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作者:斯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莲英 作者:斯仁-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莲英等怀塔布、许应骙二人走了以后,正想休息,忽然慈禧太后宫中一位小太监来到了李府中。

  “总管大人,老佛爷请您立即过去。”

  李莲英心里很是纳闷,怎么老佛爷答应让我今天休息一天,现在就将我叫过去,难道有什么急事不成?

  李莲英匆匆来到颐和园,听别的太监说老佛爷在玉澜堂,于是又赶紧赶到玉澜堂,远远就看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堂上吃饭,李莲英不知道这时候应不应该上去。正在犹豫间,慈禧太后已经看见了李莲英,忙对他招手,叫他进去,于是李莲英这才进堂去给慈禧太后请了安。

  “莲英,你总算过来了,来,坐下来陪我和皇帝吃饭。”

  李莲英赶紧拣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但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非得在这个时候将他找来,不过慈禧太后不提起,他也不好意思问。

  “莲英,坐着也没劲,你给我们讲个笑话。”慈禧太后对着李莲英说。

  讲笑话是李莲英的拿手好戏。慈禧太后闷了,他讲,慈禧太后生气了,他也讲,反正每次均能将慈禧太后逗出笑容来。李莲英随机想了一下说:

  “有个私塾老师,他的其中一个学生很是聪明。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这位学生的爸爸,他对着他学生的爸爸大夸他的孩子如何聪明,最后他问这个学生的爸爸,你是怎么教育你那孩子的,以致于将你那孩子脑袋教得这么聪明?那个小孩的爸爸听了一愣,心里说,我怎么教育的?这叫我来回答还真挺难的,我也只是经常打一打他的屁股,并没敢打我那小孩的脑袋啊?这老师怎么会这么问?那小孩的爸爸见那老师还在盯着他,于是有了个想法,想戏弄戏弄这个老师。他就对那个私塾老师说,你先趴在地上,我再给你说,那老师果真趴在地上,小孩的爸爸立即走到那老师的身旁,举手就对着那老师的屁股两拳,直打得那老师‘哎哟、哎哟’直喊,那小孩的爸爸于是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每当我一打他,他就对我说他聪明了。说完那小孩的爸爸对着趴在地上的老师的屁股又是两拳,弄得那老师莫名其妙但又疼痛难忍,禁不住呻吟起来。那小孩的爸爸说道:‘还不对我说你聪明了,我今天看你到底说不说,’说完又是两拳打在那老师的屁股上,那老师赶紧说‘我聪明了,我聪明了’。那位孩子的爸爸这才住手。等那老师好不容易爬起来,有气无力地对那孩子的爸爸说,你就是这样将你那孩子教聪明的。那小孩的爸爸不吭声,老师用手指点了点那小孩的爸爸,不想他立即跪了下来,对着那老师说,对不起,我以为你是我儿子呢,我对我儿子从来就是这样打的。那老师一听火了,你打了我,现在又叫我儿子,真是太没道理了,想罢一脚踢过去,不想就在他的脚前方有一块石头,他一抬腿,踢人没踢着,却踢在了石头上,痛得那老师直在地上打滚。”

  李莲英说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笑了起来,但李莲英看得出来,老佛爷今天笑得有些不由衷,他猜想看来今天皇上又该挨批了,而这正是他所愿的。果然,一会儿,慈禧太后对坐在下首的光绪帝说:

  “听说你近日撤了李鸿章、敬信总署大臣的职务,是吗?”

  慈禧太后冷冷地说。

  “孩儿回亲爸爸,不错,我昨日撤了李鸿章、敬信的职务。”

  “那你为什么撤他们的职,你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慈禧太后面无表情地说。

  “亲爸爸,孩儿认为现在应该废除以海防为名,行卖官之举的所谓‘海防捐’。孩儿认为,现在朝廷正在大力裁减官员,革除那些尸位素餮的人,而如果还保留‘海防捐’的话,那就等于说朝廷又在增加政府官员,这与朝廷裁减官员的初衷是相悖的。而且,孩儿认为,正是这种‘海防捐’才使得朝廷贪官污吏横行,政府日益腐败,所以我下诏让军机、总署拟旨废除‘海防捐’。但李鸿章、敬信等人居然公然不顾我的旨意,不但不去执行,反而还以‘一旦废弃海防捐,政府将无钱养军队’、‘现在实行新政,正大量需要钱,不宜废除’等理由加以反对。孩儿以为这是他们只顾自己卖官得钱,而不顾朝廷利益,所以孩儿一怒之下,罢免了他们的职务,希望亲爸爸明鉴。”

  慈禧太后听了光绪皇帝一席振振有词的话,脸上不禁阴云密布。说李鸿章不顾国家利益只顾自己卖官挣钱,这不等于也在说我吗,慈禧太后心想,因为慈禧也经常在宫内卖官。

  李莲英见老佛爷脸色越来越难看,知道她马上就要发作了。果然,慈禧太后对着坐在对面的光绪帝声色俱厉地说:

  “你不要以为我同意你变法,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像李鸿章这样的九列重臣,如果没有大的过失,是不能轻易罢免的。而你现在倒不错,信用康有为等人,不分亲疏,倒看不惯这帮老臣了,想把他们一个个搞下台去,然后你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干了。告诉你吧,没门!”慈禧太后说完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怒气又说:“你倒自己想想,你是我策立的,你是我的儿子,我本望策立你能光大祖宗,好好继承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但你自己看看你现在在怎么搞,违背祖宗定制擅自罢免国家重臣,要再这样下去,还成什么体统,要是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得知也会骂我。”慈禧说完,在愤怒之余又夹以一声叹息。

  李莲英来时早已看好形势,他知道,要为许应骙、怀塔布二人说情创造机会,就必须先激化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矛盾,然后才能借机进言。李莲英打定主意,于是假惺惺地对慈禧太后说:

  “老佛爷你请息怒!奴才认为,皇上这样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老佛爷你也不必过分责备皇上。”

  光绪皇帝不知好歹,还以为是李莲英故意在替他回护,于是给李莲英递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但慈禧太后毕竟盛怒了,这令光绪帝又不得不有所忌惮,虽然有李莲英替他回护。因此他赶紧离席,跪在慈禧太后面前说:

  “亲爸爸,孩儿认为祖宗如果能活到今天,也会将那些老规矩加以变通的。”说完用眼瞟了一下慈禧太后,接着又说:

  “孩儿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如今祖宗留下来的人民丢掉了、土地失去了,而我们却毫无办法。孩儿宁愿坏了祖宗的规矩,也不能再失去人民和土地而让天下后世咒骂嘲笑。”

  慈禧太后越听越气,干脆拂袖离席而去,李莲英赶紧跟出去,留下光绪帝一个人在玉澜堂里。

  慈禧太后一言不发地在前面走,李莲英跟在后面却暗自高兴:皇帝和老佛爷闹得这么厉害,看来皇帝是坐不了多久的了。过了一会儿,李莲英估计老佛爷的气应该消了一些,于是上前两步对慈禧太后说:

  “奴才也认为皇上搞得太不像话了,罢免像李鸿章、敬信、怀塔布、许应骙这样的高级官员也不事先给老佛爷说一声,这不明摆着欺负你老人家吗?现在皇上敢不孝敬你,将来要是变法成功,不知皇上该怎样对付你老人家。”

  慈禧听了不觉一惊,气也消了。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实慈禧太后本人对变法也是越来越不满意,但她还未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结束这场变法。现在李莲英一提起,她觉得可以问一问他,说不准李莲英能拿出个什么办法来。于是慈禧太后回过头去对李莲英说:

  “莲英,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言外之意是说我们两个是相依为命的。

  李莲英对这个问题早就思考过,只是一直未在慈禧太后面前说起而已。现在既然慈禧太后提起,何不说出来让她听一听。因此李莲英瞧瞧四周无人,附在慈禧太后耳边说:

  “老佛爷,你何不再来一次垂帘听政!”这话一入慈禧耳中,不禁令慈禧太后浑身一震。好个奴才,你居然也想到了这一环。看来我对你没有白疼。原来慈禧太后也曾想到过这一策,只是她觉得不太合适而已。但现在除了这么办,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莲英见慈禧太后没有开口,又补充了一句:“老佛爷,那帮孩儿军也闹得差不多了,现在也该是时候了。”

  慈禧太后还是没有开口,过了一会儿她才说:“看看再说吧!”既然老佛爷这样说了,李莲英也就无可争辩了。

  过了两天,又从李莲英安插在光绪皇帝身边的太监那儿传来消息说:皇帝曾从外面购进几百套西服进来,准备择吉日“改元开化”。这令李莲英很是吃惊,皇上居然敢违背老佛爷先订下的规矩,现在剪发易服了,那还了得。他赶紧报告了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并没有作任何表示。

  光绪皇帝那次受慈禧太后责骂后,并没有使他放弃变法的决心,反而又下诏重申了自己的变法决心,诏书说:

  “国家振兴庶政,兼用而法,诚以替百姓立政,无论中国、西洋都是相同的,而西洋人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深,所以能补我国的不足。现在的士大夫对国外情形暗昧无知,几乎都以为外国全没有条理。殊不知,西方的政治之学旨在为百姓开发智慧,使他们富裕。其学问精髓可使人性格变美,使人寿命延长。凡人生应该得到的利益,一定要全部推广无疑。

  “我日夜孜孜以求,图谋全部变法,难道是为了崇尚新奇?

  实在是因为天下百姓,都是上天赐予的,祖宗留下的,如果不全部使他们康乐和亲,我这个皇帝就没有尽到责任。再加上列强包围,欺凌逼迫,实在忧虑,不取人家的长处,就不能保全我国所有的。我用心良苦,百姓有些地方还不了解。这是由于不肖的官吏和守旧的士大夫不能广泛宣传我的意思,竟然还煽动谣言,使百姓犹豫惊慌。深山中的百姓,有很多人竟不知新政,我实在为此叹息痛恨。现在再将变法的意图,布告天下,让百姓都明白我的用意,都知道他们的皇帝可以依仗,从而上下同心,以成就新政,以使中国富强。我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啊!”

  光绪帝虽然继续进行变法,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一阵阵寒意,那是从慈禧太后所住的颐和园那个方向传来的。光绪帝已听说了许应骙、怀塔布被罢职后在荣禄与颐和园之间游动的事,而且现在京城中也流传着种种谣言,有说慈禧太后就要亲政的,有说皇上就要死了的,还有说……种种谣言也使得光绪帝不得不考虑他自己的处境,于是,他在召见“军机四卿”之一的杨锐时付给其“密诏”:

  “我思量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能救中国,不罢免守旧衰谬的大臣而进用英勇通达的人才就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我屡次婉转相劝,太后反而大怒。现在我已经不能自保,你与康有为等人设法相救,十分危急,我无比焦虑地盼望着。”

  康有为等人看了之后,劝皇上拉拢袁世凯。袁世凯在小站练军,颇有成效,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早在变法初期康有为就看到了这一点,并派人去秘密活动过,但是并没有任何成绩。但因袁世凯本人也曾对变法表示过极其浓厚的兴趣,所以康有为等人这时想起了他。

  光绪帝于是以“袁世凯进京陈述日本变法经验”为由将袁世凯调到北京亲自接见,并封袁世凯以后人部侍郎职务,责成其专办练兵事务,随时可以转折奏事。

  袁世凯很是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赶紧叩头谢皇上圣恩。

  “启禀皇上,奴才无功而受禄,十分惭愧。”光绪看了看,笑着说:“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很好。从今以后,你就与荣禄各办各的事好了。”

  袁世凯还算聪明,他知道皇上的意思是叫他摆脱荣禄的控制,直接对皇上负责。袁世凯赶紧叩头道:

  “谢谢皇上恩典,奴才一定竭尽全力练好军队,以报答皇上提拔之恩。皇上请放心,奴才愿为皇上肝脑涂地,虽万死而不辞。”

  光绪帝看着袁世凯信誓旦旦的样子,很是欣慰地笑了一笑。

  袁世凯回到住处后,一个小太监正在等着他,那个小太监一见他回来,赶紧对他说:

  “袁大人,我们总管大人有请。”

  袁世凯于是紧跟着那个小太监来到了李莲英的住处,李莲英早已在门口迎接,这使得袁世凯有些意料不到,但他猜得出李莲英是想问他今天皇上接见的情况,到时候说不说呢?

  袁世凯拿不住,看来只好相机行事了。

  “小弟很久没见着总管大人的面了,不知总管大人一向可好!”袁世凯一见李莲英就说道,同时递给李莲英一张三万两的银票。

  “小弟你何必如此客气!走到大哥这儿来,你就不用客气,随便点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