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随我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随我心-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回家路上,大郎捏捏女儿小鼻子,笑道:“你个小人精,二祖父那样面容,你都不怕,竟会怕一个妇人瞪眼?”

    “咯咯咯。”

    林芳大哭,本来只是想稍微惩罚一下那妾,后来听到外祖母要卖那妾,林芳初不是不震惊,不过终,她也想明白了,这个世界有这个世界生存规则,她若拘泥于前世原则,总有被别人出手祸害到时候,她下定决心,以后只要有人害她威胁她,不管是谁,不管那人是否有苦衷,是善是恶,她都不能轻易发善心。

第〇二七章 圆圆() 
李翠莲没有跟着周小锁回家,说是想陪着爹娘住一段时间。

    来时,妻伴妾随,又有子,意气风发。回时,妻心不明,妾没了踪影,只剩下那个除了吃喝,别一概不会傻儿子,周小锁心情彻底掉到了谷底。回到家,周小锁被娘亲狠命骂了一顿,家里一切都是李翠莲操持,这下子还不乱了套。他爹干脆,严禁周小锁再做什么所谓生意,老老实实家种地,没见他挣钱回来,倒是给自己弄了个妾,搅得家宅不宁,这下倒好,连媳妇都没了。

    李翠红开小饭馆上了瘾,但她也知道,小饭馆地处太偏,也就药商收药那段时间能忙一阵,平日里不会有什么生意,正和家人琢磨着做点什么好,被刘妈扶着胳肢窝学走路林芳,小手摇着拨浪鼓,嘴里兴奋叫着“圆圆,圆圆。”

    “对了,卖圆子,元宵节还有十几天,这段时间就做圆子卖。”

    李翠红惊喜,倒让林芳一愣,没想到这位红姨脑子反应这么。

    今日周小锁送一堆东西里,拨浪鼓就只适合给林芳,回到家刘妈就拨浪鼓拿出来给她玩,六小姐刚好是学说话时候,刘妈就跟她唠叨:“六小姐,这是拨浪鼓,你看,很好玩。你看,这么一摇,就会响,这个小小鼓是圆,小小鼓锤也是圆,润润鼓把也是圆,是不是很好看?”

    这一大堆话,那个圆字就说了好几遍,林芳跟着不停地嘟囔:“圆,圆,圆。”听着红姨话,林芳脑中一闪,想起了汤圆,顺势把声音提高。

    说干就干,李翠红立马问刘妈,她两个媳妇能不能帮上忙。圆子馅李翠红自己配料,可自己一个人包话,包不了多少,以婆婆厨艺,李翠红都能想象出一堆不圆不扁东西,三姐身子还虚着,她舍不得累着三姐。

    刘妈生有两个儿子,都已三十多岁,老大媳妇生了两儿两女,老二媳妇生了两儿三女,加上刘妈丈夫,一家十五口子人,这几天就刘妈一个人当差,其他人都闲置院内,自己找点活干,院子也就只有这么大,就是连后院活一块干了,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一家人闲得发闷,现有事可干了,刘妈当然高兴,立即说,不但两个儿媳可以帮忙,就是三个大点孙女干活,也是看过眼。

    她也看出来了,这两家虽不是一房人,却比那一房人还亲,给谁家干活都一样。

    李翠梅有一块陪嫁地,还有两个铺子,为防止被林伯嗣抢去,当年没有写入嫁妆单子里,一直由李子阳经营,所有收入,都折成银子,由潘氏管着。明明知道女儿家用不上这么多人伺候,还一下子送来十几口子,潘氏也是有目,既然女儿已经分出来单过,刘妈丈夫和儿子儿媳都是种地好手,这是给李翠梅接手那块地做准备。

    至于铺子,林大郎就很有生意头脑,潘氏还想观察一段时间,要是大郎真对自家女儿好,铺子事就由她两口子商量着办,否则,还要另想办法。

    再会种地,这会儿天寒地冻,也无用武之地,一听说要做圆子卖,刘妈家几个男人也有了精神,他们不会做圆子,跟着跑跑腿,干些粗活,总比白吃饭不干活强。

    一盆盆圆子,馅料品种不多,就是传统黑芝麻馅、五仁馅、红豆沙馅、蜜枣馅,味道比她前世超市买好多了,只是她不喜欢吃甜食,每样只吃一个就不肯吃了。

    林孟还没林芳吃多,一个圆子勉强咽下,就开始发牢骚:“娘,这圆子为何都是甜,腻腻实不好,为何不包些咸味圆子。”

    “嗯,好吃,”林武一个赶一个往嘴里塞,口齿含糊:“二婶,好吃,香香甜甜,武儿还要再吃一碗。”

    李翠梅把小儿子碗收到一边,嗔道:“圆子皮是糯米所做,不好消化,你吃一碗都有些多,还要一碗,想吃,明日再说。”

    “娘,武儿不吃一碗了,半碗可不可以。”

    “不行。”

    “少半碗。”

    “不行。”

    “娘,武儿实还想吃,就再给武儿添几个吧。”

    一再降低条件,林武左磨右缠,是不达目不罢休,娘亲坚决不允,眼看着小家伙有下暴雨趋势,林文把自己碗推到他面前:“武儿,二哥这里还有两个,你吃了不许再缠,娘说对,圆子虽好吃,吃多了不消化,回头你又会闹肚子。”

    “是,二哥,”话音刚落,两个汤圆已进嘴。

    林芳心里笑翻了,这个五哥真好可爱,每次娘亲和二哥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唱双簧,他都会很轻易就掉进坑里。

    伙房地方太小,大家这是把东西搬进堂屋里包圆子,李翠红又一头扎进伙房,过了一会儿端进来一个小盆,说是咸味馅,试着包成圆子看行不行。

    咸味馅儿,林芳是不太喜欢吃甜,可还真没吃过咸味汤圆,小手一抻一抻要过去看,刘妈以为六小姐贪玩,也就抱着她凑到跟前。嗯,好香啊,这不是碎野菜干吗,还有,这个碎碎是什么,好像是卤肉?应该是卤五花肉,哇,应该会好吃。

    林芳曾经吃过腌菜瘦肉粽子,味道很好,吃完以后,唇齿留香,汤圆皮同样是糯米皮做,想着味道也不会差。

    事实证明,林芳没有想错,李翠红手艺真不是盖得,这野菜五花肉汤圆咸香可口,外皮又软滑有弹性,边包边煮,一小盆馅儿很包完了,都还没吃过瘾,林芳才吃了三个,刘妈不肯再喂,她知道和阻止林武理由一样,怕吃多了糯米消化不了,也就没争。

    林武也被允许吃了两个,眼睛盯着大汤碗,肯定是还想吃,不过这个小家伙有个优点,只要是答应了事,一定不变,即使再嘴馋,也没有多说话。

    林仲嗣砸吧砸吧嘴:“翠红,等我走时,多包些这样圆子,带给你妹妹,翠丽吃了嫂子做东西,肯定高兴。”

    “是,爹,您不说,我也会,别我不行,也就只会做些吃,不止包圆子,还有卤肉,卤豆干,鱼肉酱,干菜,好多样呢,早就准备着了,到时您可别嫌重。”

    林翠丽嫁地方比这里还冷,带这些吃食过去,路上也不怕坏。

    见这咸味圆子这么受欢迎,李翠红当即信心大增,又调配了一大盆馅儿,几人连夜包好。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三,一盆盆圆子装满牛车,去了良平镇,因那小饭馆太偏,干脆大郎铺子里卖。

    正月里,一般铺子都是过了元宵节才开业,你这会儿铺子开门,谁会知道你家干啥,自然不会有生意上门,大郎是外见过世面人,建议干脆先白送给人家一点尝尝,要是人家吃着好,就会有人来买。

    开小饭馆时,有要求送饭上门客人,李翠红都会把地址记一个专门册子上,这还是童氏要求,说是以后再有生意,也会有个门路。

    把原先两个伙计找到,让他俩领着刘妈两个儿子,按照册子上地址,一家家送上门,并着重介绍咸味圆子,答应这两个伙计,不管效果如何,都会给他们双倍工钱,喜得这俩伙计,劲头比听说东家又找他们干活时足,使出了浑身解数,那嘴巴说出来话,比圆子里馅儿还甜。

    家里童氏也没闲着,派出刘妈两个媳妇,村里挨家挨户收干菜,五文钱一斤。因为冬天没什么蔬菜吃,夏秋时,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晒些干菜,到了冬天把干菜泡发,就当吃蔬菜了,所以,童氏倒也不怕收不到。

    那两个媳妇说要用钱买时,一把干菜而已,乡里乡亲,谁都不肯要钱,后来还是这俩媳妇说,要是他们不收钱,回去主人家会责罚她俩,这才顺利完成任务。也就只村里收了一些,毕竟圆子也就只能卖到元宵节,用不了那么多。

    不出两天,李翠红圆子就镇上出了名,生意大好,买甜圆子和咸圆子差不多各占一半。

    吃圆子,就是取个甜蜜团圆意思,所以传统人,还是买甜味圆子。买咸味圆子,一来,是吃个鲜,再来,李翠红调配馅儿味确实很好,一般人还真模仿不出,有些人干脆多买一些,既能当饭吃,又能送人,反正天冷,放个几天十几天也不会坏。

    看着忙碌一家人,林芳感叹,古人智慧真不容小觑,自己只是偶尔一闪念头,他们竟能发挥到如此地步,想到这点,林芳纠结了。

    上辈子因为身体太弱,除了上学,林芳整天呆家里,父母和哥嫂舍不得她劳累,什么都不让她干,所以,她也就什么都不会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了大学后,二哥特意转到她上学那个城市做生意,就是为了照顾她。上班后,也只是应用电脑,对于生活能力方面,林芳依旧形同一个废人。三十多岁了,好容易成就婚事,却是掉进了一个圈套,后被自己婆婆和丈夫虐待致死。她还真不知道,这没有电脑古代,自己能干点什么。

第〇二八章 激将() 
忙忙碌碌中,到了正月十四,卖完后一批圆子,收工关铺子,明天元宵节,好好休息一天,过了元宵节,就要各就各位,开始一年生计。

    刚收拾停当,董盼羽肚子开始发作,李翠红一边准备着接生东西,一边催促贵成骑马去把童氏接来,她这些年跟着童氏,也自己动手接生过孩子,对这种场面并不怵,童氏一直都有定期给董盼羽做检查,母亲和胎儿都很健康,昨天还来看过,胎儿已入盆,胎位也正,她这是头一胎,生起来不会那么,李翠红也就不慌不忙。

    直到第二天中午,一个女婴才呱呱落地。贵成被买来时,也才几岁,根本不记得自己家哪里,是否还有父母,董盼羽父母已亡,两人都没有长辈,便央求童氏给孩子起个名字。

    大郎跟着童氏长大,贵成是大郎跟班,可以说,童氏对待贵成也情同子侄,便也没有客气,想了半天,才意识到,买来贵成时,牙婆只说孩子原名就叫贵成,至于姓什么她也不知道。林家向来尊重下人生身,没有给下人随意改名字习惯,所以就一直这样贵成贵成叫唤到大,现有了孩子,起名可就成了大问题。

    “噗通,”贵成给童氏跪下:“二太夫人,贵成从小林家长大,二太夫人待贵成不薄,贵成斗胆请求,可否赐贵成姓林,贵成夫妇,还有贵成儿孙,还如以往,效命于林家。”说完磕了三个头。

    “唉,你这孩子,”童氏拉起贵成:“说什么效命于林家,大郎还你身契,你与大郎又不离不弃,早就胜似兄弟,你就叫我一声娘吧,从此,林贵成就是我林家子孙,再不是无姓之人,你我有缘,孩子就叫林缘吧。”

    “是,娘,谢谢娘。咚咚咚。”林贵成喜极而泣,跪下又是三个头。

    “娘,谢谢娘。”董盼羽挣扎着要下床也给童氏磕头,这些年孤苦飘零,丈夫又是下人出身,无姓之人,现终于有了姓氏,有了长辈疼爱,让她怎能不激动。

    “哎哟,想要孝顺娘,有是时间,哪乎这一时半刻,”李翠红一把按住董盼羽,给她盖好被子,嗔道:“你要是折腾出毛病来,还得娘来照顾你。”

    董盼羽不敢再乱动,红着脸道:“谢谢二夫人。”

    李翠红佯怒:“哦,你娘都叫了,到我这里,就成了二夫人,难不成我就是那外人。”

    眼见着董盼羽满脸惊慌,她一直寄人篱下,活小心翼翼,这是被李翠红吓着了,童氏赶紧笑骂李翠红:“呵呵,就你调皮。贵成比大郎小一岁,比二郎还大三岁,盼羽就是你嫂嫂,还不给你嫂嫂行礼。”

    “是,娘。”

    李翠红收起嬉皮笑脸,正式给林贵成和董盼羽行礼:“弟媳见过哥哥嫂嫂。”

    她这一礼,林贵成和董盼羽都慌了,讷讷一时不知该如何还礼,两口子手忙脚乱,脸涨通红。

    “行了,不用这么多礼,都记着,自己家人面前,不用礼来礼去,你们娘我,烦这一套。”童氏心里暗叹,要想真亲如一家,看来贵成两口子还要适应一段时间。

    家里六个小兄妹还不知多了一对叔叔婶婶或伯伯伯娘,还有一个小妹妹,兀自玩欢,林孟林霞林武三个,围着刘妈丈夫李根,吵吵嚷嚷要李根,林娟拿着绣花绷子,却不时往那热闹处看一眼。

    今日太阳大好,无风,大人小孩都院里晒太阳。

    林芳找到了好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