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
    我料你在原郡定有那结发妻。
    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
    你为何不相认反把心欺。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临头悔不及。
    这场大戏唱到此时,高大全已经图穷匕见。
    就算是最傻的柔福帝姬,这个时候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听着台上的唱和,看着秦香莲母子泪眼盈盈,柔福帝姬整个人直接傻在原地。
    她不知道该做什么?
    陈世美,更不知道。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网上弹幕疯狂吐槽。
    太后和皇后面色铁青。
    但是,所有的异样,都压不住台上的吟唱。
    这件事情,今天还没有完。
    高大全扮演的陈世美唱:明公说话言太偏,
    细听本宫说根源:
    甲子年间开科选,
    天下举子来求官,
    头一名进士陈士美,
    御笔亲点为状元;
    跨马三日游宫院,
    才将公主配良缘。
    一无证来二无见,
    你叫我相认为哪般?
    包拯:驸马不必巧言讲,
    现有凭据在公堂。
    人来看过香莲状——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抛妻子、藐皇上,
    后婚男儿招东床。
    状纸押至在我的大堂上——
    咬定牙关你为哪桩!
    陈世美:既然有人将我告,
    你何不升堂问根苗!
    包拯:你劝我升堂有什么好,
    霎时叫你的魂魄消。
    王朝击鼓带原告!
    王朝击鼓升堂。
    四衙役、四刽子手自两边分上。包拯入座。
    包拯:带上了香莲看他招不招!
    王朝:香莲上堂!
    秦香莲:母子三人把堂进,
    包大人与我把冤伸。
    包拯:那旁坐的陈士美,
    上前对质这负义人。
    秦香莲:你如今来到开封府,
    包大人不饶负义人!
    陈世美:你冒认官亲将我告,
    公堂之上还放刁。
    秦香莲:我身上穿的是公婆孝,
    你身上穿的是蟒龙袍;
    恨你不过剜尔眼!
    陈世美:自白:大堂之上对峙难逃,
    内侍与我快顺轿!
    包拯:哪里去?
    陈世美:大人啊,我有本章奏当朝。
    包拯:开封府有人将你告,
    先打官司后上朝!
    陈世美:纵然有人将我告,
    你把我当朝驸马怎开销!
    包拯(拍惊堂木):慢说你是驸马到,
    就是那凤子龙孙我也不饶!
    头上打下乌纱帽!
    身上再脱你的蟒龙袍!
    人来捆绑陈士美!
    四刽子手同抬起陈士美。
    包拯:陈状元。
    陈世美:包大人。
    包拯:陈世美。
    陈世美:包黑贼。
    包拯:呀呀呸!
    杀妻灭子罪难逃。
    刽子手!
    将陈士美押至在二堂道!
    铡了这负义人再奏当朝。
    惊堂木拍下,四方俱寂。
    第一场大戏,落下帷幕。
    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10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周推荐票2000加更)
    《铡美案》大戏共分三场,这是第一场落幕。
    只不过纵然还只是开头,依然足够的荡气回肠。
    此刻,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大出风头的高大全,也不是戏份最多的包拯。
    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在第一场戏落幕之后,都放在了陈世美的身上。
    而现场的摄像机,也很有经验的对准了陈世美。
    所有的观众都能够发现,陈世美的脸色是苍白的,双手在不断的发抖。
    这不像是被气的,更像是被吓的。
    正常人也能想明白,文试当中,输赢各凭本事,如果没有真凭实据,高大全这样做就是往死里得罪陈世美和帝姬,甚至有可能触怒皇室。
    高大全就是再傻,也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那真相就只有一个了。
    柔福帝姬眼泪哗哗的掉,陈世美嘴唇嗫喏,几次想要说话,却都欲言又止。
    皇后面色阴晴不定,事已至此,她对陈世美已经没有一丝好感,但是柔福帝姬的想法,她必须要考虑。
    至于太后那里,已经完全是阴着脸了。
    本来她很看好陈世美的,可是现在,陈世美在高大全面前可谓是一败涂地。
    而到了太后这个年纪,这个地位,是不容许自己出现错误的。
    台上的十个评委,也都是面面相觑。
    好好的一场文试,被高大全折腾的完全不成样子,但是他们还不敢提出异议。
    这个时候,和陈世美走的近的几个评委,已经开始想着如何与陈世美划清关系了。
    他们不傻,如何看不出陈世美不管今日命运如何,名声是彻底毁了。
    他们可不想陪着陈世美去死。
    而和陈世美没有关系的,比如李清照,现如今眼睛里已经全是鄙视。
    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这种男人对女人来说,是最渣不过的了。
    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李师师见状,想要站出来打破这种沉默,却出现了意外情况。
    秦香莲带来的两个孩子,哭了。
    而且还边哭边喊父亲。
    陈世美手足无措,想掩面而逃,可是四周都是围观群众。
    让他真的相认,他更做不出来。
    这个时候,看上去一直很傻的柔福帝姬却主动走到了秦香莲和两个孩子的面前。
    赵构没有出言制止,《师师有约》的制作班底高大全又大多认识,很卖高大全面子。
    这个时候,摄像机紧随着柔福帝姬,关注着她的一言一行。
    赵嬛嬛摆脱侍女的搀扶,努力止住脸上的泪水,尽量让自己显得雍容华贵。
    “你是何人?”赵嬛嬛明知故问。
    秦香莲布衣荆钗,素面朝天,劳累的生活过早了磨灭了她的俏丽容颜,相比起容光焕发穿金戴玉的柔福帝姬,她确实是差了太多。
    但是面对赵嬛嬛,秦香莲心中的怨气支撑着她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身体,不卑不亢的答道:“民女陈秦氏,乃陈世美的结发妻子。”
    赵嬛嬛身躯一颤,摄像头很清楚的拍摄到了她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但是她自己却恍若不觉,大笑道:“驸马一心苦读,尚未成家,何来的妻子?你可知道冒认官亲,所犯何罪?”
    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出赵嬛嬛是在强词夺理。
    但是看着已经泪流满面的赵嬛嬛,此刻却没有一人能真正发自心底厌恶这个骄纵的帝姬。
    她也是在努力捍卫自己的爱情啊。
    只是伤害了别人。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陈世美这个伪君子。
    这一刻,观众对陈世美的愤怒达到了顶峰。
    他不仅伤害了秦香莲母子,也伤害了这个将一颗芳心全部寄托在他身上的柔福帝姬。
    别人会同情柔福帝姬,可是秦香莲不会。
    她昂着头,声音坚定有力:“我为他侍奉双亲,为他抚养子女,你以为我多稀罕他的钱吗?”
    赵嬛嬛语滞,终究难掩刁蛮的本性,见占不了道理,就开始不讲道理。
    “来人,将这个泼妇给我打出去。”
    柔福帝姬身后的宫女自然一拥而上,可是开封府的衙役也不是吃素的。
    就在他们推搡之际,台上一声轻响,《铡美案》第二场,开始。
    旁白自然交代,柔福帝姬听闻包拯要杀陈世美,急忙摆驾来到了开封府。
    帝姬:驸马过府来议事,
    为何不见转回程?
    包拯:开封府无有陈驸马,
    有一个犯官负义人。
    帝姬:犯罪的官儿是哪一个?
    包拯:陈士美就是他的名。
    帝姬:驸马犯了何条律?
    包拯:抛妻弃子欺祖宗。
    帝姬:欺了祖宗该何罪?
    包拯:包拯的铜铡不容情!
    帝姬:既然有人将他告,
    快带原告问分明。
    包拯下,秦香莲上。
    秦香莲自白:来至在堂外用目看,
    前护后拥好威严!
    八宝凤冠头上戴,
    身上穿着龙凤衣衫;
    她满头珠翠耀人眼,
    我的青丝赶成了毡;
    她八幅罗裙腰中系,
    我的罗裙扯去了半边;
    她好比一轮明月圆又亮。
    却怎么我这月缺月黑乌云遮满天就不能够重圆。
    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
    我好比雪里梅花耐霜寒!
    恨只恨陈士美把良心改变,
    贪荣华丧天良变了心田,
    上首不跪下首站,
    她问我一声我答一言。
    帝姬:你是何人站我面前?
    秦香莲:自幼配夫陈士美,
    我的名字秦香莲。
    帝姬:驸马家无妻和子,
    你冒认官亲理不端!
    秦香莲:我夫妻结亲十年整,
    我与他生下女和男。
    帝姬:你不用与我巧言辩,
    见帝姬不行礼所为哪般?
    秦香莲:论国法我应当与你跪,
    论家法你就该把我参。
    帝姬:唗!
    我本是金枝玉叶女,
    敢在我面前发狂言!
    秦香莲:先娶我来我为大,
    后娶你来你为偏。
    帝姬:好一个大胆秦香莲,
    竟敢与帝姬论正偏。
    吩咐宫人皮鞭打!
    宫女打秦香莲,秦香莲下。四侍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引包拯同上。
    包拯:你打香莲为哪般?
    帝姬:她敢与我分大小,
    包拯:你二人应当姐妹称。
    帝姬:为了此事将她打,
    包拯:包拯在此你打不成!
    帝姬:要打要打定要打!
    包拯:休在我开封乱胡行!
    帝姬:吩咐内侍催车辇,
    搬来太后讲人情。
    至此,《铡美案》第二场落幕。
    与此同时,赵嬛嬛也已经飞奔到太后面前跪下。
    “求皇奶奶给孙女做主。”
    戏里戏外,一种人生。
106 万千共鸣(第三更)
    万众瞩目。
    刘太后以为自己习惯了这种感觉,但是在摄像头面前,太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并不适应这种被这么多人观看的感觉。
    以往她垂帘听政,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她也是躲在幕后。
    走到台前,她缺乏这个经验。
    可是柔福帝姬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她,她又不能视而不见。
    向来习惯了当家做主的她从来没有把决断交给别人的时候。
    这确实是个难题,而且很有可能事后让很多人反感。
    太后做好了这个准备,却还是将高大全这个始作俑者恨到了心里。
    如果不是他,她本来不用这么为难的。
    “嬛嬛,你先起来,你是金枝玉叶,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太后开口。
    观看节目的观众或许没有感觉,但是在现场的人,神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在场的人,不缺乏聪明人。
    而像太后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进行解读。
    太后刚才这话,似乎是在教训柔福帝姬,可是真正的意思,无疑是在说自己感觉丢脸。
    谁让她丢脸的?
    从表面上看,当然是陈世美。
    可是往深里看,如果不是高大全把这个事捅出来,太后会丢脸吗?
    很多人回过味来,刚才想要对陈世美落井下石的人又重新正襟危坐起来,对高大全也决定先远观一下。
    得罪了太后,在江南州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大全状若不觉,可是包拯和太后离得不远,这个时候,他就有些如坐针毡了。
    在刚才这出大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可是最重的,自然承担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更让包拯坐立难安的是,太后居然主动转过身来问包拯:“包卿,你看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饶是包拯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是这个时候直面太后威严的他依然迟疑了。
    围观群众窃窃私语。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把陈世美自然罪该万死。
    包拯名声在外,号称刚正不阿,现在在迟疑什么?
    这个时候,弹幕里有大神解惑了。
    “你们不懂,包大人曾经受过太后的提拔之恩。”
    看到这条弹幕,很多人恍然大悟。
    在太后还政于陛下之前,朝中大小事物,可都是由太后一手掌管的。
    包拯这个级别的重臣,又不是像高俅那样走的后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