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山军- 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抚慰了一番,薛晓才参谋长在百忙中为他接风,这一切都拜他的身份,拜叶延冰将军的关照。
所谓受到人道待遇在陈豪看来简直是狗屁。他因拒绝回答德国人关于部队的情况被殴打,鼻梁被打断,肋骨也断了三根。而被俘时那记枪托的重击砸掉了他的八颗牙齿,他被毁了容。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尚在其次,心灵留下的伤痕怕是难以抚平了。在他不算长的从军生涯里,已经两次沦为战俘了,第一次是被北洋军俘虏,那次真没受到虐待,假如吃不饱饭不算虐待的话,但这次被德国人俘虏就惨多了。在战俘营,他很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看来,自己两次被俘的经历已经毁掉了前程,没人看得起自己了。是难友的劝慰和对母亲妻儿的责任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回到了部队。
“叶司令一直关心着你,很后悔派你执行那次任务。你写封信给叶司令,让他也放心。”王司令官在接见他的时候对他说,“只要是战争,就会有战俘,所以不必在意。好好干,等过一段时间,我会放你下去带兵的。”
陈豪很感激王司令的宽容。他明白,除了他之外,其他战俘怕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他们会被甄别,即使留在军队,前程也会受到绝大的影响。带兵,如果部下知道自己曾做过德国人俘虏,他们也会向司令官一样原谅自己吗?
“但我没有出卖祖国,自己问心无愧。那些曾和自己共度苦难的战友会为自己证明……”陈豪不止一次地这样对自己说。“而且,在很多时候,活着比死更艰难。”
德国人履行了与中国人在卢布林达成的秘密协议。用4367名活着的中国战俘换回了23000余名在罗马尼亚被俘官兵,在德国人看来,这是极其划算的一笔买卖。即便交付中国人可以装备三个师的俄制武器也是划得来的,德国人对人力资源的渴望到了空前的地步,被释放回来的俘虏可以组建两个新师了。中国人也算守信,在接收了战俘和武器外,开始撤出一线阵地。并按照“时间表”放弃了波兰重镇卢布林和奥斯托罗维茨。德军跟在华军后面逐步接收地盘,这些都是德国需要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粮食,牲畜,需要支撑战争的一切。
促成与中国人停战并使德军顺利将战线向东推进的斯特劳斯少将因功被晋升为中将军衔。
协约国领袖们不同程度地对发生在波兰南部的事件表示了关心,有消息说中国人的战败不实。似乎在主动撤退,但没有翔实的证据是不能指责一个重要的盟国“通敌”的,所以,美英法等国只是对战局表示出了某种担心而已。在他们看来,德国人向东进攻并无不妥,他们担心的是东线德军主力调往西线,而不是波兰或者乌克兰沦为德军之手。拉帕洛会议交给中国的任务是尽最大力量牵制德军,从军事的角度看,中国人并未失信。按照中国通报的战况,德军向中国远征军进攻的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得到了加强,第9和第11集团军各自增加了一个军。使得华军的压力增大了,而且,德军还使用了坦克。
布列斯特会议尚未结束,因为德国人开价过高,索要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整个波兰,引发了布党中央的激烈争吵。特引起了俄军上层的反弹。布党正在抓紧重建军队,但兵员及军官却不得不依赖旧俄军。不过是大批提拔忠于布党的下层军官罢了,俄军的连长由于是布党成员被擢升为团长的比比皆是,升为师长的也不在少数,这是没办法的事。
与新俄国的停战协议未达成,德军就不能调离战线。即使“绑架”了德国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不敢那样做。现在,一个新情况出现了,那就是卢布林秘密协定的签署,引发了德军高层的争论。
本来是为了解除后路威胁,却得到了意向不到的结局。中国人竟然提出让出波兰甚至乌克兰,负责东线战局的霍夫曼将军大喜过望。本来德军东线司令部最头痛的就是中国远征军了,由于有这支部队的存在,德国与俄国的和平协议存在极大的变数,罗马尼亚以及波兰的战役早已证明,华军的战斗力在俄军之上,即使集结东线全部德军,也没有把握歼灭或者重创华军,现在他们竟然提出了令德军怦然心动的条件——交换战俘不必说了,那肯定是德国占了便宜,交付中国人一批俄制武器也不成问题,开战以来,德国人缴获了大批俄械,由于口径不同,德国人无法使用,存在那里就是一堆废物,但如果换来中国人的大踏步撤退,其意义就不一般了。
对于德国,波罗的海三国的重要性无法与乌克兰相比,战争进行到现在,德国最缺少的是粮食,由于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德国国内已经出现粮荒,而乌克兰却是俄国的粮仓,占领乌克兰将极大缓解德国的粮食问题。于是霍夫曼将军为首的东线将领们强烈建议就此将华军逐出乌克兰,他对赶来东线的鲁登道夫说,“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协议,假撤退可能演变成真的溃退,组织撤退比进攻难的多,如果有机会,我会给中国人一个教训的,这些黄皮猴子戏弄了德意志帝国,现在机会来了,为什么不抓住呢?”
鲁登道夫成名在列日要塞,但他真正出名却在东线。他对东线局势以及乌克兰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比霍夫曼差,在慎重考虑后,他同意了霍夫曼的计划。但强调必须慎重行事,因为西线急需兵力的加强。
历史已经证明,鲁登道夫可以算作一战德军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但却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他考虑问题更多从军事出发而不是政治的全局。既然认识到西线才是决定德国命运的关键,那么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西线,而不是考虑什么乌克兰的粮食问题。现在是冬季,要收获下一季粮食还早,从乌克兰居民手里抢劫粮食吗?但鲁登道夫真的被蒙蔽了双眼,加强西线和向东进军是南辕北辙,怎么能兼顾呢?
进入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对于局势的掌控力已经弱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首相等文官的权力也被削弱得差不多了,德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身上,而兴登堡越来越成为一个幌子,鲁登道夫的决定差不多就是最后的决定了。
霍夫曼将军获得了行动的自主权。
元月18日,德军占领卢布林。按照协议,他们应等华军主力退出科韦利后再行进军,但德军第11集团军部队并未遵守协议,而是紧紧咬住了殿后的第1军,在科韦利近郊,两军真正的战斗发生了。(未完待续)
。。。
 。。。  

第二十五节计划
匆匆进入野战工事的6团3营刚将火力布置好,大路上便出现了敌骑的身影,成奎少校的望远镜里,德国骑兵的影子越来越大,他们似乎毫无防备,根本不像是战斗侦察,倒像是一次旅游。直到连敌骑尖兵的五官都看清楚了,少校营长扬起的手臂狠狠地劈了下去,身旁一挺风冷式重机枪便咯咯咯啸叫起来,分布在公里两旁的环形阵地上立即少校的望远镜一直没放下,他满意地看到敌骑在枪弹和迫击炮弹织成的弹雨中跳起了死亡之舞,死去的骑手倒挂在马上,那些健壮漂亮的战马一片片倒下,心里惋惜不已。
“停止射击!”少校声嘶力竭地喊道。阵地上的枪炮声稀疏下来,直到停止。不等少校下令,9连率先跃出了战壕,随后7连和8连的士兵们也冲上了公路。
他们只剩了打扫战场的份了。70多名德国骑兵只省了15个还在血泊中喘息的伤兵。
“俘虏按老规矩办。”少校对7连长低声吩咐道。重伤的俘虏是累赘,军纪又不准杀俘,但1军在封国柱手里就有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对此军官们心照不宣。
成奎少校凝视着这些已然死去的身材高大的日耳曼骑手,漠视着不断响起的枪声。传说中的尖顶皮盔早已换成了钢盔,式样跟华军的很像。他一直想搞一顶那种军帽,顶部的尖刺让他很敢兴趣。但德国人早已在1916年就换装钢盔了。
“营长,我营无一伤亡。”通信兵报告道。
“很好,抓紧加固工事。德国人的炮弹马上就落在我们头上了!兔崽子们,不是盼着打仗吗?现在可以如愿了。”成奎指着围拢过来的四个连长说,“赶紧的!”
但一刻钟后,电台收到了团部的命令,要3营立即撤退。就在成奎少校收拢部队撤离阵地后不到十分钟,重弹如雨点般落到了3营空无一人的阵地上。紧跟着来了四架飞机,朝着烟火升腾的华军阵地投掷了十几枚炸弹。半小时后。德军炮兵停止了射击,步兵小心翼翼地出现了。当他们看到几十具残缺的肢体后愤怒了,跟进的炮兵开始朝科韦利发射炮弹,签署不到二十天的德华协议就这样被撕毁了。
进攻科韦利的德军是20军,一支在东线享有赫赫威名的部队。而中国远征军第1军更是自命不凡。历来以天下第一军自称,即便是6军和9军也不敢与其比肩,因为其资历太深,是蒙山军的元勋部队,国防军的历史,一大半可以算作是第1军的军史。这样两支自命不凡的王牌军相遇不发生点事情是不可能的。
杜三立少将在接到6团与德军发生交火并未责备下属,在他看来,是德国人首先违反了协议,德国人的炮弹已经落在了科韦利。造成了后勤车队的损伤,殿后的第2师派兵重新占领放弃的阵地完全是不得已的行为。但熊勋司令官在闻知冲突发生后发来了军令,要求加速撤离科韦利。熊勋在有线电话里对杜三立少将说,“德国人既然要打,我们只好奉陪。但我们不在科韦利打,你们加速撤退!”
但杜三立必须等2师的后勤部队撤走后才能放弃城市,德国人来的太快了。熊司令的命令又不能违反,于是他将殿后的6团召回了市区。给2师下达了坚守城市一昼夜的命令。
当晚,德军20军前锋部队开始攻击科韦利。遭到了2师猛烈阻击,华军的飞机也参战了,双方飞机在科韦利市上空发生了激战,各有一架飞机被击落。天黑后,德军的进攻停止了。
当晚十点,从萨内尔驱车赶至科罗斯坚的熊勋上将面见了王明远,报告了科韦利的战斗,强调是德国人先动的手,第1军的反击完全是被逼无奈。
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很少,目前跟随王明远暂设科罗斯坚。
王明远很平静地听了熊勋的报告,“你有什么意见?”
“是德国人违反了协议。如果一味撤退,会损伤士气的。”
“我在问你具体的意见!现在指挥第1集团军的是你!”
“如果你不反对开战,我准备给德国人一个教训,”熊勋放下心来,“我计划继续东撤,照准机会歼灭其一部。现在我还定不下在南路还是北路动手,请司令官按照计划先撤至基辅,组织转移物资,前线战事交给我负责即可。暂时不需要石司令的支援。”
“我不反对开战,特别在德国人逼上来的情况下,”王明远平静地说,“但你要明白,我军东撤是既定原则,是大局。要打,就是干净利索的歼灭战,而不是拼消耗。明白吗?”
“完全明白。请司令官放心。”熊勋已经理解了王明远的态度,为了应付协约国,王明远其实希望与德军打上几仗,但又顾虑部队的损失,“司令官,德国人的第11集团军集中于北翼,他的第9集团军集中于南翼。科韦利往东至萨内尔,是大片的沼泽,不利于部队的运动,德军也很难穿插超越我军。我计划以1军阻击德军第11集团军,将3军调至南线,集中四个军伺机反击其南路第9集团军,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第9集团军只有3个军9个师,而第11集团军则有11个师,又有铁路可以利用,相比之下,南路的机会多一些……”
“我同意。但有没有机会,要看德国人的态度。如果他们知难而退,我们也不为己甚。”王明远看上去有些疲倦,“根据总统最新的指示,远征军总部将撤至基辅,德国人交给我们的武器也要运至基辅转交邓尼金。我去基辅。你留在克罗斯坚,石大寿留在文尼察,南路由石大寿负责。北路交给你。从现在起,第7、15、16三个军划给第2集团军,第9、第21军转隶给你。5军及11军为我的总预备队,南北两线,那一路出现战机就将总预备投向哪里。”
对于战局,王明远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远征军总部及处于前线的两个集团军司令部都是纯粹的指挥机关,远征军总部更是如此。部队以军为单位来回混编。各军经常被配属不同的集团军行动,已经习惯了。特别是南翼的第7、15、16三个军接受石大寿的指挥时间更长,王明远并不担心临战变更指挥体系有什么不妥。科罗斯坚据文尼察距离在200公里以上,让熊勋统筹两处战局,实际上就取代了自己这个总司令的职能。而且,还有几个处于后方的军要用。在前段时间敌我事实上处于停战状态下,以熊勋第1集团军负责一线,以石大寿第2集团军为总预备队是妥当的,现在的情况变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