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逐鹿-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获取的,但补给依赖于潜在的敌人,终究不是个事,也不是西北秘谍做事的习惯,终究还是启用了西北秘谍多年前部署的秘密站驿。

五月间,白衣军扫清开封外围之后兵临城下,营盘绵延十五里,斯时河南一省,城邑已陷七八,开封久困之下,无粮无援,必将不攻而自破。

开封郊野的小麦在五月成熟,白衣军与开封官军皆派人抢收,不日即已收割殆尽。

到了五月底,开封放兵民出城打草、采野菜。

六月,开封城内客粮已尽,民粮不卖,从此乏粮。起初官府高价购粮,后来即强闯民宅,收夺粮食,除了周王府城垣高固,余皆不得免。

到了八九月,开封民粮已经无余可取,饥困之极,人人相食,惨状已非文字可述。

有些人家粮尽,无力出户,唯闭门等死而已;又有强壮者,光天化日之下掳人至背人处,杀之而割肉分食,官府亦已无力缉拿;守城官军亦许杀马充饷,其中竟有人将马肉、人肉相混叫卖,搏取不义之财,每斤的卖价达数两纹银之多,一马可值千金之数。

弱民不能杀人食肉者,只能吃一切不能吃的东西,水草、胶泥、皮革、中药,甚至新马粪,但有骑马过者,众人尾随其后争拾新马粪,捧回吞咽充食;城中水坑浅沟,有一种小红虫,也被饥民捞取炒食。

开封城头的守城士兵,乏粮到极点时,每天都饿死三四百人。

九月中,黄河决口,水至开封城下,数日之后满城俱成河汉,只存钟、鼓两楼及周王府紫金城屋脊、相国寺顶、延庆观、土街等高阜处。

宣武公乔行简麾下‘河北大营’河防民军,督大船二十余只,救周王及王府眷属五百号北渡而去。随后,又遣小船将聚集在城头、屋顶、树上的百姓渐次运抵黄河北岸。

水淹开封之后,开封城上尚有官军数千,仍然与白衣军交战竞日,直到势弱力穷,方才登舟北渡。

至此,中原形势已不可挽救,尽为白衣军、横天军所分据。

中土局势由此转折,四分五裂之局面再也不可逆转,谁还能挽狂澜于既倒呢?

雷瑾目前也还尚无决心全力搀和到中土的逐鹿争霸,过早介入对目前的西北而言也很不现实,西北大军现在都征战于莫卧儿,此时哪怕抽调三五万精锐,集中三五十万民夫转运,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因此雷瑾也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第六十九卷

第一章乱局中的谍来谍往(一)

甘霖九年秋,南直隶军与白衣军激战于江淮;京军的河南大营、河北大营、山东大营因乏粮之故,各出军万余,转战河南、山东,牵制白衣军部分兵力。

湖广军亦在甘霖九年秋,频频遣军北上袭扰白衣军、横天军,又在甘霖十年开春之后,大举出兵攻伐横天军,两军你来我往,各有胜负不提。

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开封陷落之后,中原周边的诸侯藩镇都不会让白衣军轻松好过,但眼下谁也不会下死力气去跟白衣军死磕。西北的平虏公自然是不会公然伸手的;东南的浙闽军本是浙闽豪族聚众公推的团练,只以保境安民为号召,自然也不会公然伸手;南直隶军和京军,由于一直暴露在白衣军兵马的威胁之下,却不会眼看着白衣军得了喘息的机会,占稳地盘慢慢坐大,自然是要出军打一打的,趁着中原粮荒,消耗白衣军的实力,同时也顺带着练兵;湖广军与横天军之间,年年都有征战,倒也不差这一次,湖广巡抚刘国能出兵也是练兵以及消耗敌方的目的更大一些,现在中原破败,人民流散,就是抢到了一些地盘也无甚大用,还不如关起门来吃饭做事稳当,至于中原数百万的流民,还是让白衣军、横天军、京军或者南直军去头疼粮秣够不够吧。

至于盘踞广西,占据安南,代表着丁氏一族的广西巡抚张德裕,全力经营南洋诸藩,无暇北望中原;以八闽为家族根基,却割据了岭南雷州和朱崖大岛,又在安南等南洋诸藩插上一脚的风氏家族,无力顾及中原;已占据辽东、朝鲜,又与‘海天盟’缔约联手出兵迫降江户幕府,并与海天盟联合设置‘东瀛都护府’的武宁侯雷顼,自成割据之势,虽再无朝廷掣肘,但以一镇之力,要将建州伪金残虏料理干净也还尚需时日,除了辽东、渤海、海东的水师船队和商船队偶尔靠岸驻泊之外,也无暇理会中原的动荡局面;纵横于七海的‘海天盟’大元帅,此时正忙于控制麻剌加、爪哇、吕宋、锡兰山等南洋诸岛,分封功臣诸侯,俨然一国君王;这几家天下豪强,他们占据的地盘几乎都与中原隔阻,在眼下情势下,多半都只能是冷眼旁观中原变化而已。

但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各路兵马的中原征战一旦开了头,想歇也歇不下来。

阴霾沉沉,漫天而起的烽烟遮蔽天日,白衣军骑兵如同风雪怒潮那样,在江淮之间的原野上推卷而进,似乎可以将任何阻挡吞噬。

“出击——”

看着本队步兵的阵形已经被白衣军挤压到很危险的境地,顾远辰举起手里的斩马长刀朝天一挥,四百披甲骑士齐声应和,驱马前突,虽然人数不多,但气势逼人。

白衣兵的阵形稍微有些混乱,顾远辰带着骑士扑了上去。

箭矢呼啸,火铳轰鸣。

披甲骑兵如尖刀,从白衣如雪的军阵中楔入,血肉迸溅,当者披靡。

数千白衣骑兵在数百名南直甲骑的突阵挤压下,竟然松动。

白衣军人多,南直军气盛。

对峙。

消耗。

无奈。

忍耐。

谁将生力军适时投进战场,谁就掌握了战局走向。

在后押阵的怒蛟先自忍不住了,他知道浴血苦战中的数百骑士是南直军隶下‘江淮甲骑’中最菁华的一支,何况战场中还有南直总督顾剑辰的从弟顾远辰,顾氏年青子弟中少有的猛将,他虽然已是南直总督府隶下的大将,身份不在顾远辰之下,但也承担不起顾远辰在此战陨的后果。

“出战。”怒蛟一下子就把他手上的全部本钱押上了,一队‘江淮甲骑’五百人,还有怒蛟亲手训练多年,号称‘横江甲士’的三百名亲兵。

得到生力军投入的南直军开始屠杀白衣军,苦战力竭的白衣兵成列成列的倒下,顾远辰率领的前锋甲骑已经突入白衣中军。

眼看胜利在望,怒蛟却面色滞重,这几年出没风波里,身经水陆百余战,他对战场形势的洞察比一般人要敏锐得多。

果不其然,顾远辰被一队白衣骑兵挡住了去路,那是白衣军中精锐的‘白衣神兵’,皆是纵横江淮横行中原多年的百战骑卒,非同一般。

浴血中的南直军骑兵披离倒下,但没人后退,前仆后继,血气澎湃的骑兵眼睛充血,生命在生死间爆发喷薄。

两方都是经验丰富的百战军卒,在金鼓号角声中刀枪交击,在长短哨声中血肉横飞,在怒吼呼喝声中血水喷涌,直到仆地僵卧,直到被人砍杀至死。

但是,白衣军的旗帜却在这时倏然折倒,认军旗的倒下是非常不祥的大凶征兆,这几乎让所有的白衣军士卒面色灰败。

士气一消,咄咄逼人的白衣军,看到中军的旗帜突然倒下,一时不知所措。

此消彼长之下,南直军士气大盛,全面反击,很快占据上风,胜局已定。

白衣军潮水一般退却,虽然是败退,却还算有序,并不是溃散——败而不乱,循序而退,这是只有百战精锐才可做到的。

南直军虽然一战击溃白衣军一部精锐,然而白衣军未伤筋骨,双方的拉锯与僵持,还得在中原江淮之间继续下去。

甘霖十年,中原烽烟四起,江淮遍地血火,饥民丛聚,饿脬于道。

是年,王金刚奴等云南经略府骁将,在东莫卧儿以轻骑诱敌于‘布德湾’(布德万)决战,先以步营坚守营垒,待敌军势颓,断其粮道,复以水军运兵迂回,合围敌军,困敌两月,以二千精骑出击,阵斩敌酋,掩杀无算。‘布德湾’之役之后,东莫卧儿大局底定,但英吉利‘东印度公司’盘踞的‘加利各答’等处如何处置尚需西北幕府决断,不过大军所在,一体军法管治,倒也容不得西洋商客横行不法就是了。

是年,南宁经略府辖下诸军在‘底里’外围诸役中,逐次击破莫卧儿纠集的各路兵马,围困莫卧儿帝都‘底里’已近一年,不但渐次扫清‘底里’外围各处城邑,彻底隔离‘底里’,并分遣偏师南进,横扫南印度诸土邦王公,促其归顺。总而言之,莫卧儿帝国治下可战之兵,此时已经所剩无几,‘底里’也是指日可下,一旦剿平了南印度诸土邦,整个莫卧儿帝国就完全落入西北之手了。莫卧儿虽云帝国,其实莫卧儿皇帝的权柄远不能与文治武功处在鼎盛时期的中土皇帝相提并论,其境之内不仅为数众多的土邦王公桀骜不驯,在事实上割据一方;就是皇帝名义上统辖的各行省,手握大权尾大不掉的行省总督也常常不听号令蠢蠢欲动,虽然大家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中央帝国和统一,私底下为了扩充实力,大大小小上百个地方军阀,离心离德,你争我斗;西北幕府南征能够在数年间横扫莫卧儿而几无敌手,与莫卧儿这种干弱而枝强的松散局面有相当的关系,莫卧儿皇室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手段实在是少而弱,皇室能够号召动员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力不能支当然只能任人宰割了,而西北方面能够取得如此大势,一则本身兵强马壮,将士身经百战;二来诸般施政号召得力,偌大利益在前,西北军民皆上下同欲,有志一同要拿下莫卧儿万里疆土作为子孙万代之基业;三来幕府中枢又谋划布局多年,一旦出兵征伐莫卧儿,自然是奔流直下,几乎难逢对手,不数年间就已将南略大计完成大半——当然了,战胜攻取也只是第一步而已,能不能将吃下去的疆土,再将之消化干净,却也是要看西北幕府后续的治理手段是否高明,意志是否坚定,毕竟国朝弃交阯已有前车之鉴。

高密是一名谍探,一名以商人身份作掩护的间谍,受命于九华山地藏王一脉秘传的京师水云庵,不过水云庵的主人乃是当今内廷顾太后的大内剑卫总教习官,朝廷敕封国师释水云大法师,因此高密自家都清楚,他真正的主家肯定是内廷的大人物。

西北幕府对中原形势变动的掌握欲望,肯定远远超过中原诸侯对西北强藩的了解欲望,但这并非说,中原的诸侯藩镇对西北幕府的最新动向,毫无谍探窥视之心。中原诸侯的主要注意力当然还是放在中原,但是西北强藩虎视眈眈,也不能当作不存在不是?就高密所见,不仅中土诸侯时常有探子往西边走动,就是某些大族势力、官宦世家、大商家也通过在西北设立商号或者将商队派往西北,密切关注着西北幕府的军政风向,打探各类消息。高密从上一年自京城启程赴天津,乘海船抵达松江府,然后溯长江而上直抵贵州,再起旱进抵云南直隶府,尔后借道缅地,辗转抵达‘东莫卧儿’的‘榜葛剌’地区,在那建立一家兼营茶叶和布匹贸易的商号,后来又在北印度、中印度开设多家商号,以之为根脚来回奔波于‘莫卧儿’北部、中部、东部诸土邦、诸行省,暗中搜集各种官民消息。

如今西北幕府征伐莫卧儿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传言作战有功将士都会分到一份莫卧儿的土地,据说最差的都能得到一个传诸子孙的小庄园,战功卓著的将士得到的‘份地’和‘官田地权股份’更是有多没有少。在此情形下,大量商贾闻风而动寻找赚钱商机,涌入已被西北兵马控制的莫卧儿诸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高密混在这些商贾当中并不显眼,而且主家其实也不需要他深入窥探西北方面的军政机密,更多是要求他细察官声民情、街谈巷议,注意西北在占据莫卧儿之后有无东向中原的迹象和举措,搜集西北治下公开半公开的消息,高密为此所承担的风险也不算多高。

其实,就高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的直觉而言,短短数年时间就占据了莫卧儿大部,对西北幕府而言未必就是件好事:一是如此‘速胜’易使己方官僚将佐骄惰狂妄,二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慢慢消化战果,所有的问题都将堆积在战后的短时间内集中处置,人手不足的问题势必相当严峻,尽管西北以大办学校、少年营等方式大量培育人才,又以‘试官吏’之法大举简拔人才,但是面对西北的辽阔幅员,西北幕府手上那点人又能算得了什么?沧海一粟还差不多。

要想得心应手治理如此广大的疆土,那是很考较当权者能为的

对此,高密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点就是,西北方面会以何种方法破解此种困局?

莫卧儿的旱季,其实包括了当地的‘秋季’、‘春季’,也就是夏历的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之间,对于中土的北方人来说,旱季大部分时间会相对比较好过,至少夏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