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随身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宅在随身空间-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舰岛指挥台内的米国指挥官们脸色铁青,心里一遍遍咒骂着:“该死的黄皮猪,都见鬼去吧!”
为了报复。米国也组织了一批超过200架的战机去骚扰辽阳舰,却发现他们根本去不了,又一批数量达到300架战斗机截住了他们。不仅如此,那300架围绕着三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机迟迟没有散去,从棒国与杰日基地起飞的200架护航飞机却快把油烧完了。
而且,通过卫星图片,他们又看到h国的各个空间基地还有300架飞机处于待发状态,在数量的比拼上,他们没有任何优势。
对峙持续了12小时,米国及其小弟们一直处于下风状态,正在他们考虑要不要停止演习的时候。第二天,一枚东风…21d弹道导弹从h国某地发射,15分钟后,以10倍音速再入大气层的高速弹头,准确击中了2000公里外位于南海的一艘靶船,8层甲板全被击穿,短短十分钟内,这艘靶船沉没在冰冷的海水中。
“撤!撤!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看到靶船被摧毁的惨状后,米国舰队司令立刻命令航母战斗群返航,撤到了遥远的关岛、夏威夷等基地。
这场演习,以h国圆满胜利告终。
……
吴科的航母设计图终于制作了出来。
看着电脑上的设计图,天明立刻和他讨论了起来。
“我计算过了,制造你说的这种航母,大概要需要钢材6万吨,其他材料超过1万吨。动力系统如果采用涡扇发动机的话,15万马力的功率,可能要800台以上的涡扇发动机,才可能让航母的航速超过20节。而这艘航母有8层、2000个舱室,加上一些损管设施,要把这些细节全部设计出来,并考虑船身的平衡性,我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至少要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和一个月时间。”吴科道。
军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代表,一艘高水平的军舰由上千台设备和上百万个零件组成,要建造出来绝非易事。
譬如,h国的052a型军舰,从设计到建造下水,花了10年时间,这已经算比较快的了。但要是建造航母的话,远比五六千吨的军舰要复杂的多,至少是10倍的工作量。它里面不仅有动力室、燃油室、淡水室、弹药室,还有大型机库、商场与娱乐设施,就是船员居住的舱室就有1000多个,厕所、洗浴间也必须包括进去。
不过天明想设计的航母没这么复杂,动力室和淡水室首先就去除了,因为他打算用迷你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另外蓝星人喝海水就行了,淡水室没必要弄很大。
他的设计很简单:就是在一艘类似于米国航母的船壳内,铺上8层甲板。做2000个大大小小的密封舱,中间留一条宽阔通道,布设了上百条垂直楼梯,一层一层往上走,到达甲板第一层时,人员可以从甲板的活动舱盖中出来。装备可以走全通甲板,从船尾的延伸甲板搬出来。
“不行!这样设计不对。”
吴科断然否决了这个设计方案,且不论密封舱能不能绝对密封,航母上如果没有通气排水的损管系统的话,下层甲板的空气质量糟糕不说。一旦船体发生破损,积水抽不出去,在高强水压的挤压下,密封舱承受不住,只要有一个爆了,那么整层甲板都会陷入汪洋之中。这艘航母的坚固性也会很差,挨上几发炸弹就沉了。
“那该怎么办?”天明问道。
“密封舱的密封性必须做好,走廊甲板的楼梯口最好设为固定敞开式,通风透气。另外。在船体吃水线以下的下层甲板内,安装抽水管,一旦产生积水,立刻用抽水机将积水排出去……这样。就能提高抗沉性了。”
“好,好,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么?”天明接着问。
“还有就是动力系统与转舵系统的设计,你这艘航母用涡扇发动机当动力是不行的。一天要喝1万吨油才能保证它持续行驶!而且通过改变发动机的两侧使用台数的方式来控制转向,转弯半径能超过10海里!你必须在船尾加装一台转向舵才行,通过操作转向舵舵片、分开水流产生横向力的方式。达到快速转向的目的,这远比在船体纵向发力操作转向方便的多。”
转向舵?天明对这个感到头痛了,因为他造出的航母,是打算一个人操作开动起来的,一旦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仪器设备,他一个人肯定控制不过来,那些蓝星人也不懂,他必须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我不是还有符文木片可以作为动力么?只要把几百片的符文木片贴在船头两侧,在改变航母的运行方向时,只要发动船头的符文木片就行了,一头一尾,两种动力,这不就很轻易控制好转向了么?”
于是,转向舵如何安装的问题天明就不再请教吴科了。那就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用什么材料建造这种航母?建造成什么样式才能保证其重心平稳,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歪斜倾覆。
对一艘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船体的重心,2014年棒国一艘名叫“岁月号”的客轮,发生浸水事故后两小时内,船体歪斜,导致船上装载的1000多吨货物发生了偏移,快速侧翻,进而倾覆,最终,这艘重6825吨的客轮完全沉没,304名乘客遇难。
天明要造的这艘总重有7万吨的大航母,如果在制造船体的时候,不选用统一标准的材料,而是用上百种各型材料随意组合的话,最后造出来的船只能是个笑话,能浮起来都是运气。
造船,远没有天明想象的那么简单。
吴科接着问道:“你确定要把这么一艘航母设计出来?”
天明想了想:如果真要制造这么一艘大航母的话,首先就要买几万吨的钢材,然后将这些钢材加工成各种组件,再经过一系列的组合,没有个大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把这艘航母制造出来。而他一两年内征服蓝水星的计划不可能实现,他不得不想一个折中的办法。
而且,他的异能空间大小有限,几个异能仓库加上飞行加速区,一共5000立方米出头,这还是因为最近这些时间在小空间内待得比较长,才增加到这么大的。要增加能容纳一艘大型航母的程度,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找国家合作,这个想法有过,但被天明否定了,他还不想让国家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而且,他需要在蓝水星建立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
想了想,他对吴科道:“这样,你能不能帮我设计一艘长度150米,宽35米,吃水线以上高20米的小型航母出来?这种航母一共5层甲板,用钛合金作为船体骨架,木料作为船身主体,动力与损管设施不变,最快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帮我设计出来?”
“这个,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好!我给你一周时间,到时候记得把详细设计图纸给我。”
……(未完待续。。)
ps:  第一段剧情实际上与上一章有点联系,算是倒叙描写。


第196章 空天飞机

工业之母的计划开展的很快,一批专家到位后,13种要制造出来的机床,就有3种已经研发完毕了,精度全部达到了1nm的程度。
很多种类的机床,h自己也能制造出来,但是精度没那么高,也没国外那么好用而已。
工业之母计划,其实就是在国产机床的基础上,让它的精度变得更高更易操作而已。所以天明要做的工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他只要按要求将一些已经造好的零件进行一番优化,然后让别人将这些优化过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台全新的机床。
h国六十余年已经打好的工业基础,不需要专家们从零开始设计一款款新的机床,只不过在奋力追赶的过程中,增加了一双翅膀而已。
三种改造完毕的机床,并不能马上就用,还需要将它们改装成数控机床,用电脑控制它们工作,这样就能极大提高这些机床的生产效率,精准度,也比技工手动操作精准多了,这就需要用到软件控制技术。
硬件水平虽然达到了标准,但我们的软件控制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天明可以解决硬件问题,但无法帮他们解决软件问题。所以,新来到基地内的2000多名工程师中,有一半以上,是软件工程师,这些人正在通宵达旦的敲代码,为这些机床编写各种控制算法,从而让这些机器实现智能化操作的效果、
……
“首长,天盾局有个任务让你去一下。”幕叶对坐在电脑旁的天明道。
“好好,马上。”天明又拖拉了一会儿。
一旁的蓝洛感觉很奇怪,最近这个家伙不知道在干什么?无任是上班还是休息时间,一有空就扑到电脑上看设计图,全是关于船舶设计的,痴迷不已,连去网盾局玩游戏的次数都很少了。不知道想搞些什么花样。
上级领导也关注到了这点,甚至在某次工作会议上特意提到了这个,众人也很好奇,徐国源问了姜平洋几个问题后,才知道异能者最近一直在研究制造航母,这可是个重大新闻!有人甚至提议让异能者参与到国产航母的建设中去,姜平洋解释说,异能者要造的航母和真航母不一样,他也不知道异能者是不是出于爱好还是奇思妙想。
不过,顺便的。蓝盾局几种军事装备,如新型声呐浮标、高清潜望镜、高灵敏鱼雷引导头等小玩意,被异能者帮忙研制出来了,虽然作用意义有限,但还是让其他几个部门的局长羡慕眼红,最近这些天,异能几乎天天往蓝盾局跑,他们部门咋就没有异能者喜欢的东西呢?
……
这一次,天明没有被带到某个实验室。而是乘坐着军用轿车,跑了两个半小时,来到了基地外一个隐藏在一座山体内的空军基地。
空军基地内部很大,有长长的飞机跑道。多达数十个的战机洞库,油料库、修理中心、指挥中心也应有尽有。
很明显,这是一个地下空军基地。
“这三架飞机好奇怪啊,这是什么飞机?”天明指着三架奇怪的飞机。问身旁的一名专家道。
这三架飞机确实奇怪,机体比一般的歼…11战机大一半,和第五代战机歼…20的体型差不多。但要瘦弱、修长一些,没有前鸭翼,只有一个后三角翼,翼展比较宽大。机体尾部,有两个发动机安装口。
那名专家对天明介绍道:“小同志,这是三架飞机,名叫空天战机,长22米、翼展13。8米、高4。2米,空重23吨、满载39吨,航程2。2万千米。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在距地面300…600公里的太空中,执行太空作战任务,如消灭小行星、摧毁航天器等。偶尔,这些空天飞机还可以执行太空救援任务,或将航天员送到空间站,都可以。”
“什么,这么厉害?!那这些飞机是靠烧什么燃料飞天上去的?难道直接用火箭打上去?”天明吃惊的问道。
天明怎么都不觉得可能,这位专家说这架飞机有2。2万千米的航程,他还认为自己听错了,就是把武器挂架上挂满了副油箱也不一定能飞那么远吧?
那名专家笑了笑:“这就是我们找你来的目的了,小同志,我们想请你帮忙制造几台等离子发动机。”
“等离子发动机?”
这位专家给天明讲解了一番,他很快明白了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这种发动机工作构造非常简单:它包括一个电离室、一个超级电容和一个永磁线圈,包裹在一个零下170度的液态空气罐中。工作开始时,介质流经电离室时,会被高强电子束电解成正负两种离子,这两种离子会在永磁线圈的磁场中发生偏转,正离子导入到超级电容的正电板加速室内,被强大电场加速,从一侧发动机喷口喷出;负离子被电容的负电板加速,从另一侧发动机喷口喷出,产生推力,最后达到使飞机起飞的效果。
当然,要制造等离子发动机有三个条件:一、有超高电压的大容量电池,二、需要一个能容纳足够密度电子的超级电容,三、那就是要有个使高速离子流快速偏转的永磁线圈,这三个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制造等离子发动机难以说起。
实际上,等离子发动机早就能制造了出来,在国外也很成熟,但功率并不是很高,发动机工作一天,也只能将航天器的速度增加30…50m/s,还没有达到能直接发射火箭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池,没有足够的电力推动,等离子发动机只能用在一些小卫星上执行深空探测任务。
那名专家道:“小同志,电池和永磁线圈的问题我们都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能快速发电的核燃料电池。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永磁线圈,也达到了在195k温度下工作的程度,现在,就差一块能容纳足够电子的超级电容了。”
“什么?!核燃料电池你们都造出来了,高温超导材料能达到195k?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天明难以置信。能快速发电的核燃料电池,195k温度下就有超导性能的永磁线圈。要制造这些东西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是不可能做到,必须在一些苛刻严酷条件下,再配合一些原子级的工业操作技术才能做到的,h国有能力造出这些?
天明觉得自己有些低估国家的真正实力了。
那名专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