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墓三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入墓三分-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能找到这座灵山,估计其作用就等于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重新上演了一遍,其财富就算全人类所有的宝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
  估计把全人类所有的考古发现集中起来,也无法超越。
  这简直太伟大了。
  我怔怔地望着墨蓝,她也不禁惊呆了。而我几乎已经变得疯狂了。
  “图…指南车…移动的灵山,对了陈伯,你说战车上的风后,背景是由直线和圆圈组成的装饰图形,你还记得还记得这些图形的具体位置吗?”墨蓝吸了一口气,冷静下来问道。
  “记得,当年的那一幕在我脑海里时时翻起,哪怕是一滴一毫,我都记得很清楚。”陈伯神情平静的说道。
  陈伯从桌子上拿出一只笔,一时之间找不到纸,就随手拿起床边的手巾,在上面画了起来。
  我正想去找纸,墨蓝拦住了我,我明白,如果打断他的思路,对于一个记忆已经逐渐衰退的老人来说,很容易干扰他的思维。
  很快,他就画了出来,中间只停顿了两次,看来老人当年所遭受的情感烙印一直折磨着他,对往事的一点一滴都留存在他的脑海中,不然他也不会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总觉得如果指南车作为一个指示标的话,四周的图案应该有一定意义,可是…可是这些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墨蓝接过图纸顿了一下说道。
  墨蓝把图纸拿在手里,反复端详,看了半天仍然没有头绪。
  “这张图纸这些年我也反复回想过,我觉得它应该是古代的一幅地图,而这辆指南车就是标示着下一个移动的地点,可是我翻阅了很多古籍地志,也试着把中间的断线做过不同的连接,可是仍然没有头绪,后来我就把它放弃了。”陈伯苦笑了一下说道。
  我接过图纸,上面的圆圈和直线有的相连接,有的从中间断开,难道说正如陈伯所说的这是一副地图,但是我马上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因为如果是地图的话,中间的直线应该是相连接的,可是眼下的这张图纸却是中间断开了几道线,如果把这张图纸和战车连接在一起看,站在象形意义的角度上,就像是太阳散发出炽热的光芒,太阳,我不禁心中一动,头脑里好象闪现出点什么,但是马上就又消失了。
  “唉,老了,做事情比不上你们年轻人,这些秘密都要靠你们去揭开了,这些天我老是做梦都梦见诖骅郦,想必是离我大去之日不远了,你们在这慢慢想吧,有什么问题到我家去找我。”陈伯看看屋外,日头已经有点西斜了,天看上去也显得有点阴沉了,他叹了一口气后,转身准备离开。
  “等一等,陈伯,我似乎有点头绪了。”墨蓝喊住他说道。
  “恩?”陈伯转过身,似乎有点不相信,毕竟当年的情景他研究了很多年,相信也做了不少努力,可是墨蓝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整理出头绪,也难怪她不相信了。
  “我记得你说过诖骅郦是垆邑人,那你应该查过,垆邑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垆邑在今山东青岛以西,在古时是鲁国的封地下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怎么了?”陈伯问道。
  “那你后来进去的那个入口应该是在你们镇子不远,对吧,也就是说应该是在南方。”墨蓝接着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陈伯也早就说过,灵山是在地下漂移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呀,怎么了。”我插口说道。
  “问题就在这儿,如果我们找出以前这两者间的地形图,再对照上面的图案,应该能推断出其他的地方。”墨蓝拉了我一下,阻止我打断她的话,继续说道。
  我和陈伯对视了一眼,我正想说好,陈伯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你说的这个办法当初我也曾经尝试过,可怪就怪在,根本找不到一丝一毫相似的地方。”
  我理解陈伯说奇怪的意思,因为任何两张图形比较起来看,中间总会有一些是相类似的,比如梯形和一幅人物肖像,你可以把人物肖像中鼻子的形状抽象的看成是梯形,但是如果你把圆和方两种图形放在一起,很难找到中间有相似的地方,越是杂乱无章的两个图形,事实上越是容易找出相似点,现在陈伯的意思就是两幅图形根本对应不上,就像一个圆和一个方比较起来一样。
  陈伯转身摇着头,走出门去。
  我和墨蓝在房内看着这张图纸思索,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下来。
  我跑出去,买了点熟食,两个人匆匆的吃了点,又坐在灯下仔细研究起来。
  夜已经深了,围绕着这张地图,我已经头昏脑涨了,我走到院子里,舒展一下筋骨,抬头仰望天空,静瀚的苍宇像一张广阔无涯的黑色锦缎,飘悬在上方,皓月当空,四周繁星点点。我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觉得心中的郁闷、烦恼顿时都消散了,清凉的夜风轻抚着脸庞,我觉得无比惬意,正在享受着,忽然街上传来一阵吵闹声,我心中略有不快,好好的一个美妙的夜晚,就这样被破坏了,我推开院门,只见街上几个小孩正在追打一个疯婆子,这疯婆子看上去有五六十岁,披头散发的,身上穿的衣服看不出是什么料子做的,像是几块布缠绕着。
  我正想回去,谁知一扭头,差点撞着,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墨蓝也被这街上的吵闹声惊动,想出来看个究竟。
  我一边往里面推她,一边说:“没什么好看的,是个疯婆子。”(如果我当时不是被那张图纸所困绕,多一点怜悯之心去关心一下那个疯婆子,如果我知道那个疯婆子的身份,我想以后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陈伯也不会就此而我也不会因此而铸成大错。)
  墨蓝往门口瞄了一眼,退了回去。
  “你也别想了,出来透透空气吧?”我说道。
  墨蓝在院子里徘徊,她把图纸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走几圈,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看的出,她还在为那张图纸所困绕,我叹了一口气,进屋拿了一件衣服想给她披上,刚迈上门前的台阶,突然脖子上感觉有点凉,我抬头一看,只见天空滴起了雨滴,我急忙返身拿起桌子上的图纸,招呼墨蓝进屋,我俩把图纸放在床上,生怕被雨水沤烂了,还好图纸当时是画在手巾上的,只是湿了一些。
  看到上面密落的水渍,突然我脑子冒出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
  “是水,是天上来的。”我的思绪只能抓住这么一些,我大声的说道。
  “什么水?天上的,你到是一次把话说完呀。”墨蓝问道。
  
  



第三章 第二节 灵车

  “你等一下,让我想一下。”我感觉头脑里仅存的那点思绪就要溜走。
  我静下心来,慢慢的回想,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我思忖着,灵山能够移动,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说地壳内有暗流在推动着它,那这一定和地下水有关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诖骅郦和她的族人在地下生活了这么多年,里面依然有空气的存在,这肯定和水有关系,这种解释似乎比较合情合理,但是感觉这又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我刚才那点残留的思绪有点对不上。
  “我刚才说什么了?”我需要借助墨蓝来帮我回忆一下。
  “你刚才说水,还有什么天上的,怎么了?”墨蓝小心的说道。
  “水,天上,水,天上,水,天上,天上。”我嘴里反复重复着,忽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我终于明白了。
  我几乎要被我脑子里出现的这个想法给激的跳起来了。
  我明白了。
  古代由于交通不变,所以不可能绘制出比较大区域内的图形,而这幅图纸如果是黄帝部属风后所绘制的,更不可能了,因为根据当时的落后条件,他们不可能知道灵山的具体移动路线,唯一可行的,就是他们可以推算出所要经过的区域。按照我们的思路和上面所寓言的意义,这应该是一个指示图,也就是说整个方向是往南,而上面的圆圈和直线代表的唯一意义,就是方向标示,就像一个罗盘上面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样,它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这样。
  那么古人究竟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方向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星相。
  也就是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星相图。
  因为古人只可能是推算出来灵山的移动路线,唯一推算的依据,就是根据天上的星辰,所以结合以上,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古人依据星相排列,按照以往灵山的移动规律,推算出灵山沿途经过的地方和最终目标,按照陈伯说的,整个灵山具有极强的磁性,那么可以说这是一座磁山,他们一直往南,是因该受到一定的磁力牵引,究竟是谁在牵引它呢?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牵引它的有可能就是它的最终目标。但是,究竟是哪里才是它的终极目标呢?
  我把自己思索的结果告诉了墨蓝,墨蓝第一个反应就是到屋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大堆书籍,有古文的,也有现在的,从中翻出了一些有关天象排列的,最终选定出两幅星相图。
  这其中一幅是古籍,是明代启天监用来观测天象用的,还好我俩是玩古玩的,不然要是出去再买,光搜罗就的花费好大工夫。
  还有一幅是最新的美国天文学家借助精密仪器观察绘制的。
  我俩把图纸还有两幅星象图放在一起,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地方。
  古代的星相是依据黄道上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再配以四只守护星座由此罗列成一套完整的星际排列,二十八宿以北斗(大熊座)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自西向东排列。分别为: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如果参照古代的星相图,那手巾上的图纸显得残缺不堪,但是仍然能找出南方朱雀里的井,鬼,柳,星几颗星的坐标,看来初步检验表明,我的论证是对的,可是接下来怎么能够把剩下的对上呢,我俩又比较了一下现在的星相图纸,原来残缺的一些地方是 北斗七星四颗星,按照中国的说法,应该是天璇,天玑,玉衡和摇光。因为星座是会按照自己的轨迹进行移动的,所以从古到今,很多星际都和原有的位置产生了偏差,但是中间的轨迹是不会变的,所以古今图纸一比较,就能够把原先偏离的位置重新对上,我小心翼翼的对照着,对到最后,仍然有些地方看起来有些出入,在图纸东南角上的几条斜的直线似乎无迹可寻。
  这几条直线中间穿插着几个圆圈,上面还有一道短的直线,线很短,我几乎以为是陈伯年老手迈颤抖一下所形成的笔误。
  但是墨蓝并不这么认为。
  她提出的理由是这么重要的图纸,而且当年的事情给陈伯造成这么大的刺激,他没理由造成这样的失误,即使有了,他也会当时就告诉我们。
  我俩正在思索,忽然院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把我俩的思路都给打断了。
  我仔细一听,又是那个疯婆子,我气恼的把笔一扔,说:“这个疯婆子,真是个扫把星,我出去把她赶走。”
  我刚走到门口,墨蓝一把拉住我,说:“你应该感谢她才对。”
  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说:“为什么?你该不是也疯了吧。”
  “去你的,你才疯了呢?是你刚才提醒了我,星相是不会错的,这一点儿我们已经肯定了,那错的是什么呢?就是刚才你说的扫把星。”墨蓝笑眯眯的说道。
  “对呀,那多出来的就是扫把星,就是彗星。”我一拍脑门想了起来。
  我们又翻阅了以前的一些文献记载,发现从古到今,(这个今指宋末)中间出现的彗星记录正好和直线上的圆圈数相吻合。
  那既然直线上的圆圈代表彗星出现的记录,那么说明古人在很早就有了对彗星的记录,并且推算出彗星和地球交尾的年限(注:彗星每七十六年光顾一下地球,最早推算出它的周期的人是西方人哈雷,所以命名为哈雷慧星)
  可是直线又代表什么呢,而且为什么是到宋末就结束了呢。
  “我想起来了,你帮我找一下秦始皇的死期?”墨蓝边说边急匆匆的进屋,手忙脚乱的翻找起来,我叹了一口气,什么叫死期,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这女人要是干什么事入了魔比男人好不到哪去,所以后人谨记不能娶事业心太强的女人。
  “我找到了,快来看。”墨蓝惊喜的翻到一页,指着让我看。
  书上写着:“昔始龙,天兆晦其,黯星扫北,崩于游列,高密之。”这句话是说秦始皇死前曾有彗星(古时称黯星)划过,天预兆其不祥,果然在出游的时候猝崩,而当时的权臣赵高却密而不宣。
  可是当时是先有彗星扫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