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 作者:高玉宝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玉宝 作者:高玉宝_2-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你为啥不念书?”

  “我爹我妈不让我念书。”

  “为啥不让你念书?”

  “我……”玉宝心里难过起来,低下头,想起从前好多事情,心一酸,忍不住泪水就想往下掉。“我……不知道。”话没说完,扭头就挤出人圈子来,往穷孩子们伙里跑。老先生叫他,于志成来拉他,他连头也不回。

  提起念书,原来玉宝曾经和他爹妈闹过几回。今年开春,有一天,玉宝去找于志成一块儿上山去拾草。谁想,这天一到于家,他见于志成穿上了小学生服,背个小书包,和本屯几个孩子一跳一蹦地正要上学去。于志成见玉宝来了,高兴地说:“玉宝,你怎不念书?你看我的书包有多好!”“你不拾草啦?”“回来再拾草。去给你爹讲一声,咱们一块儿念书吧。”玉宝忙跑回家,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读书。”他妈说:“孩子,你看咱家里,‘日无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三天两头挨饿,怎供得起你念书?”玉宝不听。他爹腿上的疮化脓很厉害,侧过身子躺在炕上骂:“越大越不懂事。你念书,家里吃啥?喝西北风?——快去给我拾草!”“我不去。”“不去,我揍死你!”一动,腿上的疮疼得他父亲直咬牙。他妈把玉宝拉到怀里抱着,脸亲着他,叹气说:“孩子,听妈的话!你人也大了,也该念书了,不是爹妈狠心不让你去,你爹苦了一辈子,也盼你将来给爹妈争一口气,苦出个头!孩子,眼目下正在难处,你爹腿上的疮都没钱治呀!老天爷不开眼,你就别想念书;你不去拾草,家里连烧的都供不上!”玉宝苦苦哀求说:“我放学回家就去拾草,家里不会缺烧的……”“孩子,我们家出不起这个学钱呀!”“我要去。”他爹说:“你敢去。看我把你的腿给打断!”玉宝真气了,把手里的镰刀、绳子往地下一丢,噘起小嘴说:“你不让我去,我自己去。”回头就往门外跑。他妈急了,就跟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叫:“玉宝!孩子!你往哪跑呀?……”玉宝不听,穿过屯里的小巷,朝太平山方向一直跑到小河滩上。那小河的小哗哗地流着,没有桥,也没有石磴子,过河的人都得脱鞋。玉宝正脱鞋,回头见他妈“扑通”一声,给一块石头绊倒了。玉宝吓坏了,也顾不得穿鞋,返回去把妈扶起来,一头扑在妈妈怀里,“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妈妈抱着玉宝,眼泪就象小河的水一样,流在孩子的脸上,母子二人坐在河沿上闷闷地哭了一场。哭了半天,玉宝妈伤心地说:“孩子,你爹妈不是不疼你;村上买枪的钱,保长来催过了十几遍了呀!你不是不知道,你爹腿上的疮、心疼病,都没钱治。……天呵!我们哪里有活路!……”说到伤心之处,又大哭起来。玉宝心里象滚油煎一样,泪流满面地搂着妈的脖子,抽抽噎噎地说:“妈,我,不……读书了,回,家吧!

  ……”从此以后,玉宝再也不敢想那读书的事。

  玉宝妈端了一筐萝卜缨子出来,在院子里,吩咐玉容拿到井台边去洗,又进屋去给玉宝他爹擦掉腿上的脓,才把腿上的包布解开,听院子里有人叫:“高学田在家吗?”玉宝妈听声音不熟,伸头向门外看看,原来是太平村小学校的周先生来了,连忙下地招呼周先生家里坐。高学田腿上吊着一条包布,忙要下地,给周先生拦住了。“嗨!又不是外人,看你腿上还流脓呢,别下来啦。”高学田只得回手装了一袋烟,递给周先生抽。周先生瞅着他的腿,说:“怪不得好久没见你了,腿上怎么长这样大疮?”高学田叹了口气,把年底算账时阎王保长放狗咬他的事讲了一遍,周先生直叹气说:“这是什么世道呵,唉!蹲在人家屋檐底下,啥事还不由得人家?哪一天天下太平就好了。”“有那一天吗?周先生,咱们能盼到吗?到那一天,咱们的骨头还不吊起来当梆子敲了?”“终归有一天的呵,咱们慢慢熬吧,你还不老,熬得到的。我是不行哪,土都埋到脖颈根啦!”两人又谈了一阵家常话,周先生就提到玉宝念书的事:“喂,大兄弟,我来找你,不为别事,你那玉宝是个聪明孩子呀!将来有出息呀!不是我当你面来夸口,十个里也难挑一个呀,可不能把孩子给耽搁了呀!”高学田叹气说:“唉!周先生啊!你看,不怕你老人家见笑,我们家连这个(他比划吃饭的样子)都糊不上口呀!还有钱叫孩子去读书?只要有一线生机,我老早就送他上学了,实在是旱地的鱼虾遭天旱,眼看都活不下去了呀!”玉宝妈说:“周先生,难为你为这孩子的事跑来一趟。当父母的,谁不盼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个出息!千怪万怪,怪咱们自己命不好,怪我们当父母的不中用;嘴巴都顾不上,还顾得上孩子读书!”说着,玉宝妈心里一发酸,忍不住想掉眼泪。周老先生仔细看看高家屋里的动用家具,也真够穷了:土炕上的破席子都快蹬成碎条条了,炕上只有两床破烂被子,靠墙一张破桌子只剩了三条腿,一口石灰补好的水缸还缺了一大块,两个小木板凳,坐上一动就吱吱叫。高家穿的衣服,补钉上面加补钉,胳膊肘、膝头上还露着肉。屋子里除了破瓢破盆破锅盖,就是灶前那堆烂柴火,一件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周老先生说:“也不必难过了。人穷嘛,这也怨不得你们。谁不想过几天好日子,何况如今穷也不是穷你一家。我若是倒回去十年,有一点力气,我也不来教这个穷书了。这哪是教书,这是受气!你是知道的:保长放个屁,就是圣旨,咱们死活都不敢吭一吭气。非要我学日语不可,非要我教日语不可,唉!中国人到底是中国人啊,中国孩子怎么去学鬼子话!唉,不说这些吧。大兄弟,我也不是为挣钱来的。象我如今这把年纪,活一天算一天,多教几个学生也累不着我,少教几个学生也闲不着我;明天叫你家玉宝来吧,我不要你们半文钱,纸墨笔砚,书本本,我那里也有,都用不着你们出。上午放学早,他还可以给家里拾柴火。”高学田两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先前光听人说太平村教书的周先生是个好人,现在看来,果然不错,怪不得有些穷孩子也去上学;心中感激不尽,不知说啥好。过了一阵,高学田说:“承周先生的情,那孩子调皮呀,爱打架,给你添麻烦!”玉宝妈也说:“是呀,就是孩子的性子野得很,不成材,就怕枉费周先生的一片心。”周先生站起身来,把旱烟袋递还给高学田,笑了笑说:“你们说孩子长得野?如今这个世道,穷人家的孩子,我看还是野一点好,少受多少欺负!大兄弟,别怪我嘴直,你呀,就是太老实了,要多吃多少亏!别说了,明天叫孩子来上学吧!”

  一个上午,玉宝心中都不好受。草比往天拾得少,就象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回到院里,把草放下,也不知该做哈好。忽然,玉容从屋里跑出来,又蹦又跳地笑着说:“玉宝,快回来。告诉你,明天你要去上学了!”玉宝不信,说:“姐姐,你诳我。”“诳你什么?你问问爹去。诳你?”玉宝赶快跑进屋去,把镰刀、绳子一甩,他妈正在炕上给爹盛饭呢,他跳上炕,一把就抱住妈的脖子,问:“妈妈,真的?叫我去上学?”妈手上的饭给玉宝碰撒了些,把妈惹生气了:“真的。真的。快吃饭!看你这象不象个学生?”“你诳我的,我不信。”“妈还诳你?快吃饭,凉啦!”玉宝松开手,趴在爹脸面前,问道:“爹,真的?你叫我去读书?”“明天你妈送你去,在学校里可不许调皮打架。”玉宝又高兴,又半信半疑,吃罢饭,拉着姐姐到院子里,定要姐姐讲给他听,为什么爹妈今天要送他去读书了?玉容把周老师上午来家,怎么长怎么短都一五一十给玉宝说了,玉宝这才相信。下午,拿上镰刀、绳子上山拾草的时候,一路上,玉宝喜得乱蹦乱跳,赶得鸡往房顶上飞,赶得狗在野地里乱窜。玉宝怕他自己去念书,家里缺柴火,一个下午,弄回来好多捆柴火,还特为爬到树上砍了好多树枝子,捎带还取了十几个喜鹊蛋。

  晚上,玉宝喜得一夜睡不着觉。玉宝的衣服太破烂了,他妈怕他穿这身破衣服上学不好看,下午就动手给玉宝补衣服,还特为把一件破洞少的旧青布衫改成小学生服;没有口袋布,将就凑合了两块黑布。晚上,省下了瓶里那点舍不得吃的豆油,点了个油灯,给玉宝补裤子,灯芯太细,穿针都看不清,但屋子里已经和往常不同,亮得晃眼睛。鞋子也得补;前脚露着脚丫子,后脚跟露着两个肉蛋蛋,也不象个念书人呀!补到半夜,这些活儿都做完了,玉宝妈熄了灯躺上炕,想想好象还有啥事没干完。又爬起来点上灯,翻出几块破布,给玉宝做了一个小书包。玉宝几次催他妈:“妈妈,睡吧!”他妈就说:“孩子,你睡吧。”睡一会儿,玉宝又起来,趴在窗户破洞上看天,院子里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只有天上的星星闪亮。睡一会儿,玉宝又爬起来,说:“妈,天亮了吧?快做饭吃,别耽误了上学呀!”恨这个死天为什么还不亮。他就这么睡下,起来,起来,睡下,欢喜到下半夜,他妈好容易才把他安顿睡着。这一觉睡得可真香!也不知睡了多久,玉宝迷迷糊糊地忽然听有人叫他,他猛一下睁开眼,原来是他妈在叫他:“玉宝,起来吃饭吧。”玉宝见天已大亮,忽一家伙跳下炕来,赤着脚拔腿就往门外走。他妈喊:“玉宝,上哪去?吃饭哪!”“不吃饭,我上学去。”“上学连饭都不吃了?”“你为啥不早叫我?为啥不早叫我?”“迟不了!你看太阳才出来。”果然,太阳还没爬过对过那间屋子的屋檐呢。

  玉宝妈给玉宝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的,又硬把玉宝的两只小手按在瓦盆里,连胳膊肘也洗得干干净净。吃罢早饭,给他换上学生服,穿上补好的鞋子,背上小书包,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又在书包里给他塞了两个菜团子,才说:“走吧。妈送你去。”临出门时,他爹在背后说:“玉宝,你可得记住!在学校你要不听先生的话,你可要当心你的肉皮子!”玉宝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妈妈牵着玉宝的手,喜气洋洋地走出屯子,人家和她一打招呼,她就说:“是呀,我这是送孩子上学去呀。宁可少吃几口,也耽误不得孩子的前程呀!”

  母子二人走过一个大院,院里的桃花杏花开得满树,真好看!河上早已安上了石磴子,过河的人也用不着脱鞋了。过了河,眼前就是一片树林子。树叶子都绿了,阳光斜射到树林子里的草地上,照得草上的露珠儿闪光耀眼。小鸟在树枝上跳上跳下,唱个不停。一路之上,玉宝妈边走边教孩子,要他在学校里听先生的话,教一句,玉宝答应一个“我知道”。走出了树林子,玉宝仰着脸问他妈:“妈妈,我念了书,将来我当什么呢?”“当什么?当好人!学会自己挣来吃,才算有本事。也不要象你爹,一辈子是个老实疙瘩,受人欺负。”“妈妈,我长大了,谁敢欺负我,我就拿大棒子打他。”“哼,那些人,揍死他几个也不算冤。可你一个人能打过他们吗?人家有钱有势力,还不抓你去蹲‘笆篱子’?千万记住,你可不敢去惹是生非,让爹妈在家里挂心!”“志成哥他们会帮我的,我不怕。”“说着说着你又来了。在学校里可不许打架!你爹是怎么教你来的?就忘了?”“你不是说他们该打?”“该打也不准你打。给我好好地念书,妈才喜欢……”

  小学校就在太平村外小山坡上那座破庙里。这庙总有百十来年了,和尚不知哪里去了,菩萨也倒了,只剩三间正屋;开春以后,因为庄稼活不多,有些热心的庄户帮助修理了一番,把孤老头子周先生请来,想成立个私塾,两间作书房,一间小房作了周先生的卧房。保长周长安听见风声,插手进来,说是:既要办学,就办个小学,并且规定要周先生将来教日语。所以这学校就叫做“太平村小学”。

  玉宝母子来到学校,学生们都还没有到。周先生见玉宝来了,很是喜欢。玉宝妈给周先生叮嘱了又叮嘱,说是“孩子小,调皮不懂事,爱打架,又不听话,是个傲性子,野得很,不听话你就给我狠狠地打!”周先生说:“大嫂子,你放心!尽管把孩子交给我,响鼓不用重槌!从小看大!玉宝这孩子不会错的!”看看学生们已经一个一个来上学了,玉宝妈才走。

  周老师回房去拿来三本书,一个小本本,一支铅笔,把玉宝叫到跟前说:“孩子,把这些拿去。听着,念书可不比拾草,要用心听讲!念书有念书的规矩,吵嘴打架都是不许可的!有不懂的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