狠的瞪了武昭仪一眼,心想,你这时候提醒皇上,是想向杜燕绥拉拢示好么?不把杜燕婉拿捏在手里,难保杜燕绥心生异心。崔后扯了皇帝的衣袖放声大哭:皇上,您封杜姑娘诰命,崔家会尽心待她,二郎三郎也会敬长嫂如母。您就答应了吧!
  武昭仪叹了口气,伸手去扶皇后:娘娘,不是皇上不答应。那蔡国公夫人还健在呢。传了出去,怕冷了功臣们的心哪。
  高宗一醒。杜家两个儿子一被斩首一被流放。先帝也未曾摘了杜家御赐国公府的匾额。逢年过节常去探望杜老夫人。就为了人心二字。
  皇后,此举不妥。崔家可另行聘娶,朕会赐诰命。你看可好?高宗做出了决定。
  本来在他心里,崔孟冬要过继香火,也非杜燕婉不可。经武昭仪一提醒,高宗更加清醒。
  皇上!你我结螭十几年,你听着那贱人挑唆几句,我如此求你,你连结发之情都不顾了么? 新仇旧恨齐齐涌上心头,崔后站起身,指着武昭仪怒道。
  高宗性情温和,被皇后一数落,心里极为不喜。
  武昭仪轻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也并非不明事理,只是悲伤过度。还是请个御医来剂安神汤妥当些。
  让高宗顿时有了台阶下:来人,皇后伤心过度,速送娘娘回宫,召御医诊治!
  崔后急怒攻心,竟真的晕了过去。宫人们半扶半抬把她送出了宫。
  皇上,您还是去瞧瞧吧。娘娘在臣妾宫中晕倒。朝中那些老臣们又要说臣妾狐媚了!武昭仪柔柔的说道,声音里含着一丝委屈。
  想起朝中把持大权的老臣,高宗无奈的长叹一声:那些老臣哪!
  叹完气,却还是走了 。
  武昭仪慢悠悠的坐下,看了眼案几,吩咐道:粽子凉了,吩咐厨房重新煮一盘,要草菇素馅的。
  第二天,杜老夫人强打精神,带着岑三娘和杜燕婉去开国侯府。
  三人都换了素色衣裳,只用了珍珠与银饰的头面。
  进得开国侯府,崔侯爷与李氏迎了出来。两人神情憔悴,瞧着就老了一头似的。前堂哭灵的是崔二郎和崔三郎。
  灵前上过香,杜老夫人就被迎进了花厅。
  杜老夫人,妾身有一事想和您商量。
  死的是儿子,开国侯夫妇不能穿丧服,更不能给儿子守灵。就在花厅等侯。见杜家三人带着丫头婆子进来,请了老夫人坐下,李氏开口说道。
  杜老夫人叹了口气,温言道:夫人请说。
  李氏盯着杜燕婉沉声道:老夫人,咱们两家已经换过了婚书。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