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卷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鲁迅卷4-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 闲 集
二 心 集
南腔北调集
目 录
三闲集
 序言3…………………………………………………………
一九二七年
 怎么写(夜记之一)19………………………………………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30……………………………………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40………………………
 匪笔三篇43…………………………………………………
 某笔两篇49…………………………………………………
 述香港恭祝圣诞52…………………………………………
 吊与贺57……………………………………………………
一九二八年
 看司徒乔君的画72…………………………………………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74………………………………………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77…………………………………
 扁86…………………………………………………………
 路88…………………………………………………………
 头90…………………………………………………………
 通信(并Y来信)93…………………………………………
 太平歌诀102…………………………………………………
 铲共大观104…………………………………………………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107……………………………………
 革命咖啡店115………………………………………………
 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119………………………………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124……………………………
一九二九年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131…………………………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133……………………………………
 “皇汉医学”140……………………………………………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143………………………………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146……………………………
 柔石作《二月》小引149……………………………………
 《小彼得》译本序151………………………………………
 流氓的变迁155………………………………………………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159……………………………………
 书籍和财色161………………………………………………
 我和《语丝》的始终164……………………………………
 鲁迅译著书目176……………………………………………
二心集
 序言187………………………………………………………
一九三○年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
 习惯与改革221………………………………………………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224…………………………………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228…………………………………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231………………………………
 我们要批评家238……………………………………………
 “好政府主义”241…………………………………………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244………………………
 《进化和退化》小引248……………………………………
 《艺术论》译本序251………………………………………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不完。)267………
一九三一年
 柔石小传27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281……………………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284………………………………
 上海文艺之一瞥290…………………………………………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307………………………………
 答文艺新闻社问309…………………………………………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310………………………
 沉滓的泛起322………………………………………………
 以脚报国326…………………………………………………
 唐朝的钉梢329………………………………………………
 《夏娃日记》小引331………………………………………
 新的“女将”334……………………………………………
 宣传与做戏336………………………………………………
 知难行难338…………………………………………………
 几条“顺”的翻译341………………………………………
 风马牛345……………………………………………………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348…………………………………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351………………………
 《野草》英文译本序355……………………………………
 “智识劳动者”万岁357……………………………………
 “友邦惊诧”论359…………………………………………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362………………………………………
 答北斗杂志社问363…………………………………………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365…………………
 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AKA来信)369…………………………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文,并附记)388…………………
南腔北调集 题记414………………………………………………………
一九三二年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421………………………………
 我们不再受骗了426…………………………………………
 《竖琴》前记429……………………………………………
 论“第三种人”435…………………………………………
 “连环图画”辩护442………………………………………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448…………………………………
 《自选集》自序452…………………………………………
   《两地书》序言(文略,见第十一卷《两地书》)

 祝中俄文字之交456…………………………………………
一九三三年
 论“赴难”和“逃难”468…………………………………
 学生和玉佛473………………………………………………
 为了忘却的记念475…………………………………………
 谁的矛盾487…………………………………………………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490………………………………
 《萧伯纳在上海》序496……………………………………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
  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
  考古学之一)500……………………………………………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507………………………………………
 关于女人512…………………………………………………
 真假堂吉诃德515……………………………………………
 《守常全集》题记519………………………………………
 谈金圣叹523…………………………………………………
 又论“第三种人”527………………………………………
 “蜜蜂”与“蜜”533………………………………………
 经验535………………………………………………………
 谚语538………………………………………………………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542………………………………………
 沙545…………………………………………………………
 给文学社信547………………………………………………
 关于翻译549…………………………………………………
 《一个人的受难》序553……………………………………
 祝《涛声》556………………………………………………
 上海的少女559………………………………………………
 上海的儿童561………………………………………………
 “论语一年”563……………………………………………
 小品文的危机570……………………………………………
 九一八574……………………………………………………
 偶成579………………………………………………………
 漫与582………………………………………………………
 世故三昧586…………………………………………………
 谣言世家590…………………………………………………
 关于妇女解放594……………………………………………
 火597…………………………………………………………
 论翻印木刻600………………………………………………
 《木刻创作法》序605………………………………………
 作文秘诀608…………………………………………………
 捣鬼心传613…………………………………………………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616………………………………………
 《总退却》序618……………………………………………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620…………………………

                  三闲集
          本书收作者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九年所作杂
  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一九三二年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一九三二年九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
                   序言
  我的第四本杂感《而已集》的出版,算起来已在四年之前了。去年春天,就有朋友催促我编集此后的杂感。看看近几年的出版界,创作和翻译,或大题目的长论文,是还不能说它寥落的,但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却确乎很少见。我一时也说不出这所以然的原因。
  但粗粗一想,恐怕这“杂感”两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惟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每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以显出在高等文人的眼中的鄙视,便是一个证据。还有,我想,有名的作家虽然未必不改换姓名,写过这一类文字,但或者不过图报私怨,再提恐或玷其令名,或者别有深心,揭穿反有妨于战斗,因此就大抵任其消灭了。
  “杂感”之于我,有些人固然看作“死症”,我自己确也因此很吃过一点苦,但编集是还想编集的。只因为翻阅刊物,剪帖成书,也是一件颇觉麻烦的事,因此拖延了大半年,终于没有动过手。一月二十八日之夜,上海打起仗来了,越打越凶,终于使我们只好单身出走,〔1〕书报留在火线下,一任它烧得精光,我也可以靠这“火的洗礼”之灵,洗掉了“不满于现状”的“杂感家”〔2〕这一个恶谥。殊不料三月底重回旧寓,书报却丝毫也没有损,于是就东翻西觅,开手编辑起来了,好像大病新愈的人,偏比平时更要照照自己的瘦削的脸,摩摩枯皱的皮肤似的。
  我先编集一九二八至二九年的文字,篇数少得很,但除了五六回在北平上海的讲演〔3〕,原就没有记录外,别的也仿佛并无散失。我记得起来了,这两年正是我极少写稿,没处投稿的时期。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4〕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但我到了上海,却遇见文豪们的笔尖的围剿了,创造社〔5〕,太阳社〔6〕,“正人君子”们的新月社〔7〕中人,都说我不好,连并不标榜文派的现在多升为作家或教授的先生们,那时的文字里,也得时常暗暗地奚落我几句,以表示他们的高明。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余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8〕这时候,有一个从广东自云避祸逃来,而寄住在我的寓里的廖君〔9〕,也终于忿忿的对我说道:“我的朋友都看不起我,不和我来往了,说我和这样的人住在一处。”
  那时候,我是成了“这样的人”的。自己编着的《语丝》〔10〕,实乃无权,不单是有所顾忌(详见卷末《我和〈语丝〉的始终》),至于别处,则我的文章一向是被“挤”才有的,而目下正在“剿”,我投进去干什么呢。所以只写了很少的一点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